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某煤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某煤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某煤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某煤业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号:合城应急03应急预案版本号:(五矿)2012-01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五矿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颁布日期:二一二年 月 日 8 批 准 书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进行编 制和修订,现已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的程序和要求, 完成了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工作,取得的评定等级为“符合”,同意从批准之日起实施,由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矿长负责执行!同时,要求矿井在今后的生产安全工作中根据矿井实际的情况,适时进行补充和修订,使应急预案更完善,安全防范措施更可靠和有效! 此致 批准人: 批准日期: 二一二年 月 日 目 录 1 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1.4预案体系21.5 工作原则22 危险性分析3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32.2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危险分析预测43 组织机构及职责73.1 应急组织体系73.2 应急职能部门的职责83.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93.3.1 现场应急处救援指挥部及职责93.3.2 抢险救援人员岗位责任制123.3.3 重要部门职责144 预防预警154.1 危险源监控154.1.1 瓦斯事故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154.1.2 矿井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174.1.3 煤尘的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174.1.4 矿井水害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184.1.5 矿井顶板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184.1.6 矿井机电、运输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194.1.7 供电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194.2 预警行动204.3 信息报告与处置204.3.1 接警与通知204.3.2 信息上报205 应急响应215.1 响应分级215.2 响应程序225.2.1 四级响应程序启动235.2.2 扩大应急基本条件和原则265.3 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启动265.4 应急结束266 信息发布277 后期处置277.1 善后处置及恢复生产277.2 保险287.3 事故应急救援调查报告及改进298 保障措施298.1 通信与信息保障298.2 应急救援队伍保障298.3 应急装备保障298.4 经费保障308.5 其他保障308.5.1 交通运输保障308.5.2 矿山救援医疗保障308.5.3 治安保障318.5.4 技术支持318.5.5 符合实际的图纸319 培训与演习319.1 培训319.2 演习3210 奖惩3310.1 奖励3310.2 惩罚3311 附则3311.1 预案的备案3311.2 预案的维护和更新3411.3 制定与解释3411.4 预案实施3412 附件34附件1: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5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51.1 水害类型与危害程度分析351.2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352 组织机构及职责353.预防与预警363.1危险源监控363.1.1 水灾监测监控方式、方法363.1.2水害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373.1.3突水事故的应急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383.2预警行动404 信息报告程序415 应急响应415.1 响应分级415.2 响应程序415.3 处置措施415.3.1 应急处理程序415.3.2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26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45附件2 :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6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461.1 火灾事故类型46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461.3 火灾事故的危害程度分析461.4 引发事故的诱因和后果471.5 应急处置工作原则472 组织机构及职责473 预防与预警483.1 危险源监控483.1.1 火灾监测监控方式、方法483.1.2外因火灾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483.1.3火灾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493.2 预警行动503.2.1矿井火灾事故预警的条件503.2.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503.2.3信息的发布程序514 信息报告程序515 应急响应515.1 响应分级515.2 响应程序515.3 处置措施525.3.1 应急救援处理程序525.3.2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具体措施525.3.5 信息报告与处置536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54附件 3: 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54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541.1 瓦斯事故危害程度、范围预测541.2 矿井可能发生的主要瓦斯事故地点及危害程度分析551.3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551.4 应急处置工作原则562 组织机构及职责573 预防与预警573.1危险源监控573.1.1 瓦斯监测监控方式、方法573.1.2瓦斯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573.2 预警行动613.2.1事故预警的条件614 信息报告程序615 应急响应615.1 响应分级615.2 响应程序625.3 处置措施625.3.1 应急救援处理程序625.3.2 应急指挥部决策要点635.3.3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645.3.4 恢复正常状态的条件和程序675.3.5 信息报告与处置676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68附件4: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69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691.1 顶板事故危害程度、范围预测69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69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691.4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691.5 应急处置工作原则692 组织机构及职责703 预防与预警703.1危险源监控703.1.1 顶板监测监控方式、方法703.1.2顶板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713.2预警行动723.2.1事故预警的条件723.2.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723.2.2信息的发布程序734 信息报告程序735 应急响应735.1响应分级735.2响应程序735.3 处置措施745.3.1 应急救援处理程序745.3.2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745.3.3 信息报告与处置766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6附件5: 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7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77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771.2应急处置工作原则772 组织机构及职责783 预防与预警783.1危险源监控783.1.1 运输监测监控方式、方法783.1.2运输事故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783.2 预警行动803.2.1矿井运输事故预警的条件803.2.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803.2.3信息的发布程序804 信息报告程序815 应急响应815.1 响应分级815.2 响应程序815.3 处置措施825.3.1应急救援处理程序825.3.2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825.3.3 信息报告与处置836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83附件6:供电系统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4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842 组织机构及职责843 预防与预警853.1危险源监控853.1.1 矿井停电事故监测监控方式、方法853.1.2矿井停电防范措施853.2 预警行动863.2.1矿井电气事故预警的条件863.2.2事故预警的方式、方法863.2.3信息的发布程序864 信息报告程序875 应急响应875.1响应分级875.2 响应程序875.3 处置措施885.3.1应急救援处理程序885.3.2处置的基本原则885.3.3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885.3.4应急救援处理程序906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91附件7: 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21 事故特征921.1 水害事故危险性分析及可能发生的水害类型921.2 水害事故可能出现的季节921.3 矿井发生突水事故的预兆922 应急组织及职责933 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934 处理矿井水害事故的注意事项94附件8 :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61 事故特征961.1 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类型及危险性分析961.2 火灾爆炸事故易发生的地点961.3 事故可能出现的季节961.4 火灾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961.5 处置基本原则962 应急组织及职责973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974 处理矿井火灾事故的注意事项98附件9: 瓦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991 事故特征991.1 可能发生的瓦斯事故类型及危险性分析991.2 瓦斯爆炸事故易发生的地点991.3 事故可能出现的季节99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991.5 处置基本原则1002 应急组织及职责1003 瓦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004 处理矿井瓦斯事故的注意事项101附件10 : 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031 事故特征1031.1可能发生的顶板事故类型及危险性分析1031.2 顶板爆炸事故易发生的地点1031.3 事故可能出现的季节1031.4 顶板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1031.5 处置基本原则1032 应急组织及职责1033 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044 处理矿井顶板事故的注意事项104附件11: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061 事故特征1061.1 刮板输送机事故特征1061.2 倾斜井巷运输事故特征1071.3 机车运输事故特征1081.4处置基本原则1092 应急组织及职责1093 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094 处理矿井运输事故的注意事项109附件12: 供电系统停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111 事故特征1111.1 停电事故类型及危险性分析1111.3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1121.4 处置基本原则1122 应急组织及职责1133 停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1134 矿井停电事故的注意事项114附件13: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联系电话116附件14:矿辅助救护队和其他应急人员通讯联系方式表117附件15:矿有关应急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明细表118附件16:应急救援技术组名单及联系电话119附件17:矿山救护队及相关单位、领导联系电话120附件18: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入井特别通行证121附件19:规范格式文本(样式)122表1 事故现场检查表122表2 救援结束前检查表123表3 井下人员统计表124表4 上井人员谈话记录表125表5 专家事故初步评估记录表126表6 本企业救援人员登记表127表7 本企业救援装备登记表128请求协作报告书129同意增援协作报告书130表8 辅助救援人员登记表131表9 协作单位人员登记表132表10 运输车辆登记表133救援指挥命令通知书134撤销救援指挥命令通知书134表11 灾难现场情况登记表135表12 伤亡人员登记表136表14 通信联络通知书137表15 救援工作日志138表16 救援结束专家意见表139救援结束申请报告140救援结束批准书141表17 终止救援专家意见表142终止救援批准书143恢复生产专家意见书144表18 意见汇总处理表145附件20:矿内部评审表146附件21:预案评审147公司内部评审表1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进 一步增强本矿应对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的决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广西煤矿伤亡事故报告与事故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五矿是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煤矿,所编制的应急预案与公司总部制定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相应的衔接关系。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在生产、基建过程中,井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包括瓦斯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故、电气事故、提升运输事故、冒顶片帮事故等适用本预案。矿井发生事故达到四级响应标准时,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下达启动本预案命令。1.4预案体系根据矿山企业特点,本矿生产安全事故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预案: 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专项预案: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瓦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提升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供电系统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方案:水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瓦斯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供电系统停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备和手段,切实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和科学指挥能力。 (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本矿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事故单位和救援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 (3)、平战结合,专辅互补。充分发挥矿井作为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将日常生产、消灾演练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救援队伍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队多能,一人多长,培育和发挥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4)、采集信息,科学决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多元化获取事故区域的各种信息、数据,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应急救援的处置技术和水平。2 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五矿原为罗城矿务局呼略矿,为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单位,合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广西合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子公司。五矿属罗城县东门镇管辖,矿井位于罗城县城北西约7km,罗城矿区内的铁路三(岔)罗(城)线与黔桂线连接,罗(城)龙(岸)三级公路经过矿区,交通方便,现有员工220人,矿职能机构设有生产科、通风科、机电科、综合办,矿井的主要产品为煤炭。矿井附近单位有呼略村、四方屯、(原罗城矿务局)呼略矿居民点。矿井井田走向4km,宽1.37km,面积5.48km2。井田一煤层为可采煤层,平均厚度为2.0m,煤质牌号为无烟煤,可采储量为515万吨,设计年产量为15万吨,服务年限19年,2007年产量为5.03万吨, 2008年受停产等各种因素影响,煤炭产量4.1万吨,2009年产量为5.8万吨,2010年产量为10万吨, 2011年产量为11万吨。矿井采用平硐、斜井多水平分区开拓,在呼略山、葫芦山分别布置一对斜井,+220 m标高以上为第一水平, +135m标高为第二水平, +85m标高为第三水平,现主要开采第二水平;通风方式采用分区通风抽出式;反风方式采用风机反转反风;提升方式采用二级串车提升;供电方式采用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电源来自桥一变电站;落煤方式采用爆破落煤;支护方式采面计划采用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掘进巷道采用砌墙拱辅以坑木棚架进行支护;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矿井采用二级排水,有+220中央泵房和+85泵房,排水能力为11001200 m3 h。 矿井安装有工控型安全监控设备KJ101N 监测系统 1套,主机、备用机各一台,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正常。 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没有煤与瓦斯突出现象,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本矿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即不易自燃,煤层无煤尘爆炸性。2.2 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危险分析预测 在矿山重大事故中,导致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的根源,有系统内危险物质,如瓦斯、可燃物燃烧、爆炸性煤尘,也有系统外的自然界的失控的能量和物质,如顶板事故中具有很大势能的岩石,突水事故中有很大压力的地下水或地表水。 矿井有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潜在可能性,以上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破坏和影响采掘工作面、采区以至整个矿井的系统、巷道、设备和设施等,后果一般局限于矿井内部。 根据本矿井的特点,引发煤矿重大灾害的危险源和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类:(1)、瓦斯灾害 瓦斯是矿井最主要的危害因素,它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轻,常积聚在巷道的上部及高顶处。瓦斯达到一定浓度时,能发生燃烧、爆炸、造成人员因缺氧而窒息,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 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是:一是瓦斯浓度在516,二是瓦斯爆炸的引火最低温度为 650750,三是氧气浓度达到 12以上。 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当瓦斯浓度为 9.5时,其爆炸威力最大;瓦斯浓度在16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井下抽烟、电气火花、违章爆破、明火作业等都易引起瓦斯燃烧、爆炸或燃烧爆炸相伴发生。 我矿矿井瓦斯等级2011年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爆炸危害极其严重,一是产生高温高压、人员伤亡、矿井设备毁坏;二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有害气体。如存在以下的情况则可能会发生瓦斯事故。 在煤巷、半煤岩巷道掘进中,在老空、盲巷、巷道高冒区、回采面上隅角和风速较低的巷道中有可能发生瓦斯积聚和超限,如果人员进入可能会造成窒息事故的发生。 在掘进工作面通风距离较长的巷道,由于风筒接头多相应漏风增大,通风阻力大造成迎头风量不足,不能有效稀释瓦斯浓度,使瓦斯浓度达到爆炸范围以内,如再出现放炮火焰、电器设备失爆等高温热源的存在,会造成瓦斯爆炸事故。 回采工作面风量过小,上隅角回柱不及时或受上一区段工作面有害气 体的影响,有可能出现瓦斯积聚造成事故;如采煤面回撤期间,由于巷道变形严重,为方便回撤将风筒断面缩小,造成回撤地点风量不足,就有可能导致瓦斯积聚造成事故。 在巷道贯通时,由于通风设施不完善,造成风流短路,影响工作面正常供风造成瓦斯积聚。 在排放瓦斯时,由于措施落实不到位,回风流中电器设备没有断电或有高温火源的存在,排放出的高瓦斯气体遇到引爆火源后会发生爆炸事故。 在掘进工作面停风恢复通风时由于没有执行好措施,造成积聚的高浓度瓦斯气体涌出,遇到引爆火源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带会出现瓦斯涌出异常,如果涌出量大时再遇到引爆火源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局扇机无计划停电、停风,在恢复通风时,没有严格执行送风的管理规定,也会发生瓦斯事故。 没有认真做好“一班三检”和“一炮三检”工作,存在弄虚作假、空班、漏检、假检现象也会发生瓦斯事故。 (2)、矿井火灾 矿井火灾是威胁安全生产的又一个危害因素,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两种。 本矿于 2006 年 7月送煤样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鉴定结果为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即不易自燃。因此本矿主要存在外因火灾。发生的原因有井口检身制度不严、携带烟火下井、电缆负荷过大造成温度过高短路、井下使用明火、采用不安全的爆破方法、机械摩擦或撞击产生火花、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和性能不良发生短路、过流保护不齐全等。 矿井火灾能产生高温火焰、大量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能使井下风流逆转、破坏通风系统及巷道,使人员烧伤、中毒、窒息,还有可能诱发瓦斯爆炸。 (3)、矿井水灾 矿井水灾是煤矿重大的灾害。矿井一旦发生水灾,不仅可能淹没一条巷道、一个工作面,甚至可能淹没整个矿井,严重威胁职工的安全。发生矿井水灾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存在水源与通道。本矿井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矿井,井下涌水量受大气降雨的影响不大,常年正常涌水量在280300m/h,雨季最大涌水量600m/h。+135水平以上采空区采用开放式疏水,自流到+135水平大巷,经泵房排出地面,经调查没有发现有压力的水体存在,十、十一采区采空区根据两条探水巷的水压观测,也没有发现有压力水体存在,但采空区确实有水流出。(4)、冒顶事故灾害 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复合顶板普遍存在,存在局部顶板冒顶事故;大型顶板冒顶事故;顶板压力大造成的支护强度降低或失效、巷道变形造成片帮、漏顶事故;迎头片帮、矸石掉落伤人等事故可能性。 (5)、爆炸材料爆炸、燃烧事故 在运输、使用、保管爆破物品中违章操作而酿成的爆炸事故。爆破事故一般在瞬间爆炸完成,可能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和其它巷道。事故会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以及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 (6)、井下电气事故灾害 可能造成停电事故、触电事故、漏电事故以及电气设备损坏等事故。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的威胁十分严重。 矿井发生停电事故,其后果相当严重,根据停电范围不同,会造成主扇停风,井下瓦斯积聚,井下空气成分恶化,含氧量降低;随着矿井水的不断涌出而不能将矿井水排至地面,会造成淹井;提人设备因无电而无法正常运转,致使井下工作人员无法快速上井,会造成人员的伤亡。(7)、运输提升灾害 斜井(巷)运输中存在钢丝绳断裂、连接件断裂、底盘槽钢断裂、连接销窜出脱钩、制动装置不良和工作失误造成等跑车事故;刮板运输断链伤人、运料伤人、信号误动伤人等。 (8)、煤尘危害 本矿煤尘无爆炸性,但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9)、地面原煤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和危害因素 机械和起重伤害;触电伤害;地面火灾;淹溺;高处坠落事故;坍塌;雷击等。 总之,本矿井对特别重大和不可容许危险纳入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进行重点控制,并制定了专项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其余重大和一般危险采用运行控制或培训方式进行日常管理、控制。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东门镇医院县人民医院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专家组安监站综合办公室安通科运输工区机电科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矿调度室指挥管理系统图1 五矿应急救援体系框架生产科救援队伍系统技术支持系统相关保障系统矿井应急救援体系由指挥管理系统,救援队伍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图1) 3.2 应急职能部门的职责 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如下: (1)、综合办公室: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交通和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2)、安监站:负责向公司、县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上报事故信息,参与重大事故的抢险; (3)、生产科:在分管领导指挥下,参与业务范围内的事故抢险方案的制订和落实,负责矿山事故及应急救援信息的报送和处理指挥平台,跟踪事故进展情况;及时为指挥部提供各种图纸及采掘资料。组织工程技术人员配合技术负责人编制处理事故措施。 (4)、机电科:在分管领导指挥下,参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为指挥部提供供电系统图,做好救援所需的机电设备的调配工作,组织机电人员及时检修救援工作所需的机电设备。 (5)、通风科:参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及时为指挥部提供通风系统图和避灾线路图,配合技术负责人调整通风系统,落实救援地点通风问题并检测救援地点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把检测结果及时报告总指挥。 (6)、保卫科:做好治安保卫工作,保证救援工作有良好的秩序 (7)、矿山救护队:由合山中队罗城小队和矿山辅助救护队构成。在合山中队罗城小队未到达之前,矿辅助救护队在现场抢险指挥部指挥下,根据事故情况进行力所能及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随后配合专业救护队制定矿山救护的行动计划,组织事故抢险救灾。 (8)、财劳室:负责落实救援所需物资的资金、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9)、供应科:及时采购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物资、设备。(10)、东门镇医院、县人民医院:负责矿山事故工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11)、矿调度室:负责应急救援的调度和协调工作。负责信息处理和报告、救援命令的传达、灾区遇险人员的汇总、相关应急人员的调度及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12)、运输工区:负责人员井下运送。3.3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矿井发生重大事故时,现场带班干部、班组长及瓦斯检查员等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值班员要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自救、互救及避灾;同时要立即按相关规定逐级上报,立即启动抢险救援指挥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3.3.1 现场应急处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总 指 挥:矿 长 副总指挥:总工(技术负责人)、安监站长、生产副矿长、通风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矿山救护队队长 成 员:矿山救护队员、生产科长、通风副科长、机电副科长、综合办主任、调度室主任等职能部门负责人。 当总指挥不能履行指挥职能时,由现场最高领导接替。指挥部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附后(见附件 13: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及联系电话)。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主任由矿长兼任或由矿长授权总工兼任,成员由有关科、室部门人员共同组成,主要职责是: (1)、负责矿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组织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专项预案的编写;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与现场抢险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矿应急指挥部命令; (3)、调动矿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应急救援资源; (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 (5)、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6)、矿山事故灾难扩大或与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力量及设备增援; (7)、完成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根据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等情况,制订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等工作。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措施。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现场保卫组、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事故善后处理组、医疗急救组、信息发布组、专家组: 1.现场抢救组 组长:安监站长 副组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通风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矿山救援队长 成员:矿山救护队员、生产科长、通风科长、机电科长、调度室主任和事故单位分管负责人。 职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物资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事故处理方案,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2.现场保卫组 组长:保卫负责人,必要时约请属地公安、武警负责人参与 成员:矿保卫人员、公安干警、武警、联防队员等。 职责: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3.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 组长:综合办主任 成员:发料员、司机、炊事员 职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人员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矿区的正常秩序;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供电、通讯畅通等工作,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4. 医疗救援组 组长:医疗急救组织负责人 成员:地方医护人员 职责:组织医疗救治,负责制定医疗救护方案;负责将受伤人员从井下运送到地面;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疾,确保灾区饮食卫生;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5. 事故善后处理组 组长:财劳负责人 成员:办公室干事、医疗机构 职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负责事故中遇难人员的遗体、遗物处置;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6.信息发布组 组长:综合办公室主任 职责: 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工作,要按照指挥部提供的事故救援信息向社会公告事故发生性质和救援进展情况 ; 向上级政府部门、报社、电视台等主要新闻煤体汇报现场救援工作; 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7.专家组 组长:矿总工(技术负责人)。 成员: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有应急救援专家组(见附件 16:应急救援技术组名单及联系电话),为矿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矿应急救援技术组的职责是: 根据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救与救援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 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 提出防范事故措施建议;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他工作任务。3.3.2 抢险救援人员岗位责任制 1.总指挥(矿长) 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根据预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联系救援相关事宜、争取社会支援;下达抢险救援命令。 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工作,检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根据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所需人员及时调集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控制入井人员,实施抢险救援方案。 3.调度室负责人 做好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的各项应急工作。准确、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确下达接警后的初次响应调度命令,组织灾区人员撤离,进行自救互救及避灾。按照报告程序,快速报告事故信息。不断收集和处理事故灾情信息。通知相关单位统计遇险职工人数,通知相关人员在调度室集结待命。转达指挥部的各项救援命令,完成各项救援协调工作。 4.安监站长 协调并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参与应急救援方案制定、修订与实施,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5.调度室值班员 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命令;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灾难情况、事故救援情况;整理抢险救援命令、工程(工作)进度等有关救援信息;核实、统计灾区人数,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他任务。 6. 井下各区队队长、班组长 发生灾难,现场跟班的区队长、班组长是自救互救负责人,是避灾的现场指挥者。按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求组织灾区遇险人员有序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人数,及时向调度室报告,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难处理任务。在撤退前当班第一责任者负责将动力、主副局部通风机馈电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关闭供水阀门。 7.关键岗位和个人 (1)现场瓦检员、安全员、爆破员、绞车司机、电工和工人等都是煤矿井下作业的关键岗位和个人。 (2)发生灾害事故,相关的责任岗位和个人,应第一时间向矿调度室汇报的义务,判断事故的准确地点、原因、影响范围,提出抢救和处理的措施。 (3)根据自身的岗位特点,依靠工作岗位经验,第一时间发现和判断事故预兆,及时报告预警信息,必要时带领人员撤出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 (4)发挥自己的岗位技能,协助现场指挥者进行自救、互救和避灾,完成灾害内人员的安全撤离。 (5)现场的瓦斯检查人员或其他安全检查人员要协助现场跟班的矿领导或班(组)长查清灾情,判断情况,定期检查瓦斯和一氧化碳浓度。 8.通风科长 负责应急时的通风管理,提供通风系统图及瓦斯、其他有毒有害气体通风情况。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密切注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应急通风工程和执行有关的通风应急措施。 9.生产科长 提供灾区图纸和资料,参与事故灾害初步评估、信息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的初步意见,参与救援方案的制定,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10.机电科长 根据指挥部命令,组织实施通风机、供配电应急安装工程,保证矿井主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及时抢修和安装抢险救灾机电设备。 11.医疗救治单位负责人 负责提供相关医疗救治。组织医疗救治队伍,调集药品和医疗器材,实施现场伤员救治,参与相关事故调查工作。 12.综合办主任 积极准备救援装备和器材,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13.保卫负责人 组织人员维护事故矿井的秩序和治安,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信息,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实施监护和控制,协助追捕逃逸人员等。 14.财劳负责人 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3.3.3 重要部门职责 1、调度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命令; 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负责提供事故报告,事故单位有关资料、图纸; 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 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按指挥部命令通知灾区人员撤离; 整理抢险救援命令,要做好详细应急处置记录,及时掌握抢险事故现场进展情况和救援情况; 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和有关专家; 按总指挥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负责起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报告; 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2、矿综合办公室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事故信息,传达总指挥关于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 接收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立即呈报总指挥阅批并负责督办落实; 保证事故抢救需要的车辆; 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安监站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 按总指挥指示,组织工会和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及时向指挥部提供事故调查报告; 参与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负责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重要事项必须向总指挥请示; 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督办落实;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4、矿山救护队 合山救护中队驻罗城小队(值班室电话:),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在任何时间接到指挥部命令或生产经营单位紧急灾情召请时,大队值班负责人必须率队及时赶赴现场,闻警出动时间不得超过 1分钟; 快速处理井下火、瓦斯、煤尘、水和顶板等灾害事故和地面灭火工作,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 在处理事故时,应迅速而正确地完成指挥员的命令,并与之保持经常的联系; 引导和救助遇险人员脱离灾区; 从灾区撤出后,应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告救护队任务完成和灾区情况。4 预防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 瓦斯事故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 (1)装备使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下实行连续监测。 (2)严格落实瓦斯巡回检查和爆破“一炮三检”制度。 (3)有关人员按规定佩戴使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2、主要预防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措施:优化通风系统;加强局部通风管理,选用 11kW 以上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两闭锁”供电,并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分风切换,杜绝无计划停风。 (2)及时封闭采空区、盲巷,防止瓦斯溢出。 (3)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保证其能正常运转,实现瓦斯超限自动报警断电和实现风电、瓦斯电闭锁功能等。 (4)消除引火源:井口房附近 20m内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吸烟,杜绝井下明火;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禁止在井下拆卸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瓦斯超限自动断电。 (5)正确标定避灾路线,在交叉路口标挂避灾线路牌;每年要进行一次避灾演习让现场人员熟悉避灾路线。 (6)因本矿井井筒、运输大巷、总回风巷、主副下山均布置于煤层底板岩石中,所以在采区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采区内的上下山煤层掘进巷道和半煤岩掘进巷道安设隔(抑)爆装置。主要采用设置隔爆棚的方式作为主要隔爆措施,其原理是利用水在爆炸高温下汽化为雾带并吸收大量热量,熄灭火焰并阻止爆炸的传播。 (7)加强瓦斯检查,认真落实瓦斯检查制度,杜绝空班漏检假检行为。 (8)在巷道贯通时,要检查贯通巷道与被贯通巷道的瓦斯浓度,同时做好贯通后的通风风路的调整,防止造成风流短路,影响工作面正常供风造成瓦斯积聚。 (9)在排放瓦斯时,制定有瓦斯排放措施,并能严格按照措施执行。 (10)严禁局扇机无计划停电、停风,当需要停电停风时,要制定好计划,制定有安全技术措施。 (11)认真做好“一班三检”和“一炮三检”工作,杜绝弄虚作假、空班、漏检、假检现象。4.1.2 矿井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 本矿煤层不易自然,主要存在外因火灾,其监测监控措施有: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可燃物管理,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电气火花等火源。 2、主要预防措施 (1)外因火灾预防措施:井口附近20m 内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吸烟,杜绝井下明火,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 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禁止在井下拆卸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杜绝引火火源;对木材、绵纱、油脂等可燃物加强管理。 (2)正确标定避灾路线。 (3)现场人员熟悉避灾路线,每年组织一次矿井避灾演习。4.1.3 煤尘的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本矿于 2006 年 7月送煤样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鉴定结果为煤尘无爆炸性,但也要注意做好煤尘危害的防范。 1、主要监测监控措施 (1)建立并落实测尘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等,及时发现煤尘爆炸隐患。 (2)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电气火花等引爆火源。 2、主要预防措施 (1)降尘和防止煤尘积聚措施:湿式钻眼,爆破使用水炮泥, 爆破前后洒水,掘进爆破远程喷雾,转载点、扬尘点喷雾,设置净化水幕等;优化通风系统,完善通风设备设施,加强通风管理,定期冲刷巷帮、清除积尘等。 (2)消除引爆火源:井口房附近20m 内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抽烟,杜绝井下明火;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禁止在井下拆卸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 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