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ppt_第1页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ppt_第2页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ppt_第3页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ppt_第4页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安全与评价,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选修课程,主讲: 王 瑾,- 2 -,2.1 危险、有害因素概述 2.2 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3 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4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5 重大危险源辨识,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评价单元的划分,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性:是指某种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危险因素: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重大危险因素: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 风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重大事故: 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露、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风险评价: 也称危险评价或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存在危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通过评价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危险物质:一种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征,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事故隐患: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临界量:指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数量。如果超过这个数量,设施就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装置:按国际劳工局的规定,如果相距500m以内且属于同一工厂的全部装置中的危险物质的量超过了限量表中规定的值,则这些装置为重大危险装置。,重大危险源:指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的数量超过临界量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危险源辩识:指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一、定 义 危险: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定量地将危险定义如下: 危险(损失程度/单位时间)=频率(事故/单位时间)大小(损失程度/事件),二、危险源辨识,主要内容,1.危险辨识的任务 2.危险源的分类 3.危险源辩识的原则 4. 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 5.危险辨识的方法 6.重大危险源的辩识,1.危险辨识的任务,寻找系统的各种危险因素; 为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2.危险源的分类,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 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1)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3)能量载体; (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5)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等; (6)危险物质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 (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 (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可能导致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2)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的内容,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 人的方面为人失误; 物的故障可以概括为物的故障; 环境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噪声、振动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3.危险源辩识的原则,首先辩识第一类危险源,然后围绕第一类危险源来辩识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辩识的原则:考察系统中能量的利用、产生和转换情况,弄清系统中出现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类型,研究它们对人或物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来辩识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辩识必须与危险源评价结合进行。,3.危险源辩识的原则,第二类危险源辩识的原则: 围绕第一类危险源找寻可能使其控制措施失效的不安全因素。,4.危险辨识的主要内容,厂址及环境条件 厂区平面布局 建(构)筑物 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设备装置,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管理措施、事故应急抢救措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5.危险辨识的方法,以前,主要根据事故经验辩识, 60年代以后,开始根据法规、标准和检查表进行; 70年代以后,系统分析方法逐渐成为危险源辩识的主要方法。,主要的系统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SCA)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事故后果分析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事件树分析(ETA) 事故树分析(FTA),6.重大危险源的辩识,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5大类: 1、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 2、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 3、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场所;,(1)危险化学品,1)重大危险源的分类,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5、压力管道; 6、锅炉; 7、压力容器。,2)欧共体用于重大危险装置 辨识的重点物质,2)欧共体用于重大危险装置 辨识的重点物质,3)国际劳工局的重大危险装置辨识,按鉴别重大危险装置的重点物质表中所示的重点物质及其限量来辨识重大危险源。,3)国际劳工局用以鉴别重大危险 装置的重点物质,3)国际劳工局用以鉴别重大危险 装置的重点物质,3)国际劳工局用以鉴别重大危险 装置的重点物质,4)我国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我国于2000年9月17日发布了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GB182182000),并于2001年4月1日起实施。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31 -,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 -GB18218-2000 1 范围 该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该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掘业; d) 危险物质的运输。,4)我国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 大危险源。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 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四 类危险物质的品名及其临界量来加以确定。,4)我国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四类物质危险物质为: 1.爆炸性物质 2.易燃物质 3.活性化学物质 4.有毒物质,4)我国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 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 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 大。,4)我国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辨识指标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4)我国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辨识指标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计算结果大于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1+ q2/Q2+ qn/Qn 1 式中:q1 、 q2 、qn每种危险物质实 际存在量。 Q1 、 Q2 、 、Qn生产场所或贮存 区的临界量。,5)危险辨识的结果,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通常是可能引起危险情况的材料或生产条件清单,如下表所示: 危险辨识活动的结果,三、危险评价,危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发生事故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1.危险评价概述,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危险评价可分为: 1.新建、改建、扩建系统以及新工艺的预 先评价; 2.在役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评价; 3.退役系统或有害废弃物的危险评价; 4.化学物质的危险评价; 5.系统安全管理绩效评价。,2.危险评价方法及分类,2.危险评价方法及分类,按照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可分为三种: 预评价; 验收评价; 现状评价。,1)危险评价方法分类,按其评价方法的特征一般可分为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半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根据人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生产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评价,如安全检查表等。 半定量评价:用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或间接反映物质和系统危险性的指数(指标)来评价系统的危险性大小,如物质特性指数、人员素质指标等。 定量评价:用系统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来评价。,2)常用的评价方法,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 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日本六阶段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等。,3.危险评价的内容,危险性评价,评价危险度,确认危险性,危险源辩识 (观察) 1.危险源 2.危险源变化,危险性定量 (确认) 1.事故发生概率 2.后果严重度,危险源控制 (确认) 1.降低危险性 2.消除危险性,允许界限 (改变) 社会允许危险,4.危险评价的一般程序,危险辨识,危险评价,危险控制,收集资料,事故类型,影响因素、事故机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严重度,危险值确定,危险分级,制定计划,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监 测 审 查,5.评价方法简介,为了系统地找出系统中的不安全因素,把系统加以剖析,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表就叫做安全检查表。,1)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示例,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表 装置: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安全检查表示例,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表(续),安全检查表示例,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表(续),安全检查表示例,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表(续),安全检查表示例,设备安全管理检查表(续),安全检查表示例,电气安全管理检查表 装置: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安全检查表示例,电气安全管理检查表 (续),安全检查表示例,电气安全管理检查表(续),安全检查表示例,电气安全管理检查表(续),检查人: 责任人:,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2)初步危险分析PHA (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1熟悉对象系统; 2分析危险、危害因素和触发事件; 3推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危险或危害程度; 4确定危险、危害因素后果的危险等级;,分析步骤,- 59 -,2.1 危险、有害因素概述,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原因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四、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遵循的原则 五、划分评价单元 六、识别应注意的问题,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0 -,2.1.1 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 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有时对两者不加区分,统称危险因素。,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1 -,2.1.2 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其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有害的后果,都归结为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的意外释放。因此,存在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是危险、有害因素转换为事故的根本原因。 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失控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三方面。,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62 -,危险源,危险因素,危害因素,突发性、瞬时致害,一定时间范围 积累、缓控,人 员 的 死 亡 与 伤 害,周 边 社 区 及 环 境 的 破 坏,- 63 -,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产生 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从事故发生的本质讲,均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 人类的产生和生活离不开能量,能量在受控条件下可以做有用功,例如制造产品或提供动力服务等;一旦失控,能量可能成为破坏力做废功、无用功。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用于是人体,并且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则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意外释放的能量作物于设备、设施、环境等,并且能量的作用超过其抵抗能力,则造成主设备、设施的损失或环境破坏。,- 64 -,危险源 (动态、 静态),存有或 潜在各 种形式 的能源,控 制,失控,可控,危险 因素 有害 因素,重大事故 (人物环境),安全 运行,危险,灾害,No,yes,- 65 -,能量与有害物质 能量与有害物质是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基本的危险因素或危害因素。一般地说,系统具有的能量越大,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数量越多,系统的潜在危险性和危害性越大。另一方面,只要进行生产活动,就需要相应的能量和物质(包括有害物质),因此所产生的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66 -,1)危险因素:能量与有害物质 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条件一下,都可能是危险因素或危害因素。 例如,锅炉、爆炸危害物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温度和压力,高处作业(或吊起来的重物等)的势能,带电导体上的电能,行驶车辆(或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等)的动能,噪声的声能,激光的光能,高温作业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各类辐射能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造成各类事故。静止的物体棱角、毛刺、地面等之所以能伤害人体,也是人体运动、摔倒时的动能,势能造成的。这些都是由于能量意外释放形成的危险因素。,- 67 -,2)危害因素:能量与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最根本的危害因素。例如,作业场所中由于有物质、腐蚀性物质、有害粉尘、窒息性气体等有害物质的存在,当它们直接、间接与人体或物体发生接触,导致人员的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危害因素。,- 68 -,3)伤害机理与形式 事故是能量的意外释放或转移,用此观点解释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机理,可以认为,所有的伤害事故(或损坏)的机理与形式如下: 有机体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能量,如表2-1所示,主要表现形式为: (1)物理性的(机械伤害等); (2)化学性的(烧伤、腐蚀伤害等); (3)生物性的(中毒、职业病等)。,- 69 -,能量失控 在生产实践中,能量与物质(在受控条件下),按人们的意愿在系统中流动、转换、进行生产。如果发生失控(没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屏蔽措施失效),就会发生能量与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和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因此,失控也是一类危害因素或危害因素,主要体现在故障(或缺陷)、人的失误和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等方面,并且可相互影响。伤亡事故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能量或危险物质失控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 70 -,- 71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类 国家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 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纳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大类; 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归纳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的缺陷,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以及生产(施工)场地不良等4大类,如表2-3和表2-4所示。,- 72 -,人的不安全行为,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操作失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等13类。,- 73 -,1)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国家标准GB6441-1986分类的规定,危险源因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危险源正常运行状态失控,产生能量意外释放,必然会带来人亡,财损和社会混乱。因此,要控制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常见的表现形式概括如下: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备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74 -,(5)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 产用品等)有效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平台护拦、 汽车档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以物业,停留; (9)机器转动时加油、维修、调整、焊接、清洗等;,- 75 -,(10)有分散的行为; (11)在必须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场所,忽视使用; (12)不安全装束;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有关13类不安全行为的细节表现,见表2-3。,- 76 -,2)物(设施、系统)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形式: 危险源在可控条件下,安全运转,能量按照操作者,管理者或设备规定的路径,高效做功,如果危险源在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出现了物控失灵、设施、缺陷,就会产生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泄漏、造成重大的伤亡事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因此,危险源本身的监控、保养、维修及防护等极为重要,根据GB64411986分类的规定,物的不安全状态,概括分为四大类:,- 77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 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用,听力 护具,安全带、安全帽等缺少或有缺陷;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78 -,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分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以及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四大类。,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79 -,管理缺陷,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检测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缺陷; 2)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用选择、行为监测方面的缺陷; 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 4)用人单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 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 6)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3.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单元划分,3.1 危害、危险因素的分类和辨识方法, 物理性 化学性 生物性,3.1.1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心理、生理性 行为性 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81 -,- 82 -,大类 1. 人的因素 1 2. 物的因素 2 3. 环境因素 3 4. 管理因素 4,- 83 -,- 84 -,- 85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 防护缺陷 电危害 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 电磁辐射 运动物危害 明火,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粉尘与气溶胶 作业环境不良 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 其他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媒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理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指挥错误 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错误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灼烫 火灾 高处坠落 坍塌,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将危害、危险因素分为20类,3.1.2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冒顶片帮 透水 爆破 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3.1.3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3.1.4 辨识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对照、经验法 类比方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事件树、事故树等,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利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 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将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评价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只要达到评价的目的,评价单元的划分并不要求绝对一致。,评价单元概述,一个作为评价对象的建设项目、装置(系统), 一般是由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的若干部分(子系统、单元)组成, 各部分的功能、含有的物质、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危险性和危害性以及安全指标均不尽相同。,评价单元概述,以整个系统作为评价对象实施评价时, 一般先按一定原则将评价对象分成若干有限、 确定范围的单元分别进行评价,然后再综合为整个系统的评价。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不仅可以简化评价工作、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 而且由于能够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性(危害性)的比较概念, 避免了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性(危害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夸大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的可能性, 从而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降低了采取对策措施的安全投资费用。,评价单元概述,评价单元 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的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 美国道化学公司在火灾爆炸指数法评价中称: “多数工厂是由多个单元组成,在计算该类工厂的火灾爆炸指数时,只选择那些对工艺有影响的单元进行评价,这些单元可称为评价单元”,其评价单元定义与我们的定义实质上是一致的。,3.2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划分原则: 生产工程相对独立; 空间上相对独立; 事故范围相对固定; 具有明显的界限。,划分方法: 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要划分单元 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根据以往事故资料,将发生事故能导致停产、波及范围大、造成巨大损失和伤害的关键设备作为评价单元; 将危险性大资金密度大的区域;危险性特别大的区域或装置;具有类似危险性潜能的单元合并为一个大单元。,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如下。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 (1)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环境对系统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2)将具有共性危险因素、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 按危险因素类别各划归一个单元,再按工艺、物料、作业特点(即其潜在危险因素不同)划分成子单元分别评价。 进行安全评价时,可按有害因素(有害作业)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例如,将噪声、辐射、粉尘、毒物、高温、低温、体力劳动强度危害等场所各划归一个评价单元。,2)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下列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并不是孤立的,是有内在联系的,划分评价单元时应综合考虑 各方面因素进行划分。 应用火灾爆炸指数法、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等评价方法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时,除按下列原则外还应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划分评价单元。,(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 例如: 贮存区域;反应区域;产品蒸馏区域;吸收或洗涤区域;中间产品贮存区域;产品贮存区域;运输装卸区域;催化剂处理区域; 副产品处理区域;废液处理区域;通入装置区的主要配管桥区;其他(过滤、干燥、固体处理、气体压缩等)区域。,(2)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以安全距离、防火墙、防火堤、 隔离带等与(其他)装置隔开的区域或装置部分可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贮存区域内通常以一个或共同防火堤(防火墙、防火建筑物)内的储罐、贮存空间 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3)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 按操作温度、压力范围不同,划分为不同的评价单元;按开车、加料、卸料、正常运转、添加剂、检修等不同作业条件划分评价单元。,(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品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品的数量划分评价单元。 一个贮存区域内(如危险品库)贮存不同危险物品,为了能够正确识别其相对危险 性,可作不同单元处理; 为避免夸大评价单元的危险洼,评价单元的可燃、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应有最低限量。 例如: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要求,评价单元内可燃、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最低限量为2270kg或2.73m3,小规模实验工厂上述物质的最低限量为454kg或0.454m3 。,(5)根据以往事故资料, 将发生事故能导致停产、波及范围大、造成巨大损失和伤害的关键设备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将危险、有害因素大且资金密度大的区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将危险、有害因素特别大的区域、装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将具有类似危险性潜能的单元合并为一个大评价单元。,4. 安全评价方法,4.1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安全检查表法 专家评议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 事故树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危险指数评价法 日本劳动省化工企业六阶段安全评价法 ICI蒙德法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其他安全评价法,- 105 -,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六类有害因素) 1)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6)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106 -,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 (2)防护缺陷: (3)电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4)噪声危害: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5)振动危害: (11)粉尘与气溶胶: (6)电磁辐射: (12)作业环境不良: (7)运动物危害: (13)信号缺陷: (8)明火: (14)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1),- 107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 (2)反应活性物质: (3)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2),- 108 -,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3),- 109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识别错误、其他识别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4),- 110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1)指挥错误 (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错误 (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 (3)监护错误; (4)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5),- 111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1)搬举重物; (2)作业空间; (3)工具不合适; (4)标识不清。,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1-6),- 112 -,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2-1),二、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引发的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113 -,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2-2),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包括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4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爆破伤害:指爆破作业中发生伤亡事故; 14、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他伤害。,2.1.3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2-3),- 115 -,2.1.4 识别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 2、系统性: 3、全面性: 4、预测性:,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16 -,2.1.4 识别应注意的问题,1、为了有序、方便地进行分析,防止遗漏,宜按厂址、平面布局、建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等几个方面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列表登记,综合归纳; 2、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诱导原因进行重点分析,从而为确定评价目标、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依据; 3、对重大危险、危害因素,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输、操作时的危险、危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危害因素。,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17 -,案例分析1,某大型水利工程项目跨多个省、市,建设周期超过10年,建筑形式主要包括渡槽、暗渠、隧洞、涵洞等,工程包括河渠交叉建筑多座,主体工程建设需要完成大量土石方开挖和钢筋混泥土构筑。 目前正在施工的工程任务主要包括黄河水下穿越工程、三座桥梁、一条500m长的石质山体隧道和一段长15km、宽100m、深50m的明渠开挖工程。 问题1、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分析该施工阶段存在哪些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及部位? 问题2、简述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的伤亡事故类别及职业病类别?,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案例分析1,- 118 -,参考答案: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各种施工机械由于运动,防护失效导致的运动物伤害。 2)、设备漏电,接地、接零失效等造成的电危害。 3)、振动危害。机械振动,振动棒振动等。 4)、噪声。施工机械,振动棒。 5)、施工过程产生的粉尘危害。 6)、出现通风、采光缺陷及涌水等作业环境不良现象。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有毒、有害气体伤害。 2)隧道施工,明渠施工所用的易燃易爆性物质伤害。 2、主要事故类别: 1)、冒顶片帮;2)机械伤害;3)放炮;4)触电;5)瓦斯爆炸;6)车辆伤害;7)高处坠落;8) 透水。 主要职业病:1)矽肺;2)手臂振动病;3)噪声聋。,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案例分析1,- 119 -,2.2 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2.1 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2.2 化工和机械加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2.3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2.4 特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2.5 锅炉及压力容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2.6 登高装置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自学),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20 -,2.2.1 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设备本身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 、设备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阻化器、防爆阀等。 、设备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如超限报警、状态异常报警等。 、设备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 、设备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运行、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全装置。,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21 -,2.2.2 化工和机械加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一、化工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设备是否有足够的强度; (2)设备密封性能是否可靠; (3)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匹配; (4)设备是否适用。,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22 -,A家具生产公司,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大,原有生产规模不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为填补市场家具供应的不足,公司决定选择新址建造新的家具加工基地。考虑到城市规划、企业生产、销售及成本方面的需要,公司决定选择既方便运输又方便物料存放的一开阔地作为新厂址。公司的具体论证方案如下: 1公司地址。A公司地处某市开发区,与某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相邻,A公司以东l0km的地方有一家生产甲醇的化工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甲醇主要通过A公司西侧相邻码头外运,之间通过铁路专线运输。为节省资金,A公司与精细涂料有限公司共同租赁了M公司的仓库,A公司租用3000m2,用于储存材料和产品,精细涂料有限公司租用500m2,租赁仓库归使用方管理。A公司生产的家具远销全国各地,全部通过汽车运输,由公司选定的通过OSHMS认证的运输商承运。 2公司的主要机械包括电刨、电钻、电锯、小型轮式起重机、叉车、运输车辆等。 3主要的生产过程包括材料运输和装卸、木材烘干、型材加工、组装、喷漆等。,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案例分析2,- 123 -,问题1:对该论证方案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主要的危险因素及产生部位? (1)机械伤害: (2)触电: (3)物体打击: (4)起重伤害: (5)火灾: (6)中毒和窒息: (7)车辆伤害: (8)其他爆炸:,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案例分析2,- 124 -,问题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04l一1986)的事故分类,指出喷漆车间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 为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请列举主要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主要事故包括触电、火灾、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主要防范措施包括:加强电气检修,预防漏电、保证接地良好;控制火源,禁止出现明火、电器设备电路破损老化漏电打火、使用非防爆电器,完善消除静电的各项措施,防止静电火花;降低作业空间油漆和其他可燃物质浓度,保证通风措施完好并正常使用;保证个体防护设施、用品完备,具有各项完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 问题3: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下列( )事故类别属于该分类标准。 A.火药爆炸 B瓦斯、煤尘爆炸 C.其他爆炸 D.煤尘爆炸,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案例分析2,- 125 -,某集装箱码头拟临时堆存烟花爆竹类集装箱,其工艺过程如下: 船 集装箱装卸桥 牵引车、半挂车 龙门起重机 堆场 试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04l一1986)的事故分类分析该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不考虑船带来的危害) 参考答案: 1、火药爆炸: 2、火灾: 3、中毒和窒息: 4、车辆伤害: 5、起重伤害: 6、高处坠落: 7、其他危险有害因素(淹溺,物体打击、噪声危害等):,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案例分析3,- 126 -,2.2.3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电气伤害是电能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有触电伤害、电磁场伤害及间接伤害三种。 一、电流对人体的有害作用 使人体发生某些生理变化,由感觉到电流的作用,出现轻微刺痛、痉挛、疼痛、血压升高、到心律不齐、麻痹、窒息,乃至心室颤动、心脏停跳、神经或血管破裂及严重烧伤。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种类及人体状况等因素。,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27 -,2.2.3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二、预防触电的安全技术 1、安全电压:我国规定1000V或1000V以上的为高压,1000V以下的为低压,42V及以下的为安全压。一般常用的安全电压有36V或12V 2、绝缘:是用电阻率极大的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既是防止人员触电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保证电气系统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3、安全屏护:为了防止触电、弧光短路及电弧伤人,用遮拦、护罩、箱柜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起来,防止被触及。,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28 -,2.2.3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二、预防触电的安全技术,4、安全间距: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大小取决于带电体电压的高低、设备种类、安装方式及操作方式等因素 5、漏电保护:可以防止人员单相触电,故又称触电保安器。此外,它还被用于防止因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火灾事故,以及检测接地状况等,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29 -,2.2.3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三、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是把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的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把泄漏的电流导入大地而防止人员触电的安全措施。 保护接零:把电气设备在正常状态下不带电的导电部分与低压配电网的零线相连接,与熔断器、自动开关等配合使用,防止低压中性点接地和三相四线制电力系统中触电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130 -,2.2.3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四、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 、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 、电气设备是否属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 、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 、电气火花引燃源;,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31 -,2.2.3 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四、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触电保护、漏电保护、过载保护、绝缘、电气隔离、屏护、电气安全距离等是否可靠; 、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和设施是否符合规定; 、设备的防雷、防静电措施是否可靠; 、设备的事故照明、消防等应急用电是否可靠; 10、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否可靠,如集散控制系统(DS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紧急停车装置(ESD)、冗余装置等是否可靠。,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32 -,2.2.4 特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 ()翻倒: ()超载: ()碰撞: ()基础损坏: ()操作失误: ()负载失落:,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33 -,2.2.4 特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厂内机动车辆 ()翻倒: ()超载: ()碰撞: ()楼板缺陷: ()载物失落: ()火灾和爆炸:,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34 -,2.2.4 特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传动设备 ()夹钳: ()擦伤: ()卷入伤害: ()撞击伤害:,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35 -,某企业发生一起桥机起吊事故,事故经过是:一台30t/5t桥机在对一件尺寸为8300mm*3250mm*120mm,重约25.4t的拼焊钢板进行180度翻身吊运时,由于操作者选用钢丝绳及卸扣等起吊工具偏小,起吊方法上有误,因此,当桥机起吊工件呈垂直状态大车行驶约30cm时,承重的d=39mm的卸扣销轴突然被剪切断开,钢板坠落在焊接平台上,一台焊接设备当场砸损,所幸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案例分析1,- 136 -,问题1、桥式起重机应设哪些安全防护装置? 超载限制器、升降限位器、运行限位器、连锁保护装置(由建筑物登上起重机的门与大车运行机构之间;由司机室登上桥架的舱口门与小车运行机构之间;设在运动部分的司机室大进入司机室的通道口与小车运行机构之间)、缓冲器、安全声光报警、登机信号按钮、扫轨板、活动零件防护罩等。 2、简述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 (1)起重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认定有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持证操作。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企业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吊运前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清除障碍物。 (4)吊运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5)起重机吊运的重物应当捆缚吊挂得牢固平稳,吊运时,应当先稍离地面试吊,证实重物挂牢,制动性能良好和起重机稳定后,再继续起吊。,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案例分析1,- 137 -,案例分析1,2、简述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 (6)用两台起重机吊运一个重物,应在企业有关部门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并装有专用吊重平衡梁,吊运时起重钢丝绳应当保持垂直,每台起重机所受的负荷量不能超过其最大起重量。 (7)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照起重吊运指挥信号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8)起重机吊运重物时,吊运重物一般应走吊运通道,禁止从人头上越过,禁止在吊运的重物上站人,禁止对吊挂着的重物加工。不许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时期停留,在特殊情况下,如需暂时停留时,应禁止人员在重物下面站立或通过。起重机吊着重物时,司机和指挥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9)当起重机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禁止从事检修工作,禁止从一个桥式起重机跨越到另一个桥式起重机上去。除停车检修外,禁止在桥式起重机的轨道上走人。 (10)起重机驾驶人员要做到“十不吊”。,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1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