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0 C HI NA 0l L S AND F AT S 2 O 1 0 V0 1 3 5 N o 1 1 微 生物油脂产 业化应用研究进展 李翔 , 黎冬明 , 郭晓敏 , 葛 霞 , 申鹏华 ( 1 江西农业 大学 食 品科 学与 工程 学院 , 南昌 3 3 0 0 4 5 ; 2 国家粮食储备局 西安 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 , 西安 7 1 0 0 8 2 ) 摘要: 对产油微生物的特点进行 了介绍 , 并对主要微生物如酵母 、 霉菌、 细菌、 显微藻类各 自的产油 情况进行 了分析。微生物油脂 目前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产油率低、 成本较 高, 但是微生物油脂应用广 泛。随着研究的深入, 微生物油脂有望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在营养保健、 新油源开发及生物柴油原料 等方面具有发展前景。 关键词 : 微 生物油脂 ; 应用; 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 T S 2 2 5 ; Q 9 3 9 9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7 9 6 9 ( 2 0 1 0 ) l 1 0 0 1 0 0 5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n i n d us t r i a l i z e d a p pl i c a t i o n o f m i c r o bi a l o i l s L I Xi a n g ,LI Do n g mi n g ,GUO Xi a o mi n ,GE Xi a , S HEN Pe n g h u a ( 1 C o l l e g e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J i a n g x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4 5 , C h i n a ; 2 Xi a n Oi l s& Fa t s Re s e a r c h & De s i g n I ns t i t u t e S t a t e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Gr a i n Re s e r v e o f P R C , X i a n 7 1 0 0 8 2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T he c h a r a c t e ris t i c s o f o i l sp r o d u c i ng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we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Th e o i l s a nd o i l sp r o d u c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 t h e ma i n mi c r o o r g a ni s ms, s u c h a s y e a s t , mo l d, ba c t e ria a n d mi c r o s c o p i c a l g a, we r e a na - l y z e d I n p r e s e n t t h e ma i n p r o b l e ms o n mi c r o b i a l o i l s we r e l o w o i l sp r o d u c i n g c a p a c i t y a n d h i g h c o s t , b u t t h e mi c r o b i a l o i l s w e r e wi d e l y u s e d Wi t h f u r t h e r r e s e a r c h, t h e mi c r o b i a l o i l s p r o d u c t i o n w a s e x p e c t e d t o r e a l i z e i n d u s t ria l i z a t i o n, a n d t h e mi c r o b i a l o i l s h a d wi d e p r o s p e c t o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n u t rit i o n a n d h e a l t h o i l , n e w o i l s o u r c e a n d b i o di e s e l f e e ds t o c k Ke y wo r d s: mi c r o b i a l o i l s;a p p l i c a t i o n;i n d u s t ria l i z a t i o n 微 生物油脂 ( mi c r o b i al o i l s ) 又称单 细胞 油脂 ( s i n g l e c e l l o i l ) , 具有潜在商业化价值 , 可应用 于营 养保健品、 药物 、 水产养殖饲料和生物柴油原料等方 面 J 。早在一 、 二 战期 间, 德 国就利用 内孢霉属 和 单细胞藻类镰刀属的某些菌种生产油脂 以解决食用 油匮乏问题 , 但 因经济技术等因素 中止了研究。微 生物油脂的研究 已历经近半个世纪 , 随着现代 生命 科学 、 分子生物学 、 基因工程学、 生物学 、 化学等相关 学科的发展与相互渗透 , 围绕筛选 高产油脂菌株制 备生物柴油 , 开发富含 P U F A油脂 的保健 品已成为 微生物学和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1 产油微生物 收稿 日期 : 2 0 1 00 31 6 ; 修 回日期 : 2 0 1 0 0 9 0 2 作者简介 : 李翔 ( 1 9 8 5 ) , 女 , 在读 硕士 , 研 究方 向为食物 资 源开发与利用。 通讯作者: 黎冬明, 讲师( E m a i l ) d ml i 2 0 0 6 1 6 3 c o rn。 某些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将碳水化合物 、 碳 氢化合物和普通油脂等碳源转化为菌体内大量贮存 的油脂 , 如果油脂含 量能超过生物 总量 的 2 0 , 即 称为产油微生物 J 。产油微生物资源丰富 , 能在多 种培养条件下生长并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开发 , 因此有着 巨大的应用潜力。 1 1 产油微生物的特点 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菌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具备或改 良后具备合成油脂 的能力, 油脂积累量大 , 含油量稳定并保持在 5 0 以上, 油脂转化率不低于 1 5 ; 能利用农副产品及工业废水、 废料进行工业 化深层培养且装置简单; 所产油脂食用安全, 具有 良好的风味和消化吸收性; 生长速度快, 抗污染能 力强, 沉淀、 过滤、 分离油脂容易 2 J 。 1 2 产 油微 生物 的种类 能够生产油脂的微生物有酵母 、 霉菌、 细菌和显 微藻类等, 其中真核的酵母、 霉菌和显微藻类能合成 2 0 1 0年 第 3 5卷 第 1 1 期 中国油脂 与植物油组成相似的甘油三酯 , 而原核的细菌则合成 特殊的脂类。目前用于生产富含 P U F A油脂 的微生 物主要为真菌、 显微 藻类和细菌。由于细菌产油量 低 , 所以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显微藻类和真菌上。 1 2 1 酵母和霉菌 酵母和霉菌主要用于生产 富 含 P U F A的油脂 , 其生产 的油脂 中脂肪酸大多为 1 6 和 1 8 个碳原子 , 与许多植物油脂相似。 自二战期 问 发现高产油脂 的斯达油脂酵母 ( L ip o m y c e s s t a r k e y i ) 、 粘红酵母属 ( R h o d o t o r u l a g l u t i n i s ) 和 曲霉属( A s p e r g i l Z ) 以及毛霉属( Mu c o r ) 等微生物以来 , 产油菌种 的 筛选取得突破 , 为进一步形成 生产力提供 了技术依 据 j 。S t r e d a n s k a等 人筛选到产生 A R A的真菌, 总脂 中 A R A的含量达到 4 2 5 5 。史 国利等 人利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假丝酵母 的分类 , 其研究结 果对于利用假丝酵母生产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有着重 要的参考价值。R a d a v a n等 人 优化培养 基 , 并对 T h r a u s t o c h y t r i u m A T C C 2 8 2 1 0进行培养 , 5 d后 D H A 产量达到 1 0 6 1 m g L 。施 安辉等 人 对粘红酵母 G R L 5 3 1 生产油脂发 酵条件进 行 了探讨 , 发现油脂 产量可达菌体干重的 6 7 2 。王莉 等 人对发 酵 性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 条件进 行初步优化 , 菌体生 物量达到 1 8 2 g L , 干细胞的油脂 含量为 6 8 5 。 马丽娟等 人采用细胞形 态学方法与 细胞 化学方 法选育出 1 株产油霉 菌菌株 , 在最优培养条件下其 油脂含量达 7 5 2 1 , 菌体生物量为 3 0 4 0 L , 不 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 6 8 。 1 2 2 显微藻类微藻中油脂含量可观 , 直接从微 藻中提取得到的油脂成分与植物油相似。微藻中油 脂含有大量的P U F A , 且具有营养需求简单、 生长周 期短等优点 , 其 P U F A的含量可通过培养条件的控 制予 以提高 , 因此微藻油脂成为鱼油 n一 3 P U F A的 替代品 ,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 , 国内外研究主 要集中在筛选菌株 、 鉴定其生物量 、 测定总脂含量和 菌 种筛 选 l P U F A( E P A D H A)的组成方面 , 报道较多的是小球 藻( C h l o r e l l a s p ) 、 球等鞭金藻( I s o c h r y s i s g a l b a n a ) 、 三角褐指藻( P h a e o d a c ty l u m t r i c o r n u t u m) 等 , 其总 脂含量高达细胞 干重 的 1 2 1 。林学政等 人研 究了 1 1种微藻在可比较条件下的生物量 、 总脂含量 和 P U F A ( E P A D H A)的组 成 , 结果表 明叉 鞭金藻 总脂含量最 高, 占细胞干重 的 1 3 1 , 球等鞭金藻 次之 , 占细胞干重的 1 2 1 。在绿色巴夫藻 中, E P A 和 D H A分别 占总脂肪酸 的 2 5 和 6 ;小球 藻的 E P A含量 为 2 8 ; 南 极冰 藻 的 E P A含量 为 1 9 。 M a g e d等 人研究 稳定期 内 9种微藻 的脂质 和脂 肪酸组分 , 发现一种类 似 N a v i c u l a的硅藻 C S一 7 8 6 含有较高 的 E P A( 5 8 m g L) ; 硅藻 H e t e r o c a p s a n i e i 含有较高 的细胞脂质 和 D H A, 每个细胞分别为 1 7 1 p g和 1 3 7 p g , 可作为 D H A的来源。 1 2 3 产油细菌 细菌在高葡萄糖时可产生不饱 和的甘油三酯。常见的有嗜酸乳杆菌( L a c i d o p h i l u s ) C R L 6 4 0 、 混浊红球菌( R h o d o c o c c u s o p a c u s ) P D 6 3 0 、 弧 菌( 6 o ) C C U G 3 5 3 0 8等。混浊红球菌 P D 6 3 0在葡 萄糖或橄榄油中生长时 , 甘油酯中的脂肪酸含量 占细 胞干重的7 6 8 7 。弧菌 C C U G 3 5 3 0 8 脂肪酸主要 为偶碳链脂肪酸( 1 6 : 0 、 1 6 : 1 、 1 8 : 1和2 0 : 5 ) , 可用于 E P A的生产研究 。目前发现的可生产富含 P U F A油 脂 的细菌全部是 深海细菌和极地细菌。通过 5 S和 1 6 S r D N A序列分析 , 这些海 洋细菌为革 兰 氏阴性 菌, 分 别 属 于 C o l w e l l i a 、S h e w a n e U a 、 A l t e r o m o n a s 、 风e d 0 口 r 0 瑚 傩 和 舢 1 3 。其 中 C o l w e U i a 和 S h e w a n e l l a被认为是生产富含 P U F A油脂的主要 海洋细菌种属。1 w a n a m i 等H 人从海洋弧菌 中得到 两种特殊的脂肪 酸脱氢酶 ( D 1 5和 D 1 7 ) , 这种弧菌 可以转化 A R A为 E P A。 2微生物油脂 的生产 2 1 微 生物 油脂 的 生产 工 艺( 见 图 1 ) 菌种筛选一 原料一 灭菌一 发酵一 菌体收集一 预处理一 油脂提取一 精炼一 成品油 图 1 微生物油脂生产工艺流程 2 2 培养条件对微生物油脂生产的影响 菌种选育是生产微生物油脂的关键 。培养基组 成、 培养温度、 培养时间、 p H、 通气量、 光照等是影响 各类菌种产油率的重要因素 , 必须综合考虑_ I 。在 这方面蒲海燕 1 、 相光明_ l 、 王莉娟 等人做了大 量的研究工作 。他们认 为碳源充足而其他营养成分 缺乏是高产油脂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培养基 中适 当 增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 可提高油脂合成速度和产 油率。通常油脂合成的最适温度为 2 5, 生产油脂 最适 p H随微 生物种类 不同而异 , 不 同菌种合成油 脂所需时间各异。氧气和光照也是 影响菌种合成 P U F A的因素, 使产油菌达到最佳孢子数量, 有利于 保持菌体的增殖能力和产油生理状态。 表 1 是不同菌种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的油脂含量 及脂肪酸组成。 1 2 C HI NA OI L S AN D F AT S 2 0 1 0 V o 1 3 5 No 1 1 3 微生物油脂的应用 目前对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和开发主要集 中在利 用微生物生产附加值高的功能性油脂和特殊用途方 面( 如制备具有医药营养保健作用的 P U F A) 。美国 Ma r t e k B i o s c i e n c e S公 司研 究人 员对 硅藻 异养 菌 N i t z s c h i a a l b a机械搅拌罐培养 6 4 h后 , 硅藻油含量 高达干重的 5 0 , E P A占油总量的 4 一5 。 日本 筛选和养殖一种 海藻 ( C h l o r e l l a m i m u t i s s m a ) , 其脂 肪酸中含有 9 9 的 E P A 。而对于探索微生物菌 株产 G L A始于 1 9 4 8年 , B e r n h a r d和 A l b e r c h t 首先从 布拉克须霉的菌丝体脂肪 中鉴定 出真菌 G L A, 含量 达 1 6 , N u g t e r n证 明其结构与月见草种 子油 G L A 相似。1 9 8 6年 以来 , 英国 S s l b y F a c t o r y o f S t u r g e B i o c h e mi c a l s 、 日本出光化学公司已有微生物 G L A产品 上市, 主要用于医药 、 保健食品、 功能性饮料和高级 化妆品 J 。关于微生物细胞积累 A R A的研究报道 不多,L i z u k a等人 发现青 霉属 P e n i c i l l i u m c y a n e u m 在细胞内明显积 累 A R A, 用烷烃作 为 主要碳 源培 养, 其花生四烯酸含量( 干细胞) 为0 2 m g g 。2 0 世 纪 9 0年代 , 日本 的 Y o fl i f u m i s h i n m a n用高 山被孢霉 I S一 4生产 A R A, 产油脂达 9 。武汉烯王生物工程 有限公司曾于 2 0 0 0年引进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 理研究所 的 A R A高产 菌发酵技术 , 在 5 0 t 罐生产 时 , A R A含量在 5 0 以上 , 干菌体得率超过 3 , 总 油脂超过 3 0 ” 。 在奶制品中添加从被孢霉属真菌油脂 中提取出 的 G L A可提高其营养价值 , 使 口味接近母乳 。在新 鲜牛奶中添加 A R A和 D H A ( 脑黄金)可提高婴幼 儿和青少年智商和视力敏锐度 ; 可以溶解中老年人 血管 中的胆 固醇 ,防止动脉硬化 ,起到降脂、 护心 的作用。用富含亚油酸的微生物油脂作为油脂来 源 , 可使亚油酸及其他活性物质产生协同增效作用 , 对高血压、 动脉硬化亦能起到积极的预防效果。以 富含 P U F A的功能性油脂 为油相 , 用乳糖酶对脱脂 乳中的乳糖进行水解 , 以此溶液为水相 , 添加适量乳 化剂 , 制成水包油型乳化饮料代替牛乳 , 既可避免乳 糖不适症 , 又可预防动脉硬化。粗制品作为微生物 饲料添加剂加入饲料中, 可明显提高畜禽 的消化吸 收率, 改善肉类和蛋的品质等。刘宏娟等u 2 人发现 粘红 酵母 可 替代 植 物油 脂 生产 生 物柴 油。陈 忠 菊 采用氧化法对微生物油脂进行改性 , 得到改性 微生物油脂型润滑基础油。 一 总之 ,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方兴未艾 , 从食用到粉 末涂料 、 可塑剂、 润滑油 、 香料和农药等生产 的出发 原料和精细化工中间体 , 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 4 微生物油脂 的相关新技术 采用现有的微生物油脂生产工艺 , 只能是针对 附加值较高的富含 P U F A的功能性油脂产品。工业 化生产主要采用液态分批发酵的方式 , 生物量不超 过 5 ( 菌体干重) , 产脂能力最高 7 0 ( 占干菌体) 左右 , 这样发酵产脂最高水平为 3 5 g L , 而 9 6 5 是废水 , 如此低 的生产效 率, 对于作为普通油脂产 品, 其成本是无法 与大豆油、 菜籽油等植物油竞 争 的。因此 , 产脂 微生物 的固态发酵 ( S S F ) 是最有 可 能, 也将是最快使微生物油脂成为生物柴油原料实 现产业化的技术途径口 引。 高成本是制约微生物油脂产业化的一个关键障 碍。可利用谷物、 橘皮、 稻草进行固态发酵以节省成 本和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市场对微生物油脂的巨大 需求 。因此, 对微生物油脂的含量进行准确评定判 断发酵 效 果对 于促 进其 产业 化发 展 显得 尤 为必 要 。据 F o l c h等人描述 , 经典的评定微生物油 脂含量的方法是复杂 的、 耗 时的, 并且试剂消耗量 大 , 不适合大批量 的样品测量。K i m u r a等 人发现 另一种快速测量微生物油脂 的方 法尼红荧光 法 , 但此法并不适合固态发酵的样品测定 。 近年来 , 随着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和化学统计学 的发展 , 快速检测化学物质 已经广泛应用于食 品化 学领域 。相 比其他 经典 的物理化 学检测方 法 , N I R S是一种相对完善的检测方法, 有其 自身的很多优 点 。其中一个优点表现在 MR S可以记录有机分 子涉及到一些分子键如 c H ,N 一 H , C O 和 0 一H 反应 的多频和共频信息 , 然后这些印迹将通 过光谱 的特征表现出来。 P e n g等 人使用 N I R S法快速测定 固态发酵 微生物油脂含量取得了验证。此法基于多元校准的 2 0 1 0年 第 3 5卷 第 1 1 期 中国油脂 1 3 模型和红外光谱 , 然后结合常规 方法获得 的化学分 析结果。N I R S过去常用 N I R多元校准模型来预测 大量 已发酵的微生物油脂的含油量。而此方法 的确 立能够使 固态发酵微生物油脂含量的测定变得更加 迅速和精确。 5 结束语 微生物油脂 的研究开发至今 已经历了近半个世 纪 , 目前 已走向工业化 , 但还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 通过形成一定生产能力的工程技术从而拥有一个稳 定的油脂资源是我们 的研究 目标 , 只有这样 才能摆 脱微生物油脂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功能性油脂方面的 局限性 。要实现微生物油脂产业化 的关键是降低成 本 , 寻找廉价的、 可规模化收集 的油脂资源是今后工 作的重心。借助基因工程和原生质融合等现代生物 技术 , 对藻种进行基 因工程改造 、 筛选 , 优化培养条 件以及建立有效的培养体系才能使微藻生产 P U F A 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油脂含量测定方法的不断完善 对于微生物油脂走 向工业化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对促进人类营养保健, 弥补生物 柴油原料短缺等方 面具有深远意义 , 它的产业化必 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参考文献 : 1 M I A O X i a o l i n g ,WU Q i n g y u B i o d i e s e l p r o d u c t i o n f r o m h e t e r o t r o p h i c m i c r o a l g a l o i l J B i o r e s o u r T e c h n o l , 2 0 0 6, 9 7 ( 6 ) : 8 4 1 8 4 6 2 咸漠 , 葛晓萍产脂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J 青岛化工 学院学报 , 2 0 0 2 , 2 3 ( 4 ) : 2 3 2 6 3 杜鹃真菌处理甘薯淀粉废水获取油脂的研究 D 武 汉 : 华 中科技大学 , 2 0 0 7 4 S T R E D A N S K A S , S A J B I D O R J O l i g o u 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p r o d u c t i o n b y s e l e c t e d s t r a i n s o f mi c r o m y c e t e s J F o l i a Mi c r o b i o l , 1 9 9 2 , 3 7 ( 5 ) : 3 5 7 3 5 9 5 史国利,吕宪禹, 周与臣全细胞长链脂肪酸在假丝酵 母属分类 中的应用 初探 J 真菌学报,1 9 9 2( 2 ) : 1 5 0一l 5 7 6 R A D A V A N S S , Z R E I K M M, MU L D E R J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a r a c h i d o n i e a c i d a mo n g l i pi d c l a s s e s d uring c u l t ur e a g e i n g o f fi v e Z y g o m y c e t e s p e c i e s J My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1 9 9 6 , l O O ( 1 ) : 1 1 31 1 6 7 施安辉,谷劲松,刘淑君,等高产油脂酵母菌株的选 育发酵条件的优化及 油脂成分分析 J 中国酿 造, 1 9 9 7 ( 4 ) : 1 01 3 8 王莉, 孙玉梅, 刘英新,等发酵性丝孢酵母发酵产油 脂的研究 J 工业微生物, 2 0 0 7 ( 1 ) : 3 9 4 2 9 马丽娟, 邢大辉,王红蕾,等培养条件对产油微生物 生长的影响 J 生物工程学报, 2 0 0 9 ( 1 ) : 5 5 5 9 1 0 蒋霞敏,郑亦周1 4种微藻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研 究 J 水生生物学报, 2 0 0 3 , 2 7 ( 3 ) : 2 4 32 4 7 1 1 林学政, 李光友1 1种微藻脂类和 E P A D H A组成的 研究 J 渤海海洋, 2 0 0 0 ( 2 ) : 3 6 4 0 1 2 M A G E D P M, D I O N M F F , P E T E R D N, e t a1L i p i d a n d f a t t y a c i d y i e l d o f ni n e s t a t i o na r y ph a s e mi c r o a l g a e: a p pl i c a t i o ns a n d un u s u a l C2 4 一 C2 8 p o l y un s a t u r a t e d f a t t y a c i d s J J A p p l P h y c o l , 2 0 0 5 , 1 7 ( 4 ) : 2 8 73 0 0 1 3 R O S S E L L OMO R A R A, L U D WI G W, K A MP F E R P , e t a 1 F e r r i mo n a s b a l e a r i c a g e n n o v , s p e c n o v ,a n e w m a r i n e f a c u l t a t i v e F e ( 1 l I )一r e d u c i n g b a c t e r i u m J S y s t Ap pl Mi c r o bi o l , 1 99 5, 1 8: 1 9620 2 1 4 I WA N A M I H,Y A MA G U C HI T,T A K E U C H I MF a t t y a c i d me t a b ol i s m i n ba c t e r i a t ha t p r o du c e e i c 0 s a pe n t a e n o i c a c i d i s o l a t e d fro m s e a u r c hi n S t r on g y l o c e nt r o t u s nu du J N i p p o n S u i s a n G a k k a i s h i ,1 9 9 5 , 6 1 : 2 0 5 2 1 0 1 5 蔡静平粮油食品微生物学 M 北京 : 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 , 2 0 0 3 1 6 蒲海燕 , 货稚非, 刘春芬, 等微生物功能性油脂研究 概况 J 粮食与油脂, 2 0 0 3 ( 1 1 ) : l 2一l 4 1 7 相 光 明 ,刘 建 军 ,赵 祥颖 产 油 微生 物 研 究及 应 用 J 粮食与油脂 , 2 0 0 8 ( 6 ) : 71 1 1 8 王莉娟提高被孢霉油脂含量的方法研究及其制备生 物柴油的初步探讨 D 西安 : 西北大学, 2 0 0 8 1 9 马艳玲微生物油脂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J 生 物 加工过程 , 2 0 0 6 , 4 ( 4 ) : 71 1 2 0 薛照辉,吴谋成微生物油脂进展 J 山西食品工 业 , 2 0 0 2 ( 2 ) : 1 01 1 2 1 刘宏娟, 张建安 , 墨玉欣 , 等利用微生物油脂制备生 物柴油 J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 0 0 8( 6 ) : 2 6 3 26 7 2 2 陈忠菊微生物油脂型润滑油的制备 D 武汉: 武汉 工业学 院 , 2 0 0 8 2 3 谢必峰能源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及产业化研究对 策 J 江苏食品与发酵 , 2 0 0 8 ( 4 ) : 61 0 2 4 C O N T I E, S T R E D A N S K Y M, S T R E D A N S K A S , e t a 1 L i n o l e n i c a c i d p r o d u c t i o n b y s o l i d s t a t e f e r me n t a t i o n o f Mu c o r a l e s s t r a i n s o n c e r e a l s J B i o r e s o u r T e c h n o l , 20 01, 76: 28 32 8 6 2 5 G E MA H, K A V A K I A A, D I MO U D, e t a 1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y l i n o l e n i c a c i d b y C u n n i n g h a me l l a e c h i n u l a t a c u h i v a t e d o n g l u c o s e a n d o r a n g e p e e l J A p p l Mi c m b i o l B i o t e c h n o l , 2 0 0 2 , 5 8 ( 3 ) : 3 0 33 0 7 2 6 P E N G X i a o w e i , C HE N H o n g z h a n g M i c r o b i a l o i l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a n d c e l l u l a s e s e c r e t i o n o f t h e e n d o p h y t i c f u n g i f r o m o l e a g i n o u s p l a n t s J A n n a l s o f Mi c r o b i o l o g y , 2 0 0 7 , 5 7 ( 2): 2 3 92 4 2 2 7 K I MU R A K, Y A MA O K A M, K A MI S A K A YR a p i d e s t i - ma t i o n o f l i p i d s i n o l e a g i n o u s f u n g i a n d y e a s t s u s i n g N i l e r e d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J J M i c r o b i o l , Me t h , 2 0 0 4, 5 6( 3 ) : 3 3 13 3 8 2 8 C E N H a i y a n, HE Y o n g T h e o r y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n e a r C HI N A 0I L S AND F AT S 2 0l 0 Vo 1 3 5 No 1 1 花生粕直接酶水解工艺研究 刘大川 , 胡忠媛 , 王祖奎 , 卢春成 , 张 亮 , 陈振林 ( 1 武汉工业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 4 3 0 0 2 3 ; 2 湖北省宜城市天鑫油脂有限公司, 湖北 宜城 1 4 00) 摘要: 以脱脂花生粕为原料 , 采用 A l c a l a s e 碱性蛋 白酶水解制备花生蛋白水解产品。以水解度和氮 回收率为指标 ,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 : 底物质量浓度 3 0 g L , p H 9 5 , 温 度 6 0 , 酶加量 7 , 时间4 h 。对水解液进行脱 色, 以脱色率和氮回收率为指标 , 确定最佳脱 色工 艺条件为: 活性炭用量 3 , p H 4, 温度 6 0 c I = , 时间4 0 ra i n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用碱性蛋 白酶对花 生粕直接进行水解, 其水解度可达 2 7 8 1 , 氮回收率为 7 0 0 l 。 关键词 : 脱脂花生粕; 碱性蛋 白酶; 酶水解 中图分类号 : T S 2 2 9 ; T Q 9 3 6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3 7 9 6 9 ( 2 0 1 0 ) l l 一 0 0 1 4 0 5 Di r e c t l y e nz y ma t i c h y dr o l y s i s o f pe a nu t me a l L I U Da c h u a n , HU Zh o n g y u a n , W ANG Zu k u i , LU Ch u n c h e n g , ZHANG Li a n g , CHEN Zh e n l i n ( 1 De p a r t me n t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 Wu h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a n 4 3 0 0 2 3, C h i n a ; 2 Y i c h e n g T i a n x i n O i l C o , L t d , Y i c h e n g 4 4 1 4 0 0 , H u b e i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Pe a nu t me a l wa s h y d r o l y z e d wi t h Al c a l a s e a l k a l i n e p r o t e a s e t o ma k e p e a n u t pr o t e i n h y d ml y z a t e Th e i n i l H e n c e f a c t o r s, s u c h a s t i me, t e mp e r a t u r e, p H v a l u 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f s u bs t r a t e a n d t h e a mo u n t o f e n z y me w e r e s t u d i e d T h e h y d r o l y s i s d e g r e e a n d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o f n i t r o g e n w e r e u s e d a s i n d e x e s , a n d t h e o p t i mum h y d r o l y s i s c o n d i t i o n s we r e d e t e r mi n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s i n g l e f a c t o r t e s t a n d o rtho g o n a l e x p e rime n t as f o l l o ws : ma s s c o n c e nt r a t i o n o f s u bs t r a t e 3 0 g L, pH 9 5, t e mp e r a t ur e 6 0 o C , t h e a mo u n t o f e n zyme 7 , t i me 4 h Th e c r ud e p r o du c t wa s d e c o l o r i z e d a n d t h e o p t i mu m c o nd i t i o n s f o r d e c o l o r i z a t i o n we r e a s f o l l o ws: t he a mo u n t o f a c t i v e c a r b o n 3 , p H 4, t e mp e r a t u r e 6 0 , t i me 4 0 mi nUn d e r t h e o p timu m c o nd i - t i o n st h e d e g r e e o f hy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网络阅读推广计划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能力培养辅优计划
- 酒店管理项目部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家长参与计划
- 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 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营销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 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教学方案计划
- 水利工程测绘成果保密管理制度流程
- 一年级语文新教师实习计划范文
- 新时代教师师德教育心得体会
- T/BECC 002-2024智算中心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
- 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成都青羊区四校联考数学八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复式公寓分割协议书
- 海上风电运维船安全
- 2025湖南中考:物理高频考点
-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实践与案例
- 转台技术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江西省金控科技产业集团社会招聘4人(第一批次)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菜园开垦种植合同协议
- AI与VR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及个性化学习路径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