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_第1页
某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_第2页
某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_第3页
某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_第4页
某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 号:CDHG 版本号:YA01 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发 布 人: 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安环部 发布批准页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编制了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本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经审核,同意批准实施:编号为:CDHG,版本号为:YA01的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本公司各部门、各级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执行。批准人:批准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 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31.4 预案体系31.5 工作原则3第二章 基本情况42.1企业概况42.2项目地理位置和平面布置42.3项目基本组成及水电供应42.4 生产工艺简介82.5 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治理92.6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12第三章 环境风险评估133.1 生产工序环境危险源识别133.2 危险物质识别133.3 锅炉环境危险源识别223.4危险废物处理223.5环境事件的危害性定量分析233.6环境应急能力评估26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274.1 应急组织体系274.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284.3应急救援队伍及职责29第五章 预防与预警305.1危险源监控305.2预防及措施305.3预警及措施30第六章 应急响应326.1 响应分级326.2 信息报告326.4应急准备336.5应急监测336.6现场处置346.7受伤人员救治346.8安全防护346.9信息发布356.10应急终止35第七章 后期处置357.1善后处置357.2恢复重建367.3调查与评估36第八章 应急保障368.1 通信与信息保障368.2 应急队伍保障378.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378.4 应急环境监测保障378.5 其他保障39第九章 监督管理409.1 预案宣传培训409.2预案演练409.3预案修订409.4责任与奖惩41第十章 附则4110.1 术语和定义4110.2 应急预案备案4210.3 维护和更新4210.4 制定与解释4210.5 应急预案实施42第二部分 泄漏事故引环境污染专项应急预案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31.1企业概况431.2事故类型431.3 事故严重程度分析43第二章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3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443.1 应急组织体系443.2 指挥机构及职责45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474.1 危险源监控474.2预警行动48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495.1信息报告与通知495.2信息上报495.3信息传递505.4请求支援方式和内容505.5信息发布50第六章 应急处置516.1应急响应516.2 应急处置措施52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37.1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配备情况537.2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要求和管理措施54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第一章 事故特征55第二章 应急组织与职责552.1指挥机构的设置55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552.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及分工56第三章 应急处置57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573.2现场处置应急措施57第四章 注意事项59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59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59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59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59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59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60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60第四部分 附件附件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表63附件2周边关系图65附件3 应急计划区66附件4 气体报警平面布置图66附件5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名录和清单68附件6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装备配备表68附件7 危险废物处置合同69附件8 地理位置图72附件9 基本工程一览表73附件10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74附件11 雨污管网平面图75 单位地址:xxxxxxxxxxxx 事故应急电话:xxxx-xxxxxxxx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 总则1.1编制目的为确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和各项管理制度,防止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并能够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尽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特编制本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2013年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9、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44号);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 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13、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14、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15、剧毒化学品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 2003第2号);16、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1号(2008年6月);1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 5085.1);1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1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5.4);2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 5085.5);2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2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7);24、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5、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9月);2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9、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3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3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3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3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7、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38、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化字200443号);39、关于加强企业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200415号);40、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指南;41、山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导则(试行);42、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43、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溶剂油深加工项目消防设计专篇。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针对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公司内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突发环境事件划分为3个级别,具体划分如下:1)企业级(企业重大环境事件):事故影响超出公司范围,废水或大气污染物已泄漏至外环境,临近的企业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公司厂区之外的周围地区和群体(社会级)。本预案指由于物料泄大量漏、生产设备故障、危险作业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2)企业级(企业较大环境事件):事故的有害影响超出车间范围,但局限在公司的界区之内并且可被遏制和控制在公司区域内,未造成人员伤害的后果,但有群众性影响(公司级);3)企业级(企业一般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引发事故影响车间生产,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在各车间之内,并且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公司局部区域内,未造成人员伤害的后果(车间级)1.4 预案体系根据本企业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本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根据本企业生产特点,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所设置的预案。(3)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部位、设备设施、事件及灾害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1.5 工作原则 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中,必须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响应敏捷、快速控制,科学有序、有效恢复”的原则。坚持预防和救援相结合,把保证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建立统一指挥、响应迅速、职责明确的分级响应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第二章 基本情况2.1企业概况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经济开发区富源五路,西侧为富源五路,北侧为恒业三路,东侧和南侧均为空地。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总投资为983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崔洪昌。2012年8月28日滨州市环境保护局以滨环字201297号关于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溶剂油深加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2014年9月1日沾化县环境保护局以沾环管字201420号关于对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溶剂油深加工项目申请试生产的批复,同意该项目进行试生产。公司主要以石脑油原料生产6#溶剂油、120#溶剂油、140#溶剂油、180#溶剂油、200#溶剂油。2.2项目地理位置和平面布置本项目位于山东沾化经济开发区内,西侧为富源五路,北侧为恒业三路,东侧和南侧均为空地。厂址地理位置见图2-1。厂区平面布置见图2-2。2.3项目基本组成及水电供应该项目主要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储运工程、环保工程等。该项目基本组成见表2-1。1、给排水(1)给水本项目用水主要环节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循环冷却补充水、地面冲洗用水、绿化用水等,用水均由山东沾化经济开发区现有的供水管网提供。水量能够满足正常生产用水量需求。(2)排水该项目的排水方式:全厂设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厂内排水沟设计坡度3,排向厂区北侧,排水通畅,不会形成内涝及影响生产。采用清污分流排水体制。装置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水排出;本项目地面冲洗水、初期雨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经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排入山东沾化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处理达标后再排至潮河。循环系统排污水为清静下水,由雨水管网排至潮河。 单位地址:xxxxxxxxxxxxx 事故应急电话:xxxx-xxxx第 73 页 表2-1 基本工程一览表类别主要内容主体工程石脑油预处理装置石脑油预处理装置一套,主要包括碱洗塔、水洗塔、脱硫塔、精脱硫塔等设备各一台生产线1条分4条分馏线1#分馏线生产6#溶剂油,该分馏线包括原料换热器、分馏塔、塔顶冷凝器、回流罐、塔底再沸器等设备2#分馏线生产120#溶剂油,该分馏线包括原料换热器、分馏塔、塔顶冷凝器、回流罐、塔底再沸器等设备3#分馏线生产140#溶剂油,该分馏线包括原料换热器、分馏塔、塔顶冷凝器、回流罐、塔底再沸器等设备4#分馏线生产180#溶剂油、200#溶剂油,该分馏线包括原料换热器、分馏塔、塔顶冷凝器、回流罐、塔底再沸器等设备公用工程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设冷却塔1座,冷却能力200m3/h,为各冷凝器提供循环水给水管网厂内生产和生活给水管网排水系统污水系统厂区内污水管网与山东沾化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相接雨水系统可使用事故水池作为初期雨水贮池,要求建设事故水切换装置一套供热系统新建300万大卡的导热油炉1台,为各蒸馏塔底的再沸器提供热源配电系统企业自400KVA的变电器系统储运工程原辅材料储罐石脑油储罐:6个3000m3(17.015.85m)的内浮顶罐30%NaOH碱液卧罐1个,容积为30m3产品罐区4个3000m3的6#溶剂油罐;2个3000m3、2个2000m3的120#溶剂油罐;4个2000m3的140#溶剂油罐; 2个2000m3的180#溶剂油罐;4个2000m3的200#溶剂油罐;以上产品储罐均是内浮顶罐环保工程导热油炉燃煤烟气配套湿式脱硫除尘器一套,脱硫除尘效率为60%和95%,经35m高的烟囱排放不凝气不凝油气经压缩、二次冷凝后通入导热油炉炉膛内燃烧废水处理厂区实行雨污分流,设60m3隔油池1座,用于初期雨水、地面清洗水及事故废水的预处理事故处理系统建设800m3的消防水池一个、800m3事故水池一座;可使用事故水池作为初期雨水贮池,事故水切换装置一套;噪声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减震等措施风险根据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要求,储罐区设置高1.2m防火堤,并采取防渗措施,净容积5821m3固废设立危险废物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进行设计、建设空地空 地图2-2 山东xxxx化工有限公司平面布置图事故水池、隔油池罐 区危废仓库办公室装 置 区导热油炉富源五路恒 业 三 路1234562、供电该项目新建供电能力400KV的变压器一座,项目用电由当地电力部门保证供应。装置控制室、安全疏散出口等重要位置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在电源事故期间,项目备有柴油发电机一台,当电厂突然停电时自动切换,确保生产连续稳定。3、供热办公室等生活设施采暖采用空调设施;项目生产过程中需要热能,采用300万Kcal/h导热油炉为精馏工序提供热源。2.4 生产工艺简介2.4.1石脑油精制原料石脑油中含有一定的硫份,主要物质包括硫醇、H2S及其少量单质硫,硫含量约30ppm。在对其进行分馏前,需要根据石脑油中的硫含量对其进行精制,依次进入碱洗塔、水洗塔、脱硫塔、精脱硫塔。1、碱洗石脑油从储罐经原料泵入碱洗塔(碱洗塔设置30%的NaOH溶液循环系统,碱液循环流量约67m3/h),在碱洗系统中, H2S与碱反应生成硫化物,从而将酸性物质从石脑油中脱除。在碱液反应塔出口取样分析,若H2S含量小于10 ppm,碱洗合格,可将油品送入水洗塔;若不合格,则应将油品回流至原料罐,适当调节液碱比,直至合格为止。碱洗塔内的循环碱液浓度小于4%后,需更换新鲜碱液,废碱液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山东腾跃化学危险废物研究处理有限公司)。2、水洗碱洗塔出来的石脑油,将不可避免地携带出少量碱液,石脑油碱洗后从碱洗塔顶部出料,进入水洗塔(水洗塔内采用自来水),可防止碱液进入后续系统。随着水洗过程的进行,水洗塔内的碱液的浓度逐渐增大,可循环至碱洗塔内,没有外排。3、脱硫塔水洗后原料油从水洗塔顶部出料进入脱硫塔(催化剂采用W702复合氧化物精脱硫剂)。H2S、元素硫与脱硫剂中的活性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硫化物或硫酸盐,其反应原理如下:MO+H2S=MS+H2O M代表金属在脱硫塔后分析H2S含量,当脱硫塔出品油品H2S含量小于1 ppm后,再进入精脱硫塔。4、精脱硫脱硫塔出来的油剂进入精脱硫塔,精脱硫塔通过氧气补充阀补入一定量的氧气,在W201硫醇转化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油剂中的硫醇类(RHS)氧化为二烷基二硫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4RSH+O2 = 2RSSR+2H2O在上述精脱硫过程中仅需通入少量氧气,没有过量氧气产生,不存在氧化尾气情况,因此该过程没有废气产生。另外,脱硫塔、精脱硫塔内部的催化剂均有滤网保护,催化剂不会随油剂带出,不用过滤等工艺。2.4.2溶剂油精馏工序1、经过精制的原料油进入1#精馏塔中,塔顶温度控制在50,塔釜温度控制在60,塔内压力控制在0.02Mpa。塔顶物料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1#回流罐,经1#塔回流泵,一部分打回流,另一部分经冷却器冷却后去6#溶剂油储罐;塔底物料经1#塔底输送泵,一部分送至2#精馏塔作为进料,一部分去换热器与原料换热。2、在2#精馏塔中,塔顶温度控制在110,塔釜温度控制在130,塔内压力控制在0.02Mpa。塔顶物料120#溶剂油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2#回流罐,经2#回流泵后,一部分打回流,另一部分经冷却器冷却后去120#溶剂油储罐;塔底物料经塔底输送泵一部分送至3#精馏塔,一部分去换热器与原料换热。3、在3#精馏塔中,塔顶温度控制在130,塔釜温度控制在150,塔内压力控制在0.02Mpa。塔顶物料140#溶剂油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回流罐,经回流泵后,一部分打回流,另一部分经冷却器冷却后去140#溶剂油储罐;塔底物料经塔底输送泵一部分送至4#精馏塔,另一部分去换热器与原料换热。4、在4#精馏塔中,塔顶温度控制在170,塔釜温度控制在190,塔内压力控制在0.02Mpa。塔顶物料180#溶剂油经塔顶冷凝器冷凝后进入4#回流罐,经回流泵后,一部分打回流,另一部分经冷却器冷却后去180#溶剂油储罐;塔底物料经塔底输送泵送至换热器与原料换热后,再经冷却后进入200#溶剂油储罐。工艺流程及其产污环节见图3-3。2.5 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治理2.5.1 废水该项目生产过程不产生外排废水。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和地面冲洗水,年排放废水约为2400吨。地面清洗水和生活废水经隔油收集后通过开发区污水管网排山东沾化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2.5.2 废气该项目有组织废气主要为导热油炉燃煤废气。无组织废气主要为生产设备、物料储罐区及其装卸车过程产生的无组织废气。2.5.2.1有组织排放废气1、不凝气:本项目整套装置均用管道连接,物料处于密闭状态,生产中少量不凝气体产生, 项目溶剂油主设备分馏塔后面均设二级冷凝器,考虑到回流罐对温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一级冷凝器出口温度为3035,二级冷凝器出口温度为2530,在二级冷凝器处设置安全阀门将部分无法冷凝下来的不凝气集中收集后送至缓冲罐,在缓冲罐暂存后,通过管道连接至导热油炉引风口,管道口设置阻燃器和压力阀,待缓冲罐中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压力阀打开,不凝气在风机的牵引下与空气一起吹入导热油炉炉膛,在由下往上通过煤层的过程中,将不凝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转化为CO2和H2O,实现对不凝气的净化处理,处理后的废气与燃煤废气一起经35m高的烟囱排放。2、导热油炉燃煤废气:该项目1台300万大卡燃煤导热油炉产生的废气经湿式脱硫设施处理后,通过1根35m高的排气筒外排。2.5.2.2无组织排放废气无组织废气主要为储罐区呼吸阀排气产生的非甲烷总烃、装置区生产设备轻微泄漏产生的非甲烷总烃和装卸车无组织挥发气体。 罐区 导热油炉排气筒 精馏塔设备现场 碱洗水洗脱硫装置现场图2.5.3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催化剂、废导热油、隔油池污泥、废碱液、燃煤煤渣、生活垃圾。废催化剂、导热油炉产生的废油、隔油池含油污泥、废碱液委托山东腾跃化学危险废物研究处理有限公司处置,导热油炉产生的燃煤灰渣外售给沾化县强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作为建筑材料外卖,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处置情况见表2-3。 表2-3 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产生源主要成份产生量(t/a)处理去向类型废催化剂重金属14.5由山东腾跃化学危险废物研究处理有限公司处置危险废物导热油炉废油1.5隔油池隔油池污泥0.1废碱液硫化钠等48导热油炉燃煤燃煤煤渣276强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用作建筑材料一般固废职工办公生活生活垃圾7环卫部门统一处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都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方式,不外排。2.5.4 噪声本项目主要固定噪声源主要为鼓风机、循环水冷却塔、各种泵类等,主要采取了厂区合理布局、隔声、减震等降噪措施。2.6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调查一、项目周围环境状况1、企业周围环境状况环境空气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地表水潮河水质已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的要求;由于受当地水文条件的影响,评价区内地下水不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类标准的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的要求。 二、企业周围敏感目标调查企业周围环境影响范围内共有14个敏感保护目标,影响人口共计8144人。企业周围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表2-4。表2-4 企业周围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序 号名称联系电话与厂址相对方向与厂址相对距离(m)人口(人)村 庄1N142010802NNW23503503NW195013804NW134018705WNW215012106SW27601707WNW1230830周边企事业单位1W150652WN27152203SW7001154SW9007005N150216WN150637N30070合计8144第三章 环境风险评估3.1 生产工序环境危险源识别公司的主要生产流程为原材料(石脑油)采购进厂,经碱洗、水洗、脱硫、精脱硫、蒸馏等几道工序进行生产,蒸馏出不同规格产品,经检测合格后即为成品。(1)在石脑油采购进厂卸车时泄漏,或泄漏后遇明火爆炸,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造成公司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2)在碱洗、水洗、脱硫时泄漏,会造成厂区土地污染,作业人员如果没有安全防护装备会威胁员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公司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3)导热油炉排放废气会对厂边环境造成污染。(4)生活垃圾如果处理不合理,随意排放,造成环境污染。(5)原料罐区泄漏挥发,污染大气环境,或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污染大气环境,破坏生态环境。(6)物料泄漏,地面防渗措施不当,导致物料下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环境。3.2 危险物质识别 (1)识别标准火灾危害确定标准和爆炸危害确定标准分别见表3-1和表3-2。表3-1 火灾危害确定标准序号种类内容1极易燃闪点小于0和初沸点不大于35的液体和液化易燃气体2高度易燃闪点小于21但不是极易燃物质3易燃的闪点不小于21且不大于55的液体和固体4可燃的闪点大于55的液体和固体5爆炸的最低引爆能量超过爆炸触发阈引起爆炸,同时伴有着火现象的物质表3-2 爆炸危害确定标准序号种类内容1蒸汽/空气混合物爆炸易燃气体和闪点小于21的液体,在环境温度下气体/液体释放形成的气体/蒸汽/空气混合物有巨大爆炸危险2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汽/空气混合物闪点在21至100之间的物质3微细分散的固体颗粒物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场合,可燃液体的烟雾通常也是爆炸性的(2)火灾爆炸物质危险特性项目涉及的物料及存储介质火灾爆炸危险特性见表3-3和表3-4。表3-3 主要原料、产品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分类序号物质名称熔点()沸点()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V%)火灾危险分类下限上限1石脑油-20160-183501.18.7甲B2溶剂油-20200-183501.18.7甲B表3-4 主要储罐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分类序号物料名称储罐贮罐型式介质火灾危险性类别规格个数总容积1原料储罐200048000内浮顶罐甲B26#溶剂油200024000内浮顶罐甲B3120#溶剂油200024000内浮顶罐甲B4140#溶剂油200012000内浮顶罐甲B5200#溶剂油200024000内浮顶罐甲B6180#溶剂油200012000内浮顶罐甲B7备用罐30001030000内浮顶罐甲B8由表3-3和表3-4可见,项目原辅料中易燃易爆物质及存储场所都有潜在的发生火灾爆炸的可能性,若防护处理措施不当,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引发环境污染事故。(3)石脑油、溶剂油的危险特性表3-5 石脑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石脑油别名溶剂油;粗汽油;石油英外观及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分子式主要为烷烃的C4C6成分分子量CnH2n+2(n=58)密度(g/cm3)相对密度(水=1)0.780.97沸点()20160闪点()-18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苯、煤油、沥青等物质危险类别A3.2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引燃温度()350爆炸极限(V%)1.16.0废弃处理控制焚烧法处置焚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毒理学数据LC50:16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毒性分级中毒UN编号1256CAS.NO.8030-30-6危险货物编号32004包装方法槽车运输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健康危害石脑油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等缺氧症状。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露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表3-6 6#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6#抽提溶剂油英文名称soybean extracting solvent No.6外观及性状无色透明液体侵入途径食入、吸入密度(g/cm3)0.6550.686(相对水)沸点()67.5熔点()-92.5溶解性溶于苯、氯份、丙酮、四氯化碳等有机溶济,但不溶于水主要用途可作清洗剂,清洗电子零件,也可用作金属脱油去污清洗剂,广泛用于印刷、五金、电子、胶水、橡胶、国防工业、油漆、化工、油脂等工业方面物质危险类别A3.2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标记易燃爆炸极限(V%)1.18.7废弃处理焚烧法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列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具有刺激性,可引起恶心、头痛和呕吐急救措施吸 入: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立即将有关患者转移。若患者呼吸停止,须进行人工呼吸。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误 食: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可能请使用香皂。除去大部分被沾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再次穿着前须洗净。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刺激感消退。若刺激感仍持续,需进行医疗处理。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露应急处理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向、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应急人员应戴正压字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使用防爆等级达到要求的通讯工具。采取关闭阀门或堵漏等措施切断泄漏源。如果储罐或槽车发生泄漏,可通过倒罐转移尚未泄漏的液体。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泄漏物,防止流入河流、下水道、排洪沟等地方。用泡沫覆盖泄漏物、减少挥发。用雾状水驱散、稀释挥发的油气。收容的泄漏也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残液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表3-7 12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120#溶剂油英文名称Solvent 120#外观及性状清澈透明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密度(g/cm3)0.7050.725(相对水)闪点()-15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橡胶工业,制鞋行业,再生胶的综合利用,调制各种粘合剂物质危险类别A3.2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标记易燃物质爆炸极限(V%)1.16.0废弃处理用控制焚烧法处理分解产物CO、CO2、SO2包装方法罐装毒性特性吸入:其蒸气浓度在高于建议暴露值时,会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造成头痛和眩晕。可能有麻醉性,可能对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皮肤接触:经常或长期接触会使皮肤脱脂而乾燥,造成不适和皮肤炎。眼睛接触;会使眼部不适,但不会损伤眼组织。误食:在吞咽或呕吐时吸入呼吸系统的少量液体,会异致支气管炎和肺部肿;毒性极小。慢性的:该产品含有正已烷。过多的接触正已烷会导致外围神经系统,尤其是手臂及腿部神经长期及不可逆的损伤。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刺激性;对身体有害:长期吸入会对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对身体有害:吞入后会造成肺部损伤;气雾会使人昏昏欲睡及晕眩。急救措施吸 入: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立即将有关患者转移。若患者呼吸停止,须进行人工呼吸。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误 食:若发生吞服,勿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可能请使用香皂。除去大部分被沾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再次穿着前须洗净。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刺激感消退。若刺激感仍持续,需进行医疗处理。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带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泄露应急处理消除点火源;向下风口地带的居民发出火灾和爆炸警告;阻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水网或低洼地带。隔离人群;无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危害源;若物质进入水网或下水道,或污染了土地或作物,必须通知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将其对地下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用黄沙和泥土吸附溢漏液体。用泵(使用防爆型或手动泵)或适当的吸收材料回收。若液体太粘而不能泵送,则用铲和小桶铲起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化合物或水喷洒灭火。 140#、18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指标同上表3-8 200#溶剂油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中文名称200#溶剂油英文名称ligroin外观及性状无色,透明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分子式无资料分子量无资料密度(g/cm3)0.780-0.970(相对水)闪点()-732溶解性微溶于水,可与醇、醚、丙酮、一硫化碳、四氯化碳、乙酸等混溶主要用途用作石油炼制及化工原料,其产品可做燃料、口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物质危险类别A3.2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标记易燃物质爆炸极限(V%)1.16.0废弃处理用控制焚烧法处理毒理学症状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刺激性:有刺激性,吸入高浓度有麻醉作用。毒性分级低毒UN编号1267分解产物CO、CO2、SO2危险货物编号32003包装方法罐装危险特性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本品对皮肤有刺激性。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忌用肾上腺素。食入: 误服用应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催吐,急送医院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带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泄露应急处理切断电源后。迅速撤离泄露污染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尽可能将泄露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吸收残液。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灭火方法可用泡抹、二氧化碳、干粉灭火。表3-9 液碱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及应急防范措施中文名称氢氧化钠英文名称Sodiun hydroxide;Caustic soda别 名苛性钠;烧碱;火碱;固碱CN编号82001分子式NaOHCAS 1310-73-2分子量40.01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蒸汽压0.13kPa(739)闪 点-熔 点318.4沸 点1390密 度相对密度(水=1)2.12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主要用途用于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急性毒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做危废处理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3.3 锅炉环境危险源识别导热油锅炉排出的废气经湿式脱硫除尘器处理后,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6.32t/a、氮氧化物8.82t/a,排放浓度分别为122mg/m3和79mg/m3,如除尘器出现故障,会造成烟尘排放超标对环境造成污染。锅炉运行、操作不符合要求时会出现爆炸现象,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锅炉运行中产生的灰渣,如果处理不合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3.4危险废物处理公司涉及的危险废物主要有:(1)废催化剂:脱硫塔使用W702催化剂,精脱硫塔使用W201催化剂,两种催化剂均为两年更换一次,平均每年产生W702催化剂7.1吨、W201催化剂8.6吨,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