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操作的一般要求_第1页
带电作业操作的一般要求_第2页
带电作业操作的一般要求_第3页
带电作业操作的一般要求_第4页
带电作业操作的一般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仅供参考整理安全管理文书带电作业操作的一般要求 日期:_ 单位:_第 1 页 共 6 页带电作业操作的一般要求1.准备工作带电作业班组在接受带电作业后,应根据任务难易和对作业设备熟悉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查阅资料和查勘现场。查阅资料:是指从生计科(股)、运行班组和资料室了解作业设备的情况。如导、地线规格、设计所取的安全系数及荷载;杆塔结构、档距;系统结线、相位和运行方式;设备状况(指导、地线补强、锈蚀、接头等)及作业环境情况,以便根据作业内容确定作业方法、所需工(器)具,并作出是否需要停用重合闸的决定。必要时还应:(a)验算导、地线应力,或计算导地线张力或悬垂重量;(b)计算空载电流、环流和电位差;(c)计算悬重后的弧垂,并校核对地或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查勘现场:赴作业现场主要了解作业设备各种间距、交叉跨越、缺陷部位以及严重程度、地形状况、周围环境、确定需用器材及工(器)具等。根据查勘结果,作出能否进行带电作业、采用何种作业方法及必要的安全措施等决定。(2)带电作业班组去现场前,应注意当地气象部门的当天天气预报。到达现场后,应对作业所及范围内的气象情况(主要指风速、气温、雷雨、霜雾等)作出能否进行作业的判断。(3)工作负责人对班组人员的精神状态和健康情况应了如指掌,当发现状态不佳有可能危及安全的作业人员,不得分派工作。(4)带电作业前,应根据作业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距离检测:安全距离、交叉跨越距离和对地距离可用带尺寸标志的绝缘测距杆、绝缘测距绳或非接触性的测距仪进行测量。绝缘子检测:可用火花间隙检测装置、分布电压检测仪进行检测。相位测试:可用核相仪进行测试。电流测量:可用固定在绝缘操作杆顶端的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绝缘工具检测:可用2500V绝缘摇表、高压绝缘测试仪或表面潮湿测量仪对其外表绝缘性能进行检测,2.一般要求(1)静电感应的对策在220KV塔上作业的地电位电工应穿导电鞋;在330KV500KV塔上作业的地电位电工应穿全套高压静电防护服(或屏蔽服)(包括帽、衣、裤、鞋和手套,不同)。以退出运行设备而附近有强电场存在时,其绝缘体上的金属部件,必须先行接地,才能徒手触及。已处停电状态的单回或多回同杆架设中的停电线路相导线或多回同杆架设中的停电线路,但单回邻相线或多回同杆架设中的另回线路以带电或尚未脱离电源时,单回停电相导线或多回同杆架设中的停电线路必须先行接地才能徒手触及。在强电场下用绝缘传递绳传递大、长金属物件时,必须先行接地才能徒手触及。在330KV500KV输电线路下方或变电所内放置的汽车或体积较大的金属作用机具,必须先行接地才能徒手触及。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作业人员应对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或用带接地线的绝缘棒先行接地后才能徒手触及。(2)共(器)具的传递带电作业时所需的工(器)具和材料必须用绝缘无头绳圈传递,邻近带电体的滑车和吊点绳套均应用绝缘材料制成。无头绳圈与带电体应尽量保持足够的距离。距离尺寸是传递物品金属部件尺寸加上不同电压等级对地(或相间)安全距离而定。设备间距小、传递通道狭窄的现场,无头绳圈的下端应用地锚固定。小型工(器)具和材料(金属扎线应盘成体积小的线盘)应装入工具袋内传递;尺寸较长的金属件,应将其多点固定于无头绳圈上作定向传递。传递等电位电工而又不能盘卷的金属导线(如跨接线、预绞丝等),可用传递绳将其平行于地面悬吊传递,并用控制绳控制其活动方向和对带电体的距离。以上、下循环交换方式传递较重的工器具时,新旧重物均应系以控制绳,防止被传物品相互碰撞及误碰处于工作状态的承力工(器)具。(3)过牵引的预防收紧导、地线均会引起过牵引,特别是孤立档(包括构架间母线)更为严重。因此,选择带电收紧导、地线方法时,应考虑过牵引量以不超过设计规定的过牵引长度为准。更换耐张绝缘子串时,宜采用紧线拉杆法,并摘取绝缘子串与横担或与导线端耐张线夹联结机具中的螺栓、元头销、以减少过牵引量。行中导线开端重接,只允许在多档的耐张段内进行,且不宜用滑车收紧导线。(4)气候突变的处理作业过程中,工作负责人要不断监视气候变化情况,如遇气候突变危及作业安全时,必须及时停止作业,迅速将设备恢复原状,或采用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