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_第1页
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_第2页
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_第3页
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_第4页
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编 号:号:XTHXTH2012014-4-0101 版本号:版本号:YAYA0101 江西某某某实业江西某某某实业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江江西西 某某某某某某 实实业业 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颁布日期:颁布日期:2012015 5 年年 1010 月月 1010 日日 1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的要求,本公司成立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对本公司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了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 危害程度,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客观 评价了本单位的应急能力,掌握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并在充 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各级人员的意见后,编制完成了江西某某某实业 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 目目 录录 批准页批准页.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8 1 1范围范围.8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8 3 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8 3.1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8 3.2 应急准备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8 3.3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8 3.4 应急救援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9 3.5 应急演练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9 4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应急预案编制程序.9 4.1 概述概述.9 4.2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9 4.3 资料收集资料收集.9 4.4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9 4.6 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10 4.7 应急预案评审应急预案评审.10 5 5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10 5.1 概述概述.10 5.2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11 5.3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11 5.4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11 6 6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12 6.1 总则总则.12 6.1.1 编制目的.12 6.1.2 编制依据.12 6.1.2.1 有关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12 6.1.2.2 有关安全生产主要技术标准12 6.1.2.3 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13 6.1.3 适用范围.13 6.1.4 应急预案体系.13 6.1.5 应急预案工作原则.14 6.1.5.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14 6.1.5.2 坚持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的原则。15 6.1.5.3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15 6.1.5.4 坚持依靠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15 6.2 事故风险描述事故风险描述.15 6.2.1 企业慨况.15 6.2.2 工艺流程简述:.16 3 6.2.3 生产过程事故分析.17 6.2.3.1 火灾、爆炸.18 6.2.3.2 中毒和窒息.19 6.2.3.3 灼烫20 6.2.3.4 触电20 6.2.3.5 机械伤害21 6.2.3.6 高处坠落21 6.2.3.7 物体打击21 6.2.3.8 车辆伤害22 6.2.3.9 起重伤害22 6.2.3.10 坍塌22 6.2.3.11 淹溺22 6.2.3.12 噪声22 6.2.3.13 粉尘23 6.2.3.14 高温与热辐射23 6.2.3.15 其它事故24 6.2.4 主要工艺系统事故分布24 6.2.5 危险目标的确定.25 6.2.6 危险程度的分类.25 6.3 应急组织应急组织机机构及职责构及职责.26 6.3.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设置.26 6.3.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26 6.3.3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27 6.3.4 指挥部人员分工.27 6.4 预警及信息报告预警及信息报告.28 6.4.1 预警.28 6.4.1.2 预警信息的手机、监测和分析28 6.4.1.3 预警分级29 6.4.1.4 预警行动29 6.4.2 信息报告.29 6.4.2.1 信息接收与通报29 6.4.2.2 信息上报30 6.4.2.3 信息传递30 6.5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31 6.5.1 响应分级.31 6.5.2 响应程序.31 6.5.2.1 抢险救援方式、方法31 6.5.2.2 检测、抢险、救援人员防护、监护措施32 6.5.2.3 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32 6.5.2.4 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32 6.5.3 处置措施.33 6.5.3.1 电源线产生火花引起电气设备着火发生后对策措施33 6.5.3.2 危险化学品泄漏遇明火发生后对策措施:33 6.5.3.3.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34 6.5.3.4 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35 6.5.3.5 危险区的设定35 6.5.3.6 医院救治机构确定及处置方案35 6.5.3.7 提供受伤人员的致伤信息36 6.5.3.8 应急救援药品、器材贮备36 6.5.4 应急结束.36 4 6.6 信息公开信息公开.37 6.7 后期处置后期处置.37 6.7.1 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37 6.7.2 事故现场洗消工作的负责人和专业队伍.37 6.7.3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的确定.37 6.7.4 事故危险的解除.37 6.8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38 6.8.1 通信与信息保障.38 6.8.2 应急队伍保障.38 6.8.3 物资装备保障.38 6.8.4 其他保障.38 6.9 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预案管理.39 6.9.1 应急预案培训.39 6.9.1.1 培训制度39 6.9.1.2 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40 6.9.2 应急预案演练.40 6.9.2.1 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目的40 6.9.2.2 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类型40 6.9.2.3 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基本任务41 6.9.2.4 演练人员41 6.9.2.5 演练实施过程41 6.9.2.6 演练内容42 6.9.2.7 演练方法42 6.9.2.8 演练总结42 6.9.3 应急预案修订.43 6.9.4 应急预案备案.43 6.9.5 应急预案实施.43 7 7、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43 7.1 事故风险分析事故风险分析.44 7.1.1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44 7.1.2 易燃易爆性物质分析.44 7.1.3 有毒物质分析.45 7.1.4 其他有窒息性危险物质分析.45 7.1.5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45 7.1.6 危险度评价.52 7.1.7 危险目标确定.55 7.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55 7.2.1 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人员.55 7.2.2 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工作职责.55 7.3 处置程序处置程序.56 7.3.1 信息报告与通知56 7.3.2 信息上报57 7.3.3 信息传递58 7.3.4 应急响应58 7.3.4.1 响应分级.58 7.3.4.2. 响应程序.59 7.4 处置措施处置措施.60 5 7.4.1.防护61 7.4.2、询问有关情况61 7.4.3、侦查检测61 7.4.4、警戒61 7.4.5、救护61 7.4.6、控险62 7.4.7、堵漏62 7.4.8 输转.62 7.4.9、应急处理处置方法62 7.4.9.1 泄漏遇明火爆炸应急处理:62 7.4.9.2 火灾应急处置:63 7.4.9.3 爆炸应急处置:63 7.4.10、洗消、洗消.64 7.4.11、清理、清理.64 7.4.12、警示、警示.64 8 8、锅炉生产安全事故锅炉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65 8.1 事故风险分析事故风险分析.65 8.1.1 锅炉事故风险分析.65 8.1.1.1 锅炉的特点65 8.1.1.2 锅炉发生事故的原因65 8.1.3 预防与预警.66 8.1.3.1 危险源监控66 8.1.3.2 预警行动67 8.2 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工作职责.68 8.2.1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成.68 8.2.2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68 8.2.3 成立应急救援小组。.68 8.2.4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69 8.3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69 8.3.1.报警69 8.3.2.处置原则69 8.3.2.1 事故报告原则:69 8.3.2.3 救人优先原则70 8.3.2.4 及时抢救原则70 8.3.2.5 妥善处理善后原则70 8.3.3 锅炉事故处置措施.70 8.3.3.1 缺水事故现场处置措施70 8.3.3.2 满水事故现场处置措施72 8.3.3.3 汽水共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73 8.3.3.4 炉管爆破事故现场处置措施73 8.3.3.5 省煤器损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74 8.3.3.6 空气预热器损坏事故现场处置措施74 8.3.3.7 锅炉运行中水位表玻璃板(管)破裂事故现场处置措施74 8.3.3.8 锅炉超压事故现场处置措施74 8.3.3.9 炉膛爆燃回火事故现场处置措施74 8.4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75 8.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75 8.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75 6 8.4.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75 8.4.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76 8.4.5 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76 8.4.6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76 9 9 附件附件77 9.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77 9.1.1 值班联系电话:.77 9.1.2 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77 9.1.3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应急咨询服务电话:.77 9.1.4 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78 9.1.5 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78 9.2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78 9.2.1 应急救援常备物资.78 9.2.1.1 常备药品78 9.2.1.2 常用物品79 9.2.1.3 急救药品79 9.2.1.4 消毒用品79 9.2.1.5 急救物品79 9.2.1.6 眼科常备药物及器械79 9.2.2 应急装备清单.80 9.3 应急信息接报、处理、上报规范化格式文本应急信息接报、处理、上报规范化格式文本.81 应急信息接报情况表81 应急信息处理、上报情况表82 9.4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83 重要防护目标、危险源一览表;83 7 批准页批准页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其他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应急管理 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和生命 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编制 了江西某某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是 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单位生产 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经审核,同意批准实施:编号为:XTH2015-01,版本号为: YA01 的江西某某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公 司各部门、各级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批准人:批准人: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8 江西某某某实业有限江西某某某实业有限公司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1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体系构成和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以及附件。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最 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000.4GB/T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 4 4 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AQ/T9007AQ/T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3 3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 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3.2 应急准备应急准备 emergencyemergency preparedness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 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3.3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 emergencyemergency responseresponse 9 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3.4 应急救援应急救援 emergencyemergency rescue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 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3.5 应急演练应急演练 emergencyemergency exerciseexercise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应急预案编制程序 4.14.1 概述概述 本公司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 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 6 6 个步骤。 4.24.2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本公司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 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 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 预案编制工作。 4.34.3 资料收集资料收集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应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技 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同时收集本单 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4.44.4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 10 主要内容包括 a) 分析本公司存在的危险因素,确定事故危险源; b)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 衍生事故; c) 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4.54.5 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能力评估 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本公司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 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 措施。 4.64.6 编制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 依据本公司风险评估以及应急能力评估结果,组织编制应急预 案。应急预案编制应注重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到与相关部门和单 位应急预案相衔接。 4.4.7 7 应急预案评审应急预案评审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本公司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 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本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 行。外部评审由本公司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应急预 案评审合格后,由本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发实施,并进行备案管理。 5 5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 5.15.1 概述概述 本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 11 现场处置方案构成。本公司应根据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 危险源的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确定应急预案体系。 5.25.2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本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 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本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 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 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5.35.3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本公司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 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应急预案。专 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处置程序 和措施等内容。 5.45.4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本公司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针对具体的场所、装 置或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工 作职责、应急处置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本公司根据风险评估、岗位 操作规程以及危险性控制措施,组织本单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安全管 理等专业人员共同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12 6 6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 6.16.1 总则总则 6.1.16.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方针,规范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 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 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就是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提高防范和 处置各类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 项目试生产期间是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编制应急预案 就是未雨绸缪,防止事故发生,保证项目试生产的顺利进行。 6.1.26.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6.1.2.16.1.2.1 有关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有关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年 12 月 1 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 年 12 月 31 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 年 5 月 1 日施行)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91 号) (5)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 年 5 月 1 日施行) (6)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13 6.1.2.26.1.2.2 有关安全生产主要技术标准有关安全生产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 (3)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 素(GBZ2.1-2007) (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 (GBZ2.2-2007) (8)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 GB15603- 199(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 2008(10)安全色 GB2893-2008(11)消防安全标志 GB13495-1992(12)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4-2009(13)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3-2007(14)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5-2011(15)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AQ3009-2007 6.1.2.36.1.2.3 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 (1) 本公司年产 22KKM 合成革安全预评价报告,江西赣安 安全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2) 本公司年产 22KKM 合成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本公司提供的其它资料 14 6.1.36.1.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内年产 22KKM 合成革项目生产期间发 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6.1.46.1.4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 险源制订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 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一般分为三级。 (1) 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 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 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 故, 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内容而定制的 应急 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事故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及职 责、 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3) 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 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 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 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 置。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生产规模及危险性,本预案做为试生产期间 的专项预案。 15 6.1.56.1.5 应急预案工作原则应急预案工作原则 6.1.5.16.1.5.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 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6.1.5.26.1.5.2 坚持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的原则。坚持依法规范、职责明确的原则。 安全生产事故处置过程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区别不 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快速反应,及时妥善处置,尽快平息事态, 恢复秩序,维护稳定。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的级别和部门的职责,确 定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处置的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明确其职责,防 止滥用职权和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扩大,造成负面影响。 6.1.5.36.1.5.3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动用的资源、影响范围 等因素,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级管理、分级处置。公司董事长是 处置各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全公司安全生 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要依照各自职权,对本区域的安全 生产事故进行应急处置。 6.1.5.46.1.5.4 坚持依靠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坚持依靠科学、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 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研究,规范防控措施和应急程 序,实现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 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务储备,增强应急能力。保证预警、响应、 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险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16 6.26.2 事故风险描述事故风险描述 6.2.16.2.1 企业慨况企业慨况 江西省某某某实业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合成革产 业园,企业占地面积 90 余亩。东北为园区内道路平高六路,西北边 为江西豪丰实业有限公司,本企业主出入口从平高六路接入,南边 为工业园区预留发展地。周围安全距离以内无公共重要设施,无自然 风景区,周围环境条件良好,选址较理想。企业生产对周围环境及安 全不造成影响,周边环境也能满足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该项目产品是国内外市场非常看好的朝阳产业,需求量增长稳 定,市场前景看好。项目建设规模为 22kkm 合成革生产线项目。项 目总投资 3800 万元,注册资本 3000 万,本期项目建成后年产值 可达 33000 万元,年利润可达 5080.19 万元。企业员工共计 220 人,其中技术和管理人员 20 人。 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庞大的合成革基地做后盾,致力于 PU 和 PVC/半 PU 合成革生产与合成革助剂生产以及皮革后整饰加工, 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走精品之路,在市场上打响自己的品牌。 6.2.26.2.2 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简述: 一、工艺简述 1)湿法配料工艺 将聚氨酯树脂、DMF 按一定比例加入搅拌槽中混合,充分搅拌 即得浆料。 2)干法配料工艺 17 将聚氨酯树脂、DMF、醋酸甲酯、丁酮按一定比例加入搅拌槽 中混合,充分搅拌即得浆料。 3)DMF 回收 将废液池中含量约 25的 DMF 的废液打入反渗透式过滤器 过滤。 过滤后的废液打入粗 DMF 储罐。 将 DMF 储罐里的废液打入蒸馏塔蒸馏,将精制后的 DMF 打入 精 DMF 储罐,供皮革处理。 二、工艺流程图 1) 湿法配料工艺: 2) 干法配料工艺: 3) 回收 DMF 工艺: DMF 聚氨酯树脂 搅拌 槽 浆料 湿法生产车 间 聚氨酯树 脂 DNF 醋酸甲酯 丁酮 浆料搅拌槽干法生产车间 18 废液池 (含 25DMF 废水) 粗 DMF 储罐精 馏 塔 冷凝器 残 渣 精 DMF 储 罐 过 滤 废气(含水、DMF) 冷 凝 塔 水(含 DMF) 面层自用 (皮革处理) 6.2.36.2.3 生产过程事故分析生产过程事故分析 根据 GB 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的规定,职工在生 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事故分为 20 类。 通过对本公司年产 22KKM 合成革生产项目安全预评价的分 析和对工程拟建现场的实地检查,我们确定本建设项目在今后生产 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有: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 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电磁辐射、其它伤害等。 6.2.3.16.2.3.1 火灾、爆炸火灾、爆炸 本项目涉及爆炸、火灾的危险性,主要来源于生产、储存过程 中的溶剂和助剂:DMF、丁酯、丙酮、丁酮、甲缩醛、醋酸甲酯、邻 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聚氨基甲酸酯等物质本身具有的火灾、 爆炸危险特性,以及这些物质在工艺流程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不稳定 性而引发的爆炸、火灾危险: 1、本项目 DMF 回收装置管道因腐蚀、安装质量差、设备、管 19 道及其连接点、阀门、法兰等部位泄漏,造成着火。 2、在输送易燃易爆物料过程中,如管内流速超过安全流速,易 产生静电积聚,导致火灾、爆炸。 3、在精馏过程中,系统没有良好的密封,一旦空气进入,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存在火灾、爆炸危险。当负压需恢复为常压时,应 待温度降低后,缓缓充入氮气,防止空气带入,以防自爆或爆炸。 4、若通风不良,排风不好,泄露出来的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与 明火、高温表面接触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5、在精馏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导致低闪点的易燃、易爆液 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6、部分设备没有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如压力表、 温度计、安全阀等);没有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如故障报警、状 态异常报警等;没有紧急停车的装置;设备没有足够的强度或密封 安全不可靠;安全装置不配套或适用性不强等均可能导致事故的发 生。 7、设备若选材不当,或长期未检修,或更换不及时,也容易引 起物料泄漏,遇明火等点火源引起燃烧、爆炸、中毒事故。 8、电机、电线安装不规范,电机、电气防爆要求未达到,也容 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9、电气、仪表、管道、管件、安全防护装置或承压元件等经过 长期生产使用,可能因腐蚀而失灵、损坏,产生泄漏或破裂爆炸, 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10、安全装置失灵时,一旦操作失误或工艺异常,可导致系统 压力升高,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1、进罐入塔作业前未采取清洗、置换(惰性气体置换)、通 20 风及监护等措施,未穿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在爆炸危险的场所 动火作业前未办理动火证,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16、试车前未制定详细的试车方案或未对生产装置进行全面的 安全检查或“三违”作业等均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6.2.3.26.2.3.2 中毒和窒息中毒和窒息 中毒是物体进入机体,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 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 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过程。 该项目使用的物料有 DMF、丁酯、丙酮、丁酮、甲缩醛、醋酸 甲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等均会对人体造成中毒伤害。接 触限值及毒性危害详见物料分析中说明。 接触有毒及腐蚀性物质的途径: 1、生产装置因发生局部腐蚀、磨损发生泄漏,造成人员中毒或 灼伤。 2、设备检修时未采取相应的置换、通风措施,人员进入容器中 发生窒息。 3、机泵设备等填料或连接件法兰泄漏,放出有毒物质发生中毒。 6、机泵检修拆开时残液喷出,造成人员中毒。 7、泵运行过程中机械件损坏造成泵体损坏,发生泄漏,引起人 员中毒。 6.2.3.36.2.3.3 灼烫灼烫 一、高温烫伤 1、生产装置的设备内部介质温度高,如果设备、管道保温失效, 21 人体接触到此类设备、管道表面时易造成人体烫伤。 2、该项目使用导热油,如果设备、管道保温失效,人体接触到 此类设备、管道表面时易造成人体烫伤。如果设备、管道发生泄漏 导热油泄漏接触到人体,可发生烫伤。 二、电灼伤 该项目在操作高压开关时出现误操作,如带负荷拉闸或检修时 造成短路,引起电弧,可能引起电弧灼伤。 6.2.3.46.2.3.4 触电触电 电气伤害主要包括触电、电伤和电弧灼伤。 人体接触高、低压电源会造成触电伤害,雷击也可能产生类似 的后果。该项目存在设备、照明等用电设施,如果设备开关本体缺 陷、设备保护接地失效或操作失误,个人思想麻痹,防护缺陷,操 作高压开关不使用绝缘工具,或非专业人员违章操作等,易发生人 员触电事故。 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从而造成电击、电伤和触电的二次事故中, 其伤害严重程度因触电部位、电压高低和电流大小时间长短而不同。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 能,极易引起死亡。而电伤则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 应对人形成的伤害,主要表现形式为电烧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 触电的二次事故是指人体触及的电流较小,一般小于摆脱电流时由 于电流刺激而引起肌肉、关节振颤、痉挛而坠落、摔倒造成的伤害, 其后果不明朗,可能对人员造成更大伤害。 还有一种情况是电弧灼伤。主要表现在违章操作如带负荷送电 或停电,绝缘损坏或人为造成短路,引发电弧可能造成电灼伤事故。 22 现场检修动火的电焊作业亦会引起电弧灼伤事故。 6.2.3.56.2.3.5 机械伤害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部件或工具直接与人体接触可能引起夹击、卷入、割 刺等危险。本项目中使用的传动设备,机泵转动设备,传动皮带等, 如果防护不当或在检修时误启动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6.2.3.66.2.3.6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 凡 2m 以上各类高空作业点位,其梯、台、道、护栏等常规性防 护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损坏,可引发高空坠落危险。 在生产和检修时,存在登高或高处作业,如违章作业,防护器 具缺失、失效,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6.2.3.76.2.3.7 物体打击物体打击 在生产和检修时,如违章作业,或工具、设备、物料等放置不 当,物体倾倒或从高处坠落,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6.2.3.86.2.3.8 车辆伤害车辆伤害 该项目原料、产品依靠汽车运输,如道路设置不规范、警示标 志缺失或不全、超速、无证驾驶、注意力不集中、违章等,有可能 发生事故。 6.2.3.96.2.3.9 起重伤害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主要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伤害事故。如在起重作 业中,脱钩砸人,移动吊物撞人,钢丝绳继裂抽入,安装或使用过 程中倾覆事故以及起重设备本身有缺陷等;或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 23 指挥不当,捆绑不牢或操作人员精力不集中就很有可能造成人身伤 害。 该项目生产现场和检修时多处使用行吊等起重设备,在作业过 程中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6.2.3.106.2.3.10 坍塌坍塌 该项目的装箱产品堆放在仓库内,如堆放过高、失稳,可能发 生坍塌,引发事故。 6.2.3.116.2.3.11 淹溺淹溺 该项目设有循环(消防)水池、污水处理池和事故应急池,如 无防护围栏,可能存在因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造成的滑跌、绊倒等 进而发生淹溺事故。 6.2.3.126.2.3.12 噪声噪声 出于机械运转设备、调节阀等选型不当,或运转设备质量不过 关,管道内介质流速控制不合理,管道和管架、通风管的布置不合 理等,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噪声,长期接触这些噪声可引起 操作工人耳鸣、耳痛、头晕、烦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可 引起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位移、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力损失, 严重者出现噪声聋。 6.2.3.136.2.3.13 粉尘粉尘 煤尘等有害粉尘,长期接触这些粉尘可导致矽肺等尘肺病。 6.2.3.146.2.3.14 高温与热辐射高温与热辐射 该项目主要为合成反应,在运行过程中释放一定的热能;该项 24 目所在地极端最高气温达40以上,相对湿度可达到90%,如通风 不良就形成高温、高湿和低气流的不良气象条件,即湿热环境。人 在此环境下劳动,即使气温不很高,但由于蒸发散热更为困难,故 虽大量出汗也不能发挥有效的散热作用,易导致体内热蓄积或水、 电解质平衡失调,从而发生中暑。 夏季露天作业,如:露天物料搬运、露天设备检修等,其高温 和热辐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夏季露天作业时还受地表和周围物 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露天作业中的热辐射强度作用的持续 时间较长,且头颅常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加之中午前后气温升高, 此时如劳动强度过大,则人体极易因过度蓄热而中暑。此外,夏天 作业时,因建筑物遮挡了气流,常因无风而感到闷热不适,如不采 取防暑措施,也易发生中暑。 高温可使作业工人感到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 等不适感,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1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蓄热,体温升高。 2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平 衡和渗透压失调。 3心律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及血管紧张度增加,加重心脏 负担,血 压下降。但重体力劳动时,血压也可能增加。 4消化道贫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减低,淀粉活 性下降,胃肠蠕动减慢,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肠道疾病增加。 5高温条件下若水盐供应不足可使尿浓缩,增加肾脏负担,有 时可见到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 6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能 25 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的降低等。 高温危害程度与气温、湿度、气流、辐射热和人体热耐受性有 关。本项目锅炉等温度高,向外辐射一定的热量,夏季炎热及运行 过程产生的热辐射可造成作业环境高温。导致作业人员易疲劳,甚 至脱水中暑、休克等。 6.2.3.156.2.3.15 其它事故其它事故 该项目在生产、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因环境不良、注意力不集 中等原因造成的滑跌、绊倒、碰撞等,造成人员伤害。 6.2.46.2.4 主要工艺系统事故分布主要工艺系统事故分布 表表 3-13-1 主要工艺系统危险、危害因素分布主要工艺系统危险、危害因素分布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危害因素危害因素 序序 号号 场所场所 火火 灾灾 爆爆 炸炸 触触 电电 机机 械械 伤伤 害害 中中 毒毒 窒窒 息息 灼灼 烫烫 物物 体体 打打 击击 车车 辆辆 伤伤 害害 高高 处处 坠坠 落落 起起 重重 伤伤 害害 高高 温温 噪噪 声声 粉粉 尘尘 1 1 配料配料车间车间 2 2 原料仓库原料仓库 3 3 成品仓库成品仓库 4 4 储罐区储罐区 5 5 锅炉房锅炉房 6 6 DMFDMF 回收站回收站 7 7 配电房配电房 注:“”为可能存在此种危险、有害因素。 26 6.2.56.2.5 危险目标的确定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以上分析,本公司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素为火灾爆 炸、灼烫和触电。其中裂解车间、板材车间(聚合工段)是火 灾事故多发部位。并确定以下危险场所为应急救援目标。 序号 危险目标编 号 危险目标名称主要危险源主要危险性 1 1目标配料车间发生泄漏火灾、爆炸 2 2目标储罐区发生泄漏火灾、爆炸 3 3目标生产车间可燃物料火灾 4 4目标DNF 回收区发生泄漏火灾、爆炸 5 5目标锅炉高温高压火灾、爆炸 6.2.6.2.6 6 危险程度的分类危险程度的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划分为类、类两类: 类:大面积火灾事故或发生爆炸 类:局部泄漏或局部小型火灾事故 6.36.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6.3.16.3.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设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设置 依据火灾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设置二级应急救援,安全生产领 导小组同时兼任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项目内类安全生产事故 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类安全生产事故由所在部门实施应急救援工 作。 6.3.26.3.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组成人员 (1)公司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组成, 组长任总指挥,副组长任副总指挥,日常工作由安全员兼管。 (2)发生类安全生产事故时,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基础, 27 立即成立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项目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 挥,指挥部设在办公室。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为总指挥,总指挥 不在公司时,由安全生产副组长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 工作。现场指挥人由发生事故部门负责人担任。 (3)发生类安全生产事故时,立即成立各部门应急救援指挥 部,负责部门内的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各部门 办公室。林良钦林良钦为总指挥,各部门协助进行救援。现场指挥人由各 部门负责人担任。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网络图: 6.3.36.3.3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谢思锋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组长:林良钦 技术保障组 现场指挥组 现场抢修组 后勤保障组 治安保障组 通信联络组 28 (1)负责本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措施的制订、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兼职),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 工作;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发布和接触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6)安全生产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6.3.46.3.4 指挥部人员分工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林良钦林良钦:组织指挥项目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林春明林春明: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负责 事故处置时调度工作。 指挥部成员: 谢冰俤谢冰俤:负责事故处置时现场调度工作;负责工程抢修,抢险 工作的指挥;事故现场抢险抢救工作。 林希林希、陈世文陈世文:协助总指挥做好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 作,负责确定对事故现场采取的处理措施,指挥警戒、疏散、抢险 物资供应等工作。 徐娅验徐娅验:负责保障救援的通讯畅通,对外联系和车辆调度,协 助总指挥做好现场医疗救护和转院工作。 陈世远、杨坡陈世远、杨坡:负责工程抢修,抢险工作的现场指挥;负责现 场抢险、救援的指挥工作。 应急救援网络及分工图见附件 4。 6.46.4 预警及信息报告预警及信息报告 6.4.16.4.1 预警预警 29 公司危险源监控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通过设置的报警装置进 行监控,二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巡检监控。报警装置由门卫负责进行 监控。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巡检等方式进行监控。 6 6. .4 4. .1.11.1预警程序预警程序 事故发现者 现场负责人 当班负责人 紧急处理 车间应急小组办 公室 启动车间应 急预案 公司应急办公室启动公司应 急预案 请求公司内 相关部门支 持 6.4.1.26.4.1.2 预警信息的手机、监测和分析预警信息的手机、监测和分析 应急小组办公室接警后,根据安全生产事故的响应级别立即向 车间应急办公室通报(发生一级事故时,直接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 告事故情况),当班班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人员及时控制 危险源,防止事故扩大。必要时尽快撤离在场员工,防止人员伤亡。 6.4.1.36.4.1.3 预警分级预警分级 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的严重性、造成后果、可控程度、影响范围 等因素,将安全生产事故分为四级别:级、级、级、级, 具体与车间总体预案一致。 6.4.1.46.4.1.4 预警行动预警行动 30 当发生局部安全生产事故时,本部门不能控制,应及时发出预 警,及时通知部门负责人及相关领导。若事故扩大,部门负责人应 及时扩大预警,向公司汇报,根据形势发展,准备向厂外单位等发 出预警。 6.4.26.4.2 信息报告信息报告 6.4.2.16.4.2.1 信息接收与通报信息接收与通报 公司设有 24 小时应急值守电话,门卫固定电话 0794-为 24 小时应急救援电话,事故信息接受由当班的值班人员接听,当值班人 员接到电话后,立即上报公司值班领导和上报公司总经理等有关负 责人。 生产操作过程中,岗位人员通过巡查时发现危险目标发生泄 漏或火灾,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时, 应立即通过报警装置、喊话或电话联系,向本部门负责人报警。 接到报警后,依据安全生产事故的级别,应立即向应急救援 领导小组有关成员汇报,确定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并通知领导小组 其它成员与相关部门。对类事故应及时拨打 119 报警。 6.4.2.26.4.2.2 信息上报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应就事故的级别及对企业及周边的影响做出反应, 对类事故对外联络负责人应在 1 小时内向当地镇以及区级安监部 门(联系电话见附件 4)报告事故信息。对类事故,应根据事故 后果的大小,确定由对外联络负责人在 1 小时内向当地镇级安监部 门报告事故信息。 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A 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31 B 事故类型; C 事故可能持续的时间; D 健康危害与必要的医疗措施; E 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F 人员伤亡情况。 6.4.2.36.4.2.3 信息传递信息传递 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对外联络负责 人应采用电话联系方式及时向周边单位通报事故信息。 通报的主要内容如下: A 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B 事故类型; C 事故可能持续的时间; D 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义务消防队员联系电话一览表见附件 1。 企业应急通讯系统及应急救援信息咨询联系电话见附件。 6.56.5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 应急救援响应流程图见附件 4。 6.5.16.5.1 响应分级响应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 分为两个等级,即级和级。当发生类事故时,所在部门向部 门负责人报告,由部门负责人向全公司发布级响应。当发生类 事故时,部门负责人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安全生产领 32 导小组组长向公司及周边企业发布级响应,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报 告事故。 6.5.26.5.2 响应程序响应程序 当发生类事故后,事故所在部门应立即组织应急救援,若本 部门资源不足以进行应急救援,应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报告发出级 应急响应命令。本部门人员应及时按照指定线路撤离,在门卫旁集 中。当班班长负责组织撤离、人员清点工作,完成后及时向本部门 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报告。其它部门必须无条件提供应急救援物资, 并密切关注事故发展,以及做好本部门的应急准备工作。 如果事故进一步扩大,由部门负责人长向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 长报告,发布级应急响应命令,立即向公司消防队报警。所有部 门人员按制定路线撤离工作现场,到门卫集中。当班班长负责组织 撤离、人员清点工作,完成后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报 告。各部门按分工做好各自工作。 6.5.2.16.5.2.1 抢险救援方式、方法抢险救援方式、方法 (1)消防队接报警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