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五章脑瘫的康复.ppt_第1页
课件:第五章脑瘫的康复.ppt_第2页
课件:第五章脑瘫的康复.ppt_第3页
课件:第五章脑瘫的康复.ppt_第4页
课件:第五章脑瘫的康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瘫的康复,奥林匹克体育学院,定 义,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P): 指脑在发育成熟前(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因损伤或病变而致大脑发育障碍,以非进展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 多见于早产、低体重儿、窒息、血型不合、发育不良,发病和病因,在发达国家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二左右,我国约为1.55左右 胎儿脑部缺氧或脑部血液灌注量不足 可发生于出生前 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胚胎期脑发育异常 可发生于出生时 如新生儿窒息缺氧、产伤、核黄疸等 可发生于出生后 如脑炎、CO2中毒、头部外伤等引起的脑损伤,CP的特点,病变发生在生命早期 约80%以上的病例有明确病因 病变为非进展性,脑损伤程度仅取决于发病 当时,不会进一步恶化,CP早期临床表现,小儿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损伤后必然出现姿势、运动、反射、肌张力等方面的发育异常。 中枢神经的运动功能发育未成熟,出现比同龄儿明显延迟的运动发育。 因中枢神经抑制功能减弱,出现异常姿势、异常反射等症状。,新生儿期表现,主要表现为哺乳困难,哭声微弱,肌张力低下或肌张力增强,新生儿痉挛,原始反射减弱或增强,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1-3月婴儿表现,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 不注意看人,不凝视; 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 俯卧位不能抬头。抬头动作标志抗重力肌的发育情况,正常时23个月要抬头4590; 肌张力低下,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非对称性姿势。,临床表现,肌张力异常 肌痉挛 肌张力低下或交替出现 反射异常 姿势异常 运动协调控制异常,伴随症状,弱智,25%轻度,50%轻中度,25%重度 生长发育延缓 牙齿发育不良 癫痫 言语障碍 视力缺陷斜视、同侧偏盲 听觉障碍,临床分型,按瘫痪部位分类,单肢瘫:单个肢体 偏瘫:上肢较重 三肢瘫痪:三个肢体 四肢瘫:四肢受损程度相等 截瘫:双下肢 双瘫:双上肢及躯干较轻,双下肢较重。 双重性偏瘫:左右受损可以不同程度,CP主要康复问题,运动发育异常 1、主要表现为发育落后3个月以上。 2、运动发育与精神发育之间的解离。,异常的运动模式 CP患儿不是不能运动,而是存在许多复杂、奇怪姿势和运动。有三个特点: 1、由于脑的正常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运动发育迟滞或停止; 2、由于上位中枢控制的解除而出现的各种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 3、神经支配紊乱。,CP异常运动模式,1、四肢、躯干存在非对称性差异; 2、只以某种固定的模式运动; 3、抗重力运动困难; 4、分离运动困难; 5、发育不均衡(四肢、左右); 6、肌张力不恒定(异常姿势的肌紧张,姿势变化时肌张力升高、低下与不定); 7、6个月以上患儿残存原始反射; 8、有联合反应、代偿运动,三、主动活动受限: 随意功能丧失; 肌张力异常不能维持身体的姿势,没有支撑功能; 痉挛及反射异常妨碍运动的完成; 协调、精细、控制活动丧失。,四、感觉异常 1、深感觉异常:空间的位置和空间关系障碍。 2、视觉障碍:眼肌障碍(斜视、眼肌麻痹、眼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网膜变性、角膜混浊等) 所致的手眼协调、图和背影、形状的恒定性、空间的位置和空间关系障碍。 3、听觉、运动知觉、触觉、嗅觉异常。,五、高级脑功能异常 言语障碍:要区分是视觉、听觉、味觉、手感觉异常等造成的外部语言障碍,还是大脑思维异常造成的内部语言障碍。 智力低下 缺乏知觉、感觉运动体验:运动障碍影响活动,难以像正常儿童那样到处走动、体验。如果合并智力低下时,更是对外界难以定位。这样具体的体验越少,对外界了解和物品的熟悉程度就越少。,六、日常生活能力低下 肢体运动能力的障碍 姿势的异常 智力的受损 社会心理异常 包括:饮食困难、穿衣困难、体位转换困难、移动困难、用厕困难,七、缺乏社会生活的体验 正常儿童2岁以后,能对人和周围事物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而脑瘫患儿由于发育障碍,与同龄儿童接触、游戏的机会少,活动困难,不少事情依靠别人;或因治疗的影响等而缺乏社会生活体验。所以,绝大部分患儿存在人际关系不良,自立、意志表达或传达意见的能力差等问题。,脑性瘫痪评估,CP严重程度分级 肌力和肌张力评定 反射和自动反应的评定 运动发育评估 高级脑功能发育评估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疗效评定,CP严重程度分级,肌张力评定 姿势异常 出现不对称的异常姿势,肌张力越高,姿势就越异常,不对称。 触诊 肌内组织手感紧张、僵硬,对手指的按压有较大抵抗。 被动运动 Ashworth分级法进行量化 肌张力低下的患儿,抱时会感到有下滑感,沉重感;而肌张力增高的患儿抱时会有强直感,抵抗感。,肢体关节活动范围 表6-3-1 不同年龄小儿各关节活动范围 13月 46月 79月 1012月 内收肌角 4080 70110 100140 130150 腘窝角 80100 90120 110160 150170 足跟碰耳 80100 90130 120150 140170 足背屈角 6070 6070 6070 6070 围巾征 不过中线 达中线 过中线,运动能力评定 姿势、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 头尾方向发育的规律:头-腰 近位到远位的发育规律:肩-手 联合运动到分离运动的规律:近端-远端分离 由原始反射向随意运动发育的规律:持握反射-主动抓握 由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的规律 :全手抓握-对指,反射评定,儿童反射的发育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呈现一定的规律,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成熟程度,是衡量其神经系统发育的一把标尺,是脑损伤判断的客观依据。,新生儿时期的反射:代表的是脊髓和脑干下部水平的神经发育。这时的反射称为原始反射。 生后2个月时的神经反射:代表的是脑桥水平的神经发育,表现为紧张性颈反射占优势。 生后4个月时的神经反射:神经纤维髓鞘化的程度达中脑水平,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翻正反射。 生后10个月时的神经反射:神经的发育达皮层水平,这时儿童出现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原始性反射,姿势性反射,翻正与保护性反射,日常生活动作评定,主要测试患儿生活自理的程度和完成质量的情况。 测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卫生动作、进食动作、更衣动作、排便动作、器具使用、认识交流动作、床上运动、移动动作、步行动作共50项,满分100分。,康复治疗目的,减轻致残因素所造成的后果; 通过专业化的训练、游戏、文娱活动、集体活动等,促进患儿感觉运动技巧的发展,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提高言语、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争取达到生活自理和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或特殊教育,为将来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CP治疗原理,神经发育理论 胎儿出生时脑和脊髓外观虽已基本成形,但脑的发育还很不完善; 这个时期其皮质下低位中枢比较成熟,延髓以上的呼吸、循环、吞咽等中枢已基本发育成熟;,大脑皮层高位中枢的发育还不完善,缺乏对低位中枢的控制; 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逐渐成熟; Bobath技术就是按正常人体运动神经发育的规律逐渐诱导正常的反射和肢体活动出现。,2019/8/20,37,可编辑,运动再学习理论 正常人的各种功能活动是在脑细胞不断发育过程中的不断学习所获取的,各种功能活动的模式储存在脑细胞内,这种痕迹的储存只有通过反复的运动学习才不被遗忘; 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样需要反复的学习过程。,脑功能重塑理论 脑瘫康复治疗的原理主要是建立在脑神经功能重塑理论基础上。,Vojta法的基本原理 Vojta诱导疗法,是德国学者Vojta博士总结创造的,由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组成的、诱导出反射性移动运动的促通治疗手法。 通过这种移动运动反复规则地出现,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达到治疗目的。,康复治疗原则,三早原则: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6月以前); 康复治疗与教育相结合,与游戏玩耍相结合; 康复治疗需取得家庭的积极配合; 康复治疗需和药物、手术相结合; 康复治疗需和中医治疗相结合。,康复治疗方法(综合性),运动疗法 作业治疗 言语功能训练 支具和辅助具治疗 药物阻滞 引导式教育 环境和用具的改造 教育和职业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运动疗法,Bobath技术 Vojta疗法 理疗 生物反馈治疗 水中运动 功能性电刺激 牵伸治疗 感觉性促进手法,运动疗法目的,恢复控制患儿肌肉功能 抑制原始反射和过强的肌肉收缩导致的异常姿势和痉挛模式 矫正错误的运动模式,诱导出人体正常的翻正反射和平衡反应 按人类动作发育的规律设置训练程序,Bobath治疗,基本的治疗原则 1、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抑制,特别是对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的抑制; 2、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促通,特别是对精细动作有高度综合能力的直立反射和平衡反射的促通。,人类动作发育的规律,卧位转体翻身头部控制肘支撑躯干控制手支撑躯干控制卧位爬行跪位爬行坐位平衡控制坐位转换控制跪位平衡立位平衡控制立位转换控制行走,动作完成要点,抑制痉挛,在活动中对抗痉挛 遵循动作发育顺序 诱发平衡反射 控制关键点 注重躯干姿势的稳定,姿 势 矫 正,Vojta疗法,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诱发带)的压迫刺激 诱导出正常姿势和反射(反射性俯爬、反射性翻身) 抑制异常运动,感觉促进技术,对痉挛型用抑制性手法 如持续关节加压、缓慢牵拉、持续放置、缓慢捏挤、无阻力下缓慢自主活动等 对软瘫患儿可采用强手法刺激 如快速牵拉、挤压、拍打、震动、扣击、擦刷等,理 疗,功能性电刺激,可以防止瘫痪肌肉的萎缩,促进瘫痪肌肉功能的恢复,适用于软瘫型、手足徐动型患儿 电脑中频疗法可以解除肌肉痉挛,恢复肌肉疲劳、止痛、消肿 生物反馈治疗适用于年龄较大儿童,让其学会控制肌电信号,能够自我放松或加强肌肉收缩,水 疗,水的温度刺激和水对皮肤的按摩作用,有利于解除脑瘫患儿的肌痉挛 水中浮力减轻了身体的负重,可消除其在地面上活动的紧张心理,容易矫正患儿的异常姿势,作业治疗,脑瘫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会有重叠,都会涉及到坐起、爬行、行走、平衡、反射等运动技术 PT更多侧重于运动技术的发展,主要涉及大肌群如腿、躯干部位的肌群。 OT侧重于精细运动技术的发展,主要涉及手、臂和脸部的肌群,在训练中注意视、听、触等感觉输入。,作业治疗目标,运动方面 可以调整肢体的肌张力,维持身体正常姿势,增加肢体尤其上肢眼手协调控制能力 感觉方面 促进翻正反射、平衡反射和保护性反射整合,提高对感觉刺激的敏感性,感、认知方面 促进感知技能的发展、发展认知技能 自我料理方面 促进患儿日常生活活动实施能力的发展与独立,学习能力方面 促进学习习惯、学习技巧、学习能力的发展、鼓励独立生活技能的发展 娱乐方面 增加各种娱乐活动的兴趣,培养个人爱好,学会与他人相处,不同分型的作业治疗,痉挛型 重点放松僵硬的肌肉、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预防畸形 手足徐动型 重点学会用手抓握,稳定不自主的运动、纠正异常体位 共济失调型 重点改善跪位、立位和行走时的平衡能力,稳定站立和行走,控制双手的抖动,作业治疗的方法 (神经发育治疗),增强上肢粗大运动能力: 给患儿提供手部的、不同感觉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