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开发平台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创新开发平台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创新开发平台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创新开发平台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创新开发平台实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NWORKS 创新开发实验箱实验指导书威世达通信控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2015年8月第一节:FT3150/PL3150模块及其底板8一、FT3150模块及底板8二、PL3150模块及底板10第二节:DI模块12一、硬件原理及连接12二、组网13第一步:创建lonMaker网络13第二步:添加DI设备16第三步:通过配置属性对节点的功能进行配置19三、思考及实验26第三节:DO模块28一、硬件原理及连接28二、组网28第一步:打开之前创建的LonMaker网络28第二步:添加DO设备30第三步:通过配置属性对节点的功能进行配置33三、思考及实验36第四节:AI模块39一、硬件原理及连接39二、组网40第一步:创建LonMaker网络40第二步:添加AI设备41第三步:通过配置属性对节点的功能进行配置42三、思考及实验44第五节:AO模块46一、硬件原理及连接46二、组网47第一步:打开之前创建的LonMaker网络47第二步:添加AO设备47第三步:通过配置属性对节点的功能进行配置48第四步:PID功能块52三、思考及实验54第六节:LCD模块57一、硬件连接57二、组网57第一步:打开之前创建的LonMaker网络57第二步:添加LCD设备58第三步:通过配置属性对节点的功能进行配置60三、思考及实验62第七节:网关63一、硬件连接63二、组网63第一步:创建新的LonMaker网络63第二步:添加Gate设备64第三步:连接绑定64三、思考及实验67实验一:第一个NodeBuilder项目69一、目标69二、描述69三、实验步骤69第一步:创建一个LonMaker网络69第二步:从LonMaker中启动NodeBuilder并创建一个新的项目70第三步:从NodeBuilder启动设备模板向导并创建一个新的设备模板71第四步:Build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74第五步:在LonMaker网络中添加使用新设备模板的设备75实验二:为设备添加设备接口76一、目标76二、描述77三、实验步骤77第一步:打开之前创建的LonMaker网络及NodeBuilder77第二步:为设备添加一个功能块和设备接口77第三步:为新的功能块添加具体功能80实验三:使用NodeBuilder代码向导82一、目标82二、描述83三、实验步骤83第一步:打开之前创建的LonMaker网络及NodeBuilder83第二步:使用NodeBuilder代码向导为设备添加一个功能块84第三步:为新的功能块添加具体功能88实验四:输入网络变量数组的处理91一、目标91二、描述91三、实验步骤92第一步:使用代码向导创建DI、DO设备模板92第二步:创建DI设备并添加DI功能代码94第三步:创建DO设备并添加DO功能代码95实验五:指导函数及Debugger操作96一、目标96二、描述97三、实验步骤97第一步:进入Debug状态并设置断点97第二步:一步一步执行代码99组态一:人机界面实验101一、创建网络101二、制作HMI1031、运行LNS DDE Server。1032、创建组态程序。1033、运行组态程序117组态二:智能家居实验119一、节点及连接119二、创建灯控网络并作绑定配置120三、运行智能家居管理界面123组态三:空调模拟系统124一、节点及连接124二、组网125第一步:恢复LonMaker网络125第二步:使用配置属性进行配置129第三步:加载组态程序并运行131三、空调模拟系统实现功能描述134前言VSTAR LONWORKS创新开发实验箱集LonWorks核心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发于一体,针对现场总线和建筑智能化的具体应用,为基于LonWorks的现场总线及建筑智能化系统建立开发环境,提供创新开发空间。开发箱将LonWorks的开发工具、部件和VSTAR DDC控制节点、网关、路由器等应用单元整合在一起,构成涵盖双绞线/电力线通信开发、控制器开发、网关开发、单片机接口开发、监控软件开发,既能学习核心技术,又能发挥创新能力,面向实际应用的全套开发实验平台。开发实验箱包括下列基本组件:核心模块组件、I/O组件、LON-232/485网关组件、电力线-双绞线路由器组件等。(1) 核心模块组件1) 双绞线控制模块:FT3150自由拓扑双绞线智能收发器和通信变压器。2) 电力线控制模块:PL3150智能收发器及相应的耦合电路。(2)DI/DO组件提供工业标准开关量输入/输出信号,应用Neuron芯片相关I/O对象功能进行对应的DI/DO实验。(3)AI/AO组件提供工业标准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应用Neuron芯片相关I/O对象功能进行AI/AO实验。(4)LON-232/485网关组件由LON核心模块电路和一个基于单片机的232或485接口组成。实现RS-232或485到LonWorks的数据转换。(5)电力线-双绞线路由器组件连接电力线子网和双绞线子网,实现不同通信媒体子网之间的互联,并采用标准路由算法,实现子网信息流交通的路由选择。(6)实验平台软件实验平台软件包括:安装LonMaker 3.2标准版组态工具软件 安装NodeBuilder 3.1开发工具软件提供监控界面实例软件及部分样例程序。使用前务必仔细阅读本说明开发实验箱接线说明:1、 开发实验箱供电使用交流220VAC。2、 提供了一路DC24V直流电源,用户需要时可使用;3、 提供了一组LonWorks总线接入端子,为无极性双绞线信道,通过U10 双绞线USB接口卡连接到PC。4、 各个模块上的V、G均为24VDC的电源接口;A、B均为双绞线信道接口,L、N均为电力线信道接口。第一节:FT3150/PL3150模块及其底板一、FT3150模块及底板VCN-CM控制模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LONWORKS 技术运用到任何控制系统中。一个控制模块包括一个自由拓扑双绞线智能收发器和通信变压器、Flash 存储插槽(TP/FT-10F),以及电源、I/O 口和网络接插件。核心控制模块很容易加入到产品的设计中,用户只需增加外围电路和供电电源,并在自己选择的Flash 部件中下载Neuron 应用程序,即可完成产品开发。对于开发原型产品或者大量生产制品的用户而言,VCN-CM控制模块是最理想的选择。特性l 内置神经元FT3150 芯片;l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和变压隔离的无极性网络接线方式;l 在自由拓扑网络可传输500米;l 在双终端总线结构网络可传输2700 米;l 采用Flash 存储器,应用程序可在线下载;l 符合LonMark可互操作性规范。表1 控制模块的18针插头 (P1)名称管脚号功能IO02 IO14IO26IO38IO410IO511IO613IO715IO817IO914IO1016RESET9SERVICE18+512供电电源输入GND3,5,7电源地1悬空脚 表2 控制模块的6针插头(P2)名称管脚号功能19悬空脚20悬空脚Data A21网络数据A信号Data B22网络数据B信号23悬空脚24悬空脚FT3150底板提供了FT3150模块运行最基本的硬件条件,即:电源电路、Service电路;同时将IO引出,方便IO外围电路使用。电源电路原理为:将IO管脚引出,方便IO外围电路使用时,原理图为:二、PL3150模块及底板 VCN-PLCM电力线控制模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将LONWORKS 技术运用到任何控制系统中。控制模块包括一个电力线智能收发器、耦合电路,Flash 存储插槽,以及电源、I/O 口和网络接插件。核心控制模块很容易加入到产品的设计中,用户只需增加外围电路和供电电源,并在自己选择的Flash 部件中下载Neuron 应用程序,即可完成产品开发。VCN-PLCM电力线控制模块集成了符合ANSI 709.2的PL3150电力线智能收发器,通过电力载波技术传送数据,节约现场布线和开发周期。特性:l 双频调制和数字信号处理l PL3150智能收发器的EEPROM为0.5K字节,可以外扩FLASHl 内嵌2K的RAM空间l 支持38种可编程I/O模式和11个I/O引脚l 40C到85C工作温度范围表1 控制模块的18针插头 (P1)名称管脚号功能IO02 IO14IO26IO38IO410IO511IO613IO715IO817IO914IO1016RESET9SERVICE18+512供电电源输入GND3,5,7电源地+VA1典型值为+13V,且必须确保足够的供电电流。 表2 控制模块的6针插头(P2)名称管脚号功能19悬空脚Data A20网络数据A信号Data A21网络数据A信号Data B22网络数据B信号Data B23网络数据B信号24悬空脚PL3150底板提供了PL3150模块运行最基本的硬件条件,即:电源电路、Service电路;同时将IO引出,方便IO外围电路使用。电源电路原理为:PL3150底板耦合电路原理部分及IO管脚引出如下图:第二节:DI模块一、硬件原理及连接1、DI模块有四路DI端口,对应的软件有四个DI功能块。2、实现电平检测时,使用CD40106芯片,如图:CD40106的作用是用来将不规则波形整为方波形式,同时用作反向器,当开关闭合时,电压拉低,通过反相器输出为高,FT3150检测到管脚为逻辑1时,认为输入1。.3、将U10接到电脑USB接口,双绞线另一端连接到开发箱电源模块下方的TP/FT-10的接线端子上。二、组网第一步:创建lonMaker网络开始-程序-lonmaker,打开后如下图:上图LonMaker界面中,左下黄色部分表示该LonMaker没有被激活,为试用状态,还剩27天过期,到时间后,LonMaker不能再被打开。在Network name下面输入要创建的LonMaker网络的名称,必须为字母而不能是汉字,此处命名为DI。在如下图New Network Options页面中:Network Interface选项用来设置双绞线信道到计算机的接口;Management Mode选项中选择网络处于OnNet状态还是OffNet状态,Network Components用来设置创建的网络为DEMO状态还是正式使用状态,如果采用LONDEMO状态,那么在网络中添加的设备不会被记信用点(Credits),但是网络中最多可以添加6个LON设备。做如下设置:之后返回General页面,执行:Create Network命令,出现如下画面:点完成按钮,等待Plug in组件注册完成,出现创建完成的LonMaker网络。如下:此时,VISIO画面右边画面中,有一个绿色的矩形,表示网络接口卡(U10)正常工作,处于online状态。至此,LonMaker网络创建完成。第二步:添加DI设备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使用NodeBuilder Basic Shapes 中的Device,用左键拖动到右边的画面中,出现如下对话框:在Device Name中写入添加设备的名称DI,选择Comission device,然后在Device Template中,勾选Create new device template。完成后执行下一步。上图新设备接口定义中,点击Browse按钮,看到默认路径下的KaiImport文件夹,打开该文件夹,选择DI.xif文件,点确定,出现如下图所示:上图中点击下一步,出现的下图中不做任何修改:执行下一步:上图中表示执行按下Service pin按钮来获得Neuron ID。执行下一步。此处勾选Load application image,表示要把设备的接口文件和应用程序文件下载到设备中。执行下一步。上图中勾选Online,表示设备要处于在线状态,其它选项都使用默认配置。执行完成命令。出现该画面后,按下主控模块上的Service pin按钮。如果出现如上画面,执行YES命令。成功连接后,如下图所示。第三步:通过配置属性对节点的功能进行配置首先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拖动Functional block到右边的画面中,如下图:l 在Device中,Name的下拉列表中选择DI。l 在Functional Block 的name下拉列表中选择MFDI0。l 把Create all network variables shapes勾选。l 最后执行完成命令。同样的操作,将MFDI1、MFDI2、MFDI3都添加到画面中。结果如下图:接着,使用Plug_in对每个DI端口进行配置。如下操作:在任意一个功能块上,点右键,在菜单中执行Browse命令,如下图:执行命令后,出现browse画面,如下图:在上图中,可以看到若干个绿色的项,这些项叫做配置属性。通过对它们的不同设置,可以让对应的DI口实现不同的功能。为了方便理解,可以通过下图来表示:Manual Test项:如果把nviTest所属的配置属性UCPTinvertInput的值设置为TRUE,就表示:勾选UseManual Test,将使用手动测试功能;此时外接的DI信号不起作用,开关信号通过对nviTest的设置来模拟。如果使用默认的FALSE值,表示:取消勾选UseManualTest,不使用手动测试功能;此时使用外接的DI信号,同时对nviTest设置的值不起作用。把nviTest所属的UCPTinvertInput的值设置为TRUE:双击该配置属性项后,点击图中上面的值列表,出现该配置属性可取的值,选择TRUE后回车,完成值的设置。给nviTest设置值:双击nviTest网络变量,然后在value栏中输入:100+空格+1后回车;或0+空格+0后回车。如图中点击monitor all on按钮,可使网络变量的值处于实时刷新的状态。Processing项:通过对配置属性UCPTdioType的不同配置,可实现下述功能:Direct:对应DIRECT值,该选项表示此处不作任何处理,直接将输入状态输出。 Toggle:对应TOGGLE值,该选项表示:每接收到一次闭合信号,它就改变一次输出的状态(1或0)。例如:Delay:对应STRETCHED值,该选项表示:输入、输出有延时。如下图: OnDelay:对应UCPTonDelay的值,表示:当接收到ON信号时,延迟该设置的时间后,输出才从OFF转为ON。OffDelay:对应UCPToffDelay的值,表示:当接收到OFF信号时,延迟该设置的时间后,输出才从ON转为OFF。如上设置OnDelay为1天2小时3分钟4秒,OffDelay为5天6小时7分钟8秒。Pulse:对应DELAYED_PULSE值,该选项表示:脉冲输出。类似于Delay方式的设置方法。这种方式和Delay方式的不同在于:Pluse方式在接收到一个ON信号后,按照设定的PluseOn时间延时后变为ON输出,之后不管接收到的信号是否变化,在输出变为ON达到PluseOff设定的时间后变为OFF。而Delay方式则在输入信号变为OFF时才开始计时OffDelay。Count:对应COUNT值,该选项用来计数ON信号。在设置为Count方式时,计算器清零。计数没有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里。Invert项:通过把nvoDI所属的配置属性UCPTinvertInput设置为TRUE或FALSE来表示:从Process项中接收到状态信息后,翻转或不翻转输入状态。TURE表示翻转,FALSE就不翻转。三、思考及实验1、在LonMaker的VISIO画面中,是如何逻辑表示相关硬件的?答:如下图中,最左边绿色的矩形LNS Network Interface代表的是接口卡。所谓接口卡就是从电脑到LON总线的一个转换设备,接口卡一端连接电脑,另一端连接LON总线,根据不同类型的LON总线使用不同的接口卡,如采用电力线时,需用U20;如采用78K的双绞线信道时,需用U10。此处代表的是U10。和矩形LNS Network Interface连接的线:Channel 1,可以在选中它的情况下点右键执行Properties命令,看到上图中的对话框,反映出它是什么类型的通信信道。此处代表了实际的双绞线连线。和Channel 1连接的另一个绿色的矩形代表了DI的主控模块,上面的四个功能块代表了DI主控模块下面挂接的四个DI端口。2、下图中,各个选项的作用是什么?比较修改了下图中各个选项的设置后,创建LonMaker网络时的不同步骤。OnNet和OffNet的比较:如图中所说,OnNet状态下,是当前对设备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会及时下载到LON节点中,而OffNet状态下,则是把对设备配置的改变记录到计算机的DB中,直到commission时才下载到节点中。在VISIO画面中改变设备网络状态的方法是:在LonMaker菜单中执行Network Properties命令:在如下的对话框中,切换到Network Interface页面进行修改:第三节:DO模块一、硬件原理及连接1、DO模块有四路DO端口,通过固态继电器,对应地有5VDC的DO信号输出。2、当对应的FT3150模块IO管脚输出为逻辑1时,经过两输入与非门电路,输出为逻辑0,经过反向门电路后,为逻辑1,接入锁存电路后,驱动继电器动作,如图:3、对于外接端子,引出了DO3、DO4两个,使用时需检查跳接情况,如下图:二、组网第一步:打开之前创建的LonMaker网络开始-程序-lonmaker,打开后如下图:在Existing Network中选择要打开的LonMaker网络的名称,DI。然后执行Open Network命令。出现之前DI实验时创建完成的LonMaker网络。如下:第二步:添加DO设备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使用NodeBuilder Basic Shapes 中的Device,用左键拖动到右边的画面中,出现如下对话框:在Device Name中写入添加设备的名称,选择Comission device,然后在Device Template中勾选Create new device template。完成后执行下一步。给创建的DO节点选择正确的接口文件:DO.XIF。完成后点击下一步:上图中不做任何修改,执行下一步。上图中表示执行按下Service pin按钮来获得Neuron ID。执行下一步。此处如果勾选Load application image,表示要把设备的接口文件(.xif文件)和应用程序文件(.apb文件)重新下载一次到设备中。如果设备中已经有了正确的程序,可以不勾选,这样就不会进行程序的重新下载。执行下一步。上图中勾选Online,表示设备要处于在线状态,其它的使用默认项。执行完成命令。出现该画面后,按下主控模块上的Service pin按钮。成功连接后,如下图所示。第三步:通过配置属性对节点的功能进行配置首先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拖动Functional block到右边的画面中,如下图:l 在Device中,Name的下拉列表中选择DO。l 在Functional Block 的name下拉列表中选择MFDO0。l 在Number of FBs to create中设置为4。(这样可以不用拖四次来创建功能块)l 把Create all network variables shapes勾选。l 最后执行完成命令。每次出现的该对话框需要勾选Create all network variables shapes。结果如下图:接着,使用配置属性对每个DO端口进行配置。如下操作:在任意一个功能块上,点右键,在菜单中执行Browse命令。由图中可看到,每个DO口有两个对应的配置属性。为了方便理解,可以通过下图来表示:Direct/Toggle项:对应UCPTToggle,类同DI的该项功能:Direct:对应FALSE值,该选项表示:此处不作任何处理,直接将输入状态输出。 Toggle:对应TRUE值,该选项表示:每接收到一次闭合信号,它就改变一次输出的状态(1或0)。例如: Invert项:通过把配置属性UCPTinvertInput设置为TRUE或FALSE来表示:从Direct/Toggle项中接收到状态信息后,翻转或不翻转输入状态。TURE表示翻转,FALSE就不翻转。三、思考及实验1、在LonMaker的VISIO画面中,把四个DI分别和四个DO绑定。如下图中,从左边的Stencil中,拖动Connector到右边的画面中,一端和DI功能块的nvoDI相连,另一端和DO功能块的nviDO相连。把其它三组功能块同样的相连后,分别按下DI板上的DI按钮,相应的DO输出的继电器就会动作,下接的LED灯会开或关。2、在上面的基础上,分别对DI、DO模块进行不同的配置,验证各项功能。3、为何每个DI开关在VISIO画面中,对应的是一个nvoDI的输出网络变量,而DO中的LED对应的是nviDO的输入网络变量?答:这需要从网络的角度来理解,一个DI开关对于网络来说,它提供的是开或关的信号,这个信号需要传递到网络中去,因此需要一个输出的网络变量;一个LED灯的开关控制是由网络中传递过来的命令来确定,所以需要一个输入网络变量。4、功能块、设备、网络的删除。(1)删除功能块:在功能块上点右键,在菜单中执行delete命令。执行delete命令后,出现如下对话框:执行Yes To All命令。(2)删除设备:在设备上点右键,执行delete命令。执行delete命令后,出现如下对话框:执行Yes To All命令。之后再删除DI设备。(3)网络的删除:只有将DI、DO等设备删除后,才可再删除整个网络,否则将会把Credits丢失。在把VISIO画面中的所有设备删除后,关闭VISIO。打开LonMaker,在Existing Network 中选中要删除的网络,执行delete命令。执行是,完成网络的删除。第四节:AI模块一、硬件原理及连接1、AI模块有两路AI端口,用于采集0-10VDC电压信号,对应地有两个AI功能块。2、采集电压信号时,有两种信号来源,一种为来自外部的信号,一种为内部通过滑动变阻器调制的信号,如图:通过上图中S1、S2两个跳线,两路电压信号来源分别可以是:或者从J2上引入的外来信号(AIEX),或者是内部的滑动变阻器调制的信号(AIRE)。3、AD转换电路原理,如图:由于在FT3150中,可以实现I2C型的IO对象,所以在AI模块中,我们使用了带有I2C接口的12位AD转换芯片MCP3221,使用MCP1541提供4.096V的基准电压,使用3157来实现两路AI输入的切换。二、组网第一步:创建LonMaker网络由于FT3150主控模块只有两个,所以在使用AI、AO时最好把之前DI、DO实验时组建的网络删除掉。所以需要新建一个LonMaker网络。开始-程序-lonmaker,打开后如下图:在Network name下面输入要创建的LonMaker网络的名称AI。点完成按钮,等待Plug in组件注册完成,LonMaker网络创建完成。第二步:添加AI设备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使用NodeBuilder Basic Shapes 中的Device,用左键拖动到右边的画面中,出现如下对话框:在Device Name中写入添加设备的名称,选择Comission device,然后在Device Template中,勾选Create new device template项。完成后执行下一步。之后同DI、DO实验操作,最后成功连接后,如下图所示。第三步:通过配置属性对节点的功能进行配置首先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拖动Functional block到右边的画面中,如下图:l 在Device中,Name的下拉列表中选择AI。l 在Functional Block 的name下拉列表中选择MFAI0。l 在Number of FBs to create中设置为2。l 把Create all network variables shapes勾选。l 最后执行完成命令。结果如下图:接着,通过配置属性对每个AI端口进行配置。如下操作:在需要配置的端口对应的功能块上,点右键,在菜单中执行Browse命令。出现画面如下图:可以看到,每个AI口由两个相应的配置属性。为方便理解,可以通过下图来表示:Use Translate Or Not项:对应UCPTToggle配置属性:每个AI端口都是用来检测0-10VDC的,对应取值范围为0-100(%)。AI有两种输出方式:一种是直接输出(Direct),对应FALSE取值:即nvoAI的值除以10就是实际检测到的电压的值;另一种是转换输出(Translate),对应TRUE取值:即根据设置的转换表进行转换,适用于检测值和期望输出值的比例不是1:10的情况。此处可以设置按照两个不同斜率进行转换的表。如:如上配置,第一个斜率为(15-0)/(25-0)=0.6,第二个斜率为(45-15)/(50-25)=1.2。所以一样的电压输入,直接输出为:27.55,使用上述转换表输出为:18.06。如果不使用第二个斜率,那么第三行写入0即可。三、思考及实验1、AI中的Translate功能有什么作用?答:如外接传感器,有的转换比例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可以通过该功能来得到正确的值。2、什么是配置属性?答:在LonWorks中,功能块、网络变量、配置属性是三个基本的概念。配置属性类似于CONST变量,在没有对设备进行重新下载程序时,它的值一直保持为最近一次修改的值。直接看配置属性的值的方法是,在功能块上点右键,执行Browse命令,如上图。打开如下:其中绿色的为配置属性。3、学习完成第二部:程序开发后,阅读IO Model Reference.pdf这个文档中91页,关于I2C input / output的内容,学习使用I2C对象。在相应的AI例程中,相关部分的代码为:#include #include float.h#pragma num_alias_table_entries 15#pragma num_domain_entries 2#pragma scheduler_reset#pragma relaxed_casting_on#define MCP3221ADDR 0x4DIO_7 output bit IO7;IO_8 i2c i2c_bus;network output SNVT_temp_f nvoAI2;SNVT_temp_f AI2=0,0;void RMcp3221(SNVT_temp_f * pValue)unsigned long CVal;unsigned char i;SNVT_temp_f changshu1,changshu2,temp1;fl_from_ascii(4095,&changshu1);fl_from_ascii(100,&changshu2);i=0;io_out(i2c_bus,&i,MCP3221ADDR,1);io_in(i2c_bus,&CVal,MCP3221ADDR,2);CVal=CVal&0x0fff;fl_from_ulong(CVal,&temp1);fl_mul(&temp1,&changshu2,&temp1);fl_div(&temp1,&changshu1,&temp1); *pValue=temp1;stimer repeating tmrforai=1;when(timer_expires(tmrforai)io_out(IO7,1);delay(200);RMcp3221(&AI0);io_out(IO7,0);delay(200);RMcp3221(&AI1);nvoAI0=AI0;nvoAI1=AI1;第五节:AO模块一、硬件原理及连接1、AO模块有两路AO端口,用于输出0-10VDC电压信号(端口1)和0-20mA电流信号(端口2)。对应地,软件有两个AO功能块。2、实现DA转换时,使用TLV5625芯片,如图:TLV5625有两路DA输出通道,分别为OUTA、OUTB。采用MCP1525提供2.5V的基准电压,当最大输出时,OUTA、OUTB输出为5V电压。之后通过运放电路实现0-10V的电压输出,通过AD694芯片实现电流0-20mA的输出。3、电压、电流输出通过跳线可以在LED上显示,也可以直接输出到外接端口上,使用时注意查看跳线情况。二、组网第一步:打开之前创建的LonMaker网络开始-程序-lonmaker,打开后如下图:在Existing Network中选择要打开的LonMaker网络的名称,AI。然后执行Open Network命令。打开之前AI实验时创建完成的LonMaker网络。第二步:添加AO设备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使用NodeBuilder Basic Shapes 中的Device,用左键拖动到右边的画面中,出现如下对话框:在Device Name中写入添加设备的名称,选择Comission device,然后在Device Template中,勾选Create new device template项。完成后执行下一步。之后按照新设备向导提示完成后面的步骤。成功连接后,如下图所示。第三步:通过配置属性对节点的功能进行配置首先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拖动Functional block到右边的画面中,如下图:l 在Device中,Name的下拉列表中选择AO。l 在Functional Block 的name下拉列表中选择MFAO0。l 在Number of FBs to create中设置为2。l 把Create all network variables shapes勾选。l 最后执行完成命令。结果如下图:接着,通过配置属性对每个AO端口进行配置。如下操作:在需要配置的端口对应的功能块上,点右键,在菜单中执行Browse命令。出现画面如下图:AO0端口输出的是电压,最大为10VDC,最小为0VDC;而AO1端口输出的是电流,最大为20mA,最小为0 mA。与其它三个模块不同,它必须要配置后才会有输出电压或电流。为方便理解,可以通过下图来表示:Input Range项:l 如果使用该功能时,将UCPTscalingEnbl设置为TRUE,表示Enabled;l 默认不使用,值为FALSE ,表示不勾选Enabled。当设置为TRUE(Enabled),即使用该功能,就需要对下面的输入范围进行设定,即对UCPTscaleParms进行配置。Output Range项:对于Output Range来说,不同于Input Range的功能,它设定的是实际输出电压或电流的范围,即:必须对UCPTaaPercentToVolt进行配置,才会有电流或电压输出。它们分别对应的位置如下图:对上述功能综合说明:从LON网络上接收到的命令的取值范围为0%-100%(即nviAO的取值范围):那么例如,当Input Range被Enabled后,范围上限的设置为50,下限的设置为0;此时,当nviAO输入值大于50时,经过处理后,传递给Output Range的值为50,输入小于50时,传递给Output Range的值为原值;又例如,当上限设置为0,下限设置为100,此时,当nviAO输入值为100时,经过处理后,传递给Output Range的值为0,输入0时,传递给Output Range的值为100。即:限定输入范围。对于输出上下限设定:例如,AO0对应上面100%处设为5,下面0%设为0,当接收到90时,输出4.5VDC,10时,输出0.5VDC。标准的配置如下:AO0即AO1端口的标准配置为:AO1即AO2端口的标准配置为:第四步:PID功能块首先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拖动Functional block到右边的画面中,选择创建AO模块的PID功能块:创建完成后,通过配置属性对PID进行配置。为方便对PID功能块的整体理解,可以参看下图:上图中展示了PID功能块的功能逻辑:l Process是PID控制中的PV输入变量;l Setpoint是PID控制中的SV输入变量;l Auto/Manual是PID控制的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当自动时,值为AUTO(100.0 1),将会使PV接近SV;当手动时,值为Manual (0.0 0),将会使PV接近Manual Value的值。l Manual Value类同于Setpoint:当Auto/Manual值为Manual时,它代替SV。l Enable是PID功能的使能设置开关:设为ON(100.0 1)时,PID作用,OFF(0.0 0)时,PID不作用。要使用PID功能块,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配置,如下:第一、把下图中标出的配置属性从默认值0.0 0改为100.0 1。然后把AO模块断电重启。第二、进行PID参数设置如上图,P:表示比例参数;I:表示积分参数;D:表示微分参数;第三、进行PID运算输出配置:此处设置的是输出高限,如果使用默认的值0,那么不管PID如何运算都不会有任何输出。三、思考及实验1、在LonMaker的VISIO画面中,把两个AI分别和两个AO绑定,选择对应于AI的两个旋钮,观察LED显示。2、在上面的基础上,分别对AI、AO模块通过配置属性进行不同的配置,验证各项功能。3、验证PID功能。首先需要形成一个闭环回路,这样就需要把AI1端口和AO1端口物理上设置为使用外接端子,即把跳线跳为外部。然后使用一个滑动变阻器(用来模拟负载),接法如下:之后进行逻辑连接,如下图:之后进行配置,如下:AI1配置如下:PID配置除之前PID功能块中所述之外,参数设置如下:P:0.5;I:2.5;D:0.58.AO1配置如下:设置完成后,还需要设置PID的SV的值,在PID功能块上执行Browse命令,如下:如上图,设SV(nviSetPoint)为25,经PID出来后,CV输出约62%,获得处理结果PV值为25.062。另:如果CV的值在0和100间跳动,适当调整滑动变阻器;P、I、D参数整定及相关知识不在本实验箱内容之内,详请参阅相关自动控制原理类书籍。4、学习完成第二部:程序开发后,阅读IO Model Reference.pdf这个文档中102页,关于Neurowire input / output的内容,学习使用Neurowire对象。FT3150不支持SPI,但是PL3150是支持的,如果在PL3150中,将下例程中的IO_8 neurowire master select(IO_7) spi_bus;改为IO_8 spi master select(IO_7) spi_bus;即可实现SPI总线的通讯。相应的AO例程中,相关部分的代码为:#include #include float.h#pragma num_alias_table_entries 15#pragma num_domain_entries 2#pragma scheduler_reset#pragma relaxed_casting_onnetwork input SNVT_temp_f nviAO2;const unsigned long channelA_C=0xc000;const unsigned long channelB_C=0x4000;IO_8 neurowire master select(IO_7) spi_bus;IO_7 output bit spi_cs=1;/active lowvoid out(unsigned long ao ,int i)unsigned long buffer;buffer=ao;buffer=buffer&0x00ff;buffer=buffer程序-lonmaker,打开后如下图:在Existing Network中选择要打开的LonMaker网络的名称,AI。然后执行Open Network命令。打开之前AI、AO实验时创建完成的LonMaker网络。第二步:添加LCD设备之前我们所做DI、DO、AI、AO实验都是使用的78K双绞线信道,即:通过U10接口卡把电脑和双绞线信道连接起来。现在LCD显示模块的主控模块使用的是电力线信道,这就需要一个设备,把双绞线信道和电力线信道连接起来,这个设备就是控制箱中的路由器;该设备实现了双绞线到电力线的透明转换,根据实验箱面板上的标示,路由器的L、N和电力线主控模块的L、N相连,L、N之间电压为220VAC,作为电力线信道。在LonMaker中,首先需要建立信道转换及路由器的逻辑表示: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使用NodeBuilder Basic Shapes 中的Channel,用左键拖动到右边的画面中,出现如下对话框:如上图,选择信道类型为PL-20C,之后点OK完成。接着,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使用NodeBuilder Basic Shapes 中的Router,用左键拖动到右边的画面中,出现如下对话框:选择Comission device,其余使用默认值,按照向导提示完成之后的步骤,其它步骤中所有设置都使用默认值。最后按下Service Pin按钮,成功后如下图:Router作为一个LON设备,并不起其它作用,所以它不会占用Credits。完成Router的添加后,再建立LCD主控模块的逻辑连接:从VISIO画面左边的Stencil中,使用NodeBuilder Basic Shapes 中的Device,用左键拖动到右边的画面中。在Device Name中写入添加设备的名称,选择Com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