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一、 云南有色金属现状分析2二、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技术现状51、云南省整体技术水平52、云南省内集团公司技术水平53、云南有色金属科研现状7三、铜、铝、锌、锡、有色金属分析81、铜产业8(1)我国铜材加工产业发展的现状8(2)云南铜业代表企业9(3)云南铜业市场分析10(4)云南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2(5)云南铜业发展方向132、铝产业15 (1)我国铝业发展现状15(2)云南铝业代表企业17(3)云南铝业市场分析18(4)云南铝产业存在问题20(5)发展方向203、锌产业22(1)我国锌的发展状况22 (2)我国锌发展存在的问题24 (3)云南代表企业26(4)云南锌业市场分析26(5)发展方向274、锡产业27(1)云南锡业代表企业28(2)云锡集团在我国锡产业中的地位29(3)发展方向301、 云南有色金属现状分析云南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号称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我省有色金属矿产具有储量大、矿种全的特点,已发现矿产142种,有92种探明了储量,矿产地1274处。其中,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铅、锌、锡、磷、铜、银等25种矿产储量居前3位,锑保有金属储量居第4位,铝土矿保有矿石储量居第7位,钨保有矿物储量居第8位,共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锡矿:云南是全国最大的锡业生产基地,保有金属储量125.24万吨,居全国第1位。产地65处,集中分布在个旧、文山和保山地区,资源远景556万吨。近几年,在6个地、州的19个县发现锡矿床(点)60多处。滇西已探明大中型矿8个,可望建成新的锡业基地。 铅锌矿:是云南的又一优势矿产,保有金属储量铅531. 94万吨、钵1899.49万吨,富矿约占1/5,均居全国第1位。产地118处,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地区,资源远景4445万吨。在探明矿床中,伴生镉、铊的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兰坪金顶铅锌矿储量1547.6万吨,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矿床之一,矿体集中、露采条件好、富矿比例大。 铜矿:云南铜矿点多面广,几乎遍及全省。保有金属储量695.05万吨,富矿占 46.1 %,居全国第3位。产地156处,主要分布在滇中地区,资源远景2154万吨。现已建成东川、易门、牟定、大姚等4个大中型铜矿生产基地。新平大红山铜矿,探明储量155.64 万吨(其中富矿45万吨)。锑矿:云南锑矿品位高、组份单一、选冶工艺简单、开采条件好。保有金属储量27.09万吨,居全国第4位。产地11处,主要分布在滇东南、滇西地区。资源远景201万吨。 钨矿:云南钨矿矿石类型简单,以白钨矿为主,保有矿物储量17.93万吨,居全国第8位。产地14处,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地区,除麻栗坡、中甸钨矿已开采外,多数属伴生矿,矿石品位低、利用较困难。 镍矿:保有金属储量69.58万吨,居全国第3位。产地16处,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因76%的储量为硅酸镍,选冶技术尚未过关,暂难利用。铝土矿:保有矿石储量3200万吨,居全国第7位。产地21处,集中分布在昆明、文山地区,资源远景7300万吨。近几年,全省累计投入勘探资金18.6亿元,新发现德钦羊拉铜矿、香格里拉普朗铜矿、东川播卡金矿、兰坪白秧坪银矿、金平长安金矿、思茅大平掌铜多金属矿等一批大型矿产地,新增探明资源储量铜175万吨、铅98万吨、锌187万吨、煤炭18亿吨、铁矿石5890万吨、金140吨、银2677吨、磷矿1.93亿吨、铝土矿1144万吨,还在“三江”等地区新发现一批矿产地。云南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建国以来较长时期内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急需的锡、铜、铅、锌等有色金属。1995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有色金属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依托云南有色金属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鼓励有色金属企业采用高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并重点支持和培育大集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2006年,全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7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的10.8%,居全国第2位。其中,锡产量居全国第1位,铜产量全国第3位,锌第2位,铅第4位。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达到192亿元、883亿元、131亿元和9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5.5%、26.9%、14.1%和31%。有色金属矿产加工业历来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重点,经过建国后50多年的发展, 目前,云南已经建成了五大有色金属基地,分别是:1)滇东北的锌、铅、锗基地,2)滇西北的铅锌基地,3)滇南的个旧锡业基地,4)滇中的铜业基地,5)昆明的铝业基地。在矿产资源整合中,云南省针对不同矿产开发现状,摸索出了“个旧模式”“迪庆模式”“兰坪模式”三种模式,对锡、铜、铅、锌等6 种重要矿产资源进行整合,使矿区资产得到了优化配置。个旧模式是锡资源整合中的国有资产整体划转方式,迪庆模式是铜资源整合中的委托加工方式,兰坪模式是铅锌资源整合中的赎买退出、引进战略投资者方式。实施整合后,云南省主要铜、锡、铅锌资源分别集中到云铜、云锡、云南冶金等骨干企业,为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大集团奠定了基础。 2006年,全省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07万吨,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的10.8%,居全国第2位。其中,锡产量居全国第1位,铜产量全国第3位,锌第2位,铅第4位。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和利润分别达到192亿元、883亿元、131亿元和9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5.5%、26.9%、14.1%和31%。二、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技术现状1、云南省整体技术水平有色金属工业是我云南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技术水平整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采矿技术方面,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突破,并已初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有色金属矿年采矿量达1164.8万吨,整体的采矿技术水平处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水平,一些重点矿山采矿技术工艺和装备方面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冶炼加工技术方面,大型骨干企业冶炼整体水平已实现高新技术化,工艺技术及装备达到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锌、铜、锡等有色金属冶炼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锡冶炼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技术经济指标重新跃上了国内先进的行列,部分指标居领先地位,如铝电解单位电耗、粗铜工艺能耗等,顶吹沉没熔炼炉炉寿目前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近年来有色地勘单位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共同攻关,应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取得了地质找矿工作的明显进展和突破。我省整体的采矿技术水平处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水平,部分采矿技术工艺和装备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2、云南省内集团公司技术水平 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云南锡业集团公司和云南铜业集团公司等三大有色金属骨干集团都相继采用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的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实现传统有色金属工业的现代化。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完成对186KA预焙阳极电解槽和300KA系列预焙阳极电解槽的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在国内首家全部淘汰自焙阳极电解槽,形成电解铝30万ta生产能力,达到国际公认的经济规模;引进艾萨炼铅技术的氧化段与自有的富铅渣还原熔炼技术组合开发了ISAYMG炼铅工艺,集中改造所属企业的烧结焙烧生产线;在新建的l0万ta电锌系统中采用自主研究开发的深度净化长周期电积技术,并引进机械剥锌生产线。全面提高铅电解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机械化程度;同时采用自主研究开发的“高铁锌精矿自催化高温加压浸出技术”建设3万ta高铁锌精矿加压浸出电积系统。云南铜业股份公司引进了先进艾萨炼铜工艺技术与装备并进行二次创新,建成投产并创造了能耗等六项艾萨炉世界之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处于世界同类企业领先水平,此外,还实现了对富氧顶吹炼铜技术的完善和重大技术跨越;云南锡业公司引进了澳斯麦特炼锡炉技术工艺与装备,保持了世界炼锡领先水平;锌冶炼方面,我省总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兰坪铅锌矿、会泽铅锌矿等技改项目将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省冶金集团公司6万t粗铅项目也将列入国家重点技改计划,正在建设的云南冶金集团曲靖有色基地,拟建一套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湿法10万ta节能、环保炼锌系统,都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云南驰宏锌锗公司将自主研发的“富铅渣鼓风炉熔炼技术”与引进的技术装备有机整合,在世界上首次将艾萨炉应用于铅冶炼,形成了新的“ISACYMG铅熔炼技术”,该技术准备出口哈萨克斯坦国。目前,我省的铜、铝、锡、锌冶炼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云南有色金属科研现状 云南有色金属产业在人才和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云南有色金属矿业开发历史悠久,拥有一支包括多位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具有丰富专业技术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专业配套齐全,包括科研、生产、设计、建设、教学等各方面的科技人才队伍。长期以来,为云南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骨干企业的统计,共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15000多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5000多人。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是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支撑力量。云南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及生产企业,拥有专业配套齐全,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条件,加上各企业的人才培养鼓励政策,为云南有色金属特色产业链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较有利的人才基础。 以骨干大型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许多企业及院校都较早地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因此在选矿研究与生产实践中培养了一批人材,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总体水平在全国是居于先进水平。三、铜、铝、锌、锡、有色金属分析1、铜产业 (1)我国铜材加工产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铜矿资源以硫化矿为主,铜的资源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其中,长江中下游(鄂、赣、皖)占33.7%;西藏占15%;川、滇地区占12%;甘肃占6.5%;晋南占5.2%。其余的27.6%,分别在新、青、蒙、苏、豫、粤、浙等省区及东北三省。中国铜资源的现状是储量大、品位高的矿床少,有少量高品位矿区又在青藏地区、交通不便的高寒地带。中国国有铜矿山大部分都是50年代探矿,60年代生产,经20-30多年的开采,出现资源枯竭,铜矿石品位逐年下降的趋势,加上原材料涨价,营业外支出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我国铜矿品位低、大型铜矿少,可供利用的资源严重不足,难以满足铜工业发展需要。我国是个铜资源短缺的国家,精炼铜的原料自率只有40%,每年均需进口大量的铜精矿。铜的进口构成中原料进口占的比重较大,电解铜的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半成品(铜杆、铜管等)的进口增长幅度。至于用我国自产的原料产出的铜,由于我国的原料生产成本远高于国际水平,铜产品成本要高于一般水平,所以生产效益不太理想。铜加工产业隶属于我国第二产业。经过建国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铜加工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铜加工工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现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独立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04年铜消费量将从2003年的1550万吨增至1640万吨,增长5.5%,而供应将只能增加5.4%,至1600万吨。这样,铜的供需缺口将达40万吨。这将成为铜市场走出一波大牛市的最重要基础。从目前形势看,世界铜的冶炼能力是较大的。2003年世界精炼铜产能的利用率大概在77.5%左右,铜产量不能迅速提高主要受制于铜精矿的短缺。以我国为例,几乎所有铜冶炼厂都迫切希望满负荷生产,可铜精矿的短缺迫使占中国铜产量70%以上的六大铜生产商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大冶有色等公司不得不宣布今年将联合减产10%15%。新世纪之初,全球消费铜大约在1800万吨,铜消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工业国,其中,美国是最大的铜消费国。以1999年为例,美国消费298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其次是中国146万吨、日本125万吨、德国109万吨。从经济发达国家来看,近年来,消费铜最多的行业是建筑业。据统计,美国近年来铜消费中建筑业均占40%以上,其次是电器电子产品约占25%左右,而其他行业只占35%左右。铜加工材生产能力在总量和品种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由于一些企业的设备不配套或设备落后,多年来没有形成应有的生产能力。(2)云南铜业代表企业核心企业:以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做大做强的10户大型企业集团之一,主要开展以铜资源为主的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的生产、销售、加工及设计,近年来又积极开拓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的综合回收,开发利用,加工及加工工艺的设计、研发业务。云铜集团现拥有多座大型开采矿山,保有储量340多万吨;先后成立了云南迪庆矿业公司,云南迪庆有色公司,景谷矿冶公司,中国云铜三木公司(位于老挝)等进行资源勘察和开发,新增资源储量数百万吨,远超建国50多年来云南省新曾储量,现共拥有铜资源储量700多万吨。公司是中国第一个加入国际铜业协会的企业,是中国铜冶炼和铜加工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产销率一直保持100%,国内市场占有率为12%。2010年度公司(含控股公司)生产高纯阴极铜32.17万吨,自产铜精矿含铜5.84万吨,硫酸59.66万吨,黄金8.82吨,白银350吨,铁精矿56.62万吨。2011年度公司(含控股公司)预计将生产高纯阴极铜35.10万吨,自产铜精矿含铜5.43万吨,硫酸90.14万吨,黄金6.35吨,白银271吨,铁精矿65.15万吨。(3)云南铜业市场分析: 在云南铜业(集团) 有限公司所拥有的铜产业价值链中, 以铜金属储量为平衡单位, 铜产业价值链的平衡关系式为:矿山探矿新增铜地质储量: 开采矿量: 铜矿石选矿量: 铜冶炼量: 铜产品深加工量= 0.92: 1: 1.74:1.51: 0.012, 可以看出铜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 产业价值链不平衡。云南省铜精矿含铜产能只能满足冶炼能力的50%左右的需要, 形成采不保选、选不保冶的严重局面。在整个产业链中, 铜矿开采属于产业链的上游, 由于铜资源稀缺, 铜矿开采获得了大部分的行业利润; 冶炼环节属于产业链的中游, 一般只赚取一定比例的粗炼与精炼费用; 下游加工的产品种类繁多, 各个产品的毛利率不同。云南铜业总产值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主要靠投入要素的增加, 即主要靠提高冶炼产品的产量获得, 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2007年中国铝业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成为云铜集团的最大股东, 持有49% 股权, 从而成为云南铜业的实际控制人。云铜集团在铜的采矿、选矿、冶炼方面具备技术优势和学习效应,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而其母公司中铝在上游的铜矿资源以及下游铜的深加工能力方面则优势明显, 两者可以通过互补完善铜产业链, 更有利于其铜产业的发展。 比较研究: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铜业公司, 铜矿产量占全国的15.5%, 精铜产量占全国的18.5%, 公司产业链较完整。江西铜业在2008年1月与五矿集团联合收购了北秘鲁铜业公司。2008年6月, 公司又与中冶集团共同出资44 亿美元, 共同开发阿富汗的铜矿。上述两笔交易增加了公司378万吨的权益铜储量。江西铜业未来还可能实施进一步并购海外资源。公司在国内铜行业中属于技术领先型企业, 其对人力资源和冶炼技术等62方面一系列软实力的构建也非常重视。 分析:铜行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矿山环节,而云南铜业及云铜集团的矿山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地区, 地理环境复杂, 开采难度大, 生产成本可能会较高。铜精矿加工费波动, 使得云南铜业的冶炼业务可能出现亏损, 进一步彰显其产业链不平衡的缺陷。通过与江西铜业的比较研究发现, 江西铜业的资源储备丰富, 拥有包括中国最大的露天矿山德兴铜矿在内的五大铜矿山, 原料自给率在中国铜产业名列前茅并秉承.发展矿山、巩固冶炼、精深加工、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 而云铜先前的.以铜为主多元化发展的目标, 特别是诸如云铜地产等不相关多元化项目的战略运作, 值得云南有色产业界及其他行业的反思。(4)云南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省整个铜产业链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1、 冶炼技术快速发展、材料加工严重滞后,集中体现附加值的材料加工,仅能消化自产电解铜的20。2、综合回收利用以及三废治理的任务艰巨,环境保护的形势更加严峻。云南省的电解铜完全由云南铜业股份公司生产,由于冶炼产能快速提升,自供原料不足,只能加大进口和降低国内原料收购品质的标准,使原料成分更加复杂。这给冶炼技术指标的提高增加了困难,也给稀散元素综合回收利用增加了难度。由于技改和科技攻关都围绕主流程开展,因此稀散元素综合回收利用只能放到一边,不但使有效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也给环保带来影响。随着冶炼产能的增加,废弃物也不断增加,而我国对铜冶炼的水淬渣以及炉渣中热量尚无有效的回收利用技术,使三废治理的矛盾更加突出,既影响企业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也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3、铜深加工严重滞后。铜材深加工产业基础薄弱,技术含量低。基础性产品机械水平落后,基础工艺落后,严重制约了加工产品质量,也制约了产品结构的优化。近年来虽然加快了铜及铜基合金材料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一些单项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平,但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且以初级产品为主,高技术新材料产品发展缓慢、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削弱了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4、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体制落后。企业组织结构多数仍然是层级型的直线职能组织结构,外型呈金字塔式,组织的刚性大,信息链长。既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不利于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另外,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品、高精度产品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需求,如电解铜箔、引线框架材料、电站用的超长铜冷凝管等主要依靠进口解决。(5)云南铜业发展方向1、超细电解铜粉全套技术开发 铜粉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良好的市场需求性,特别是超细铜和仿金铜粉等高档铜粉,更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是云南省铜深加工的一个重点产品。研发超细电解铜生产的全套工艺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我省铜深加工产品比重。2、污酸处理站新工艺及污泥制砖技术开发。硫酸污水的处理是冶炼烟气制酸企业的难题。云南铜业集团目前应用的污酸处理工艺是由企业自主研发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经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此方法技术可行、工艺合理、操作简单、处理效果明显。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急需开展对污酸处理技术工艺与污泥无害化结合的技术攻关,实现二次技术突破,并对全国有色行业的污酸处理作出良好示范。成果的推广应用能够为全国有色冶金行业解决共同存在的技术困难,实现废物综合利用,是发展云南有色行业循环经济的重要起步。3、干熄电炉渣余热发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铜冶炼中贫化电炉产出的炉渣目前采用的是水淬方式处理,所需的冲渣水量在1000吨/小时左右,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炉渣中的少量元素会伴随产生的蒸汽进入大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按云铜公司的产能测算,铜渣流动温度为1258,预计 2010年铜渣的排放量将超过80万吨,若能全部利用铜渣余热余能,可实现装机12MW发电机组,年发电量预计超过8000万kWh。极大推动铜冶炼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良好结合。4、铜冶炼渣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炼铜过程中,产出大量含铜炼渣。如云铜公司2006年产出电炉贫化铜炉渣约 60万t,炉渣含铜0.7%左右,每年随贫化炉渣排出的金属铜量就高达4200t左右,如不能充分利用,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也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自主创新开发2000t/d电炉渣浮选生产系统,炉渣中铜回收率可达到50,并能解决我省铜冶炼企业过去堆存的大量铜冶炼渣处理问题。同时,该系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精矿、尾矿都可利用,不会产生新的废弃物,浮选过程中的水全部进行循环使用,不产生废水,可达到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自主创新。5、铜及铜基合金产品技术开发。基于我省铜产业生产和技术基础,重点引进或自主研发冷轧精密板带材、特种电磁线、单晶铜、铜转子,以及对超细超导材料(电解铜箔、铜锂合金等)进行技术开发,增加我省铜深加工产品系列和新品种。 2、铝产业(1)我国铝业发展现状中国是铝加工材生产强国,占全球铝材总量的40%左右。近几年,受国内电解铝产能的大举扩张、业内及业外人士普遍看好未来国内铝消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开始掀起了新一轮的铝加工热,中国铝材产量和增长率都位居世界第一。铝加工业部分产品供大于求。以挤压材为例,2006年中国铝挤压材总产能超过500万吨,其中铝型材产能430万吨以上;2006年铝挤压材总产量480万吨左右(出口71.2万吨),其中铝型材产量430万吨。在铝型材产量中,建筑型材约占70%,工业型材约占30%。近几年来,中国铝挤压行业提高了集中度,提高了装备水平,在世界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铝挤压材的销售形势主要依赖于建筑业和出口。目前建筑业不景气,销售非常困难,挤压材供大于求的现象短时间内难以改变。铝板带箔等的生产能力也超过了消费能力。中国铝加工企业数量庞大,企业规模偏小,行业竞争激烈。我国现有铝加工企业约1300多家,数量之多居世界首位,但规模较小,平均生产能力不足5000吨,而国外铝材厂商平均产能在5万吨以上,世界最大的美国铝业公司2004年铝加工材产量为314万吨,相当于我国铝材产量前四名省份广东、河南、浙江、江苏产量的总和。由于我国铝加工行业集中程度较低,加之铝材品种多样性的特点,行业内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获取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分散性,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企业。在产品结构中,由于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品种规格偏少,低端产品生产规模庞大,产品同质化明显,使得主要竞争对手在单一品种上的市场份额最多也只有25%。行业内价格恶性竞争现象也比较突出,竞争秩序比较混乱,整个行业还处于一种以价格和关系竞争为主的低水平竞争阶段,尚未进入到品牌竞争和全方位服务竞争阶段。目前中国铝型材市场结构并不合理,比如国外的建筑门窗中只有20%是使用铝型材门窗,大部分都是采用PVC钢塑门窗,而中国的这一数字是60%,PVC门窗只占有1 %的比例。中国铝型材的主要用于建筑上,而忽略了工业铝型材的生产和应用。国外工业铝型材在整个铝型材市场上占有70 %的比例。而我国目前工业铝型材只占整个铝型材市场的10 %。 (2)云南铝业代表企业 就全国而言,云南省铝矿资源并不具备优势,但近年来云南铝产业仍然发展迅速。我省发展铝产业的主要方式是:由外进口氧化铝,利用我省低廉的水电业,采用大型电解槽发展电解铝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铝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云南省铝产业以云南铝业股份公司为骨干,此外还有云南新美铝铝箔有限公司、云南东源曲靖铝业有限公司、云南东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滇能个旧铝业有限公司等多个铝冶炼及加工企业。 核心企业:云南铝业公司产能规模为铝冶炼40万吨、炭素18万吨、铝加工16万吨,现有员工3200余人,总资产50亿元,是国家重点扶持的14家铝企业之一。此外,云南铝业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润鑫铝业有限公司具有电解铝产能10万吨;云南涌鑫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具有电解铝产能3.5 万吨、铝材加工产能5 万吨。“九五”以来,云南铝业公司历经三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特别是经过两期“环境治理、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总投资36亿元),公司主要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跃居全国铝行业前列,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公司严格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主要产品有重熔用铝锭、预焙阳极、铝铸轧卷、冷轧铝板、铝型材、电工圆铝杆、铝棒、铝母线、铸造铝合金和民用铝制品等。铝冶炼及加工专利技术方面,云铝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0项,获得专利授权18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涉及铝冶炼技术、装备改进和生产工艺方法的改进,铝加工新产品开发以及节能降耗技术。 (3)云南铝业市场分析 核心企业: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铝股份) 是由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将其全资企业 云南铝厂的生产经营性资产, 以独家发起、整体改制、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1970年, 1998年改制上市, 经过39年的发展, 目前已形成铝电解40万吨、铝加工16万吨、炭素制品18万吨, 综合生产能力超过70万吨, 总资产近60亿元, 现有员工4000余人, 销售收入近70亿元的集铝冶炼、炭素制品、铝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铝企业, 位居国内同行业前五位。主要产品有重熔用铝锭, 预焙阳极, 铝板带, 铸造铝合金, 电工圆铝杆等。目前, 公司拥有云南涌鑫金属加工有限公司、云南润鑫铝业有限公司、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三个控股子公司 。2007年, 云铝股份和控股股东云南冶金集团以6000万元收购了云南文山铝业公司, 其中, 云铝股份持股55%, 文山铝土矿目前探明储量约7000 万吨, 云铝股份拟开工建设年产80万吨的氧化铝项目,总投资40亿元。2008年、2009年, 以发行分离式可转债和非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募集资金, 稳步推进公司年产80万吨文山氧化铝工程项目的建设, 向上游延伸产业链。2008年1月, 云铝股份通过增发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年产4万吨的耐热、高强度铝合金圆杆项目和年产8万吨中高强度、宽幅铝合金板带项目。此次增发募集资金拟投资的高端铝加工项目是公司构建完整产业链的重要举措, 在采用先进装备的基础上融合了公司所特有的技术和工艺, 做大铝深加工产业规模,向下游延伸产业链。2009年3月, 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电解铝企业直购电试点工作的通知, 云铝被纳入首批试点企业。据估计, 实施直购电后公司电价有望下降0.05元/度, 吨铝成本下降约580 元(不含税)。公司8万吨中高强度宽幅铝合金板带、4万吨耐热高强度铝合金圆杆和文山80万吨氧化铝项目有望在2009- 2010年陆续完成, 并在2011年全面达产。结合长期电力合同的签定, 作为铝业公司, 届时云铝型的完整产业链有望基本构建完成, 经营模式和结构上将与美铝等国际领先企业接轨。 比较研究:南山铝业。山东南山铝业公司是目前国内除中国铝业之外的第二家产业链完整的铝业公司, 公司已形成了从能源(煤) 、 电力、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轻合金熔铸、热轧、冷轧、铝箔的完整铝加工产业链, 并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短距离内( 45平方公里) 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铝加工企业。公司的优势不仅表现为产业链完善, 而且各工序间产能匹配正日趋合理。 分析:云铝股份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致力于构建完整的铝产业链, 正在为公司未来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体化 铝业公司夯实基础。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 云铝产业链的潜在不利之处如下: 1、尽管有高速公路的通达, 但由于产业链在空间上较为分散, 使云铝的物流成本较高。通过与南山铝业的比较研究发现, 云铝应努力夯实自身产业链的上游(能源、电力), 以尽可能降低潜在的市场风险; 云铝还应积极拓展云南及周边省区和东盟市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提升云铝产品在该区域的市场份额, 一定程度上扭转物流成本较高的劣势。 2、 云铝通过后向一体化解决以前大量外购氧化铝的问题; 而南山铝业的子公司东海氧化铝有限公司, 距离龙口港仅20公里左右,有专用的高速公路, 运输成本较低, 公司的在建港口将会使其未来的运输成本更低。公司氧化铝全部进口, 产地主要为澳大利亚、印尼和印度, 氧化铝采购量均签订长单, 但进口价格并不固定, 可根据市场进行调节。而云铝股份和其他的铝业企业就可能面临更多的进口低成本铝锭的冲击。(4)云南铝产业存在问题 1、氧化铝产业发展较落后。云南省铝工业的氧化铝主要依靠外购,目前仅有文山铝土矿建朋氧化铝生产线。 2、铝加工产品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进口产品仍有距离。 3、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排放仍然是阻碍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 (5)发展方向 1、铝冶炼重大节能技术。 我国铝冶炼工业的综合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简化和缩短生产流程、提高氧化铝生产中的循环效率和产出率,进一步降低电解综合电耗等,是我国铝工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需要持续开发和改进的重大关键技术。电解铝方面,依靠现已具备的技术基础和研发经验,重点开展大型铝电解槽整体节能长寿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活动,在优化电解槽结构与参数,提高阳极电流密度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吨铝直流电耗13200kwh,铝电解槽平均槽寿命达到20002500天以上,铝电解碳阳极净消耗达到350kg/吨铝的技术指标,并申报12项专利。氧化铝方面,可采取引进消化的方式,重点开展拜耳法高浓度铝酸钠溶出浆液高效分离技术及高分解率生产技术研究;高浓度碳酸化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技术;高效低耗硅渣处理技术以及新型高效化学添加剂开发技术,扩大云南省氧化铝生产能力,并使氧化铝综合能耗降到800kg标煤/吨。 2、中高强度、宽幅铝合金板带生产工艺技术创新。 依靠骨干企业自主创新,持续改进铸轧法生产铝合金板技术,重点突破中高强度、宽幅铝合金板带铸轧法生产技术,并开发出成套装备,使铸轧坯料生产铝合金板材的产品性能稳定, 力学性能达到德国EN485标准,生产线连续稳定运行不小于18天/月,铸轧法生产5754合金板材合格率75%,金属烧损率3%。并申报12项专利,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我省铝加工产品竞争力。 3、高精度铝及铝合金材料短流程连续化制造技术。 目前,世界铝加工技术向着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短流程、环保、安全型方向发展,我省铝加工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加工技术、控制技术、熔铸技术、轧制技术、挤压技术、锻压技术和热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骨干企业应积极探索高精度铝及铝合金材料短流程连续化制造技术。重点研究高效率、高精度、高品质、低能耗的铝及铝合金板带热连轧、冷连轧技术,铝及铝合金板带快速铸轧、电磁铸轧技术,铝合金型材连续挤压加工技术,提高铸轧速度,降低生产能耗。云南省铝冶炼及加工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和技术基础,与贵阳铝镁设计院、昆明冶金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具备开展铝行业前瞻性技术研发的实力和条件。 4、再生铝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 再生铝合金能耗仅为原铝生产能耗的5%,增加再生铝产量是铝产业实现节能降耗最快速有效的途径。根据国家要求,2010年我国再生铝消费量应达到总消费量的30%。目前我国再生铝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工艺路程和设备问题都尚未解决,多采用各种合金废料一起混炼的方式,能耗和环保水平低,而且严重影响再生铝的产品性能。应选择一批再生铝生产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组织我省相关技术力量开展联合攻关,重点突破再生铝熔炼技术、再生铝保性技术、再生铝熔炼废气、炉渣无害化处理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3、锌产业 (1)我国锌的发展状况我国锌储量21.8%都在云南省,云南是我们锌储量最多的省份。省内锌矿多集中在个旧、建水、兰坪、会泽等地区。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截止2009年底中国锌资源储量达到1.1亿。其中基础储量为3839万吨,位居全球首位。2005年-2010年间,国内锌精矿产量平均增长8.3%,到2010年达到330万吨,占全球27%份额,中国锌精矿产量主要集中在云南、内蒙、湖南、四川和广西。2010年上述5省区的锌精矿产量合计达到22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8%。国内锌矿山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国内有800家以上锌矿山企业,而2010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只有15家,占全国总产量的32%。目前在建的铅锌矿山扩展项目有20个,预计2013年底将新增铅锌年产选能力1248万吨,折合锌精矿产量44万吨。这20个项目中铁,79%的锌精矿新增产量都集中在内蒙、甘肃和广西3省区。另外,2/3的新增产能为现有矿山生产能力的扩大,而新发现矿山的新建项目产能只能占1/3。未来国内铅锌精矿的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于现有矿山的扩产。随着未来矿山扩产项目的陆续投产,预计2011年-2015年间中国锌精矿将保持6.1%的年平均增速,到2015年产量达到44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3%。近15年来我国锌产量迅速增长,1995年为107.67万吨,2000年195.7万吨2005年达到271.1万吨。1995至2005年,年均递增9.7%;2000至2005年,年均递增6.7%。随锌产量基数增大,年均递增率已逐年递减。但从2002年起,我国锌产量,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是名符其实的锌的生产和消费大国。1998年至2008年,世界锌矿山产量从763.2万吨增加到1206.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4.7%;精炼锌产量从798.6万吨增加到1153.1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7%。同期,中国锌矿山产量从127.3万吨增加到361.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1%;精炼锌产量从148.6万吨增加到391.3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0.2%,均大大高于世界同类产品的年均增长率。1998年2008年,世界精炼锌消费量从798.55增加到1134.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3.6%。同期,中国精炼锌消费量从112.78万吨增加到401.86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3.5%。2008年与1998年相比,世界消费量增加了336.05万吨,中国消费量却增加了289.08万吨,约占世界消费量的增加量的86%。中国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从1998年的14.1%增长到2008年的35.4%。今年又有超过20万t/a的冶炼产能投产。国内锌的采选能力增长,赶不上冶炼能力的增长,进口精矿的量也受到国际市场限制。(2)我国锌发展存在的问题1、原料供应不足已成为锌冶炼产能增长的瓶颈。资源储量据2005年统计仅2095万t,基础储量也只有3250万t。照现有生产和开发速度,国内锌资源只能再维持78年的用量。2、在我国,铜、铅、铝、锡等金属的废杂金属的回收利用,已受到有关部门和企业一定程度的重视,唯有锌的二次资源回收利用,仍重视不够,处于自流状态,没有形成产业。据有色金属资料汇编统计,我国近5年来再生锌产量列于表其中镀锌及干电池行业用锌量已超过50%,其废杂金属均未进行有效回收。发达国家锌的二次资源回收率已达到锌产量的30%。美国有80多家电炉炼钢厂,集中处理废旧镀锌钢材,产出含Zn、Pb、Cd的烟尘,经进一部富集分离,作为生产这些金属的原料,有效地提高了锌等二次金属的回收比率。目前世界上约有50家再生锌回收厂,其产量占世界锌总产量的10。干电池回收锌在我国仍处于研究阶段,据报导,日本和韩国均已建设了年产锌5000t以上干电池回收利用工厂。二次锌资源回收,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是对用锌量最大的镀锌钢材的废杂料需要集中收集,集中在能有效回收锌的专门炼钢厂处理。其次要加快研究步伐,尽快突破废干电池经济有效的回收工艺。其他除氧化锌涂料难以回收外,锌材、压铸合金,铜锌合金等只要注意收集,均能较易回收其有价金属。如果锌的二次金属回收率达到消费量的30%,意味着我国每年可回收90万t锌,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锌资源的压力。 3、扩大企业规模才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整体水平 我国锌冶炼企业,前几年统计有几百家,单电炼锌厂就有近40家,企业平均产锌量不足万t。全国年产锌10万t以上的有五家,株冶最大,年产锌3033万t。大厂,如株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就比较高。小锌厂要经济有效地全面回收锌资源中的伴生金属很困难,存在着浪费资源的问题。国外锌公司规模相对较大,世界十大铅锌公司,控制着世界铅精矿总产量的48.7%,锌精矿总产量的43%。嘉能公司控股的锌产能达64万t/a;优美利公司锌产量达到65万t/a;高丽亚铅公司铅锌产能达到90万t/a,是世界最大的精锌生产公司。这些公司,锌资源的综合利用 程度都高于我国现有水平。我国锌冶炼的发展方向也应该适度减少锌企业数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成为锌生产的强国。技术角度看,推广常压氧浸工艺值得重视。常压氧浸具有加压氧的特点,可生产元素硫,锌的浸出率高达98%以上,又克服了加压氧浸因单体硫影响易在釜内及矿浆管道内产生物料粘结的缺点,投资也低于同等规模加压氧浸技术,号称是第三代炼锌新技术。或者可成为我国今后锌冶炼推广应用的首选技术。 (3)云南代表企业 核心企业集团: 驰宏锌锗。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 是一家成立于2000年7月的股份公司, 是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控股的A 股上市公司, 是云南第一家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企业, 公司具有年采选矿石60万吨、锌产品16 万吨、铅产品5万吨、锗产品10吨、硫酸26万吨、银120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司拥有科研&矿山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冶金化工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2009年伊始, 公司30吨/年铅锌矿伴生金属锗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根据相关报道, 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 计划建设周期10个月, 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推进驰宏锌锗产品的精深加工, 提高产品含金量, 扩大产业链,夯实企业的龙头地位。正是(4)云南锌业市场分析 由于驰宏锌锗近年来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 其冶炼量和矿产量指标均优于另两家主要的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金岭南和宏达股份。 按通行的标准, 西方国家锌冶炼的现金成本(在冶炼厂内将原料转变为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 一般可分为三部分: 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和其他成本。首先, 在劳动力成本方面, 尽管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较低, 但我国锌冶炼行业的整体劳动力成本仍然要比西方发达国家低得多; 其次, 在能源成本方面, 无论是采用湿法炼锌还是火法炼锌技术, 我国锌冶炼厂的能耗水平普遍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炼锌厂, 主要表现在设备能耗高和能源利用率低; 再次,在其他现金成本(主要包括维修材料、消耗品和其他成本) 方面, 我国与西方国家大致相等。因此,驰宏锌锗下一步应重点在降低能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进行攻关(5)发展方向 1、电镀锌板快。 2、 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镁锌铁氧体、镍锌铁氧体等技术的发展.4、锡产业 中国是世界上锡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探明矿产地293处,总保有储量锡407万吨,居世界第2位。矿产锡矿地分布于15个省(区),以广西、云南两省(区)储量最多,分别占全国的32.9%和31.4%,湖南、广东、内蒙古、江西次之,以上6省(区)共占全国的93%。锡矿矿床类型主要有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与中、酸性火山-潜火山岩有关的矿床、与沉积再造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和沉积-热液再造型矿床,以第一类矿床为最重要,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等世界级超大型锡矿皆属此类。这两个锡矿储量占全国锡总储量的33%。从成矿时代来看,锡矿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以中生代锡矿为最重要,前寒武纪次之。中国是世界上产锡的主要国家之一,广西南丹大厂规模最大。云南个旧锡矿开采悠久,素有“锡都”之称。(1)云南锡业代表企业核心企业: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锡生产、加工基地,是世界锡生产企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在世界锡行业中排名第一。是云南锡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店铺买卖合同5篇
- 2025至2030中国电商零售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6届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长期招聘高层次人才55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肉牛养殖金融服务创新及信贷支持与资本运作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肉牛养殖场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分析
- 2025-2030肉制品行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未来价格趋势与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
- 2025-2030羊肉冷链基础设施投资回报与运营效率报告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社会工作协会招聘项目工作人员3人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试题真题文档版(含答案)
- 公司财务u盾管理制度
- 拍摄肖像授权协议书
- 叶轮逆向设计方法与流程
- 《畜禽环境卫生》第一章-环境与畜禽的关系
- 《医疗的人文关怀》课件
- 非盗抢汽车合同协议
- 爱国卫生运动主题班会课件
- 染织工艺知识培训课件
- 全屋定制家具安装规范
- 公路应急抢修合同标准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