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肿瘤的化学治疗.ppt_第1页
课件:肿瘤的化学治疗.ppt_第2页
课件:肿瘤的化学治疗.ppt_第3页
课件:肿瘤的化学治疗.ppt_第4页
课件:肿瘤的化学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的化学治疗,王树森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主要内容,肿瘤化疗的概念 肿瘤细胞生物学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肿瘤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2,概 念,肿瘤化学治疗 应用抗癌药物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全身性的治疗手段。 狭义:指细胞毒药物 广义:肿瘤内科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3,化疗药物发展里程,4,氮芥应用于淋巴瘤,40年代,50年代,氨喋呤等用于血液肿瘤,儿童急淋短暂缓解,70年代,顺铂、阿霉素等应用,化疗从姑息向根治性过度 形成肿瘤内科学,80年代,辅助和新辅助化疗概念形成,90年代,21世纪,生物反应调节剂,辅助治疗, 超大剂量化疗造血细胞支持,分子靶点类药物,肿瘤化疗发展的成绩,A. 若干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 B.常见实体癌姑息化疗疗效仍不满意,但已有进步 C.辅助化疗降低复发率,改善疗效 D. 新辅助化疗提高切除率,减少伤残,主要内容,肿瘤化疗的概念 肿瘤细胞生物学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肿瘤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6,细胞周期动力学,细胞周期,7,无增殖力细胞,G0(静止期细胞),死亡,增殖周期中的细胞,指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 起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 止的活动过程。,受周期蛋白调控 (CKDs、CDKIs),G1,M,G2,S,肿瘤生物学概念 组织生长动力学,非增殖群 增殖群(生长部分),8,无增殖力细胞,G0(静止期细胞),增殖比率(GF): 处于活跃增殖期细胞,占总体细胞的百分数,肿瘤生物学概念 组织生长动力学,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其增殖比率不同 增殖比率越高,化疗越敏感,越易被化疗治愈 (淋巴瘤GF90%) 有效的治疗减少增殖部分细胞,G0期细胞重新进入增殖部分,是肿瘤复发的重要根源,9,肿瘤生物学概念 组织生长动力学,倍增时间(DT):肿瘤细胞总数或体积增加一倍所需时间,10,肿瘤生物学概念肿瘤细胞的脱失,血供不足、子代细胞遗传变异、肿瘤表面细胞脱落肿瘤细胞脱失 与正常组织不同,肿瘤生长都大于脱失,结果是肿瘤进展 不同的肿瘤之间,脱失的多少不一样。脱失多,进展慢,脱失少,进展快,11,肿瘤生物学概念 完全杀灭概念(total kill),治愈癌症患者,必须清除体内所有肿瘤细胞,本概念是目前根治化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抗癌药物杀灭肿瘤细胞遵循“一级动力学:每次只能杀伤一定比例而不是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所以需要多程治疗才能杀灭肿瘤 临床上的完全缓解不等于治愈,12,肿瘤生长符合Gompertzian曲线,即肿瘤生长的初始阶段肿瘤细胞增殖速较快,在达到一定体积后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减慢 对数杀伤(log-kill)理论细胞杀伤速率与生长指数(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成正比,细胞杀伤假说,Gompertzian生长曲线,对数杀伤理论,1.Larry Norton. A Gompertzian Model of Human Breast Cancer Growth. Cancer Research48,7067-71,Dec.15,1988.,Norton-Simon剂量密集学说,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的速度与肿瘤再生长的速度成正比 化疗前肿瘤负荷越小,对数杀伤作用越强;但如果细胞未被完全消灭,则肿瘤组织生长回原来大小的速度也越快,即残余肿瘤细胞生长速度也越快,缩短给药间隔比单纯增加药物剂量更有效,与“正常”给药间隔相比, 剂量密集化疗能杀死更多的肿瘤细胞,实体瘤很多细胞处于G0期,对大量化疗并不敏感,故提高化疗剂量强度不能杀死这些细胞 在常规治疗间歇期,这些细胞重新回到细胞循环周期中 只能通过反复化疗和剂量密集化疗来杀死这些细胞,1.Larry Norton. A Gompertzian Model of Human Breast Cancer Growth. Cancer Research48,7067-71,Dec.15,1988.,肿瘤多药耐药(MDR),MDR: 定义:肿瘤细胞对一种抗癌药物产生抗药性后,不仅对同类型抗癌药抗药,对许多非同类型抗癌药亦产生交叉抗药。 常发生于各种天然来源药物,如植物生物碱和抗生素之间。,16,多药耐药(MDR)机制,细胞外 细胞内,17,ATP,P糖蛋白170 ATP,药物,药物,细胞膜,主要内容,肿瘤化疗的概念 肿瘤细胞生物学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肿瘤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18,药 物,分类: 按细胞周期分: 1.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 2.细胞周期特异性,19,抗肿瘤药物作用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抗癌抗生素 抗代谢类,20,S (2-6h),G2 (2-32h),M (0.5-2h),烷化剂,G1 (2-h),G0,长春碱类,抗有丝分裂类,Taxoids,抗肿瘤药物分类,按作用机制分为: 烷化剂 抗代谢药 抗生素类 微管蛋白抑制剂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激素类 分子靶点类,21,抗肿瘤药物烷化剂,氮芥类:氮芥、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瘤可宁),苯丙氨酸氮芥(美法兰) 亚硝脲类:CCNU,BCNU,Me-CCNU 烷基磺酸钠:马利兰 三嗪类:氮烯咪胺 乙烯亚胺类:噻替派 金属盐类:顺铂,卡铂,草酸铂,22,抗肿瘤药物烷化剂 环磷酰胺,环磷酰胺,23,4-OH 环磷酰胺 醛磷酰胺,磷酰胺氮芥,4-酮基环磷酰胺 羧基磷酰胺,丙希醛,肝脏细胞色素 P 450,活化,细胞毒性,毒性,灭活,乙醛化 脱氢酶,抗肿瘤药物铂类,DDP副作用: 肾脏毒性(剂量限制性毒性),主要是肾小管损伤。大剂量时要水 化、利尿等。 呕吐重,但骨髓抑制较轻。 耳毒性和周围神经毒性。 适应症: 常用广谱抗肿瘤药物,许多联合化疗方案的重要组成药物。,24,抗肿瘤药物抗代谢类,叶酸拮抗剂:甲氨碟呤 嘧啶类:5-氟脲嘧啶,呋喃氟脲嘧啶, 氟铁龙,希罗达 胞苷类:阿糖胞苷,吉西他滨 嘌呤类:6-巯基嘌呤,6-硫鸟嘌呤,25,抗肿瘤药物抗代谢类,26,作用机制 - 化学结构与正常代谢物相似,竞争抑制核酸 代谢的主要酶,取代DNA或RNA合成所需的 前体物质,从而影响DNA合成 - 主要干扰核酸的合成, S期细胞作用最大周期 特异性,对非增殖细胞作用很小 - 剂量提高曲线变平,对干细胞无作用, 骨髓抑制短而轻,抗肿瘤药物抗代谢类,27,二氢叶酸还原酶,甲氨喋呤(MTX),FH2,FH4,尿嘧啶 + N5-10 methylene FH4 脱氧核苷酸 (dUMP),5-氟尿嘧啶(5-FU),嘌呤核苷酸 胸腺嘧啶 脱氧核苷酸(dTMP),胸苷酸合成酶(TS),氟尿嘧啶 脱氧核苷酸 (F dUMP),DNA,DNA聚合酶,阿糖胞苷(Arac) 吉西他滨,6MP、6TG,抗肿瘤药物抗肿瘤抗生素,28,抗肿瘤药物抗肿瘤抗生素,其它:更生霉素,博莱霉素,丝裂霉素 博莱霉素可以引起肺纤维化,累计剂量,29,抗肿瘤药物微管蛋白抑制剂,长春花碱类,30,抗有丝分裂与微管蛋白结合,使之不能聚合,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 包括: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酰胺等 常见毒性是神经毒性和骨髓毒性,紫杉类:,抗有丝分裂阻止微管蛋白解聚,干扰有丝分裂 包括:紫杉醇,紫杉特尔 副作用:过敏、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脱发等,微管蛋白抑制剂,31,干扰微管白合成: 秋水仙碱 长春碱类 干扰微管蛋白解聚: Taxoids,微管蛋白 微管,20nm, ,抗有丝分裂类抗肿瘤药物,着丝点 可溶性微管 蛋白二聚体 核膜片断,32,Taxoids 促进微管蛋白聚合 防止微管蛋白解聚 长春碱类 抑制纺锤丝的形成,有丝分裂前中期,抗肿瘤药物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拓扑异构酶I 抑制剂:喜树碱类:CPT-11,Topotecan 使DNA单链断裂,干扰DNA复制 副作用:CPT-11引起乙酰胆碱综合征,迟发性腹泻,恶心, 呕吐,骨髓抑制 适应症:肠癌、SCLC、卵巢癌,33,抗肿瘤药物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干扰拓扑异构酶II:鬼臼类:鬼臼乙叉甙,鬼臼噻吩甙 使DNA双链断裂,干扰DNA复制 主要毒性是骨髓抑制,快速滴注可引起一过性低血压。 适应症:广谱抗肿瘤药物,睾丸肿瘤,SCLC,难治性NHL,34,主要内容,肿瘤化疗的概念 肿瘤细胞生物学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肿瘤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35,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近期,36,共性,骨髓抑制,个性,胃肠道反应,脱发,局部刺激(药物外渗),过敏反应,心脏毒性,肺毒性,神经系统毒性,肝脏毒性,肾脏毒性,血WBC的下降:感染(抗菌治疗和G-CSF的应用) 血RBC的下降:贫血(输注RBC和Epo的应用) 血小板下降:出血(输注血小板和Tpo的应用),恶心、呕吐:5HT3受体拮抗剂 口腔溃疡:漱口,抗菌治疗 腹泻、腹痛:抗菌治疗、水电解质平衡,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远期 致癌 不育 (3)生长发育障碍或迟缓,37,主要内容,肿瘤化疗的概念 肿瘤细胞生物学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理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肿瘤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38,化疗的临床应用化学治疗目的,根治性化疗(Curative Chemotherapy) 辅助性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姑息性化疗(Palliative Chemotherapy) 研究性化疗(Investigative Chemotherapy),39,化疗的临床应用根治性化疗,化疗可能治愈的肿瘤: 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HD、 睾丸生殖细胞癌、卵巢癌、儿童肾母细胞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尤文氏瘤等。,40,化疗的临床应用根治性化疗,适用于化疗可能治愈的肿瘤 选用公认的标准联合化疗方案 足疗程,足剂量 不要随意延长化疗间隔 加强支持治疗,积极防治化疗合并症,41,化疗的临床应用辅助化疗,根治手术后用于消灭亚临床微小转移灶,是根治性治疗的一部分。 术后尽早开始化疗 应用标准方案 乳腺癌,成骨肉瘤,结肠癌,肺癌、儿童实体瘤等,42,化疗的临床应用新辅助化疗,手术或放射治疗前的化疗 增加手术切除率,减少手术损伤,消除亚临床转移灶,了解肿瘤对化疗的反应 应用标准方案 适于部分头颈癌,直肠癌,骨肉瘤,乳腺癌等,43,化疗的临床应用姑息性化疗,晚期癌症病人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提高生存质量 非根治性治疗,注意权衡化疗利弊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肾癌,恶黑,胰腺癌,乳腺癌等,44,2019/8/7,45,可编辑,化疗的临床应用研究性化疗,定义:新药或新的化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内容:目的、计划、观察、评价 原则:低毒、有效,遵守医学伦理学,46,化疗疗效与毒性的平衡,47,疗效,安全性,合理应用化疗的策略,治疗后患者的存活期及生活质量,48,化疗的临床应用合理用药的原则,选择方案原则:有标准治疗方案的,应首选标准治疗方案。 联合化疗原则: 单药有效 作用机制、作用时相不同 毒性不同 临床证实有效,49,小 结,化疗的概念 肿瘤生物学:细胞周期、增殖比率、倍增时间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周期、作用机理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肿瘤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50,CMF,无化疗,1970,4.2% 获益,蒽环类药物,1980,4.3% 获益,紫杉类药物,2000,5.1% 获益,乳腺癌辅助化疗历史及其生存获益,Her2+ : 化疗曲妥珠单抗,6% 获益,2006,辅助化疗的进展不断改善早期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主要内容,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辅助化疗? 何时开始辅助化疗? 选择何种辅助化疗方案?,乳腺癌辅助化疗的适应症,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2000 4th,大多数局限期乳癌,只要肿瘤直径 1 cm,无论病人有无绝经,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激素受体状况,都应该接受辅助化疗。 对于肿瘤 1cm, 淋巴结阴性病人,是否需要化疗应个体化。,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组成,Srlie et al. PNAS, 2001,Basal-like = E,EerbB2+ = D,Normal Breast- like,Luminal C,Luminal B,Luminal A,A,B,C,D,流行病学、自然病史、对治疗的反应等存在显著差异,乳腺癌亚型的全身治疗推荐,*特殊组织学类型:内分泌反应性(筛形,管形,和粘蛋白型);内分泌无反应性(顶质分泌,髓样,腺囊样和化生性)。,乳腺癌亚型的全身治疗推荐,*特殊组织学类型:内分泌反应性(筛形,管形,和粘蛋白型);内分泌无反应性(顶质分泌,髓样,腺囊样和化生性)。,2013 ST.GALLEN 分子分型,2013 ST.GALLEN Luminal A样型化疗指证,2013 ST.GALLEN 其他亚型治疗原则,主要内容,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辅助化疗? 何时开始辅助化疗? 选择何种辅助化疗方案?,化疗开始时间对预后的影响,460例II/III期乳腺癌, FAC辅助化疗,BCRT 1982; 2(2):163-9,注:研究以10周内为基准,可能掩盖了早期化疗的价值,绝经前、ER- 患者可能适合早化疗,回顾分析IBCSG V试验中位随访7.7年的资料 1788例绝经前、LN+乳腺癌。599例辅助化疗开始于术后20天以内,1189例开始于术后21-86天,,JCO 2000;18:584-90,辅助化疗应在术后12周内进行,JCO, 2006; 24: 4888,12周内辅助化疗疗效相似,而12周后明显较差。,化疗天数与患者预后,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9; 114:479-484.,主要内容,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辅助化疗? 何时开始辅助化疗? 选择何种辅助化疗方案?,米兰系列研究:CMF,NSABP B-15,AC*4等效于CMF*6,MA5,CEF超越CMF成为乳腺癌辅助化疗标准方案,N= 3121 N+ pts,NONE,A 60/75/ 90 mg/m2,C 600 mg/m2,P 175 mg/m2 (3 h),Henderson et al JCO 2003,RR:death18%,RR: recurrence 17%,RR: death 18%,CALGB 9344,PACS01研究设计,N=1999*,主要终点:5年DFS,次要终点为:OS和安全性 分层因素:淋巴结数量、研究中心、年龄,* 末次化疗周期的4周内可行放疗;绝经后HR+患者化疗后使用他莫昔芬20 mg/d治疗5年,Coudert B, Asselain B, Campone M, et al. Oncologist 2012; 17:900-909.,8年无病生存期(ITT人群),Coudert B, Asselain B, Campone M, et al. Oncologist 2012; 17:900-909.,8年总生存期(ITT人群),Coudert B, Asselain B, Campone M, et al. Oncologist 2012; 17:900-909.,GEICAM/2003-02研究 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环磷酰胺(FAC) 方案 vs. FAC序贯紫杉醇每周方案作为辅助治疗方案用于高风险、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FACwP方案 较FAC方案显著降低复发风险27%,HR=0.73 95% CI:0.540.99 P=0.042,无病生存期(月),无病生存率,复发风险,27%,治疗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FACwP方案 较FAC方案降低死亡风险21%,HR=0.79 95% CI:0.491.26 P=0.31,总生存期(月),总生存率,死亡风险,21%,76,BCIRG001:TAC较FAC显著改善了 淋巴结阳性早期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Martn M et al. N Engl J Med. 2005;352:23022313; Martn M et al. SABCS. 2010;Abstract S4-3.,中位随访:120个月,0.00,0.20,0.40,0.60,0.80,1.00,0,12,24,36,48,60,TAC: 76%,FAC: 69%,随访时间(月),无病生存率,中位随访:55个月,降低复发风险 28%,HR=0.72 95%CI: 0.590.88 Log-rank P=0.001,77,TAC较FAC显著延长淋巴结阳性 早期乳腺癌总生存期,降低死亡风险 30%,0.00,0.20,0.40,0.60,0.80,1.00,0,12,24,36,48,60,TAC: 87%,FAC: 81%,总生存率,HR=0.70 P=0.008,随访时间(月),中位随访:55个月,Martin M et al. N Engl J Med. 2005;352:23022313; Martin M et al. SABCS. 2010;Abstract S4-3.,72,84,96,108,120,HR=0.74 P=0.002,降低死亡风险 26%,中位随访:120个月,Docetaxel 75 mg/m2 day 1 Doxorubicin 50 mg/m2 day 1 Cyclophosphamide 500 mg/m2 day 1,5-FU 500 mg/m2 day 1 Doxorubicin 50 mg/m2 day 1 Cyclophosphamide 500 mg/m2 day 1,Every 3 weeks x 6 cycles,Stratification Menopausal Status Centre,Martin et al. ASCO 2008. Abstract 542.,N=1059,R,GEICAM 9805:研究设计,Primary endpoint: DFS Secondary endpoints: OS, Safety, and QoL,High-risk node-negative disease,GEICAM 9805:DFS,Median follow up: 67 mos Estimated OS (53 deaths to date) HR: 0.70 (95% CI: 0.41-1.22; P = 0.21),Survival Distribution Function,DFS (Mos),1.0,0.9,0.8,0.7,0.6,0.5,0.4,0.3,0.2,0.1,0.0,0,12,24,36,48,60,72,84,96,HR: 0.67 (95% CI: 0.48-0.94) Stratified log-rank P = .0181,TAC FAC,539 520 58 (11%) 84 (16%),No. of patients Events,91%,86%,Martn M, et al. ESMO 2008. Abstract 183O.,DFS,USON 9735: DFS and OS,Jones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7;106(suppl 1):S5. Abstract 12,DFS,OS,NSABP B-30,R,Number of positive nodes Tamoxifen (Y/N) Surgery and radiotherapy,4 x AC 4 x T q3w Doxorubicin (60 mg/m2) Cyclophosphamide (600 mg/m2) Taxotere (100 mg/m2),4 x AT q3w Doxorubicin (50 mg/m2) Taxotere (75 mg/m2),4 x TAC q3w Taxotere (75 mg/m2) Doxorubicin (50 mg/m2) Cyclophosphamide (500 mg/m2),N=5351,Median follow-up: 73 mo,B-30: DFS,DFS events with ACT a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17% vs TAC (p=0.006) DFS events with ACT a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20% vs AT (p=0.001) AT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