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理疗发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gangzi3883,2,判断标准,体温升高 超过37.4,01,发病特点,02,急性起病 有季节性,病史特征,03,多有诱因 病程较短,发病症状,04,全身不适 疲倦乏力,好发年龄,05,任何年龄 小儿常见,一 、发烧的特征,3,二、常见解决方案,擦浴,吃药,打针,输液,4,中医特色疗法,5,刮痧疗法,引天河水,运内八卦,捏肌疗法,穴位点按,三 、小儿发烧理疗,6, 刮痧疗法, 概念: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7, 刮痧的功能,发表祛邪,活血化瘀,平衡阴阳,调气行血,舒筋通络,排毒美颜,8,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刮痧的操作要点,9, 发烧的刮试手法,退烧,1,2,3,泻法,补法,平法,10,刮痧的补法与泻法,一般来说,病在表,在腑,属实,属热者为阳证;病在里,在脏,属虚,属寒者为阴证。临床上阳证用泻法,阴证用补法,这是刮痧治病的基本准则。病邪在经络,在皮肤腠理的表证刮之宜浅,病邪在脏腑,在筋骨的里证刮之宜深,寒证用平刮或补刮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至于虚实兼夹者,应当根据虚实的轻重,或先补后泻或是先泻后补,或补泻兼施,应视具体情况予以适当的处理。,11,基本要求,凡操作时间较短,力量渗透表浅,作用范围比较局限的,对皮肤、肌肉,细胞有兴奋作用的手法称为补法,反之,凡操作时间长,力量渗透较深厚,作用范围比较广泛,对皮肤、肌肉,组织有抑制作用的手法称为泻法。,01,操作顺着经脉运行方向刮治的为补法,逆着经脉运行方向刮治的为泻法,缓为补,急为泻,向心为补,离心为泻,轻为补,重为泻,,02,选择刮痧点个数少者为补法,选择刮痧点个数多者为泻法:刮痧后加温灸的为补法,刮痧后加拔罐的为泻法。,03,介于补法和泻法二者之间的称为平补平泻法,,04,补法与泻法,12,肩上区,两侧肩上区 脊柱两侧,项背部,大椎 风池,下肢部,足三里 丰隆(发烧兼大便不通),上肢部,曲池 合谷 少商 鱼际, 发烧刮痧部位,13,T39.5,对急性起病T39.5以上无汗的昏睡着,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求治,首先宜先退烧,点刺大椎后迅速吸罐,以出血为主,严重者,再行点刺十宣放少量血,十宜穴出血多为鲜血红色或暗红色,退热时间最短为3小时,一般三天烧退即可稳定。,急性急病的处理,14,操作步骤:,01,轻刮手太阴肺经,从肘部尺泽至少商30至50次。,03,分刮风池至肩井,巨骨20到30次。一般应尽量拉长刮拭,中途不要停顿。,05,由上向下刮拭大杼至心俞20至30次,应轻柔,不可用力过大,以免伤及脊柱,用力均匀尽量拉长刮拭。,02,点刮曲池,合谷,鱼际,各一分钟,以出痧点为佳。,04,从风府,哑门穴开始刮至大椎15至20次。用力要轻压柔。,06,给予大椎、肺俞、风门处闪罐,吸罐各一分钟,一皮肤潮红及处痧点即可。,2019/8/6,15,可编辑,16,“天河水”位于前臂正面中线,是一个线性穴位。,1,取天河水-从肘推至腕,1,清天河水-也叫“推天河水“从手腕推至肘腕,1,大推天河水-从肘推至掌心,1,收水上天河-蘸水,从掌心推至肘腕,1,打马过天河-从腕至肘,跳跃式拍打或者点拿。, “推天河水”疗法,自坎推至坤, 四卦略重,又轻运其他四卦,运七次能退热; 自艮推离,四卦略重,又轻运其他四卦,运七次能发汗。 (图2), 运内八卦疗法:,19, 捏脊疗法,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它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概述,20, 基本功能,捏脊疗法通过捏提等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由于督脉总督诸阳,背部足太阳膀胱第一侧线分布区又为脏腑背俞穴所在,“迫藏近背”,与脏腑密切相关,所以捏脊疗法在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21, 捏脊的操作方式,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三指捏,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二指捏,22, 捏脊的操作步骤,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宜。,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捏三提一法”“捏五提一法”,23, 穴位点按疗法,穴位是体表与经络、脏腑相连通的点,是气血流经的地方。研究证明,通过按压相应的穴位, 具有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24,四、小儿发烧的理疗方案,01,02,03,06,05,04,发烧患者取坐位,推天河水300次, 介质 快速 力匀,内运八卦15-20次,提捏至五次时,每三次快速分提脾俞、胃俞、三焦俞各三次。,由上至下提捏大椎至尾骨尖7-15次,点按曲池、合谷、内关各一分钟,25,A,“清三焦 ”从上肩部往下臀部用力下捋,捋多次,直至背部通红。(图3-1),C,“捏脊”有规律地捏,不要中途间断。“捏三提一”(图3-),B,“按膀胱经”用指尖压住膀胱经,从上至下,压住向外拨,左右各三遍。(图3-2),D,“分阴阳”以脊柱为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辽宁省丹东二十九中学英语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钢质门施工方案范本
- 2026届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学九上化学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婴幼儿照料培训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初级中学英语九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南充市第五中学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小学年度工作总结
- 2026届云南省丽江市名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省东北师范大附属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九中学英语九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合肥市肥东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能源问题面试题库及答案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火电厂工作原理课件
- 重金属在土壤 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课件
- 抢救车管理制度 课件
-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招议标管理办法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ppt
- 跨文化交际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