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骨伤科)ppt课件.ppt_第1页
肩关节脱位(骨伤科)ppt课件.ppt_第2页
肩关节脱位(骨伤科)ppt课件.ppt_第3页
肩关节脱位(骨伤科)ppt课件.ppt_第4页
肩关节脱位(骨伤科)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中医院骨伤科 徐毅,肩关节脱位,一、概述,肩关节脱位是指肩胛盂与肱骨头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也称盂肱关节脱位 为全身大关节脱位中最常见,占全部脱位的50%。多发于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二、解剖特点,肩胛盂小且浅,只占肱骨头关节面的1/3至1/4,而且肩关节囊松弛薄弱,前方尤为明显,这种结构为增大肩关节的活动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对于肩关节的稳定则是不利因素。此为产生肩关节关节容易脱位的原因。,三、分类,根据脱位的时间与复发次数: 新鲜性 陈旧性(脱位超过3周) 习惯性(复位后,肩部受轻微外力即反复发生脱位) 根据脱位后肱骨头的位置:(临床常用) 前脱位(95%) 后脱位 上脱位(罕见) 下脱位(更为罕见),提示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三、分类,前脱位又可分为四种类型:喙突下、盂下、锁骨下、胸腔内脱位。,喙突下脱位 盂下脱位 锁骨下脱位,胸腔内脱位,最常见,四、前脱位损伤机制,上肢受外展、后伸,伴外旋的外力,肱骨头的顶压造成前关节囊、韧带及关节盂唇的损伤,外力继续作用可使肱骨头滑向前方。,五、诊断要点体征,肩关节脱位的体征: (一)前脱位: 1.“方肩”畸形。 2.弹性固定:伤臂于25-30外展固定位,五、诊断要点体征,肩关节脱位的体征: (一)前脱位:3.关节盂空虚,复位前,复位后,五、诊断要点体征,肩关节脱位的体征: (一)前脱位:4.搭肩试验(Dugas征)阳性,整复前,整复后,五、诊断要点影像,X线,五、诊断要点体征,肩关节脱位的体征: (二)后脱位:体征一般不如前脱位那样 明显,典型。 如:1.无明显的“方肩”畸形及弹性固定; 2.X线正位片中肱骨头有没明显的脱位表现。 故后脱位有“诊断的陷阱”之称。,五、诊断要点影像,后脱位,正常肩关节,“灯泡征”,椭圆形阴影,平行线,2.失去平行关系,1.椭圆形阴影减小或消失,3.颈干角投影减小或消失,头、颈轴线在一条直线上,特点,六、脱位的合并症,1.肩袖损伤前脱位时合并肩袖损伤较为多见,发生率为:31.3%。后脱位时则较少发生。,MRI可评价合并的软组织损伤,冈上肌断裂,2.血管损伤:可能合并腋动脉或腋静脉的 损伤,严重时可有休克的表现,六、脱位的合并症,1.肩袖损伤前脱位时合并肩袖损伤较为多见,发生率为:31.3%。后脱位时则较少发生。,冈上肌断裂,2.血管损伤:可能合并腋动脉或腋静脉的 损伤,严重时可有休克的表现,腋动脉损伤,患肢前臂及手部发冷和紫绀,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六、脱位的合并症,3.神经损伤肩关节前脱位最常见合并腋神经损伤。据报道,肩关节脱位中有42%的腋神经一过性损伤,大部分可自行缓解。,4.肩关节复发脱位肩关节脱位中,据报道,20岁以下者 复发脱位的发生率为80%-92%。40岁以上复发率为10%-15%。,复位后制动时间及制动方式与复发脱位 的发生率的关系仍有不同观点,某些 作者认为制动时间与复发脱位发生率没有关系。,支配三角肌与小圆肌 支配肩前外侧、后侧皮肤,腋神经,六、脱位的合并症,5.合并肩部骨折:,1.大结节骨折,2.Hill-sachs损伤(肱骨头压缩骨折),3.关节盂骨折,六、治疗手法整复,新鲜肩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是尽早闭合复位,一般复位前给予适当麻醉,常用的麻醉方法,则有关节腔浸润麻醉,即用1%利多卡因20毫升注入于关节腔内,约15分钟后待麻醉发挥效能再行整复。,六、治疗手法整复,前脱位复位手法分为: 牵引法 杠杆法 外旋法 肩胛骨复位法,Hippocratic复位法(手牵足蹬法) Stimson牵引复位法(悬吊复位法),Kocher复位法(牵引回旋法),六、治疗手法整复,Hippocrtic复位法(手牵足蹬法),六、治疗手法整复,Hippocrtic复位法(手牵足蹬法) 1.该方法目前较少使用,因为其存在较高风险的臂丛神经牵拉损伤。 2.复位时,有很强烈的复位感,这也会增加Hill-Saks损伤(肱骨头压缩骨折)的可能。,文献:现已不推荐使用,六、治疗手法整复,患者俯卧在担架上,患肢悬在床边,捆绑重物进行牵引,一般从 5 磅(2.27 公斤)开始。同样,医生也可以轻柔的摇晃患肢。通常在 15 至 20 分钟之内可以获得复位。,Stimson牵引复位法(悬吊复位法),对老年患者尤为适宜,六、治疗手法整复,Kocher复位法(牵引回旋法),操作方法: 以右肩为例,术者立于患侧。 1.术者用右手把住患肢肘部,左手握住患肢手腕,徐徐向下牵引,并同时外展外旋上臂。 2.在上臂外旋和牵引的位置下,逐渐内收其肘部,使与前下胸壁相接触。 3.迅速地内旋上臂,肱骨头在内旋时滑入关节盂内,此时可听到肱骨头滑动的声响 。,六、治疗手法整复,Kocher复位法(牵引回旋法) 有引起肱骨颈骨折,神经血管损伤或肌肉纤维撕裂的危险。,临床慎用,六、治疗手法整复,患者仰卧位或坐位,由术者来将患肢极度外展和当外旋 70 至 100时可以出现脱位复位。,外旋复位法,该方法不会带来创伤并且易于使用。,推荐使用,六、治疗手法整复,外旋复位法,六、治疗手法整复,患者俯卧位,给与患肢轻柔的纵向牵引,同时术者使用拇指稳定肩胛骨上缘,并用其余手指将肩胛下角向内推。复位的感觉会非常轻柔,甚至有可能感觉不到复位成功。 文献报道的成功率在 79% 至 96% 之间。,肩胛骨复位法,推荐使用,六、治疗手法整复,后脱位复位,牵引、外展、外旋,七、脱位整复后的表现,1.肩部丰满,与对侧外观相似,方肩变为圆肩。 2.腋窝锁骨下或喙突下,扪不到脱位的肱骨头。 3.患肢手掌放于对侧肩前部时,患肘内侧与胸壁 可以接触(杜格氏征阴性)。 4.X线片表现肩关节复位。,八、脱位整复后的固定方法,上臂保持在内收、内旋位,肘关节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