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耳鼻咽喉化脓性疾病从疮內治,云南中医药大学 郭兆刚,疮 疡,“夫疮疡者,乃疮之总名也。疮者伤也,肌肉腐坏痛苦伤烂而成,故名曰疮也。疮之一字,所包者广矣。虽有痈、疽、疔、疖、瘰疬、疥、癣、疳、毒、痘、疹等分,其名亦止大概而言也。”外科启玄 因内外邪毒壅滞,以局部红、肿、热、痛、脓为主要表现。,疮疡的发病机理,致病因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疮疡的发展和转归取决于正邪的交争。 外感 感受六淫、感受特殊之毒:六淫邪毒引起的疮疡较多,以热毒、火毒最为常见。 外来伤害:外伤染毒,会致使邪毒从伤口侵入,致使血肉腐败,溃烂成疮。,疮疡的发病机理,内伤 情志内伤:五志过极皆可化火,而火邪是引起疮疡的主要因素;气机升降失常,阻滞经络,气血失和而引发疮疡 饮食不节:湿热火毒内生,感受外邪则易发生疮疡 痰饮瘀血。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痰瘀互结,乃生疮疡。,疮疡病情发展过程,初期:邪毒侵袭,气血凝滞。 中期:郁而化热,热胜则肉腐,腐肉则为脓。 后期为气血的盛衰决定预后。气血亏少者,迁延日久。气血充足,易于愈合。 风性上行,火毒趁之而上炎,头、面、颈部的疮疡以风热多见。 若治疗不当,或气血虚弱,正不胜邪,病情可进一步发展,形成内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消、托、补三法,肿疡初期以消法(包括清热、散邪、化瘀、消肿)为主; 肿疡后期及溃疡早期,以托法(包括扶正托毒、透脓托毒、排脓托毒)为主;“凡为疡医,不可一日无托里之法”外科精义 溃疡后期以补法,补益气血,化瘀生肌,为主。,耳鼻咽喉科常见化脓性疾病,鼻窦炎(中医谓之“鼻渊”)、 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谓之“乳蛾”)、 咽部脓肿(中医谓之“喉痈”)、 化脓性中耳炎(中医谓之“脓耳”)。 属于发病于耳鼻咽喉特定部位的“疮疡”,与其它部位发生的疮疡具有相同的病因病机,病变过程,临床诊治可参照疮疡辨证论治思路。,耳鼻咽喉科化脓性疾病的特点,耳鼻咽喉均含直接接触外界的腔道,有其独特的解剖学特点。 与外界相通,易受外邪而发病。 居上而易受风热之邪,中邪多从热化。 阳证实证居多。 耳鼻咽喉相互连通,相互影响。,耳鼻咽喉科化脓性疾病的特点,鼻窦、中耳均与鼻腔和鼻咽部相通,通鼻窍利咽喉可促进脓液排除。故在消、托、补三法基础上,据证加用疏风宣肺通窍或行气活血通窍之法。,初期证见,病初起,尚未成脓,伴见全身恶寒、发热、身困、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鼻窦炎患者见鼻塞,患窦局部疼痛,可伴压痛,头痛,鼻粘膜充血,肿胀,鼻甲肿大,少量脓涕; 咽炎、扁桃体炎患者见咽干,灼热,可有明显咽痛,吞咽痛,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或扁桃体内的淋巴滤泡红肿; 中耳炎患者见耳闷耳胀,耳部疼痛,鼓窦区皮肤红肿,鼓膜多呈弥漫性充血,肿胀,膨出。,初期辨治,外感风热,或风寒热化,火热上燔,正气盛、邪气实,邪正交争于耳鼻咽喉,热虽盛而毒未深,已肿胀而脓未成。故见疼痛、恶寒、发热。责之于风、热二邪。 此时宜用消法。祛风、清热、解毒、消肿,消散毒邪,截断成脓基础。 常用药:黄芩、银花、连翘、栀子、赤芍、藿香、白芷、茵陈、苏叶、甘草。,初期常用方剂,银翘散: 连翘10g 银花 12g 桔梗 10g 薄荷 6g 竹叶 10g 荆芥穗 10g 淡豆豉 10g 牛蒡子 10g生甘草 5g 急性鼻窦炎、中耳炎加藿香10g 白芷10g 川芎10g通利鼻窍。 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加天花粉10g、马勃10g、玄参12g利咽消肿。,2019/8/6,13,可编辑,中期证见,此期脓已成,局部疼痛剧烈,全身伴见发热、头痛、周身不适,或见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数。 鼻窦炎患者可见鼻腔内大量脓性或粘液性鼻涕,难擤尽,鼻塞、头痛甚、患侧面部疼痛,鼻窦局部压痛、跺脚等震动时有头面疼痛; 咽炎、扁桃体炎患者可见吞咽疼痛难忍,扁桃体或咽壁充血肿胀,有散在脓点。咽部脓肿见咽后壁、侧壁或扁桃体患处隆起,触诊压痛明显; 中耳炎患者可有耳深部刺痛或跳痛,幼儿可见抓耳哭闹。若鼓膜穿孔可见脓液溢出。,中期辨治,火热燔灼,邪正交争于耳鼻咽喉,热盛肉腐,酿成脓液。故见疼痛、发热、脓点脓涕。责之热毒。 此时宜用透托法。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常用药:皂角刺、生黄芪、蒲公英、败酱草、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白芷、川芎、薏仁、天花粉。,中期常用方剂,仙方活命饮 白芷15g 浙贝母15g 防风10g 赤芍药15g当归尾15g 皂角刺12g 天花粉10g 乳香6g 没药6g 金银花10g 陈皮10g 甘草10g。 偏于气血虚者可用透脓散:黄芪15g 当归15g皂角刺12g 白芷15g 川芎12g 牛蒡子15g 金银花12g 甘草5g。 鼻窦炎中耳炎加广藿香10g、紫苏叶10g、苍耳子10g。 化脓性扁桃体炎,咽部脓肿加川芎10g、桔梗10g。,后期证见一,耳鼻咽喉化脓性疾病转入后期可向两个方向转化,其一为病情趋愈。 此期热退痛减,脓出未尽,局部疼痛减轻,全身症状不明显,舌红,苔黄,脉数。 鼻窦炎患者可见脓性或粘液性鼻涕较多,鼻塞,鼻粘膜颜色暗红; 扁桃体炎、咽部脓肿,可见咽喉疼痛,咽后壁、侧壁或扁桃体等处红肿,扁桃体或脓肿破溃出有少量脓性分泌物。 中耳炎患者可见可见鼓膜穿孔出有少量脓液溢出。,后期期辨治一,正胜邪退,余邪未清,火热虽退但伺机复燃,正气虽盛但元气已伤。故见痛、脓残存。治宜扶正祛邪,除恶务尽。 此时宜用补托法。 常用药:皂角刺、生黄芪、当归、川芎、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白芷、薏仁、天花粉。,后期常用方剂一,托里消毒散 黄芪20g 党参15g 川芎15g 白芍15g 当归15g 白术15g 茯苓15g 金银花12g 白芷15g,桔梗12g甘草5g,皂角刺10g。 鼻窦炎中耳炎加广藿香10g、紫苏叶10g、苍耳子10g。 化脓性扁桃体炎,咽部脓肿加川芎10g、桔梗10g。,后期证见二,耳鼻咽喉化脓性疾病转入后期可向两个方向转化,其二为正虚邪恋,病情迁延。 病情迁延日久,气血虚弱,面色苍白,疲倦无力。 鼻窦炎患者流粘白脓涕不止,鼻粘膜晦暗色红,鼻甲肿大,鼻塞,嗅觉减退; 咽炎、扁桃体炎患者见咽痛,局部肿胀,有晦暗脓点,吞咽疼痛; 中耳炎患者可见耳内流脓,量不多,脓液稀薄,听力减退明显,鼓膜穿孔。,后期期辨治二,正虚邪恋,余邪未清,病情迁延。故见痛、脓残存。治宜补益气血,化瘀生肌。 此时宜用补法。 常用药:生黄芪、当归、白术、太子参、川芎、山药、白芷、天花粉、甘草。,后期常用方剂二,八珍汤加味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当归15g 川芎15g 赤芍15g 熟地黄20g 白芷15g 天花粉15g 金银花10g 紫花地丁10g甘草5g 。 鼻窦炎加荆芥10g、防风12g 紫苏叶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逆袭用的数学试卷
- 南山九年级联考数学试卷
- 临汾地区三模数学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高等数学(工本)-物理(工)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南京96年中考数学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数论初步-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重难点练习《反比例函数》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计算机网络技术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合金板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电子商务)经济学(二)-互联网数据库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东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班级卫生打扫课件
- 《书谱》临摹字帖
- 《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专题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氨酯传送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课件
- 乡村振兴大讲堂课程设计
- 医患沟通和技巧课件
- 农业代收代付业务管理规定
-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思维导图
- 内镜中心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