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项目建设管理总结_扶贫工作讲话.doc_第1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扶贫办项目建设管理总结_扶贫工作讲话 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在省州扶贫办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开发政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2009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10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完成情况。按照*扶贫开发千村推进五年行动规划,我县2009年实施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的9个行政村是:*镇*村,*镇*村、*村,*乡*村、界面村,*镇*村,*乡栗*村,*乡*村、*村,共涉及6个乡镇,9个村委会,117个村民小组,94个自然村,4405户农户,17330人。在省州党委、政府和省州扶贫办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严格按照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复的项目计划,超前谋划,及早行动,抓住冬春农闲的有利时机,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迅速掀起“866”项目建设高潮,形成了上下齐抓“866”,家家户户齐干“8个有”的良好局面,“866”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农户“8有”建设全面完成,自然村和行政村两个“6有”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预计11月底前可全面结束。载止目前,主要工作完成情况是:1、农户“8有”项目实施情况。计划新建民居地震安居房20户2000平方米,完成269户26900平方米,分别占计划的1345%;计划改造民居地震安居房175户17500平方米,完成211户21100平方米,分别占计划的121%;计划硬化院心2330户,完成2330户,占计划的100%;计划墙体粉刷3300户330000平方米,完成3842户535700平方米,分别占计划的116%和162%;计划新建沼气池和节能灶1756口,完19*口,占计划的1*%;计划新建小水窖(池)427个口,完成461口,占计划的1*%;计划新建卫生厕2615间(其中公厕4间),完成2641间(其中公厕6间),占计划的101%;计划新建卫生厩1953间32110平方米,完成2150间36861平方米,分别占计划的110%和115%;计划发展经济林果22303亩(其中泡核桃20184亩),完成26448亩(其中泡核桃24275亩),占计划的119%;计划肉牛冻精改良820头,完成806头,占计划的98%;计划发展生猪养殖2517头,完成1273头,占计划的51%;计划购买基础母牛490头,完成440头,占计划的90%;购买良种山羊500只,完成200只,占计划的40%;计划猪改良产仔1878窝,完成1559窝,占计划的83%;计划改造中低产田地960亩,完成520亩,占计划的54%;计划新修沟渠15千米,完成4.14千米,占计划的28%;计划新建人饮工程28件,管道60.9千米,完成23件53.01千米,分别占计划的82%和87%;计划新建人饮水池25个,完成25个,占计划的100%。2、自然村“6有”项目实施情况。计划新修村组简易公路16条49.1千米,完成23条61.5千米,分别占计划的144%和125%;计划维修改造村组公路15条124.74千米,完成38条125.80千米,分别占计划的253%和101%;计划新修村内弹石路8条,完成6条,占计划的75%;计划新修水1234567下一页 泥路31条51417平方米,完成59条55594平方米,分别占计划的190%和1*%;计划新建桥涵1座,完成1座,占计划的100%;计划新建高压线3条3千米,完成3条3千米,占计划的100%;计划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650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520人次,完成实用技术培训6146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734人次,分别占计划的109%和141%;计划新建标志碑9座,完成18座,占计划的200%。3、行政村“6有”项目实施情况。计划村完小危房改造6所,完成6所,占计划的100%;计划新建和改造村文化室540平方米,完成385平方米,占计划的71%;计划新建“两委”办公房290平方米,完成613平方米,占计划的211%;计划改造村“两委”办公房580平方米,完成604平方米,占计划的104%;计划新建和改造村兽医室160平方米,完成205平方米,占计划的128%;超计划完成村卫生室新建40平方米和村民议事点建设5个。4、资金就位及完成投资情况。2009年9个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村计划投资2749.*万元,就位4463.17万元,占计划的162%,实际完成投资4487.87万元,占计划的163%,其中:中央及省级专项扶贫补助资金计划405万元,就位495万元,就位率122%;州级补助资金计划291万元,就位291万元,就位率100%;县级补助资金计划258万元,就位258万元,就位率100%;财政扶贫贴息贷款计划30万元,实际完成贷款405万元,就位率1350%;部门整合资金计划676.38万元,就位613.15万元,就位率91%;群众投工投劳自筹资金计划1*8.7万元,已投入2395.52万元,就位率220%,社会帮扶资金就位5.5万元。(二)龙门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龙门乡扶贫开发“整乡推进”试点工作规划期限为三年,其中:2009年度实施计划已经通过县试点工作领导组审批,该计划涉及5个大项目46个小项目,计划投入资金3706.26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2374.56万元,财政资金90.7万元,农户自筹992万元,信贷资金249万元。截止目前,项目资金到位3*5.8万元,占计划的83%,其中:部门整合资金1943.9万元,占计划的82%;财政资金85.2万元,占计划的94%;农户自筹809.7万元,占计划的82%;信贷资金237万元,占计划的95%。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是:完成泡核桃种植和抚育16000亩、万亩泡核桃示范基地碑1块、种植生态茶930亩、改造低产茶园200亩、万亩生态茶示范基地碑1块、新建青贮窖150立方米、畜厩改造300平方米、种植牧草65亩、开展畜牧养殖技术培训1100人次、种植地膜包谷1333亩、创建水稻高产示范样板2000亩、茶粮和粮粮间种237亩、新建沼气池200口、完成龙门乡中心完小教学楼主体工程、龙门中学宿舍楼主体工程、完成龙门司法所办公楼两层封顶、完成龙门卫生院住院楼主体工程、完成李子树村委会办公楼240平方米、购置龙门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设备项目,新建三面光沟37.6千米、新建机耕路8.3千米、人畜饮水管道111.537千米、水窖4个、坡改梯930亩,完成水泥硬化路1千米,龙门村片区综合开发完成青瓦白墙2.5万平方米,自然村道路硬化3条600米、新建节能灶262口、完成大麦地沟渠硬化2条、人畜分离、庭院美化硬化完成10户,改水改厕完成10户,安居房1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幢二层封顶,完成劳动力培训550人次、转移劳动力100人、整乡推进标志碑1块。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三)*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工作起步良好。根据*地区综合扶贫开发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及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办指导*镇于2009年6月底完成了*地区综合扶贫开发项目规划,并广泛征求县分管领导和相关单位的意见,规划于7月中旬完善结束,并上报县人民政府。规划目标:结合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围绕“解放思想是动力、发展产业是核心、改善条件是关键、生态建设是重点、社会和谐是保障、提升素质是基础”的工作思路,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法,用三年时间,通过“干部引导,群众参与,整合资金,项目扶持,统筹兼顾,综合扶贫”的方式,到2011年,全镇实现基础产业培植壮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素质显著提高,基本保障更加健全,干部队伍不断加强,公共财力明显增强,发展观念有突破性转变,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以上的目标。规划建设时限三年,即:2009年2011年,规划建设五个建设项目,主要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本队伍。项目概算总投资89604.33万元,其中省补助资金77.7万元,州补助资金269.7万元,县补助资金92.3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78303.77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760.78万元,信贷资金6100万元。目前,2009年的项目正在实施,项目进展顺利,起步良好。(四)*乡岩北村“中间村”示范点建设已启动实施。按照州委、州政府“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部署和*县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积极探索在岩北等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促进中间村加快发展”的具体要求,我办2009年6月指导*乡完成了岩北村“中间村”示范点建设规划。规划目标:争取国家、省、州、县项目和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利用两年时间,把岩北建设成为全县乃至全州、全省有名的生态文明示范村、特色产业示范村、村容整洁示范村、社会和谐示范村和党建工作示范村,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岩北村“中间村”建设时限规划三年,即:2009年6月2011年6月,规划九个建设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农户住宅环境改造、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岩北建设、村庄规划、科技培训。规划总投资1556万元,其中:州级财政补助682万元,县级财政补助3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02.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51.5万元,信贷资金90万元。目前,部分项目已经启动实施,项目进展顺利。(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以工代赈国债资金易地搬迁项目涉及*镇*村小堆子搬迁点及*镇岩洞村马沙坝插花安置工程,其中:*村小堆子搬迁点计划搬迁农户25户128人,*镇岩洞村马沙坝插花安置工程计划搬迁农户40户189人。计划投资203万元,其中:中央及省补助投资121万元,群众自筹82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45万元,占计划的71.4%。其中:完成国家投资95万元,占计划121万元的78.5%。*镇岩洞村马沙坝插花安置工程已经全面完成;*村小堆子搬迁点正在实施当中,预计年内完成易地搬迁工作。(六)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成效明显。20*年争取到100万元项目资金,分别在龙门乡大坪坦、大龙午,*镇青羊厂、卓潘,*乡梅花等5个行政村20个村民小组实施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国家级试点项目,全县试点村民小组有农户474户,参互农户378户,占试点村民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小组农户总数的80%;互助资金总额达到109.45万元,其中农户自筹入互资金9.45万元,国家财政补助资金100万元;全县发放互助资金贷款250户,占参互户的66%;发放互助资金贷款104.48万元,占试点村互助资金总额的95%;户均发放贷款0.4179万元,其中最高借款额1万元,最低借款额0.1万元。在借出的资金中:贷款投向种植业200户,发放资金87.68万元;投向养殖业50万元,发放资金16.8万元。20*年向上级争取到项目资金50万元,增加四个村8个试点小组,分别是:大坪坦村2个小组,投入资金10万元;*村2个小组,投入资金16万元;苏屯村2个小组,投入资金14万元;七屯村2个小组,投入资金10万元;用于发展产业。20*年12月发放50万元互助资金,2009年12月期满后,将进行回收。参互农户通过互助资金扶持,户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增收100元以上。我县的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省州扶贫办的好评,省内外先后有17家扶贫部门到我县参观学习,成为了我县扶贫开发工作的又一新亮点。(七)、扶贫到户贷款贴息项目促农增收。2009年3月争取350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目前,350万元已经全部发放结束,项目已经通过县级验收,正在等待州级验收。2009年9月争取650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目前,正在协调信用联社,准备发放贷款。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真正使贫困农户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农民增收。(八)其它扶贫工作进展顺利。1、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实效。20*年向上级争取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资金20万元,计划转移培训就业400人,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共六期468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75人,其余93人由培训学校发给学员培训合格证;转移输出468人,项目已经通过州级验收。2009年向上级争取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资金116万元,计划转移培训就业700人,开展引导性培训3000人,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之中,进展顺利。2、产业扶贫工作初建成效。20*年向上级争取50万元项目资金,在*镇实施种植特色经济林果1100亩(石榴880亩、黑腰枣120亩、黄金梨100亩)和*镇种植特色经济林果(冬桃140亩、黄金梨60亩)的产业发展项目。目前,项目已经通过县级验收。该项目的实施,坝区乡镇产业结构调整难的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3、社会扶贫工作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根据*县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全县共有118家单位,4954名在职干部职工结对帮扶2713户贫困群众。20*年10月至今,共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折资100多万元,同时,积极为困难群众发展生产出谋划策,切实做到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二、主要做法和经验(一)实行高位推动,为整村推进提供组织保证。强化组织领导,切实解决好“由谁组织”和“由谁落实”的问题。为确保“866”工程的顺利实施,县委、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千村推进协调领导组,并实行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项目实施村制度。从州、县机关中选派优秀年轻副科干部到每一个项目实施乡镇、村,任挂职副乡镇长、驻村工作组长,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涉及的乡镇、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由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直接挂钩联系项目实施村。在项目实施中,实行扶贫项目廉政承诺制和项目实施绩效责任制,落实项目廉政责任和项目实施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将农户“8个有”项目实施计划书面通知到户,列出每家每户实施项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目的任务完成时间表,并对应到县、乡镇、村三级工作队员上,明确责任,实行个人包保,一抓到底。强化专项督查,由县委、政府领导带队,组织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和县扶贫办定期不定期深入到项目实施乡镇、村、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加快千村扶贫开发建设进度,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再次召开全县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现场会议,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二)发展特色产业,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牢牢扭住生产发展这个中心,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坚定不移地把产业培植摆在扶贫开发工作的首要位置,把核桃、烤烟、肉牛和黑山羊、蚕桑、生态茶、红豆杉、冬桃等作为全县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培植。按照全县产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围绕人均有1头商品畜出售,人均有1亩400公斤以上的高稳产农田地和人均有1亩特色经济林果的要求,9个扶贫村从各自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出发,按照种养结合、长短互补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家家户户都培植起支柱产业,大大增强了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如:*镇*村在千村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思路和举措,按照“五个一”的思路,即:种好“一棵菜”、栽好“一棵烟”、养好“一头猪”、育好“一棵苗”、转移“一批劳动力”积极破解坝区村无支柱产业、群众增收困难的难题。可以说,*村是我县坝区村破改产业结构调整难的示范典型;是我县坝区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典型。又如:*镇*村在千村扶贫工作中,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出特色、出亮点、出经验、出典型。在抓好面上工作的同时,迤古自然村实现了村容整洁、家家户户有青瓦白墙的安居房、有硬化院心和进户水泥路、有卫生厕和卫生厩、有节能灶和自来水、有增收致户的好产业的目标。村内新建了致户路、富民路;新建了群众文化广场。可以说,*村是我县乃致全州山区村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自2009年以来,先后有省内外20多家部门到此参观学习,得到了省州领导的赞扬和人民群众的好评,(三)夯实基础设施,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着力改善贫困面貌,切实解决好“扶什么”和“怎样扶”的问题。突出“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和项目直接到户”这个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农户、自然村、行政村的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和谐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确定扶持项目,确保了规划项目全部落实到户、到组,实现了家家户户受益。通过“866”工程的实施,9个千村实施村家家户户都有了能抗御6级以上地震的安居房,有了卫生厕、卫生厩、小水窖(池),3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通公路,部分自然村通了水泥硬化路,村容村貌大为改善,发展的基础后劲得到增强。项目建成后,由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和项目后续管理办法、承包管理责任状等,保证项目能够长期发挥效益。(四)整合各方资源,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好“钱从哪里来”和“投到哪里去”的问题。县委、政府在县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把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县级配套资金258万元足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资金筹措。一是统一规划,集中整合,投入使用。县人民政府专门召开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整合资金任务确定会议,将整合资金的任务下达到相关部门,并与部门签订了责任状,做到资金、任务、责任、权力“四到位”,目前部门整合资金已达93%,好于往年。二是在资金筹措上,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要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求,充分整合各种项目资源。把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建设项目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将贴息贷款资金重点投放到项目实施村、组的农户。三是部门协调配合,加大整合力度。由涉及资金整合的部门对照项目实施村的“866”项目规划,最大限度地将资金整合到实施村的建设项目上。四是强化资金管理。按照云南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坚持“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的原则,严格扶贫资金管理,认真执行资金预拨报账制,实行行政效能监察制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项目开展前,审计局对工程项目进行事前审计,详细测算工程量及预算是否符合标准;每年项目实施过程中,由县扶贫办牵头,组织审计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对千村实施村进行了资金审计,加强资金管理。(五)抓管理活机制,为巩固扶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把政策扶持、政府引导和农民广泛参与结合起来,把实施“866”工程从“要我干”真正转变为“我要干”,切实解决好“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对需要建设什么项目,怎么建设都由村民按照“一事一议”的程序,在认真讨论、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决策,由群众说了算,一旦建设项目确定后由群众自己组织实施,使群众真正成为了建设的主体。对农户“8有”项目数量、建设内容、补助对象、补助标准以及自然村、行政村“6有”项目资金使用和物资发放等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在公益事业项目建设中,按“一事一议”的原则,制定公益事业筹资方案,一方面对所筹资金的使用坚持由乡镇财政所统一建账、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并成立民主监督小组,对“一事一议”运作的全过程及后续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另一方面认真完善一事一议筹资项目预算、决算和审计监督制度,无论工程大小,手续必须齐全完备,并在经过上级审计的基础上,将筹资的提取使用、项目建设和落实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六)加强组织建设,为和谐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在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工作中,我们坚持从村干部和党员带头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入手,围绕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长效机制,选好配强村级“两委”班子,把综合素质、感召力、事业心“三强”的农民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把愿服务、会服务、能服务的农民吸纳到农村党员队伍中来,着力提高村党支部的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