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战备码头雷击风险评估报告_第1页
渡口战备码头雷击风险评估报告_第2页
渡口战备码头雷击风险评估报告_第3页
渡口战备码头雷击风险评估报告_第4页
渡口战备码头雷击风险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战备码头雷击风险预评估报告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基础课程实习报告湛江市平乐渡口战备码头雷击风险评估报告 专业班级: 防雷技术111班 学生姓名: *、* 学 号: *、* 实习时间: 2013年12月23-30日 实习地点: 湛江平乐渡口 指导老师: * 目录前言一、雷击风险评估概述51. 雷电的自然现象及破坏作用51.1 雷电流热效应:51.2 雷电机械效应:51.3 雷电产生的冲击波效应:61.4 雷电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61.5 雷电电磁脉冲干扰效应:62. 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72.1 雷击导致的建筑物及公共设施内的可能平均年度损失风险,它取决于:72.2 雷击对建筑物的影响可划分为:72.3 雷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可划分为:72.4 雷击建筑物或入户公共设施的损害类型:72.5 影响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雷击数目取决于:72.6 雷击导致损害的概率取决于:72.7 雷击导致的年度相对平均损失量,据损害的程度及其后果,其数值取决于:72.8 雷击类型、损害类型与损失类型三者间的对应关系。83. 有关术语(定义和符号)94. 雷击风险评价主要引用标准16二、评估项目概况181、使用性质、重要性并阐述对拟建建筑工程项目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82、周边环境、气象、地理、地质概况183、雷电损害的影响因素:193.1 建筑物功能、结构、规格尺寸、建筑面积、布局等:193.2 居住者和财产:203.3 入户设施(电力线、通信线、数据线、其它服务设施);204、雷电活动状况215、雷电灾害状况(近五十年)24三、战备码头雷击风险评估相关特性和对应数据251、土壤电阻率252、 项目评估相关数据252.1根据现场勘测得到纪念馆新馆有关建筑特性与对应数据如表所示:262.2、根据战备码头的设计图纸、现场勘测结果得到战备码头有关电气特性与对应的数据如下表所示:26四、战备码头项目雷电防护需求的评估321、战备码头项目雷击风险分量的鉴别321.1 RA风险分量的分析:331.2 RB风险分量分析:331.3 RC分量分析。331.4 RM风险分量分析。341.5 RU风险分量分析。341.6 RV风险分量分析。341.7 RW风险分量分析。341.8 RZ风险分量分析。342、有关量的具体计算352.1 战备码头建构筑物及入户设施的截收面积352.2 战备码头建筑物年预计危险雷电闪击次数363各损失相对值的选择374各风险分量的计算(Z1)375各风险分量的计算(Z2)386各风险分量的计算(Z3)407各风险分量的计算(Z4)418各风险分量的计算(Z5)439各风险分量的计算(Z6)43(三)战备码头目前初步设计方案下雷电闪击的总风险441雷电闪击战备码头所产生的风险类型分析442雷电闪击战备码头所产生的各类型风险的计算443按雷击类型对风险进行分析:454按损害类型对分量进行分析455. 湛江战备码头可承受风险最大值的确定466. 战备码头雷击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值RT的比较:46五、战备码头防雷装置更为完善的建议461、纪念馆新馆外部防雷措施:472、纪念馆新馆内部防雷措施:47六、防雷完善建议责任声明48七、结 束 语49湛江市平乐渡口战备码头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广大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防雷111 *、*前言湛江市平乐渡口战备码头为本次课程设计工程项目,总共建设面积10000平方米。该地区属于强雷暴地区,雷暴频率高。为了更好的配合本次课程实习,同时搞好战备码头的防雷减灾工作。力求减少以及尽量避免雷害事故发生,向社会各方面提供气象分析资料和雷击风险评估相关数据、防雷设计和防雷指导意见。本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内容只适用于湛江市平乐渡口战备码头工程,不适用于其他地域的雷击风险评估。委托方与受托方均因避免资料外露造成他人误用评估内容,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或经济损失。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承担湛江市平乐渡口战备码头工程的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经过多次到施工现场实地勘察和充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有关资料的采集和分析,编写完成了本项目雷击风险评估报告。本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的资料收集和编辑由广东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防雷111*、*完成。- 48 -一、雷击风险评估概述 1. 雷电的自然现象及破坏作用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其放电电流可达数十千安培,甚至数百千安培,放电瞬间,雷电流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和很强的电磁干扰作用。雷电灾害是指雷雨云中的电能释放、击中物体而造成损失的灾害现象,目前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地球上平均每秒就会发生100次左右的雷闪,其放电电流可高达数十千安培,甚至数百千安培,放电瞬间,巨大的雷电流可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和很强的电磁干扰。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触目惊心。据相关资料记载,全世界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以上,人员伤亡也相当严重。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的可达134天,全国平均每年因雷击伤亡人数达3000人左右。雷电的破坏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1 雷电流热效应:雷云对地放电时,强大的雷电流从雷击点注入被击物体,其热效应可使雷击点周围局部金属熔化;当雷电击中草堆和树木时,能将草堆和树枝引燃;当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可将其熔断。如果防护不当,就会酿成火灾,带来更大的损失和灾难。1.2 雷电机械效应:它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电应力和内压力。众所周知,载流导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电磁场,在电磁场中的载流导体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雷击建筑物时,在电应力作用下,建筑物内的导体之间会相互吸引或排斥,引起变形,甚至会被折断。在被击物体的内部产生内压力是雷电机械效应破坏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雷电流幅值很高,作用时间很短,击中树木或建筑构件时,在其内部瞬时产生大量热量,在短时间内热量来不及散发出去,致使物体内部的水分被大量蒸发成水蒸气,并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力,能够使被击树木劈裂、建筑构件崩塌。1.3 雷电产生的冲击波效应:它类似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雷云对地放电过程的回击阶段,放电通道中既有强烈的空气游离又有强烈的异性电荷中和,通道中瞬时温度很高,使得通道周围的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并以超声波速度向四周扩散,从而形成冲击波。同时,通道外围附近的冷空气被严重压缩,在冲击波波前到达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都会突然增大,产生剧烈振动,可以使其附近的建筑物、人、畜受到破坏或伤害。1.4 雷电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均属于雷电的间接危害,当空间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雷云下的地面及建筑物等,都因静电感应而带上相反的电荷。从雷云的出现到发生雷击(主放电)所需要时间相对于主放电过程的时间要长得多,雷云下的地面及建筑物等有充分的时间累积大量电荷。当雷击发生后,局部地区的感应电荷不能在同样短的时间内消失,形成局部高电压。这种由静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对接地不良的电气系统有很强破坏作用,使接地不良的金属器件之间发生火花,这对易燃易爆场所而言,是非常危险的。1.5 雷电电磁脉冲干扰效应:雷电流具有很高的峰值和波头上升陡度,能在所流过的路径周围产生很强的暂态脉冲电磁场,处在该电磁场中的导体会产生感应过电压(流)。建筑物内通常敷设着各种电源线、信号线和金属管道(如供水管、供热管和供气管等),这些线路和管道常常会在建筑物内的不同空间构成环路。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雷电流沿建筑物防雷装置中各分支导体入地,流过分支导体的雷电流会在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暂态脉冲电磁场,脉冲电磁场交链不同空间的导体回路,会在这些回路中感应出过电压和过电流,导致设备接口损坏。雷电流产生的暂态脉冲电磁场不仅能在建筑物内的导体回路中感应过电压和过电流,而且也能在建筑物之间的通信线路中感应出过电压和过电流。因此,云对地放电,对于建筑物、公共设施、人体,以及建筑物内部或外部或其周围区域的装置和其它设备是有害的。它可导致整个建筑物(其构成部分及内部装置)和公共设施受到损害,同时也可以令设备发生故障,尤其是电气及电子系统。这些损害及故障甚至可能会影响建筑物周围及其附近区域。为减小雷电引起的损失,可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这些防护措施是否需要以及需要的程度都应通过风险评估来决定2. 风险评估的相关概念2.1 雷击导致的建筑物及公共设施内的可能平均年度损失风险,它取决于:每年影响建筑物及公共设施的雷击数目;每一次雷击造成损害的概率;造成损失的相对量。2.2 雷击对建筑物的影响可划分为:击中建筑物;击中建筑物邻近区域;击中入户线路;入户线路邻近区域。2.3 雷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可划分为:击中公共服务设施;击中服务公共设施邻近区域;击中与公共服务设施相连的建筑物。2.4 雷击建筑物或入户公共设施的损害类型:实体损害;物理性损害;内部系统失灵。2.5 影响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雷击数目取决于:建筑物和公共设施的尺度;环境特征;所在位置地区的雷击密度。2.6 雷击导致损害的概率取决于:建筑物和公共设施雷击放电特点;所采用防护措施的种类与效率。2.7 雷击导致的年度相对平均损失量,据损害的程度及其后果,其数值取决于:在危险场所逗留的人员数量以及时间;服务设施的类型及其重要性;损害货物的价值。2.8 雷击类型、损害类型与损失类型三者间的对应关系。雷击类型和损害类型、损失类型雷 击 点雷击类型建 筑 物电力和通信线路损害类型损 失 类 型损害类型损失类型S1D1D2D3L1,L1,L2,L3,L4,L2,L4D2,D3L2,L4S2D3,L2,L4S3D1D2D3L1,L1,L2,L3,L4,L2,L4D2,D3L2,L4S4D3,L2,L4D3L2,L4根据雷击点位置划分的雷击类型:(S)S1:雷击建筑物;S2:雷击建筑物的邻近区域;S3:雷击在电力和通信线路上;S4:雷击在电力和通信线路附近的地面。损害类型:(D)D1:接触和跨步电压导致的人员伤亡;D2:物理损害;D3:电涌导致的电气和电子系统的失效。损失类型:(L)L1:人员生命损失;L2:公众服务损失;L3:文化遗产损失;L4:经济损失。注1:为具有爆炸危险、医院和其它建筑物的内部装置失效而立即危及人类生命的情况; 注2:为农业财产(牲畜损失)情况。3. 有关术语(定义和符号)(本评估报告所使用的术语、定义和符号)a 折旧率;Ad 孤立建筑物的雷击截收面积;Ad 屋面突出部分的雷击截收面积;Ai 服务设施附近的雷击截收面积;Al 服务设施的雷击截收面积;Am 建筑物附近的雷击截收面积;c 用货币表示可能的建筑物(或文化产)损失的平均值;ct 用货币表示建筑物(或文化产)总的价值;CA 牲畜的价值;CB 建筑物的价值;CC 存储物的价值;CS 建筑物内部系统的价值;Cd 位置因子;Ce 环境因子;Ct 服务设施上有HV/LV变压器时的修正因子;CL 采取保护措施前的年损失值;CRL 采取保护措施后的年损失值;CP 保护措施的成本;CPM 采取保护措施后的年平均费用;Di 界定服务设施附近雷击的横向距离;D1 人畜伤害;D2 物理损害;D3 内部系统故障;hz 有特殊危险时增加损失率的因子;H 建筑物高度;Ha 服务设施“a”端建筑物的高度 ;Hb 服务设施“b”端建筑物的高度;Hc 导线架空的高度;i 利率;Ia 故障电流;Kd 线路特征有关的因子;KP 线路采取保护措施的效应因子;KMS 由多项防护措施决定的因子;Ks1 LPZ0/1防雷区界面上,屏蔽效能决定的因子;Ks2 内部后续防雷区界面上屏蔽体屏蔽效能决定的因子;Ks3 与内部布线有关的因子;Ks4 与内部系统的冲击耐压有关的因子;L 建筑物长度;La 服务设施“a”端建筑物的长度;Lb 服务设施“b”端建筑物的长度;LA 雷击建筑物时,人畜伤害的损失率;LB 雷击建筑物时,建筑物中物理损害的损失率;LB 雷击与服务设施相连建筑物时,服务设施中物理损害的损失率;Lc 服务设施线路段的长度;LC 雷击建筑物时,建筑物内部系统故障的损失率LC 服务设施相连建筑物时,服务设施中服务设备故障的损失率;Lf 物理损害引起的建筑物的损失率;Lf 物理损害引起的服务设施的损失率; Lo 内部系统故障引起的建筑物的损失率;Lo 内部系统故障引起的服务设施的损失率;Lt 接触和跨步电压伤害引起的损失率;LU 雷击入户设施造成建筑物内人畜伤害的损失率;LV 雷击入户设施,建筑物内物理损害的损失率;LV 雷击服务设施,服务设施物理损害的损失率;LW 雷击入户设施,内部系统故障的损失率;LW 雷击服务设施,服务设施故障的损失率;Lx 建筑物中各种损失率的通用符;Lx 服务设施中各种损失率的通用符;Lz 雷击与建筑物相连服务设施附近时内部系统故障的损失率;LZ 雷击服务设施附近时服务设备故障的损失率;L1 建筑物内的人身伤亡损失;L2 建筑物内公众服务中止的损失;L2 服务设施中公众服务中止的损失;L3 建筑物中文化遗产的损失;L4 建筑物内经济价值的损失;L4 服务设施内经济价值的损失;m 维护费率;n 连接到建筑物的服务设施的数量;NX 年均危险事件次数的通用符;ND 雷击建筑物危险事件的次数;NDa 雷击线路“a”端建筑物危险事件的次数;Ng 雷击大地密度;NI 雷击服务设施附近危险事件的次数;NL 雷击服务设施危险事件的次数;NM 雷击建筑物附近危险事件的次数;nP 可能遭受危害数目(人或服务的用户数);nt 建筑物内预期的总数(人数或接受服务的用户数);P 损害概率;PA 雷击建筑物造成人畜伤害的概率;PB 击建筑物造成建筑物物理损害的概率;PB 雷击与服务设施相连建筑物造成服务设施物理损害的概率;PC 雷击建筑物造成内部系统故障的概率;PC 雷击与服务设施相连建筑物造成服务设备故障的概率;PLD 未采取SPD保护的情况下,雷击服务设施造成内部系统故障的概率;PLI 未采取SPD保护的情况下,雷击服务设施附近造成内部系统故障的概率;PM 雷击建筑物附近造成内部系统故障的概率;PMS 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措施效果因子对应的概率;PSPD 有SPD保护时内部系统或服务设施发生故障的概率;PU 雷击入户设施造成人畜伤害的概率;PV 雷击入户设施造成建筑物物理损害的概率;PV 雷击服务设施造成服务设施物理损害的概率;PW 雷击入户设施造成内部系统故障的概率;PW 雷击服务设施造成服务设备故障的概率;PX 建筑物各种损害概率的通用符;PX 服务设施中各种损害概率的通用符;PZ 雷击入户服务设施附近造成内部系统故障的概率;PZ 雷击服务设施附近造成服务设备故障的概率;ra 土壤类型影响人身伤亡损失的缩减因子;ru 地板类型影响人身伤亡损失的缩减因子;rP 与防火措施有关的缩减因子;rf 火灾危险程度的缩减因子;R 风险;RA 雷击建筑物造成人畜伤害的风险分量;RB 雷击建筑物造成建筑物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RB 雷击服务设施相连建筑物造成服务设施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RC 雷击建筑物造成内部系统故障的风险分量;RC 雷击与服务设施相连建筑物造成服务设备故障的风险分量;RD 损害成因S1引起的建筑物的风险;RI 损害成因S1以外,其余损害成因造成的建筑物的风险;RS 各种损害成因造成人畜伤害的风险;RF 各种损害成因造成的建筑物物理损害的风险;RF 各种损害成因造成的服务设施物理损害的风险;RO 各种损害成因造成的建筑物内部系统故障的风险;RO 各种损害成因造成服务设施的内部系统故障的风险;RM 雷击建筑物附近引起的内部系统故障的风险分量;Rs 单位长度电缆屏蔽层电阻;RT 容许的风险;RU 雷击入户服务设施造成人畜伤害的风险分量;RV 雷击入户服务设施造成建筑物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RV 雷击服务设施造成服务设施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RW 雷击入户服务设施造成内部系统故障的风险分量;RW 雷击服务设施造成服务设备故障的风险分量;RX 建筑物各种风险分量通识符;RX 服务设施各种风险分量通识符;RZ 雷击入户服务设施附近造成内部系统故障的风险分量;RZ 雷击服务设施附近造成服务设备故障的风险分量;R1 建筑物中人身伤亡损失的风险;R2 建筑物中公众服务损失的风险;R 2 服务设施中公众服务损失的风险;R3 建筑物中文化遗产损失的风险;R4 建筑物中经济价值损失的风险;R4 服务设施中经济价值损失的风险;S 每年节约费用;SS 服务设施的线路段;S1 雷击建筑物;S2 雷击建筑物附近;S3 雷击服务设施;S4 雷击服务设施附近;t 每年服务中止的小时数;tP 受危害人员每年在危险场所停留的小时数;Td 年雷暴日;UW 被保护线路或设备冲击耐压; 网格宽度;W 建筑物的宽度;Wa 服务设施“a”建筑物的宽度ZS 建筑物分区;4. 雷击风险评价主要引用标准1、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3、GB/T21714.1-2008雷电防护-第一部分:总则。4、GB/T21714.2-2008雷电防护-第二部分:风险管理。5、GB/T21714.3-2008雷电防护-第三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6、GB/T21714.4-2008雷电防护-第四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7、GB/T21714.4-2008雷电防护-第五部分:公共服务设施。 (这里分别对应于:IEC 62305.15)8、GB/T19271.1-2003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第一部分:通则。9、GB/T19271.2-2005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第二部分:建筑物的屏蔽、内部等电位的连接及接地。10、GB/T19271.3-2005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第三部分:对浪涌保护器的要求。11、GB/T19271.4-2005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第四部分:现有建筑物内设备的防护12、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3、DL/T216-1997交流电器装置的接地14、DL475-2006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15、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16、DL475-2006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17、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18、GB6650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19、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0、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21、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2、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3、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规范。24、GB50055-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25、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设计规范。26、GB50174-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27、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28、CJJ35-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9、GB/T19856.1-2005雷电防护 通信线路 第一部分:光缆。30、GB/T19856.2-2005雷电防护 通信线路 第二部分:金属导线二、评估项目概况1、使用性质、重要性并阐述对拟建建筑工程项目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湛江市平乐渡口战备码头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码头建筑内容包括:办公楼、战备仓库1、战备仓库2、战备仓库3、露天堆积场、露天作业区。主要的功能为战备仓库物资的存放,露天堆积成货物的堆放周转,以及工作区龙门吊的作业工作等。成立于1954年的湛江市公路局湛江渡口所(市民习惯称为“平乐渡口”)是广东省最大的公路战备码头,也是湛江市最大的公路渡口。海湾大桥通车前,一直是连接市区到坡头(南油)主要的交通通道,也是市区到吴川主要的交通路线。针对雷电对战备码头正常运作可能造成的危害,对该项目初步设计方案进行雷击风险预评估,分析雷电对该项目建成后的危害和因此带来的风险,并在现有的科学技术基础上采取完善的雷电防范措施,将雷击所导致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2、周边环境、气象、地理、地质概况湛江市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东经10931-11055、北纬20-2135之间,包括雷州半岛全部和半岛以北一部分。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大特区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东北与本省茂名市接壤。市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东经1104、北纬2112。该市位于南海沿海,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显著, 四季分明,气温适中, 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光温基本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光温基本同步。一年四季具有冬夏长、春秋短,冬冷夏热的特点。由于位于低纬度的沿海过渡地带,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双重影响,各种气象灾害频繁是我发生, 是国内受台风、暴雨、大风、雷暴、龙卷风等灾害影响地区之一。 湛江市处于花岗石地质构造带,地下水的硬度较高。地形地貌 湛江地貌为低坡度丘陵地带,地貌类型主要为侵蚀剥蚀台地。地形平缓,地面海拨高度一般为15-40M。在地质构造史上,湛江为第四纪火山区,绵长的半岛地貌留下了国家公园湖光岩玛珥湖等众多稀缺的古火山 遗址。 地质构造属新生代雷环断陷盆地的东北部。地质条件较为简单。3、雷电损害的影响因素:3.1 建筑物功能、结构、规格尺寸、建筑面积、布局等:根据初步设计,平乐渡口战备码头平面布局呈“环型,主建筑物共有三座,分别为侯工楼、战备仓库1、战备仓库2、战备仓库3,三座建筑物沿码头环形布置,战备仓库旁为露天堆放区,在码头近海测为露天工作区侯工楼主要为码头工作人员宿舍、战备仓库1为钢制结构的一般性仓库、仓库2为钢筋混泥土仓库,储备易燃物品、战备仓库3为钢筋混泥土的一般性储备仓库、露天堆放区日后运作有可能堆放存在化学性质货物、露天作业区主要为码头龙门吊作业码头占地长100m宽100m建筑物平均高度为12m。以上数值均取建筑主体的最大值.3.2 居住者和财产:根据初步设计,战备码头有侯工楼一员工宿舍、储存易燃品的战备仓库2已经两个储存一般物品的战备仓库以及两个露天区域。人员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户外距离建筑物3米以内区域中人员接触和跨步电压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影响.3.3 入户设施(电力线、通信线、数据线、其它服务设施);A. 战备码头的电力线路、线路设备以及线路终端设备等状况:战备码头采用10KV电源供电,由附近变电所引来, 10KV电缆从建筑物外穿管埋地引入码头一变配电房。变配电房设置两台干式变压器、真空中压开关柜、低压抽屉式开关柜,变电所为组合式变电所布置,均为无油设备,以利消防安全。用电设备有照明设备、消防设备、应急照明设备、疏散指示设备、空调、通风设备等。(由于数据缺乏以上均为假设内容)B. 战备码头内通信线路的线路状况:本工程由市政引来外线电话线缆及中继线电缆,由建筑物南侧进入设变配电,电话采用电缆引入。C . 线路敷设状况:码头内所有走线采用埋地敷设D. 线路的屏蔽特征、连接到入户线路的内部系统的冲击耐受电压以及所安装的SPD:入户高压电源线缆、电话线缆均为无屏蔽电缆,高压电源、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4、雷电活动状况(雷暴天气卫星云图资料;雷暴天气大气环流形势;雷暴天气雷达回波资料;闪电定位资料;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雷电流散流分布特征;实际的年平均雷暴日与落雷密度;年预计雷击次数。)根据某市气象局提供的30年资料,年平均雷暴日有105天,雷暴的发生主要集中在7、8月份,2006年最大雷暴电流未超过150kA.典型强雷暴气象雷达回波演变图 云顶高度示意图气象雷达回波强度图附:雷电监测网分析资料3km范围雷电地闪密度等级图5km范围地闪累积概率曲线15km范围、24小时的地闪变化规律地闪季节变化规律5、雷电灾害状况(近五十年)湛江市近年来发生了较多的雷电灾害事故: 2002年6月12日,广东湛江发生3宗雷击事件,其中两起是由于加油站的防雷设施不齐全,造成雷击损坏了加油站的电脑加油机。另外1宗是雷击了私人住宅,将主人家里的电视、电话等击坏。2003年4月27日10时左右,湛江市坡头镇鱼港酒家遭受雷击,受感应雷影响,造成该酒家的5台空调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1万元。2003年7月9日14时左右,廉江市西南加油站遭受雷击,受感应雷击坏1台供电变压器,致使该加油站电力中断达24小时,1台收款电脑及7台电脑加油机主板被击坏,电源漏电开关及电风扇被击坏烧焦。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2004年9月18日,广东湛江市出现雷雨天气,雷击造成11人受伤:2004年6月23日18时45分,受感应雷击影响,湛江市地震局2楼配电箱、接收器借口、GPS卫星定位系统、UPS、3台电脑等设备被击坏。直接经济损失10多万元。2007年6月3日下午2时左右,湛江市霞山华港小区湛江欧亚标准板材有限公司的围墙和湛江信威公司木门厂施工场地的工棚发生一起遭雷击事件,在这次意外事件共造成4名民工死亡,5名轻伤;2009年6月13日16时40分左右,湛江市森林公园附近一带出现严重的闪电现象,雷电损坏了停车场上的户外摄像头设备和室内电子设备,距停车场20m左右的村民庭院内一棵菠萝树被雷击中死亡,圈养的三头生猪被雷击致死;2011年8月24日,湛江雷州市客路镇黎家伍村多名村民在大榕树下乘凉。突然被雷电击倒,造成12人不同程度受伤并送到医院救治,无人员死亡;2012年8月5日下午3时35分,湛江遂溪悬洋青镇康聚酒精有限公司酒精罐遭雷击引发大火。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三、战备码头雷击风险评估相关特性和对应数据1、土壤电阻率经实地勘测测得战备码头项目建设地点的土壤电阻率:表1 土壤电阻率测试结果序 号地极间距(米)方向测试结果(m)15东西7222东西129 平 均1002、 项目评估相关数据2.1根据现场勘测得到纪念馆新馆有关建筑特性与对应数据如表所示:表2 战备码头建筑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大小主体结构空间尺寸。Lb 、Wb 、Hb10010012场地因子周围近距离内,只有较矮树木,基本属于孤立。Cd1LPS类LPS,屋顶装置有完善的防直击雷措施,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用接地。PB0.001建筑物边界屏蔽W取3.87KS1=0.12W0.5雷击密度次/km2/年Ng10.5表3 室外3米内区域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地表预计会采用石材ra10-2防雷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进行等电位联结;在变配电室、水泵房、卫生间等处设局部等电位连接。PA10-2接触和跨步电压损害室外3米内区域活动的人员有接触和跨步电压损害的可能。Lt10-4(典型平均值)2.2、根据战备码头的设计图纸、现场勘测结果得到战备码头有关电气特性与对应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4 战备码头供电线缆及室内设备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土壤电阻率(m)-100长度(m)高压供电线缆,从电力变电所引入,由于线缆具体长度还不明确,故取最大值。LC200高度(m)根据现场勘查,1电源线缆从电力变电所引入码头各建筑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埋地方式HC-高、低变压器 码头配电房有变压器Ct02电缆场地因子孤立Cd1电缆环境因子郊区Ce05电缆屏蔽两端接地无屏蔽电力电缆PLD1PLI0.4内部布线型式无合理布线KS31室内设备耐压主要的室内设备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电梯系统、消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这些设备均内部均包含有集成电路,设备耐压UW=2.5 kVKS4=2.5/UW0.6SPD保护设备电源建筑物具有符合LPS要求的接闪器以及作为自然引下线的连续金属框架或钢筋混泥土框架PSPD0.01雷击建筑物附近地面引起内部系统失效的概率取决于KMS, Kms=Ks1KS2ks3ks4=0.02PMS0.15表5 战备码头入户电话线缆及室内设备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土壤电阻率(m)-100长度(m)从市政电话网络引入,由于具体的长度不明确,故取最大值LC200高度(m)根据现场勘查,电话线缆从电信机房引入战备码头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埋地方式。Hc-电缆场地因子孤立Cd1电缆环境因子郊区Ce05电缆屏蔽两端接地电话线缆一般采用大对数线缆,无屏蔽层。PLD1PLI1内部布线型式无。KS31室内设备耐压主要为电话机,UW=1.5 kV 。KS41SPD保护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PSPD001雷击建筑物附近地面引起内部系统失效的概率取决于KMS, Kms=Ks1KS2ks3ks4=0.02PMS 0.25将码头分为五大区域:Z1办公楼Z2钢制结构战备仓库1Z3钢筋混泥土仓库2(储存易燃品)Z4钢筋混泥土仓库3Z5露天堆积场Z6露天作业区年平均损失相对量典型平均值简化:Lt=10-4Lf=10-2表6 侯工楼内部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地板混泥土rU10-2火灾风险一般rf10-2特殊损害低度恐慌hz2防火灭火器、固定的人工灭火装置,人工报警装置、消防栓rP05空间屏蔽无空间屏蔽KS21低压设备有低压线缆引入-电话设备有电缆引入-n生物触电造成的损失率入户金属线路有可能因接触和跨步电压而导致人员伤亡Lt1.210-5n物理损害造成的损失率 雷电闪击引起的火灾、机械损害均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Lf1.210-3区域中有潜在危险的人员数- -10表7 Z2钢制结构战备仓库1内部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地板混泥土 rU10-2火灾风险高rf10-1特殊损害低度惊慌hz2防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固定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rP02空间屏蔽全金属屏蔽KS210-4低压设备有低压线缆引入-电话设备有电缆引入-生物触电造成的损失率入户金属线路有可能因接触和跨步电压而导致人员伤亡Lt5.910-6物理损害造成的损失率雷电闪击引起的火灾、机械损害均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Lf5.910-4区域中有潜在危险的人员数5表8 Z3钢筋混泥土仓库内部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地板混泥土rU10-2火灾风险一般rf10-1特殊损害低度惊慌hz2防火灭火器、固定的人工灭火装置,人工报警装置、消防栓。rP05空间屏蔽无空间屏蔽KS21低压设备有低压线缆引入-电话设备有电缆引入-生物触电造成的损失率入户金属线路有可能因接触和跨步电压而导致人员伤亡Lt5.910-6物理损害造成的损失率雷电闪击引起的火灾、机械损害均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Lf5.910-4区域中有潜在危险的人员数5表9 Z4钢筋混泥土仓库3内部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地板混泥土rU10-2火灾风险一般rf10-1特殊损害低度恐慌hz2防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固定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rP02空间屏蔽无空间屏蔽KS21低压设备有低压线缆引入-电话设备有电缆引入-生物触电造成的损失率入户金属线路有可能因接触和跨步电压而导致人员伤亡Lt5.910-6物理损害造成的损失率雷电闪击引起的火灾、机械损害均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Lf5.910-4区域中有潜在危险的人员数5表10 Z5露天堆积场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地板混泥土rU10-2火灾风险高rf10-1特殊损害对环境造成危害hz20防火无rP1空间屏蔽无空间屏蔽KS21低压设备有低压线缆引入-电话设备无-生物触电造成的损失率入户金属线路有可能因接触和跨步电压而导致人员伤亡Lt2.410-5物理损害造成的损失率雷电闪击引起的火灾、机械损害均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Lf2.410-3区域中有潜在危险的人员数20表9 Z6露天作业区特性与数据参数注解符号量值地板混泥土rU10-2火灾风险一般rf10-2特殊损害无hz1防火无。rP1空间屏蔽无空间屏蔽KS21低压设备有低压线缆引入-电话设备有电缆引入-生物触电造成的损失率入户金属线路有可能因接触和跨步电压而导致人员伤亡Lt4.710-5物理损害造成的损失率雷电闪击引起的火灾、机械损害均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Lf4.710-3区域中有潜在危险的人员数40四、某纪念馆新馆项目雷电防护需求的评估1、 某革命纪念馆新馆项目雷击风险分量的鉴别1.1 RA风险分量的分析:当雷电闪击战备码头建筑物时,雷电流沿引下线、接地装置向大地散流,同时建构筑物内部的金属构件(已作等电位连接)也将有雷电流的存在。一方面落雷时,若人接触到这些金属构件时,可能使到人员因接触电压而导致伤亡;另外,在雷电流沿向大地散流的过程中可引起接地装置周围区域内电位升高,并且在地面分布着不同的电位,可能使人员因跨步电压而导致伤亡。由于战备码头Z5露天堆积场Z6露天作业区建筑物外围三米区域内有人员活动,因此存在着风险分量RA。1.2 RB风险分量分析:雷电闪击战备码头建筑物时,由于雷电的热效应、机械效应、电动应力效应等破坏作用,会致使建构筑物发生局部坍塌、外部构件折断乃至引发后续火灾等损害,从而导致人员伤亡以及使储存物损毁,因此存Z1-Z6在着风险分量RB。1.3 RC分量分析。当雷电闪击战备码头建筑物时,强大的闪电电流进入建筑物时,会在其空间内产生速变的电磁场,这种雷电电磁能量的破坏,主要由电阻耦合和感应耦合引起的过电压可能导致建筑物内给电子信息系统系统损害。按建设方评估委托书的要求,区域内各信息系统的失效不考虑,故不考虑Rc分量。1.4 RM风险分量分析。当雷电闪击战备码头附近地面或附近设施时,由内部装置上的雷电流引起的过电压,也可能导致其内部系统设备失效。按建设方评估委托书的要求,区域内各信息系统的失效不考虑,故不考虑Rc分量。1.5 RU风险分量分析。当雷电闪击战备码头建筑物入户线路时,雷电流沿这些管线流入纪念馆新馆内部,人员接触、或操作与这些入户管线有连接的设施时,有可能因接触电压而导致人员伤亡,因此Z1-Z2区域存在风险分量RU。1.6 RV风险分量分析。当雷电闪击战备码头入户管线时,入户线路上的雷电流引起的危险电火花可能导致燃烧,从而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内部储存物的损毁,因此因此Z1-Z2区域存在风险分量RV。1.7 RW风险分量分析。雷电闪击建筑物入户电力线缆时,入户线路上的雷电流传输到建筑物内部,由线路引入或感应耦合引起的过电压,可能导致各系统设备失效。按建设方评估委托书的要求,区域内各信息系统的失效不考虑,故不考虑Rc分量。1.8 RZ风险分量分析。当雷电闪击战备码头入户线缆附近地面时,在入户线路上感应的过电压、可能使各系统设备失效,按建设方评估委托书的要求,区域内各信息系统的失效不考虑,故不考虑Rc分量。2、有关量的具体计算1 战备码头建构筑物及入户设施的截收面积战备码头建筑物每年的截收闪电面积: AdLW6H(LW)9(H)2 100100+612(100100)+ 91220.106(m2)战备码头附近地面的截收闪电面积: AMLW2250(LW)(250)2 100100+2250(100100)+25020.106(m2)战备码头入户高压供电线缆(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