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_第1页
某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_第2页
某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_第3页
某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_第4页
某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2013A 版本号:002 内蒙古鑫泰煤炭开采有限公司文玉煤矿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文玉煤矿 编 制 单 位:文玉煤矿 颁布日期:2013 年 6 月 1 日 实施日期:2013 年 6 月 1 日 - 1 - 文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审 查 会 时时 间间: : 年年 月月 日日 地地 点:点:矿矿二楼会二楼会议议室室 矿长矿长: : 总总工程工程师师: : 副副矿长矿长: : 安全安全监监察科:察科: 生生产产技技术术科:科: 地地测测科:科: 机机电电科:科: 综综合合办办公室:公室: 调调度室:度室: 审查审查意意见见: : - 2 - 文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 委 会 主 编:姜茂武 副主编:闫吉领 孙君堂 编 委:王文廷 臧德良 王杨奇 尹桂宁 林凡清 刘延寿 郑广君 毕胜利 王洪强 - 3 - 目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 - - 2323 - - 文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 - 2424 - - 1 总则- 24 - 1.1 编制目的 - 24 - 1.2 编制依据 - 24 - 1.3 适用范围 - 25 - 1.4 应急预案体系 - 28 - 1.5 应急工作原则 - 29 - 2 危险性分析- 30 - 2.1 矿井概况 - 30 -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 32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8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38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39 - 4 预防与预警- 43 - 4.1 危险源监控 - 43 - 4.2 预警行动 - 56 -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 59 - 5 应急响应- 60 - 5.1 响应分级 - 60 - 5.2 响应程序 - 61 - 6 信息发布- 64 - 6.1 事故信息发布程序和部门 - 64 - 6.2 事故信息发布原则 - 64 - 7 后期处置- 64 - 7.1 现场保护 - 64 - 7.2 善后处置 - 64 - - 4 - 8 保障措施- 65 -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 65 - 8.2 应急救援队伍保障 - 65 - 8.3 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 65 - 8.4 现场医疗救护保障 - 66 - 8.5 治安保障 - 66 - 8.6 资金保障 - 66 - 8.7 技术支持与保障 - 66 - 8.8 交通运输保障 - 67 - 8.9 后勤保障 - 67 - 9 培训与演练 - 67 - 9.1 培训 - 67 - 9.2 演练 - 68 - 10 奖惩.- 69 - 10.1 奖励.- 69 - 10.2 处罚.- 69 - 11 附则.- 69 - 11.1 术语和定义 .- 69 - 11.2 应急预案备案 .- 70 - 11.3 维护与更新 .- 70 - 11.4 制定与解释 .- 71 - 11.5 应急预案实施 .- 71 -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 - 7575 - - 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 7676 -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76 - 1.1 事故类型 - 76 - 1.2 危害程度分析 - 76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76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76 - - 5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76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77 - 4 预防与预警- 81 - 4.1 危险源监控 - 81 - 4.2 预警行动 - 84 - 5 信息报告程序- 85 - 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 85 - 5.2 矿内部信息传递 - 86 - 6 应急处置- 86 - 6.1 响应分级 - 86 - 6.2 响应程序 - 86 - 6.3 处置措施 - 87 -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88 - 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 9090 -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90 - 1.1 事故类型 - 90 - 1.2 煤尘爆炸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 90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90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90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91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91 - 4 预防与预警- 95 - 4.1 危险源监控 - 95 - 4.2 预警行动 - 96 - 5 信息报告程序- 97 - 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 97 - 5.2 矿内部信息传递 - 98 - 6 应急处置- 98 - 6.1 响应分级 - 98 - 6.2 响应程序 - 98 - - 6 - 6.3 处置措施 - 99 -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00 - 井下火灾专项应急预案井下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 - 102102 -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02 - 1.1 事故类型 .- 102 - 1.2 火灾事故危害程度分析 .- 102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02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02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02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03 - 4 预防与预警.- 106 - 4.1 危险源监控.- 106 - 4.2 预警行动 .- 109 - 5 信息报告程序.- 110 - 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 110 - 5.2 矿内部信息传递 .- 111 - 6 应急处置.- 111 - 6.1 响应分级 .- 111 - 6.2 响应程序 .- 111 - 6.3 处置措施 .- 112 -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15 -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 117117 -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7 - 1.1 事故类型 .- 117 - 1.2 危害程度分析 .- 117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17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18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18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19 - - 7 - 4 预防与预警.- 122 - 4.1 危险源监控 .- 122 - 4.2 预警行动 .- 123 - 5 信息报告程序.- 124 - 5.1 报告程序 .- 124 - 5.2 信息报告与通知 .- 124 - 5.3 矿内部信息传递 .- 125 - 6 应急处置.- 125 - 6.1 响应分级 .- 125 - 6.2 响应程序 .- 125 - 6.3 处置措施 .- 126 - 6.4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127 -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 128128 - - 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28 - 1.1 事故类型 .- 128 - 1.2 事故可能发生时间 .- 128 - 1.3 危险程度分析 .- 128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28 - 2.1 及时汇报 .- 128 - 2.2 先确认后处理的原则 .- 128 - 2.3 以人为本的原则 .- 128 - 2.4 统一指挥原则 .- 128 - 2.5 自救互救原则 .- 129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29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29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30 - 4 预防与预警.- 133 - 4.1 危险源监控 .- 133 - 4.2 预警行动 .- 134 - 5 信息报告程序.- 135 - - 8 - 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 135 - 5.2 矿内部信息传递 .- 136 - 6 应急处置.- 136 - 6.1 响应分级 .- 136 - 6.2 响应程序 .- 136 - 6.3 处置措施 .- 137 -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37 - 火工品爆炸专项应急预案火工品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 - 139139 -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39 - 1.1 事故类型 .- 139 - 1.2 危害程度分析 .- 139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39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39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39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40 - 4 预防与预警.- 144 - 4.1 危险源监控 .- 144 - 4.2 预警行动 .- 146 - 5 信息报告程序.- 147 - 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 147 - 5.2 矿内部信息传递 .- 148 - 6 应急处置.- 148 - 6.1 响应分级 .- 148 - 6.2 响应程序 .- 148 - 6.3 处置措施 .- 149 -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50 - 矿井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 152152 -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52 - 1.1 事故类型 .- 152 - - 9 - 1.2 危险源 .- 152 - 1.3 严重程度 .- 152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52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53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53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54 - 4 预防与预警.- 157 - 4.1 危险源监控 .- 157 - 4.2 预警行动 .- 158 - 5 信息报告程序.- 159 - 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159 - 6 应急处置.- 160 - 6.1 相应分级 .- 160 - 6.3 处置措施 .- 161 - 7 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 162 - 矿井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井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 163163 -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63 - 1.1 事故类型 .- 163 - 1.2 危险源 .- 163 - 1.3 严重程度 .- 163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63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64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64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65 - 4 预防与预警.- 168 - 4.1 危险源监控 .- 168 - 4.2 预警行动 .- 169 - 5 信息报告程序.- 169 - 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170 - 6 应急处置.- 170 - - 10 - 6.1 相应分级 .- 170 - 6.2 响应程序 .- 171 - 6.3 处置措施 .- 171 -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72 - 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 174174 -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74 - 1.1 事故类型 .- 174 - 1.2 危害程度分析 .- 174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74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74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74 -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175 - 4 预防与预警.- 178 - 4.1 危险源监控 .- 178 - 5 信息发布.- 179 - 5.1 信息报告与通知- 180 - 5.2 矿内部信息传递 .- 180 - 6 应急处置.- 181 - 6.1 响应分级 .- 181 - 6.2 响应程序 .- 181 - 6.3 处置措施 .- 182 -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82 - 地面火灾专项应急预案地面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 - 184184 - -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84 - 1.1 危险源评估 .- 184 - 1.2 事故类型 .- 184 - 1.3 危害程度分析 .- 184 - 2 应急处置原则.- 184 - 2.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 184 - - 11 - 2.2 自救互救,安全抢救 .- 184 - 2.3 及时救灾,降低损失 .- 184 - 2.4 依靠科技,预防为主 .- 185 -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85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85 - 3.2 指挥机构职责 .- 186 - 4 预防与预警.- 189 - 4.1 危险源监控 .- 189 - 4.2 预警行动 .- 189 - 5 信息报告程序.- 190 - 5.1 报警系统及程序 .- 190 - 5.2 矿内部信息传递 .- 191 - 6 应急处置 .- 191 - 6.1 响应分级 .- 191 - 6.2 级、级响应程序 .- 191 - 6.3 级响应程序 .- 192 - 6.4 应急处置措施 .- 192 - 7 地面火灾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93 - 灾害性天气专项应急预案灾害性天气专项应急预案 - - 195195 - - 1 危害程度分析.- 195 - 1.1 危险源评估 .- 195 - 1.2 灾害发生时间预测 .- 195 - 1.3 灾害严重程度预测 .- 195 -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95 -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196 - 3.1 应急组织体系 .- 196 - 3.2 指挥机构职责 .- 197 - 4 预防与预警.- 200 - 4.1 危险源监控 .- 200 - 4.2 预警行动 .- 200 - - 12 - 5 信息报告程序.- 201 - 5.1 报告程序 .- 201 - 5.2 矿内部信息传递 .- 202 - 6 应急处置.- 202 - 6.1 响应分级 .- 202 -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203 -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 - - 205205 - - 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206206 - - 1 瓦斯爆炸事故特征.- 206 - 1.1 危险性分析 .- 206 - 1.2 事故易发生的区域 .- 206 -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 206 - 1.4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 206 - 2 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 206 - 2.1 成立瓦斯爆炸应急自救小组 .- 206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07 - 2.3 人员职责 .- 207 - 3 应急处置.- 207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07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07 - 3.3 联系方式 .- 208 - 4 注意事项.- 208 - 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210210 - - 1 煤尘爆炸事特征.- 210 - 1.1 危险性分析 .- 210 -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 .- 210 -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 210 - 1.4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 210 - - 13 - 2 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 210 - 2.1 成立煤尘爆炸应急自救小组 .- 210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11 - 2.3 人员职责 .- 211 - 3 应急处置.- 211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11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11 - 3.3 联系方式 .- 212 - 4 注意事项.- 212 - 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井下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213213 - - 1 事故特征 .- 213 - 1.1 危险性分析 .- 213 - 1.2 事故易发生的区域 .- 213 -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 213 - 1.4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 213 - 2 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 214 - 2.1 成立火灾应急自救小组 .- 214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14 - 2.3 人员职责 .- 214 - 3 应急处置 .- 214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214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14 - 3.3 联系方式 .- 216 - 4 注意事项.- 216 - 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218218 - - 1 事故特征.- 218 - 1.1 危险性分析 .- 218 - 1.2 区域和地点 .- 218 - 1.3 季节及危害 .- 218 - - 14 - 1.4 水害事故前预兆 .- 218 -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8 - 2.1 成立防治水应急自救小组 .- 218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18 - 2.3 人员职责 .- 218 - 3 应急处置.- 219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19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19 - 3.3 事故报告 .- 220 - 3.4 注意事项 .- 221 - 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顶板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222222 - - 1 事故特征.- 222 - 1.1 危险性分析 .- 222 - 1.2 事故发生区域 .- 222 - 1.3 危险程度 .- 222 -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 222 -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22 - 2.1 成立顶板事故防治应急自救小组 .- 222 - 2.2 小组的职责 .- 223 - 2.3 人员职责 .- 223 - 3 应急处置.- 223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23 - 3.2 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 .- 224 - 3.3 事故报告 .- 225 - 4 注意事项.- 225 - 4.1 工作面发生事故,在避难场所内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 225 - 4.2 现场自救互救注意事项 .- 226 - 火工品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火工品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228228 - - 1 火工品爆炸事故特征.- 228 - - 15 - 1.1 危险性分析 .- 228 - 1.2 事故易发生的区域 .- 228 -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 228 - 1.4 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 228 - 2 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 228 - 2.1 成立火工品爆炸应急自救小组 .- 228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29 - 2.3 人员职责 .- 229 - 3 应急处置.- 229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29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29 - 3.3 联系方式 .- 230 - 4 注意事项.- 231 - 矿井停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矿井停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232232 - - 1 事故特征.- 232 - 1.1 危险性分析- 232 - 1.2 区域和地点 .- 232 - 1.3 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232 - 1.4 事故前可能发生的征兆 .- 232 -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32 - 2.1 成立应急自救小组 .- 232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32 - 2.3 人员职责 .- 232 - 3 应急处置.- 233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33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33 - 3.3 事故报告 .- 234 - 4 注意事项.- 234 - 矿井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矿井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236236 - - - 16 - 1 事故特征.- 236 - 1.1 危险性分析 .- 236 - 1.2 区域和地点 .- 236 - 1.3 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 236 - 1.4 事故前可能发生的征兆 .- 236 -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36 - 2.1 成立应急自救小组 .- 236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36 - 2.3 人员职责 .- 236 - 3 应急处置.- 236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37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37 - 3.3 事故报告 .- 238 - 4 注意事项.- 238 - 辅助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辅助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 240240 - - 1 事故特征.- 240 - 1.1 胶轮车火灾事故 .- 240 - 1.2 胶轮车交通事故 .- 240 - 1.3 运输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事故 .- 240 - 2 应急组织及职责.- 240 - 2.1 成立辅助运输应急自救小组 .- 240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41 - 2.3 人员职责 .- 241 - 3 应急处置.- 241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41 - 3.2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41 - 3.3 事故报告 .- 242 - 4 注意事项.- 242 - 地面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 244244 - - - 17 - 第一部分 10kV 变电所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 244244 - - 1 事故特征.- 244 - 1.1 危险性分析 .- 244 - 1.2 事故发生区域 .- 244 - 1.3 事故可能发生季节 .- 244 -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 244 - 2 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 244 - 2.1 应急自救小组 .- 244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44 - 2.3 应急自救成员职责 .- 245 - 3 应急处置.- 245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45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45 - 3.3 联系方式 .- 245 - 4 注意事项.- 245 -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副井口火灾现场处置方案副井口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 - 246246 - - 1 事故特征.- 246 - 1.1 危险性分析 .- 246 -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 .- 246 - 1.3 事故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 247 - 1.4 事故前可能发生的征兆 .- 247 - 2 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 247 - 2.1 应急自救小组 .- 247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47 - 2.3 应急自救小组成员职责 .- 247 - 3 应急处置.- 247 - 3.1 应急处置程序- 247 - 3.2 应急处置措施- 248 - 3.3 联系方式- 248 - 4 注意事项.- 248 - - 18 -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主井驱动机房火灾现场处置方案主井驱动机房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 - 248248 - - 1 事故特征.- 248 - 1.1 危险性分析 .- 248 - 1.2 事故发生区域 .- 248 - 1.3 事故可能发生季节 .- 249 -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 249 -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49 - 2.1 应急自救小组 .- 249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49 - 2.3 应急自救小组成员职责 .- 249 - 3 应急处置.- 249 - 3.1 应急处置程序 .- 249 - 3.2 应急处置措施 .- 250 - 3.3 联系方式 .- 250 - 4 注意事项.- 250 -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风机房火灾现场处置方案风机房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 - 250250 - - 1 事故特征.- 250 - 1.1 危险性分析 .- 250 - 1.2 事故发生区域 .- 250 - 1.3 事故可能发生季节 .- 250 -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 251 - 2 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 251 - 2.1 应急自救小组 .- 251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51 - 2.3 应急自救小组成员职责 .- 251 - 3 应急处置.- 251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51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51 - 3.3 联系方式 .- 252 - 4 注意事项.- 252 - - 19 -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压风机房火灾现场处置方案压风机房火灾现场处置方案 - - 252252 - - 1 事故特征.- 252 - 1.1 危险性分析 .- 252 - 1.2 事故发生区域 .- 253 - 1.3 事故可能发生季节 .- 253 -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 253 - 2 应急自救组织与职责.- 253 - 2.1 应急自救小组 .- 253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 253 - 2.3 应急自救小组成员职责 .- 253 - 3 应急处置.- 253 -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 253 -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 254 - 3.3 联系方式 .- 254 - 4 注意事项.- 254 - 灾害性暴风雪天气应急处置方案灾害性暴风雪天气应急处置方案 - - 255255 - - 1 事故特征 .- 255 - 1.1 灾害性分析- 255 -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 255 - 1.3 事故发生的季节- 255 -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 255 - 2.1 应急自救小组- 255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55 - 2.3 应急自救成员的职责- 255 - 3 应急处置 .- 256 - 3.1 应急处置程序- 256 - 3.2 现场处置措施- 256 - 3.3 联系方式- 256 - 4 注意事项 .- 256 - - 20 - 灾害性强暴雨天气应急处置方案灾害性强暴雨天气应急处置方案 - - 257257 - - 1 事故特征 .- 257 - 1.1 灾害性分析- 257 -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 257 - 1.3 事故发生的季节- 257 -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 257 - 2.1 应急自救小组- 257 - 2.2 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57 - 2.3 应急自救成员的职责- 258 - 3 应急处置 .- 258 - 3.1 应急处置程序- 258 - 3.2 现场处置措施- 258 - 3.3 联系方式- 259 - 4 注意事项 .- 259 - 附件附件 - - 260260 - - - 21 - 内蒙古鑫泰煤炭开采有限公司文玉煤矿 文矿发201312 号 内蒙古鑫泰煤炭开采有限公司文玉煤矿 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013 年 度) 实施的通知 矿属各单位,机关各部室: 文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由文玉煤矿生产 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和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 方案、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井下火灾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 置方案、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火工品事故专项 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矿井停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 置方案、矿井主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辅助运输 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 22 - 及现场处置方案、灾害性天气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等 11 个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组成。经审核符合生产经营单位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标准和生产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7 号)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矿实际情况,请认真贯彻执 行。 现决定正式批准发布,于 2013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 内蒙古鑫泰煤炭开采有限公司文玉煤矿 2013 年 5 月 30 日 内蒙古鑫泰煤炭开采有限公司文玉煤矿综合办公室 2013 年5 月30 日印发 - 23 -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综综合合应应急急预预案案 - 24 - 文玉煤文玉煤矿矿生生产产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综综合合应应急急预预案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增强文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 理和应急救援程序,保证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事故蔓延 和扩大,维护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矿区稳定。 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11.2.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 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 ;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运行办法 。 1.2.21.2.2 国家有关文件和规定国家有关文件和规定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624 号)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意见 的通知 (国办发200713 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知 (国办发 200762 号)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 200959 号) ;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安监总应急2006196 号)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 - 25 - 灾难的指导意见 (安监总煤调200870 号) 。 1.2.31.2.3 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文件和规定内蒙古自治区有关文件和规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内 政发200770 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2009 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 要点的通知 (内政办发200919 号);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 告制度(试行)的通知 。 1.2.41.2.4 国家行业标准国家行业标准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业标准 AQ/T90022006) 1.2.51.2.5 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应急预案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应急预案 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内蒙古自治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 1.2.61.2.6 集团公司有关应急预案集团公司有关应急预案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1.3.11.3.1 适用的区域范围适用的区域范围 文玉煤矿煤矿矿井井下生产、辅助系统及地面工广区范围内发生的各 类事故后的应急救援。 1.3.21.3.2 事故类型事故类型 根据矿井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和历年来发生事故统计分析,矿井有发生 重特大事故的潜在可能性。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是顶板事故、瓦斯爆炸事 故、煤尘爆炸事故、井下火灾事故、火工品爆炸事故、水害事故、矿井停 电事故、主提升事故、运输事故、辅助运输事故、地面火灾事故和灾害性 天气事故等。 1.3.31.3.3 事故级别事故级别 3 人以下的人身伤亡事故和一级及以下的非伤亡事故。具体分类如下: - 26 - 1.3.3.1 伤亡事故的级别 (1)轻伤事故:指事故中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事故中含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 1 至 2 人(多人事故含轻伤重伤)的事 故。 1.3.3.2 非伤亡事故的级别 (1 1)三级非伤亡事故)三级非伤亡事故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非伤亡事故: a、凡所发生的事故使矿井停工 1 小时至 4 小时或使采掘工作面、生 产系统停工 4 小时至 16 小时; b、通风不良或局扇无计划停电,使风流中局部瓦斯积聚,瓦斯浓度 超过 3%; c、局部瓦斯超限作业或防尘设施不完善造成粉尘浓度超标作业,不 采取措施作业的; d、按高瓦斯区域管理的地点通风无计划停风 10 分钟以内的; e、因水灾使一个采掘面停止生产; f、直接经济损失在 2 万元至 10 万元(含 10 万元)的; g、机动车辆碰头、追尾、撞车、翻车; h、压风机风罐捣毁;压力容器安全阀失效; i、刮板机拉翻机头或机尾;拉翻绞车; j、井下透水,影响正常作业的; k、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 3 米(含 3 米) 、冒顶高度在 1 米以上的; 掘进巷道冒顶长度 3 米以下、冒顶高度在 1 米以上的;巷道冒顶长度 5 米 以下、冒顶高度在 1 米以上; l、地面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00010000 元的; m、其他认定为性质达到三级非伤亡事故的。 (2 2)二级非伤亡事故)二级非伤亡事故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级非伤亡事故: a、发生的事故使矿井停工 4 小时以上但不足 16 小时或使采掘工作面、 - 27 - 生产系统停工 16 小时以上,但不足三昼夜; b、井下发火封闭采掘工作面; c、因水灾使采区停产; d、采掘工作面通风不良,风流中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 e、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 5 米(含 5 米) 、冒顶高度在 1 米以上的; 掘进巷道冒顶长度超过 3 米、冒顶高度在 1 米以上的;巷道冒顶长度超过 5 米、冒顶高度在 1 米以上; f、井下电缆或电气设备着火; g、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进水或淹泵的; h、直接经济损失在 10 万元至 50 万元(含 50 万元)的; j、小型压力容器、压风机风缸、风包及风管爆炸; k、有毒、有害气体容器及管路泄露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 l、10kV 供电系统误停、误送电的; n、地面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10 万元(含 10 万元)的; n、矿区内积水较多,主井、副井、10kV 变电所存在进水可能的; o、其他认定为性质达到二级非伤亡事故的。 (3 3)一级非伤亡事故)一级非伤亡事故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级非伤亡事故: a、发生的事故使矿井停工 16 小时以上或采掘工作面及生产系统停工 三昼夜以上; b、瓦斯煤尘燃烧、爆炸; c、井下发火封闭盘区影响安全生产; d、水灾使矿井或盘区停产; e、采区通风不良,风流中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 f、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风 60 分钟及以上的; g、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 10 米(含 10 米) 、冒顶高度在 1 米以上 的;掘进巷道冒顶长度超过 5 米(含 5 米) 、冒顶高度在 1 米以上的;巷 道冒顶长度超过 10 米、冒顶高度在 1 米以上; h、直接经济损失在 50100 万元(含 100 万元)的; - 28 - i、地面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20 万元(含 10 万元)的; j、其他认定为性质恶劣的,情节特别严重的非伤亡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 文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文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 合应急预案和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煤尘爆炸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 案、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 场处置方案、火工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矿井停电事故专 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矿井主提升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 案、矿井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辅助运输事故专项应急 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灾害 性天气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等 12 个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 案组成,见下图: - 29 - 文玉煤矿应急预案体系图 1.5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 文玉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瓦 斯 爆 炸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煤 尘 爆 炸 事 故 专 项 应 预 案 顶 板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矿 井 水 害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井 下 火 灾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辅 助 运 输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预 案 矿 井 主 运 输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矿 井 停 电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火 工 品 爆 炸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灾 害 性 天 气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地 面 火 灾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瓦 斯 爆 炸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煤 尘 爆 炸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井 下 火 灾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矿 井 水 害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顶 板 事 故 专 项 应 急 预 案 火 工 品 爆 炸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矿 井 停 电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矿 井 主 运 输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辅 助 运 输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地 面 火 灾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灾 害 性 天 气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 30 - 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群众的基础作用。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的方针,增强忧患意识,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 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 合素质。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矿应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的统一组 织协调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 理体制。各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负责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在矿统一领 导下,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充分发挥专 家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 挥能力,避免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 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以专业救助力量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 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全体员工的作用,依靠公众力 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 理机制。 2 危险性分析 2.1 矿井概况 文玉煤矿隶属于兖州煤业鄂尔多斯能化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 3.0Mt/a,矿井于 2009 年 5 月开始进行技术改造,2011 年 11 月 24 日通过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厅整合改造项目验收。矿井职工总人数 506 人,井下作 业人数 365 人。 矿井井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内,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 2y)为本区的含煤岩系。含煤 6 层,由上至下编号为号-3、-1、- 2、-2、-1、-2 六个煤层四个煤组,可采煤层 4 层,分别为- 2、-2、-1、-2 煤层,-2 煤层埋藏深度在 22.3491.68 米。现 - 31 - 主要开采煤层为-2、-2 煤层。煤层倾向 200250,倾角 03。 区域内没有明显的褶皱构造,没有大的断裂构造,仅沿地层走向和倾向有 微弱的缓波状起伏,未发现大的断层。煤质牌号为煤层中煤的煤类属不粘 煤、长焰煤。内煤为低灰分特低灰分、高挥发分、特低硫、特低磷不粘 煤、长焰煤;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以及煤尘爆炸危险性,属低瓦斯矿井。 矿井地质条件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 文玉煤矿采用斜井-立井混合开拓方式,现开采煤层为-2、-2 煤 层,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采煤。 矿井位于鄂尔多斯市南东 50km,矿区东西长近 2.5km,南北宽近 3.7km,面积 9.359km2。 文玉煤矿交通位置示意图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2.2.1 矿井瓦斯矿井瓦斯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 2.2.1.1 瓦斯基本情况 煤层的 CH4含量0.01(ml/g);CO2含量 2.6119.17%;N280.6797.39%;属 CO2N2带。2012 年矿井瓦斯等级鉴 定结果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 0.24m3/t,绝对瓦斯涌出量 0.85- 0.918m3/min。根据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均为瓦斯矿井。 2.2.1.2 瓦斯的危害 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 指甲烷。甲烷是无色、无味、无臭,可以燃烧和爆炸的气体。从煤体和围 岩涌入矿井空气内的有害气体中,除甲烷(CH4)以外,还有二氧化碳 (CO2)、氮气(N2),另外还有不同数量的乙烷(C2H6)、丙烷(C3H8), 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氢气(H2)等。瓦斯的主要危害有: (1)瓦斯窒息:当甲烷浓度达到 43时,相应的氧气浓度降低到 12,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当甲烷浓度达到 57时,氧气浓度降低到 9,人若误入其中,短时间内就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2)瓦斯爆炸:甲烷浓度按体积计算在 516时,遇火源爆炸,最 - 32 - 大爆炸压力可达 0.7MPa 以上,温度可达 1850以上,爆炸形成的冲击波 以每秒几百至上千米的速度向四周传播,对设备、设施和人员造成毁灭性 的破坏。另外,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3)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爆炸的冲击波可使沉积的煤尘扬起,引起 煤尘爆炸,产生冲击波和大量有毒气体,大大增强爆炸的威力和破坏性, 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生产系统和装备毁灭性地破坏。 2.2.22.2.2 矿井煤尘危险性分析矿井煤尘危险性分析 2.2.2.1 煤尘基本情况 2010 年,对井下-2、-2 煤层进行了采样测定,各煤层火焰长度 均大于 400mm,抑制爆炸需加的岩粉量为 5570,区内煤层挥发分均在 30%以上,煤尘具有爆炸性。 2.2.2.2 煤尘危害 (1)导致职业病:长期在含煤尘空气环境中工作,由于肺部积存煤 尘,将引起煤肺病,危害矿工身体健康,使人丧失劳动力,甚至死亡。 (2)加速机械的磨损,减少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污染劳动环境, 降低工作场所的可见度,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全。 (3)发生煤尘爆炸:煤尘爆炸后不仅产生冲击波伤人和破坏井下设 施,同时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死亡。煤尘爆炸还会引起连锁反 应,即一次爆炸后,使已沉落的煤尘再次飞扬起来再次发生爆炸。煤尘与 瓦斯混合将大大降低瓦斯的爆炸下限,因此煤尘爆炸是矿井的主要危险、 有害因素之一。 2.2.32.2.3 矿井火灾矿井火灾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 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矿井火灾一旦发生,轻则影响安全生 产,重者烧毁煤炭资源和物质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引发瓦斯煤尘爆 炸,扩大灾害范围,防治矿井火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2.2.3.1 煤层自然发火特性 煤自身具有吸氧蓄热着火的特性,这种性质称为煤的自燃倾向性,由 此引起的火灾即是自然发火,煤炭自燃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准备期、自热 期、燃烧期 3 个主要阶段。2010 年对井下-2、-2 煤层进行了采样测 - 3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