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 项 目 名 称 :年产10万吨大米烘干及加工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无为县长坝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 二一九年八月6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10万吨大米烘干及加工项目建设单位无为县长坝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季学文联 系 人秦正生通讯地址芜湖市无为县开城镇工业区联系电 真/邮政编码238300建设地点芜湖市无为县开城镇工业区立项审批部门无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代码2019-340225-13-03-013170建设性质扩建行业类别及 代 码C1311 稻谷加工占地面积(平方米)25370绿化面积(平方米)1500总投资(万元)5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8%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中国粮食加工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我国更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白磨等原始工具加工稻麦的国家之一。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现代粮食加工业已发展成为提供食品基础原料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小康生活的需要,人们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选购自己喜好的高质量优质大米。针对以上现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方向,无为县长坝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将原有在褔渡镇的厂区搬迁到无为县开城镇(原厂区已于2004年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投资5000万元建设年产10万吨大米烘干及加工项目。无为县长坝米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06月05日获得无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无发改备字2019140号备案(见附件)。该公司于2019年07月委托安徽禾美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年产10万吨大米烘干及加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深入现场踏勘、调研,认真了解了项目所在区域的周边环境情况,收集了有关资料、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第682号令)等法律法规文件规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版)及关于修改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号)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属于二、农副食品加工业 2粮食及饲料加工,环评类别属于报告表(年加工1万吨及以上的),因此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在此基础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出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呈报无为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2.编制依据2.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版,2018年1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第二次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版;(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实施; (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4月28日修正版;(11)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011年10月17日;(12)国务院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施行;(13)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2012年5月23日施行;(1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年第21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2013年5月1日施行;(15)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0870号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2008年9月18日实施;(16)国务院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3月2日;(17)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2012年8月7日;(18)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2013年11月14日;(1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保部,环发201298号);(20)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年9月10日;(21)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4年3月25日;(22)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23)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24)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25)长三角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环大气2018140号)。2.2地方法律法规及政策(1)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11月17 日修订,2018年1月1日起实施;(2)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5年1月3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3)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4)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新增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工作的通知(皖环发201719号)(5)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芜湖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芜政20168号;2016年1月27日(6)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8833号);(7)皖发20182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及中共芜湖市委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实施意见。2.3 技术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 -2016),2017年1月1日;(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2018年12月1日;(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2019年3月01日;(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2010年4月1日;(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2011年09月1日;(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2019年3月01日;(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2016年8月1日起施行;(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4工程资料(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9年7月;(2)无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该项目的备案表。(3)无为县长坝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3.项目基本情况3.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年产10万吨大米烘干及加工项目(2)建设性质:扩建(3)建设单位:无为县长坝米业有限责任公司(4)占地面积: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5370m2(5)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金额为5000万元。(6)建设地址:芜湖市无为县开城镇,经纬度:东经117.763020,北纬31.286546,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一。2、建设内容本项目占地面积为253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108平方米,主要建设1栋烘干厂房,1栋大米生产厂房,3间仓库,2间卸货棚和1栋办公楼。购置低温循环式干燥机、稻壳分离机、谷糙分离机、碾米机、白米分级机、磁选机、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等一系列工艺技术一流的自动化设备等设备。完成道路及硬化、绿化、给排水、电气等附属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安装,建成后形成年烘干及加工10万吨优质大米的生产规模。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下表1-1:表1-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烘干车间位于厂区北部,1层钢结构,建筑面积为2166m2,主要包括原粮的烘干工艺。生产车间位于厂区中部,1层钢结构,建筑面积为2002m2,主要包括干燥、清理、砻谷、碾米、抛光等工艺。辅助工程办公楼位于厂区南部,4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3833m2 ,主要用于行政人员生活、办公。储运工程原粮仓3栋粮仓位于厂区东侧,1#和3#仓库都为1层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分别为1536m2和1152m2,2#仓库为4层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为6144m2,主要用于原粮的储存。卸货棚厂区设置2个卸货棚。1#卸货棚位于生产车间的西侧,建筑面积637m2,钢结构厂房;2#卸货棚位于3#仓库北侧,建筑面积360m2,钢结构厂房。2个卸货棚均用于厂区原料与产品的装卸货以及产品的临时堆放。公用工程供水由无为县开城镇供水管网引入,年用水850m3排水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项目区内明暗排水管网,将雨水引入厂区外近河渠水系;生活污水360m3/a,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供电由无为县开城镇电网引入,厂区设置配电室,年用电量150万度。环保工程废水治理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废水量360m3/a噪声治理低噪音设备、厂房隔声、设备减振等固废治理一般固废暂存设施,建筑面积约100m2废气治理大米精加工各工序主要产尘点均自带收尘装置,统一收集后由2套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一根15m;烘干车间的生物质燃烧废气经过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过15m高排气筒排放。3、总平面布置本项目位于无为县开城镇,厂区占地面积25370平方米。厂区地形大体呈长方形,项目分为烘干车间、生产车间、仓库、卸货棚以及办公楼。生产车间位于厂区的中部,办公楼位于厂区的南侧,原粮仓库位于厂区东侧,成品仓库位于生产车间南侧,1#卸货棚位于生产车间的西侧,2#卸货棚位于3#仓库北侧。生产车间布置接近动力区,缩短了管路,降低能耗,厂区主出入口设置在工业区主干道,方便车辆通行。从项目整体布局来看,既满足生产要求,也基本满足生活及环保要求,布局较为合理。本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3。4、周边环境概况本项目位于无为县开城镇(东经117.763020,北纬31.286546),项目北侧为农田,东侧为无城镇工业区标准化厂房,南侧为无为粮食储备仓库,西侧为无为雪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项目区厂界四周情况详见附图3。5、主要生产设备建设项目主要生产备见下设表:表1-3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烘干设备1低温循环式干燥机PR0120H台82生物质热风炉5L-60 型台23皮带传输机/台84提升机/台85电子汽车衡SCS-100T台2加工设备1振动清理筛TQLZ80台42去石机5XQS-2500台43稻壳分离机/台44谷糙分离机MGCZ4520台45厚度分离机MJXH29台46砂辊碾米机MNSW18F台47铁辊碾米机MNMT40台108抛光机ZH-M306台49白米分级筛MMJP502台410长度分级机MMJX502台411色选机6SXM-378台412计量包装机/台66、产品方案项目产品方案见表1-4:表1-4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表序号产品名称年生产规模t/a备注1成品大米(主产品)100000外售2稻壳(副产品)50412.85外售3不合格米(副产品)8375外售本项目厂内以大米加工为主,烘干为辅助工序,视收购的稻米含水率而定,根据业主提供资料,本项目年烘干稻谷约8000吨。7、原辅材料项目原辅材料及能耗见表1-5:表1-5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项目序号物料名称单位消耗量备注原料1稻谷t/a167500/辅料1编织袋万条/a350/能耗1新鲜水m3/a850/2电万kWh150/3生物质颗粒t/a180/8、项目检验内容项目产品检验指标如下1-6。表1-6 项目检验指标表序号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检验方法1杂质大米含杂质量人工抽检2黄变是否存在黄变人工抽检3气味是否有异味人工抽检 9、公用工程(1)供、排水供水:项目用水由无为县开城镇自来水管网供给,可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排水:本项目采取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经项目区内明暗排水管网,将雨水引入厂区外近河渠水系;厂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职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排至附近沟渠,最终汇于永安河。(2)供电项目供电由无为县开城镇供电所供应,能满足项目员工生活和生产需求。(3)消防项目消防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有关规定实施,厂区内设消防通道,室外设置消火栓,火灾时市政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灭火。(4)食宿本项目不设食堂住宿。10、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50人,生产期实行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300天。11、选址合理性分析对于本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1)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芜湖市无为县开城镇工业区,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因此项目用地性质符合用地规划要求;(2)项目选址地区南侧为工业区主干道,交通运输条件良好,具有便捷的交通路线。道路、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的条件较好;(3)依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区域地表水体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质标准;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废气等污染物会给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只要加强环境管理,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后,项目污染物的排放可完全达标,可有效降低以及消除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与周围环境具有相容性。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从建设条件来分析是基本合理的。13、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可视为允许类。根据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可知,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的范畴,可以视为允许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地方产业政策。14、与“三线一单”的相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评2016150号文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以下简称“三挂钩”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本项目“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见表1-5。表1-5 “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序号环评2016150号要求本项目措施相符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实行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相关规划环评应将生态空间管控作为重要内容,规划区域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在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中应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要求,提出相应对策措施。除受自然条件限制、确实无法避让的铁路、公路、航道、防洪、管道、干渠、通讯、输变电等重要基础设施外,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严格控制开发建设活动,依法不予审批新建工业项目的矿产开发项目的环评文件。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无为县开城内,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的所在区不属于自然生态红线区,不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范围内用地。符合2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有关规划环评应落实区域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要求,提出区域或者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建议以及优化区域或行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的对策措施。项目环评应对照区域环境质量目标,深入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强化污染防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根据现状监测及收集的有关监测资料,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水、声环境质量较好,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根据项目对污染源的预测评价,项目各项污染物在本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处理的前提下,能达标排放和合理处置,对所在区域的环境影响甚微,不会突破环境质量底线。符合3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是各地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不得突破的“天花板”。相关规划环评应依据有关资源利用上线,对规划实施以及规划内项目的资源开发利用,区分不同行业,从资源能源开发等量或减量替代、开采方式和规模控制、利用效率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规划编制和审批决策提出重要依据项目建设在无为县开城镇内,属于工业,利用的水、土地等资源均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以内,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符合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是基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以清单方式列出的禁止、限制等差别化环境准入条件和要求。要在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的基础上,从布局选址、资源利用效率、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入手,制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发挥负面清单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准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项目属于稻谷加工项目,本项目不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内符合综上,本项目的建设与“三线一单”具有相符性。15、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文)相符性分析表1-6 与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相符性分析管理文件要求相符性分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文),2018.7.3优化产业布局:各地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修订完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环境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应制订更严格的产业准入门槛。积极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新、改、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无为县开城镇,项目建设不在“三线一单”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内;项目属于稻谷加工业,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严控“两高”行业产能: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视为允许类;本项目不涉及大宗物料运输。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行动。根据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要求,制定“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整治标准。实行拉网式排查,建立管理台账。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实施分类处置。列入关停取缔类的,基本做到“两断三清”(切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列入整合搬迁类的,要按照产业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的原则,搬迁至工业园区并实施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类的,树立行业标杆,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1、项目位于无为县开城镇,符合无为县开城镇总体规划(2017-2030),不属于“散”;2、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区为工业用地,不属于“乱”;16、与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符合性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201821号)及中共芜湖市委 芜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的实施意见有关要求,2018年7月起,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除必须实施的防洪护岸、河道治理、供水、航道整治、港口码头及集疏运通道、道路及跨江桥隧、公共管理、生态环境治理、国家及省重要基础设施等事关公共安全及公众利益的建设项目,以及环境治理、技术改造升级项目,长江岸线规划、主要支流岸线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区内非工业项目外,不得新批建设项目,不得布局新的工业园区。已批未开工的项目,依法停止建设,支持重新选址;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严格进行检查评估,不符合岸线规划和环保、安全要求的,全部依法依规停建搬迁。长江干流岸线5公里范围内,全面落实长江岸线功能定位要求,实施严格的化工项目市场准入制度,除提升安全、环保、节能水平,以及质量升级、结构调整的改扩建项目外,严格控制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等重化工、重污染项目。本项目位于芜湖市无为县开城镇,距离长江16.9km,不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不属于重化工、重污染项目,因此本项目选址符合意见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将原有厂区搬迁至开城镇工业园,该场地属于工业用地,尚未被开发利用,根据现场勘察,本项目租赁场地无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无为县开城镇,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无为县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距省会合肥市百余公里,距马鞍山市90公里,距南京市120公里,距杭州市300余公里,距上海市400余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1728481182100,北纬305621313021。2、地质地貌全县地貌总体特征“水聚东南,山环西北”,分为平原区和丘陵区两部分。平原区水网发达,土地肥沃,约占全县面积的80%。长江自西南灰河口入境,向东北方向延伸103公里,至裕溪口东去。通航河流除长江外,尚有永安河、裕溪河、永安河、花渡河等12条内河。永安河为主干河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县,入裕溪河后汇入长江。丘陵区自北部县界延伸到西南,山峦起伏,占全县面积的20%。最高峰三公山在无城西南51公里处,高675米。境内其他主要山峰有鸡毛燕山(第二高峰,高528米)、太平山、龙骨山、毛公山、周家大山等。3、气侯无为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但雨量年际变幅大,旱涝频繁。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雨水增多,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夏季中,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初夏梅雨期,梅雨显著,常有大雨、暴雨出现,造成水涝灾害;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盛夏,晴热少雨,温度高,日照多,蒸发量大,易出现伏旱。秋季,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渐强,气温呈波状下降,昼夜温差大,雨水减少,多秋高气爽天气。冬季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急剧下降,多晴冷干燥天气,雨雪较多,偏北风多,气候寒冷。4、水文全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塘坝、水库星罗棋布。过境河流主要有长江,从灰河口至裕溪河口。境内河流主要有永安河、裕溪河。永安河主要支流有花渡河、永安河、郭公河、鹤毛河等,大的二级支流有花桥河、独山河;裕溪河主要支流有黄陈河;境内湖泊主要有竹丝湖,湖区面积10.0km2。 5、土壤植被县内除耕作地带外,多为次生草本植物群落。山场总面积33.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2.18万亩。属落叶阔叶和常绿阔(针)叶林混交植被区。低山丘陵的林地,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到50年代末,已殆尽。60年初开始植造,80年代99是人工林。落叶阔叶林优势种有:麻栎、枫香、檀树、山槐、山胡椒、黄连木,刺槐。常绿阔叶林无几,优势种有冬青、女贞等。常绿针叶林面积较大,其优势种有杉木、黑松、马尾松等。在土壤较湿润、肥厚处,分布有竹(毛竹、淡竹等)、油桐、油茶、茶、梨、桃、杏、柿、石榴等经济林。灌丛与草丛混生处有紫穗槐、枸杞、荆条、白茅草、算盘子等。四旁植树及堤岸防护林有:泡桐、苦楝、榆、枫杨、刺槐、椿树、橡树、杨、柳等。据1988年全国森林资源普查资料,全县有用材林122910亩、经济林9625亩、防护林11231亩、薪炭林19299亩,森林覆被率(剔除长江水面)8.2。栽培农作物主要有:水稻、麦类(大麦、元麦、小麦)、棉花、油料(油菜、芝麻、花生)、豆类(黄豆、蚕豆、豌豆、绿豆)、薯类、麻类、绿肥。水生栽培的有:芦苇、菱、藕、荸荠、芡实等。耕作土壤上的野生植物主要有:趴根草、三棱草、牛毛毡、鸭趾草、狗尾草、野荸荠等。此外,在河道、水塘中,水生植被有:浮萍、水浮莲、水花生等。县内成片草地面积8.63万亩,主要分布在牛埠、蜀山、严桥、石涧、开城、襄安6个区和无为大堤内外滩。可分为:山地灌木草丛类草场:灌木种类较多,有毛栗、白栎、野山楂、恺木等,灌丛覆盖度一般在1030之间;草主要有,黄背草、白茅、蒿类、葛藤、胡枝子、山蚂蝗等,草层高度在60150厘米之间,覆盖度5080。丘陵灌丛类:灌木与草杂生旺盛,灌木覆盖度一般在4050,有毛栗、白栎、蔷薇、杜鹃、黄荆条、柘刺等;草以黄背草、白茅草、菅草、狗尾草、蒿类、蕨类及铁芒萁等为优势,草层高度一般为60100厘米。丘陵草丛类:草场植物以黄背草为主,伴以白茅、野蒿、狗牙根等。覆盖度一般在4070。农田隙闲地类:主要有狗牙根、鸡眼草、结萎草、白茅、马唐、荩草、水蜈蚣、石荠芋、叶下珠、夏枯草、车前草、水飞蓬等,高度1040厘米左右,覆盖度90以上。林木草地类:荩草、黄毛耳草、马唐、狗尾草等。湖、江滩草洲类:以趴根草、革命草等为主,覆盖度6085。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及人口无为县面积2083平方公里,人口约121.3万,下辖20个镇(无城镇、陡沟镇、开城镇、泥汊镇、姚沟镇、高沟镇、刘渡镇、襄安镇、十里墩镇、泉塘镇、蜀山镇、洪巷镇、牛埠镇、昆山镇、鹤毛镇、石涧镇、赫店镇、严桥镇)。2、经济发展概况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8.5%;财政收入35.85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388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5亿元,增长11.8%。帮扶实体持续加力,围绕企业降本减负,深入开展“一企一组一策”、“四送一服”活动,兑现各类扶持奖补资金3.6亿元;突出抓好企业融资,成功争取省金融办牵头举办“省级银行行长无为行”活动,并形成了支持和服务企业融资的专题会议纪要,进一步增强了银企的互信和信心;针对电缆企业联保互保的实际,设立第二担保公司,创新订单贷等新的融资方式,累计帮助企业融资2.6亿元,努力以增量激活存量。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力实施“项目提升年”活动,实行包保责任、分层调度、分级约谈,加速项目落地,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3个,其中超5亿元项目10个、超10亿元项目6个,安高电气、信义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华电福新四期风电场、金马电器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三只松鼠产业综合体、易酒批产业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园区承载能力持续增强,无为经济开发区完成征地6600亩、拆迁12.7万平方米,建成主干道路6.9公里,沙湾站除涝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新落户亿元以上项目11个;高沟经济开发区6个项目建成投产,道口园区路网加快建设,框架正在拉开;羽毛羽绒产业园12个新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6.8亿元;城东、绿泉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高沟污水处理厂年底前竣工。3、文化、卫生和教育全县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23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为44万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个。全县档案馆1个,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19.33万卷(件),库容面积3123平方米。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79个,其中医院8个,妇幼保健所1个,专科疾病防治医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33个。全县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2359张。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380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987人,注册护士1100人。2017年全县共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招生2841人,在校生4862人,毕业生11138人;全县普通高中9所,招生6477人,在校生19652人,毕业生7838人;全县普通初中58所,招生8394人,在校生26780人,毕业生9716人;小学307所,招生8504人,在校生53046人,毕业生8501人;幼儿园86所,在园幼儿19206人。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小学升学率100%。 4、交通、邮电和旅游无为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轴”之上、“芜湖核”之内,芜湖长江二桥、铜陵公铁长江大桥两座长江大桥横跨两翼。淮南铁路、合芜铁路经过县境东北端二坝镇,208、227、319省道纵横县境。距马鞍山市90公里、距南京市120公里、距杭州市300余公里、距上海市400余公里。京福高铁无为站已建成,2015年6月28日通车运营,届时无为到北京、福州仅需3小时。年末县内公路里程3946.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914.9公里。全县长江航道里程54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55.6公里。全年旅客运输周转量9.2亿人公里,货物运输周转量104.2亿吨公里。年末公交车路数9路,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66辆,实有出租汽车834辆。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5.1万辆,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私人汽车4.4万辆,增长19.4%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0322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192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8400万元。快递业务量12.3万件。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5.9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含移动)36.3部。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2万户。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1亿元。5、无为县开城镇概况开城镇位于无城的西侧,南邻泥汊镇,东与白茆镇、陡沟镇接壤,北同无城镇仓头隔河相望。总面积72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离县城中心(人民广场)约2公里,通江大道贯穿境内长达12.66公里,28公里长的永安河水道环抱全镇,距长江黄金水道仅8公里,镇内穿乡路、环乡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砂石路全长为14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是县城经济发展的卫星集镇。2017年,完成财政收入3111万元,其中国税1403万元,地税1708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数;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5.8亿元,平均增长27.4%;限上商贸业零售额完成9982万元,平均增长27.6%;重点服务业产值完成1.8亿元,平均增长21.2%;固定资产投资17.78亿元,超任务数1.27亿元。2017年,开城镇共投入104.7万元完成6个村(社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新建水泥路3.9公里;共完成5.502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网升级改造11个台区,改造生活照明线路约23.5公里;“八小”工程投入了72.5万元,梳理主沟渠5条、支渠道4条,开挖塘坝6口;投入约15万元建设福渡街道二街人行道修建工程和王福渡大桥路灯,完成了集贸市场前后改造提升工程,在集镇区域划线增设停车位100个;投入19万元新建中心敬老院厕所一座。2017年,开城镇顺利完成327户、631人的脱贫目标。严格落实“周例会”、“月走访”、“季考核”三项机制,紧扣任务目标,广泛发动机关干部落实包保责任,集中力量实施“九大工程”,夯实信息基础,提高精准识别度,突出产业脱贫,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省第三方评估考核任务,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群众满意度均达100%,无错评、漏评情况发生。2017年底镇内有完中一所,初中三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9所,幼儿园2所。在岗教师326人,其中大学本科14人,大专110人,中专112人。在校学生数6108人,其中小学4298人,初中181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率100%。到2005年底,累计教育投入854万元,其中个人捐资15万元。基础设施硬件建设1997年通过省两基验收。2000年来共改造危房2068平方米。全镇三所初中和十所完小都有多媒体教室,有电脑70台。(以上数字均不包括陡沟中学)20世纪60年代各公社都有卫生院。2002年镇卫生院新建了门诊楼,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病床12张。职工20人,其中医师8人,医士6人。有B超、X光机各一台。医疗上能诊治常见病,施行下腹部手术。全镇一周内儿童四苗接种率100%,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100%。各村都有卫生室和保健医生,住院分娩率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起步。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依据芜湖市环境保护局2018年6月6日发布的2017年芜湖市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芜湖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时间为364天,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250天,轻度污染93天,中度污染17天,重度污染4天,未出现严重污染天气,重度污染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1.1%。项目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判定见表13。表3-1 项目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判定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单位现状浓度标准值占标率%达标情况分项总体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g/m334.793599.40达标达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g/m368.977098.53达标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g/m39.886016.47达标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g/m333.544083.85达标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日平均浓度g/m31.0425.00达标臭氧第90百分位8 h平均浓度g/m312516078.13达标经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可知,各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因此,判定项目所在区域属于达标区。(2)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依据芜湖市环境保护局2018年6月6日发布的2017年芜湖市环境状况公报,2017年,芜湖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5g/m3、49g/m3、82g/m3、49g/m3,一氧化碳日均浓度在1.1-2.2mg/m3之间,臭氧日最大8h滑动平均浓度在55-235g/m3之间。四县:SO2年均浓度范围在10-15g/m3之间,NO2年均浓度范围在15-35g/m3之间,O3日最大8h均值范围在100-125g/m3之间,CO日均浓度在0.5-1mg/m3之间,PM10 年均浓度范围在55-70g/m3之间,PM2.5年均浓度范围在20-40g/m3之间,各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无为县:SO2日均浓度范围在7.5-15.9g/m3之间,NO2日均浓度范围在21.3-50.9g/m3之间,O3 日最大8h均值范围在57.8-174.9g/m3之间,CO日均浓度在 0.67-1.503mg/m3之间,PM10日均浓度范围在25.8-109.2g/m3之间,PM2.5日均浓度范围在12.6-60.9g/m3之间,各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引用安徽众诚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2018年5月7日8日对项目区地表水永安河环境进行监测数据。根据水环境功能区规划,永安河属于类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监测结果如下:(1)地表水监测监测断面:项目区附近地表水最终汇入永安河,本次设置2个监测断面。表3-2 地表水监测布点情况表断面编号断面位置W1项目区附近小河W2小河入永安河处监测因子:pH、COD、BOD5、NH3-N、SS。监测时间与频次:2018年5月7日-8日连续监测两天,每天采样两次。(2)监测结果及现状评价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12。表3-3 监测结果汇总表(单位:mg/L,pH值无量纲)点位时间采样频次pH值CODcrBOD5NH3-NSSW15.7第一次7.43173.60.61318第二次7.45183.70.624215.8第一次7.42183.50.64322第二次7.44163.70.63718W25.7第一次7.38173.40.59117第二次7.41163.30.588195.8第一次7.40153.20.68922第二次7.37173.30.68218标准值6-92041.030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评价。评价结果表3-4 各断面水质指标单项指数值(单位:无量纲)点位时间pH值CODcrBOD5NH3-NSSW15.70.215-0.2250.85-0.90.9-0.9250.613-0.6240.6-0.75.80.21-0.220.8-0.90.875-0.9250.637-0.6430.6-0.73W25.70.19-0.2050.8-0.850.825-0.850.588-0.5910.57-0.635.80.2-0.1850.75-0.850.8-0.8250.682-0.6890.60-0.73据评价结果可知,该评价水域各监测断面pH、COD、BOD5、NH3-N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水质要求,SS满足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相关标准,地表水环境较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无为县开城镇,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域规划,本项目所在地属于3类区,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本项目委托安徽工和环境监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7月27日到7月28日对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如下:表3-5 项目厂界噪声现状评价结果一览表 单位:dB(A)序号检测点位2019年7月27日2019年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水离子交换过程中的吸附与解吸机制-洞察及研究
- 智能材料力学行为研究-洞察及研究
-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机器人多模态信息融合-洞察及研究
- 个性化新闻中的用户参与度提升策略-洞察及研究
- 电竞电竞赞助策略-洞察及研究
- 开采效率与成本控制的智能分析-洞察及研究
- 智能手机售后服务质量管理
- 一线销售人员绩效考核标准解析
- 电梯维保技术标准与操作指南
- 2024年诗词大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第1-2课时Listening Speaking Unit 2 Transportation-课件 -【中职专用】高一学年英语同步课堂(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1)
- 07FJ01~03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2007年合订本)
- CJJT 164-2011 盾构隧道管片质量检测技术标准
- 监控验收单完整版本
- DL-T-5743-2016水电水利工程土木合成材料施工规范
- JT∕T 860.8-2023 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 第8部分:高模量剂
- 口腔种植技术课件
- QBT 2959-2008 钢板网行业标准
- (正式版)YST 1682-2024 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