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1 羧酸的结构与命名 10.2 羧酸的物理性质 10.3 羧酸的化学性质 10.4 取代羧酸,10.1.1 羧酸的结构 10.1.2 羧酸的命名,10.2.1 一般物理性质 10.2.2 波谱性质,10.3.1酸性与成盐 10.3.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10.3.3氧化和还原反应 10.3.4脱羧反应和脱水反应,10.4.1卤代酸 10.4.2羟基酸 10.4.3羰基酸 10.4.4氨基酸,第10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2,食用醋:2%的乙酸水溶液。 食用油:羧酸甘油酯。,布洛芬(消炎镇痛药),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10.1.1 羧酸的结构,通式: R-COOH, 官能团:COOH,用途:,10.1 羧酸的结构与命名,3,-COOH中C为sp2,羧基是四电子三中心的共轭体系。,羰基与-H -共轭 羰基与 -OH p-共轭,乙酸 的结构:,乙酸C-O, C=O键长平均化,两种共轭:,4,两种交叉共轭导致: 电子密度平均化,键长平均化。,5,10.1.2 羧酸的分类,1、按碳架分类,(2) 脂环酸 环戊基甲酸 环己基甲酸 3-甲基环戊基甲酸,(1) 开链饱和脂肪酸 甲酸 醋酸 硬脂酸,6,(4) 芳酸,苯甲酸 苯乙酸 -萘甲酸,(3) 不饱和酸,丙烯酸 2-丁烯酸,肉桂酸 2-环己烯基甲酸,7,3-苯基丙烯酸(肉桂酸),2. 按-COOH数目分类,(1) 一元酸,丙酸 2-丁烯酸,(2) 二元酸,乙二酸(草酸) 丙二酸 己二酸,顺丁烯二酸 反丁烯二酸 (马来酸) (富马酸),(3) 三元酸,偏苯三甲酸 均苯三甲酸,8,3.取代羧酸,水杨酸 没食子酸 乙醛酸 乙酰乙酸,乳酸 苹果酸 柠檬酸,9,甲酸,(蚁酸),1、 俗 名,乙酸,(醋酸),丁酸,(酪酸 ),10.1.3 羧酸的命名,10,羧酸的系统命名法与醛相似,即选择含羧酸的最长碳链为主链,2、系统命名法:,2-甲基-3-乙基丁二酸,(Z)-丁烯二酸,选含羧基的最长连续碳链, 不饱和羧酸选含羧基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连续碳链为主链.,11,含脂环或芳环的羧酸,则以脂肪酸为母体,脂环或芳环作为取代基来命名。例如:,1,2-苯二乙酸,3-环戊基丁酸,12,10.2 羧酸的物理性质10.2.1 一般物理性质,低级的一元羧酸在室温下为液体,C1C3的羧酸具有强烈的刺激性酸味,C4C9的羧酸具有明显的腐败气味,C10以上的一元羧酸为蜡状固体,挥发性低,气味很小。二元羧酸和芳香酸都是结晶固体。 羧酸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要高。在气态时,甲酸和乙酸是以双分子缔合形态存在。,甲酸丁酸可与水混溶。其他羧酸随碳链增长,水溶性迅速降低。 低级二元羧酸或多元酸易溶于水,而芳香酸水溶性很小。,13,10.2.2 波谱性质,1.O-H:气态或在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游离羧酸在3550cm-1处有一弱的锐峰,液体或固体状态的羧酸为二聚体,25003300 cm-1范围内出现强的宽谱峰。,2.c=o:游离羧酸在17501770 cm-1处有一强的吸收峰,若为二聚体或羰基与苯环、碳碳双键发生共轭,吸收峰则出现在16801700 cm-1处。,3.c-o:在12101320 cm-1处出现吸收峰。,4. 羧酸中羧基的质子化学位移出现在低场,值为 10-13,羧酸中-H 质子化学位移为2.22.5。,14,10.3 羧酸的化学性质 10.3.1酸性与成盐,1.酸性 羧酸具有明显的酸性,在水溶液中可建立如下平衡: 羧酸pKa值一般为 45,比碳酸、酚和醇等含活泼氢化合物的酸性强。,15,羧酸酸性强弱的判断,(1)脂肪族羧酸:主要考虑诱导效应。,HCOOH, CH3COOH, CH3CH2COOH,(CH3)3CCOOH PKa:3.77 4.76 4.84 5.50,CH3COOH, ClCH2COOH, Cl2CHCOOH, Cl3CHCOOH, PKa: 4.76 2.86 1.26 0.64,ICH2COOH, BrCH2COOH, ClCH2COOH, FCH2COOH, PKa: 3.18 2.90 2.86 2.59,(2)芳香族羧酸:综合诱导效应,共轭效应 及空间效应。,16,pKa1 =2.85 -COOH -I效应 pKa2 =5.70 -COO 氢键作用,(3)二元羧酸: pKa1 pKa2,3.0 2.85 1.43 0.92,两羧基距离近,pKa1小;距离越远, pKa1越大。 pKa1和pKa2差随距离增大而减小。,pKa1和 pKa2差,17,丁烯二酸的两个异构体的pKa,有氢键的形成,18,2. 取代苯甲酸酸性强弱,(1)比较对位,间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强弱:,一般规律:对位,间位取代苯甲酸,连给电子基,酸性减弱, 连吸电子基,酸性增强。(苯基,羟基及甲氧基在 间位显示吸电子性)。,19,(2)比较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强弱:,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强于苯甲酸。没什么规律。,相同取代基不同位置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强弱: 甲基, 苯基, 羟基, 卤素: o- m- p- 硝基, 氰基:o- p- m-,20,邻位 效应,苯甲酸的pKa:4.17,邻位效应,为什么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强呢?,21,邻乙基苯甲酸,由于乙基占据一定的空间,某种程度上破坏了羧基与苯环 共平面性,苯环对羧基的+C效应被减弱甚至消失,稳定了羧基负离子,使其 酸性接近甲酸。这种立体效应使其酸性比间位和对位取代的苯甲酸强。 邻氟苯甲酸比其间位和对位异构体的酸性强,场效应,使羧酸根上的负电荷 通过空间之间分散到邻位的吸电子基上,增加了羧酸根负离子的稳定性。 邻羟基苯甲酸的酸性也较间位和对位异构体显著增强,主要是由于邻位羟 基与羧酸及羧基负离子形成分子内氢键,使邻羟基苯甲酸根负离子稳定, 而间位和对位异构体不存在这种作用。,22,3.成盐反应,羧酸能与NaHCO3、Na2CO3、NaOH等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羧酸的碱金属盐易溶于水,遇强酸则游离出羧酸。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分离、精制羧酸。,23,羧酸的成盐反应:,分离、提纯、回收RCOOH,如何分离戊酸、苯酚和戊醇?,24,10.3.2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羧基中的烃基可以被卤原子、酰氧基(或取代氨基)取代,形成酰卤、酸酐、酯、酰胺等羧酸衍生物。 1.酰卤的生成 除甲酸外,羧酸与PX3、PX5(X=Cl,Br)和SOCl2作用,羧基中的羟基被卤原子取代,生成酰卤。,25,2.酸酐的生成,饱和一元羧酸在脱水剂P2O5或乙酐存在下加热,则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酸酐。 混合酸酐一般用酰卤与羧酸盐反应来制备。,26,有的二元羧酸发生分子内脱水能生成稳定的五元或六元环状酸酐,通常只需加热条件而不需要脱水剂。,27,3、酯的生成,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羧酸与伯醇或绝大多数仲醇进行酯化反应时,发生酰氧断键,羧基 中的烃基与醇羟基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反应机理为,28,羧酸与叔醇的酯化反应则发生醇的碳氧键断裂。 反应机理为:,29,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羧酸、醇进行酯化反应的活性顺序为,酯也可以通过羧酸盐与活泼卤代烃反应制备。,30,4.酰胺的生成,羧酸与氨或胺(1胺、2胺)作用,首先生成铵盐。铵盐加热脱水生成酰胺。,二元羧酸和二元胺发生缩聚反应或内酰胺聚合生成聚酰胺。 如聚酰胺纤维尼龙-66:,尼龙-66,31,10.3.3 氧化还原反应,羧酸不易被还原。在强还原剂(如LiAlH4)作用下,羧酸直接还原 为伯醇,分子中所含碳碳双键一般不受影响。,甲酸中的甲酰基具有醛的性质,容易氧化,其它酸不易氧化。,32,10.3.4 脱羧反应和脱水反应,无水羧酸钠与碱石灰共热,则羧酸盐失去CO2生成烃。仅限于低级脂肪酸盐及芳香族羧酸盐。例如 若羧酸的-碳原子上连有强吸电子基团,加热即可顺利地脱羧。,33,二元羧酸受热后,由于两个羧基的位置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反应,有的脱羧,有的脱水,有的同时脱水脱羧。,丁二酸、戊二酸分子内脱水脱水生成酸酐。 在Ba(OH)2存在下,己二酸、庚二酸受热脱水脱羧形成环酮。,草酸和丙二酸易脱羧:,200,34,10.4 取代羧酸 10.4.1 卤代酸 1. -卤代酸的制法 具有-H的羧酸在少量红磷或硫的存在下,与卤素(Cl2、Br2)作用得到-卤代酸。在卤素过量的情况下,羧酸中的多个-H可以被逐步卤代,生成多卤代酸。,35,-卤代酸在稀碱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消除反应,生成较稳定的具有-共轭体系的,-不饱和酸。 -卤代酸在同样条件下可生成五元环内酯。,2.卤代酸的化学反应,36,10.4.2 羟基酸 羟基连在饱和碳原子上的羟基酸,称为醇酸;羟基连在芳环上的,称为酚酸。,(2)羟基腈水解,(1)-卤代酸的水解,1.羟基酸的制备,37,(3)-羟基酸酯的水解(制备-羟基酸),雷佛尔马斯基(Reformasky )反应: 在锌的作用下,-溴代酸酯在惰性溶剂中与醛或酮作用生成-羟基酸酯的反应。,有机锌化合物的活性较格氏试剂低,只与醛、酮羰基反应, 不与酯基反应,是制备-羟基酸及其酯的重要方法。,38,2.羟基酸的性质,(1)脱水反应, -羟基酸受热时,两分子间羟基与羧基相互酯化、交叉脱水生成 交酯,这是-羟基酸的特征反应。, -羟基酸在酸性介质中受热,分子内脱水生成,-不饱和酸。,39, -和-羟基酸受热时则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比较稳定的五元环 或六元环内酯。, 当羟基和羧基相距4个以上碳原子时,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分子间 脱水生成聚酯。,40,(2)氧化和分解反应, 羟基酸的羟基易被KMnO4氧化生成-或-酮酸,它们 在氧化反应体系中不稳定,易脱羧转变为醛、酮或羧酸。,41, -羟基酸用浓H2SO4加热处理,分解生成醛或酮及CO和H2O; 用稀H2SO4加热处理则分解为醛或酮和甲酸。可用此法制备比原来羧酸少一个碳原子的醛或酮。,脱羧,脱羰,42,10.4.3 羰基酸 羰基酸又称为氧代酸,分为醛酸与酮酸两类。 乙醛酸是熔点为98的晶体,极易吸水,具有腐蚀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强刺激作用。乙醛酸可发生醛基的特征反应,如与HCN加成、与苯肼反应、银镜反应和坎尼扎罗反应等,并具有较强的酸性。 -酮酸除具有酮和羧酸的一般性质外,还是一类不很稳定的化合物。,43,1、-酮酸与稀硫酸共热发生脱羧反应生成醛,与浓 硫酸共热则失去一分子CO 变为羧酸。,2、-酮酸受热或在酶作用下脱羧生成甲基酮。,脱羧,脱羰,44,10.4.4 氨基酸,氨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的化合物。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完全水解,生成-氨基酸的混合物。,1.氨基酸的分类、命名与构型,(1) 分类, 根据氨基酸分子中 R 的不同,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 氨基酸和杂环氨基酸。, 根据脂肪族氨基酸分子中氨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的不同, 又 分为-氨基酸、-氨基酸和-氨基酸氨基酸; 其中-氨基酸最重要, 是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石。,45, 对于-氨基酸,根据分子中所含氨基和羧基数目的不同, 分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中性氨基酸:氨基和羧基数目相等。,酸性氨基酸:羧基数目大于氨基数目。,碱性氨基酸:氨基数目大于羧基数目。,中性氨基酸 (甘氨酸),碱性氨基酸 (赖氨酸),酸性氨基酸 (谷氨酸) 味精,46,(2)命名 氨基酸的系统命名法是把氨基作为取代基来命名。例如: 天然的-氨基酸通常按其来源和性质所得的俗名来命名。,47,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缬氨酸 Valine -氨基-甲基丁酸 Val V 亮氨酸 Leusine -氨基-甲基戊酸 Leu L 异亮氨酸 Isoleucine -氨基-甲基戊酸 Ile I,苏氨酸 Threonine -氨基-羟基丁酸 Thr T 蛋氨酸 Methionine -氨基-甲硫基丁酸 Met M,赖氨酸 Lysine ,-二氨基已酸 Lys K,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氨基-苯基丙酸 Phe F 色氨酸 Tryptophan -氨基-吲哚基丙酸 Trp W,48,(3)构型 由蛋白质水解所得的-氨基酸除甘氨酸外,构型均与 L-甘油醛相同,都属于L型。含多个手性碳原子的氨基酸,通 常以距羧基最近的手性碳原子的构型来表示分子的构型。 采用R/S标记法,除半胱氨酸的-碳原子为R构型外,其余皆为S构型。,49,2.氨基酸的性质,(1)酸碱两性和等电点,氨基酸分子中碱性的氨基和酸性的羧基可相互作用形成盐,称为 内盐。内盐分子又称为偶极离子。,偶极离子既能与较强的酸起反应形成正离子,也能与较强的碱 起反应生成负离子,具有两性化合物的特性。氨基酸在不同pH 水溶液中,通常以偶极离子、正离子和负离子三种形式存在, 他们之间相互转化并达到动态平衡状态。,(II),(I),(III),50,以偶极离子()存在,在电场中既不移向负极,也不移向正极,此时 溶液的pH就成为这个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酸性氨基酸溶液中须加入较多的酸才能调节到等电点, 等电点一般为2.83.2。,各种氨基酸分子中所含基团和结构不同,其等电点也不同:, 中性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呈弱酸性,故等电点小于7, 一般在5.66.3。, 碱性氨基酸溶液中须加入较多的碱才能调节到等电点, 等电点在7.510.8。,氨基酸等电点(PI),51,52,(2)受热脱水反应 氨基酸受热时,发生脱水或脱氨反应,产物因氨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异。 -氨基酸受热时,分子间交互脱水,生成六元环的交酰胺。,53,或-氨基酸加热熔化时,发生分子内的氨基与羧基脱水反应,生成或-内酰胺。,54,(3)显色反应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物反应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 (4)与亚硝酸反应 氨基酸(除分子中含亚氨基的脯氨酸外)与亚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法律服务合同范本(合同审查)
- 2025年版事业单位试用期间劳动合同指南
- 2025湖南益阳市市直事业单位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6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江苏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招聘拟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融资租赁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内蒙古峰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竞争性比选教研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电梯安全管理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外贸海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药学转本考试题库及答案
- 规划报建考试题库及答案
- 妇产科健康宣教
- 2025方便速食行业线上消费趋势洞察
- 环评管理培训
- 两委干部日常管理制度
- 儿童编发课件图片
- 报废汽车回收公司车间管理制度
- AI大模型赋能数字化医院建设方案
- 淘宝客服合同协议书模板
- 企业资金流动管理的试题及答案
- 借款抵押合同协议书
- 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