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建设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1页
矿井建设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2页
矿井建设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3页
矿井建设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4页
矿井建设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省省煤煤炭炭运运销销集集团团 忻忻州州有有限限公公司司XX 煤煤业业 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建设项目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建设项目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20112015 年) (送送审审稿稿)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1 0.1 任务的由来1 0.2 方案编制的依据2 0.3 方案的适用年限 .4 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5 1.1 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5 1.2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7 1.3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4 第二章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背景.20 2.1 自然地理20 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21 2.3 水文地质条件23 2.4 工程地质条件29 2.5 矿体(层)地质特征30 2.6 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 .31 第三章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32 3.1 评估范围和级别32 3.2 现状评估36 3.3 预测评估40 第四章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49 4.1 分区原则及方法49 4.2 分区评述49 第五章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53 5.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53 5.2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54 5.3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部署55 第六章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58 6.1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58 6.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61 第七章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65 7.1 工程量估算65 7.2 经费估算66 7.3 工程投资估算69 7.4 进度安排70 第八章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72 8.1 保障措施72 8.2 效益分析74 第九章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76 9.1 结论76 9.2 建议 .78 1 前前 言言 0.1 任务的由来任务的由来 根据 XX 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 【2009】26 号关于 XX 市 XX 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 XXXX 有限公司做为主体兼并重组 XXXX 有限公司、原 XXXX 有限公司、原 XXXX 有限公司、原 XXXX 有限公司等四家煤矿,名称核准为:XXXX 有限 公司,整合前 XXXX 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 15 万 t/a、原 XXXX 有限公司生产能 力为 15 万 t/a,原 XXXX 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 15 万 t/a、原 XXXX 有限公司生 产能力为 9 万 t/a。兼并重组整合后矿区面积 20.32km2,批准开采 8 号、11 号、 13 号煤层,生产能力为 120 万 t/a。 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 44 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关于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 要求和落实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厅发【2009】61 号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 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精神, XXXX 有限公司委托 XXXX 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XXXX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 重组整合矿井建设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工作。接受 任务后,我院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和地质环境调查,收集了有关资料,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 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XXXX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 重组整合矿井建设项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 0.2 方案编制的依据方案编制的依据 本次方案编制主要依据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 件、技术规程以及矿山立项、工程技术文件等。主要包括: 0.2.1 政策、法规依据政策、法规依据 2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986 年 10 月 1 日施行)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施行)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 月 29 日施行)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施行) ; (5)国务院 394 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 年 11 月 24 日公布, 2004 年 3 月 1 日施行); (6)国发200528 号文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山资源开发秩 序的通知 ; (7)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09 号文发布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 防治技术政策 ; (8)国土资源部第 44 号令颁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2009 年 3 月 2 日); (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厅【2009】61 号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 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 (10)XX 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XX 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0 年 9 月 27 日通过,2001 年 1 月 1 日施行)。 0.2.2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依据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依据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以下简称编制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223-2009,2009 年 10 月 1 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719-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勘探规范(1991 年 2 月 4 日发布); (3)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规字第 103 号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 (4)国土资发200469 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工作的通知附件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 (5)国家煤炭工业局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 采规程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6) ; 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20-2006泥石流灾害防 治工程勘查规范(2006 年 6 月 5 日发布、2006 年 9 月 1 日实施);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 勘查规范(2006 年 6 月 5 日发布、2006 年 9 月 1 日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 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2006 年 6 月 5 日发布、2006 年 9 月 1 日实施);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21-2006崩塌、滑坡、 泥石流监测规范(2006 年 6 月 5 日发布、2006 年 9 月 1 日实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133-1994地下水动态监 测规程(1994 年 3 月 20 日发布);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SL/T183-2005地下水监测规 范(2005 年 5 月 5 日发布);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 项目规划设计规范(2000 年 3 月 7 日发布)。 0.2.3 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矿山工程技术文件 (1)晋煤重组办发200926 号文件、XX 省国土资源厅 2009 年 11 月 24 日为该矿换发的采矿许可证; (2)矿方提供的 XX 煤业有限公司 8、11 、13 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井上下对照图及其它相关生产资料; (3)2006 年 4 月 XX 资源勘察院编制的XX 省河东煤田 XX 县桥头村煤 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 (供资源整合用) ,文字一本; (4)2006 年 4 月 XX 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XX 省 XX 县腰庄乡可王 家里煤矿(XX 县隆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 、 XX 省 XX 县 XXXX 煤矿(XX 县泰山矿业有限公司)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 、 XX 省 XX 县桥头镇桥头村河石盘煤矿(XX 县晋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资源储量核查地 质报告 、 XX 省 XX 县桥头镇桑园村煤矿(XX 县金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资源 储量核查地质报告文字四本; 4 (5)XX 市煤田地质队 2008 年提交的XX 县隆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机械 化采煤升级改造矿井地质报告中的 ZK2 钻孔柱状图和煤岩层对比图各一张; (6)XX 省地质勘查局二一二地质队 2010 年 6 月提交的XXXX 煤业有 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 (7) XX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 0.3 方案的适用年限方案的适用年限 目前泰山隆安煤矿全井田面积为 20.32km2,矿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 13321.5 万 t,按兼并重组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20Mt/a,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 80.0 年。本次XXXX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建设项目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基准年为 2011 年,确定方案适用年限为 36 年,本 方案的适用期 5 年(20112015 年) 。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每隔 5 年修订一次。 5 第一章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矿山基本情况 1.1 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 1.1.1 地理位置与交通地理位置与交通 1.1.1.1 地理位置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忻州有限公司 XX 煤业有限公司勘探区位于 XX 省 XX 县城 东南部即桥头镇北部,矿区至 XX 县城约 10km。矿区范围北至冀家沟村,南至桥头 镇,西至吴家沟村,东至白家墕村,南北长约 8.0km,东西宽约 3.5km,面积 20.32km2。 井田地理位置:东经:11107261111123, 北纬:385600390025。 井田范围由以下 25 个拐点围成。 表表 1-1 XX 煤业有限公司井田拐点一览表煤业有限公司井田拐点一览表 西安 80 坐标系统 大地座标 直角坐标(3 度带)直角坐标(6 度带)序号 经度纬度经距 Y纬距 X经距 Y纬距 X 11110921385609.12.45.12.45 21110934385644.12.46.12.46 31110947385702.12.47.12.47 41110947385749.11.48.11.48 51111011385810.12.48.12.48 61111011385910.11.50.11.50 71111007385917.11.50.11.50 81111022385928.11.50.11.50 91111049385914.12.501.12.501 101111123385929.12.51.12.51 111111046390019.11.52.11.52 121111038390025.11.52.11.52 131110956390025.10.51.10.51 141110911390023.09.51.09.51 6 151110911385903.10.49.10.49 161110820385903.09.49.09.49 171110819385730.10.466.10.466 181110726385731.10.46.10.46 191110726385639.10.45.10.45 201110757385625.10.45.10.45 211110822385620.11.45.11.45 221110823385618.11.45.11.45 231110824385600.11.45.11.45 241110836385600.11.45.11.45 251110837385614.11.45.11.45 采矿许可证是由山西国土资源厅与 2009 年 11 月 24 日新发。证号:C。采矿权 人:XXXX 有限公司。开采矿种:煤、8#、11#、13#。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 规模:120.00 万吨/年。有效期:2009 年 11 月 24 日-2011 年 11 月 24 日。开采深度 1180-680m。 XX 煤业有限公司位于 XX 县城东南,直距 10km,有简易公路与保德河曲公 路相连,距神朔铁路枣林集运站 20km,交通方便。交通位置见图 1-1。 图图 1-1 交通位置图交通位置图 7 1.1.2、矿区人文社会经济概况、矿区人文社会经济概况 本区以农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土豆、谷子和胡麻。畜牧业较发达,已饲 养牛、羊、猪为主。矿产资源主要有煤(总储量约 127 亿吨) 、铁(总储量约 37.8 亿吨) 、铝矾土(总储量约 86.4 亿吨) 、硫磺矿、石灰石、高岭土等。保德红枣为山 西八大名枣之一,肉大核小,酸甜适中。天桥石花鲤鱼,久负盛名,是黄河鲤鱼中 的佼佼者,曾为进贡封建帝王的佳品。近十年来,随着采煤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XX 县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1.2 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1.2.1 开采历史及现状开采历史及现状 XXXX 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前井田范围内有四座生产矿井,原 XX 县泰 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 县 XXXX 煤矿) 、原 XX 县隆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 县腰庄乡可王家里煤矿) 、原 XX 县金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 县桥头镇桑园村煤 矿) 、原 XX 县晋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 县桥头镇桥头村河石盘煤矿) 。 (一)原 XX 县泰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 县 XXXX 煤矿) XX 县 XXXX 煤矿属村办集体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09,发证机关为 XX 省国土资源厅,采矿许可证证有效期为 2006 年 11 月至 2011 年 11 月,准采 11 号煤层。准采标高 9701060m。井田东西长 2400m,南北宽 2100m,面积 2.4323km2,井田边界人为划定。井筒参数如下: 表表 1-2 代家沟煤矿井筒参数表代家沟煤矿井筒参数表 名称断面形状倾角(度) 井筒斜长 (m) 井筒净宽 (m) 断面积 (m2) 备注 主井半圆拱01603.810.99 副井半圆拱01703.510.13 回风井半圆拱02803.09.34 矿山始建于 1985 年,1988 年建成 15 万 t/a 生产规模矿井。采用一对平硐开拓, 开采 11 号煤层。开采方法为长壁式采煤法。2005 年本矿由 XX 县煤管局设计采改 方案,布置长壁式工作面。按晋煤整合办核200638 号文核准,生产能力 15 万 8 t/a。主井采用防爆三轮车提升,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扇型号为 FBCZ- No12 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排水采用为 2 寸离心式潜水泵,型号为 D12- 2515,井巷照明采用防爆灯,工作面为矿灯,主井筒、运输大巷砌碹,采区巷道为 锚杆、木棚支护。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1.8m3/h,正常涌水量为 1.2m3/h。整合后该矿 作为关闭井,目前已关闭。 据调查该矿部分采空地段有煤层自燃现象。 (二)原 XX 县隆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 县腰庄乡可王家里煤矿) 该矿行政区划隶属 XX 县腰庄乡管辖,位于可王家里村附近。井田位置东经 1110917-1111014,北纬385812-385919。 可王家里煤矿属村办集体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14,发证机关为 XX 省 国土资源厅,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 2007 年 1 月至 2010 年 1 月,准采 13 号煤层。准 采标高 920-950m。井田东西长 1400m,南北宽 2000m,面积 2.0914km2,井田边界 人为划定。井口坐标如下: 表表 1-3 可王家里煤矿井口坐标表可王家里煤矿井口坐标表 1954 北京坐标系(6 度带) XY 标高(m) 主井.025.8611008.583 风井.569.0421013.272 该矿始建于 1985 年,设计生产能力 6 万 t/a。采用一对平硐开拓,开采 13 号煤 层。开采方法为长壁式采煤法。2005 年本矿由 XX 县煤管局设计采改方案,布置长 壁式工作面。按晋煤整合办核200638 号文核准,生产能力 15 万 t/a。主井防爆三 轮车提升,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扇型号为 BK54-4No12b 两台,一台使 用,一台备用。排水采用 1.5 寸离心式潜水泵,水泵型号为 IR50-20,井巷照明采用 防爆灯,工作面为矿灯,主井筒、运输大巷砌碹,采区巷道为锚杆、木棚支护。矿 井最大涌水量为 3.6m3/h,正常涌水量为 1.3m3/h。 2006 年该矿原矿井因运输困难,故申请开掘新井筒,获得批准后,关闭了旧井 筒,同时建设了新井筒,新井筒参数为: 表表 1-4 可王家里煤矿新井筒参数表可王家里煤矿新井筒参数表 9 名称断面形状倾角(度) 井筒斜长 (m) 井筒净宽 (m) 断面积 (m2) 备注 主斜井半圆拱183463.28.83 副斜井半圆拱03383.59.00 新井设计能力为 15 万 t/a,实际生产能力 30 万 t/a,2008 年停产,直到本次整 合前。整合后该矿作为关闭井,目前已关闭。 (三)原 XX 县金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 县桥头镇桑园村煤矿) XX 县金义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区划隶属 XX 县桥头镇桑园村管辖。井田位 置东经 1110900-1110950,北纬 385703-385751。 该矿属村办集体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421,发证机关为 XX 省国土资 源厅,采矿许可证证有效期为 2006 年 11 月至 2011 年 11 月,准采 8、11 号煤层。 准采标高 920-1025m。井田东西长 1200m,南北宽 1600m,井田面积 1.418km2,井 田边界人为划定。井筒参数如下: 表表 1-5 桑园村煤矿井筒参数表桑园村煤矿井筒参数表 名称断面形状 倾角(度)井筒斜长 (m) 井筒净宽 (m) 断面积 (m2) 备注 主斜井半圆拱151503.812.17 副斜井矩形33384.512.23 回风斜井半圆拱29893.09.03 矿山始建于 1974 年,1996 年建成 6 万 t/a 生产规模矿井。按晋煤整合办核2006 38 号文核准,生产能力 15 万 t/a。主井装备防爆三轮车提升,采用一对平硐开拓, 开采 8 号煤层。开采方法为长壁式采煤法。2005 年本矿由 XX 县煤管局设计采改方 案,在 990 水平布置长壁式工作面。主井装备防爆三轮车提升,通风采用中央并列 抽出式通风,主要通风机一台,型号为 BK54-12,备用一台,型号为 BK4-72-12C。 井巷照明采用防爆灯,工作面为矿灯,主井筒、运输大巷砌碹,采区巷道采用木棚 支护,工作面用液压单体悬移支架。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12m3/h,正常涌水量为 8m3/h。 整合后该矿作为整合主体矿井保留。 (四)原 XX 县晋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XX 县桥头镇桥头村河石盘煤矿) 10 该煤矿行政区划隶属 XX 县桥头镇管辖。井田位置东经 111北纬 385621-385732。 该煤矿属村办集体矿山企业,采矿许可证证号为 31,发证机关为 XX 省国土资 源厅,采矿许可证证有效期为有效期 2006 年 12 月至 2009 至 12 月,准采 8、11、12、13 号煤层。准采标高 700960m。井田东西长 1400m,南北宽 2100m,井田面积 2.6341km2,井田边界人为划定。井筒参数如下: 表表 1-6 河石盘煤矿井筒参数表河石盘煤矿井筒参数表 名称断面形状倾角(度) 井筒斜长 (m) 井筒净宽 (m) 断面积 (m2) 备注 主斜井半圆拱181403.08.85 副斜井半圆拱30873.59.75回风 煤矿始建于 1986 年,1989 年建成 6 万 t/a 生产规模矿井。1994 年扩建成 9 万 t/a 生产规模矿井。采用一对斜井开拓,开采 8 号煤层。开采方法为长壁式采煤法。 2005 年本矿由 XX 县煤管局设计采改方案,布置长壁式工作面。按晋煤整合办核 200638 号文核准,生产能力 9 万 t/a。主井装备胶带输送机提升,通风采用中央并 列抽出式通风,主扇一台,型号为 BK4-72-11No12C,备用扇一台,型号为 4-72- 20B。排水采用 3 寸离心式潜水泵,型号 2GC-55,井巷照明采用防爆灯,工作面 为矿灯,主井筒、运输大巷砌碹,采区巷道为锚杆、木棚支护。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300m3/d,正常涌水量为 260m3/d。 整合后该矿作为关闭井,目前正在关闭中。 1.2.2 相邻矿山概况相邻矿山概况 井田北部相邻煤矿有 XX 县延年煤矿、XX 县冀家沟煤矿,西部有 XX 县腰庄乡 庙塔煤矿、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保德煤矿,南部有原 XX 县桥头煤矿、桥头 支农煤矿和 XX 县桥头村煤矿。详见四邻关系示意图。 11 图图 1-2 XX 煤业有限公司四邻关系示意图煤业有限公司四邻关系示意图 XX 县延年煤矿 年延煤矿始建于 1984 年,1989 年建成 6 万 t/a 生产矿井,矿山采用一对平硐开 拓。开采方法为高落仓房后退式。后经 XX 县煤管局设计改为长壁式采煤法,主井 防爆三轮车提升,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井筒、运输大巷砌碹,采区巷 道为液压、锚杆支护。 XX 县冀家沟煤矿 冀家沟煤矿始建于 1984 年,1989 年建成 15 万 t/a 生产矿井,矿山采用一对平 硐开拓。开采方法为高落仓房后退式。后经 XX 县煤管局设计改为长壁式采煤法, 主井防爆三轮车提升,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井筒、运输大巷砌碹,采 区巷道为锚杆、液压单体悬移支架支护。 XX 县腰庄乡庙塔煤矿 庙塔煤矿始建于 1953 年,1970 年建成 3 万 t/a 生产矿井。采用一对斜硐开拓, 开采方法原为高落仓房后退式,后经 XX 县煤管局设计改为长壁式采煤法。主井防 爆三轮车提升,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井筒、运输大巷砌碹,采区巷道 为锚杆、木棚支护。 12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保德煤矿 桥头支农煤矿 据XX 省河东煤田 XX 县桥头村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 (XX 资源勘察 院 2006 年 4 月)该矿为镇办煤矿,现早已关闭。采矿许可证编号 X21080 号,由 XX 省煤资委以晋煤资开发字【1994】第 307 号文件批准,批采 8、10 号煤层。矿 区面积 0.43km2,矿区范围由以下六个拐点围成。 表表 1-7 桥头支农煤矿井筒参数表桥头支农煤矿井筒参数表 54 坐标系 6 度带坐标 点号 XY 1 2 3 4 5 矿山早已关闭,建矿时间不详,开采能力不详,开采方式不详。主井 X:,Y:,H:983。副井 X:,Y:,H:984。10 号煤层以采完,8 号煤层大部开 采。 XX 县桥头村煤矿 据XX 省河东煤田 XX 县桥头村煤矿资源储量核查地质报告 (XX 资源勘察 院 2006 年 4 月)该煤矿经保证发(2005)96 号文由原 XX 县桥头村煤矿(集体) 及桥头镇炭峪沟村办煤矿整合建成。批采 8、11、13 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为 15 万 吨/年,面积 2.3708km2,煤矿范围有以下四个拐点围成: 表表 1-8 桥头村煤矿整合后井筒参数表桥头村煤矿整合后井筒参数表 54 坐标系 6 度带坐标 点号 XY 1 2 3 4 整合前原桥头村煤矿属村办集体企业,采矿许可证号为:62,批采 11、13 号煤 13 层,有效期 2004 年至 2007 年 12 月,矿区面积 1.0847km2,煤矿范围由以下四个拐 点围成。 表表 1-9 整合前原桥头村煤矿井筒参数表整合前原桥头村煤矿井筒参数表 54 坐标系 6 度带坐标 点号 XY 1 2 3 4 矿山始建于 1985 年,1989 年建成 9 万吨生产规模矿井。原井口坐标:主井 X:,Y:,H:928。副井 X:,Y:,H:962。由于主井井筒、车场、大巷被矿井 涌水淹没关闭停产。2001 年经批准变更生产系统,新井口坐标:主井 X:.777,Y:.257,H:969.674。副井 X:.184,Y:.608,H:985.206。开采方案 由 XX 县煤管局设计,采用长壁式采煤法,主井胶帮输送机提升,中央并列式抽出 式通风。主井筒、运输大巷砌碹,巷道和工作面采用锚杆木棚支护。 原炭峪煤矿属村办集体企业,采矿许可证号为 58,有效期 2004 年 12 月至 2007 年 12 月,批采 8、11-2(11-B) 、13 号煤层。矿区面积 0.3848km2。煤矿范围由以下 四个拐点围成。 表表 1-10 原炭峪煤矿井筒参数表原炭峪煤矿井筒参数表 54 坐标系 6 度带坐标 点号 XY 1 2 3 4 该矿始建于 1972 年,1975 年建成年产 3 万吨生产规模矿井。井口坐标:主井 X:.630,Y:.810,H:980.792。副井 X:.175,Y:.298,H:1065.018。采用主平 硐、付斜井方式开拓,长壁式采煤法,主井防爆三轮车提升,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 14 主井筒、运输大巷砌碹,巷道和工作面采用锚杆木棚支护。 1.3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1.3.1 矿山建设规模及设计生产服务年限矿山建设规模及设计生产服务年限 XX 煤业有限公司遵照 XX 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晋煤重组办发 200926 号文件,由 XX 省煤炭运销集团 XX 煤业有限公司做为主体兼并重组 XXXX 有限公司、原 XXXX 有限公司、原 XXXX 有限公司、原 XXXX 有限公司等 四家煤矿和整合前已经关闭的桥头镇办煤矿及上述煤矿企业之间的部分空井田整合 而成。整合后批准开采 8 号、11 号、13 号煤层,设计生产能力 1.20Mt/a。目前矿 井设计可采资源/储量 13321.5 万 t,按煤矿生产能力 1.20Mt/a 计算,服务年限为 80.0a。 1.3.2 地面工程建设及布局地面工程建设及布局 本工程主要建设项目有工业场地、运输道路、排矸场和风井场地、输电线路、 爆破材料库。 本矿井属于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依据井田开拓、地面运输的要求,本着节约用 地的原则,主体设计在保证不影响矿井建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考虑了利用原有 设施。 1.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现有工业场地内已设有简易生产系统,调度楼、办公楼、配电室、热风炉房、 职工宿舍、车库、锅炉房及水池等。 依据建、构筑物的功能和性质,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大致分三个功能区,即生产 区、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生活区。 生产区布置在矿井工业场地东、北部,现有建筑(构)筑物已不能满足改造后 的需求,需拆除后新建。本次设计新增的主要建(构)筑物包括生产系统(有主斜 井、主井空气加热室、井口房、10kV 变电所、带式输送机栈桥、原煤缓冲仓、筛分 间)等。另外,在工业场地北部,还预留了选煤厂场地(包括主厂房、浓缩池及泵 房、产品仓、受煤坑等) 。 15 辅助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的中西部,现有建筑(构)筑物已不能满足改造后的 需求,需拆除后新建。本次设计新增的主要建(构)筑物有副井综合服务楼(包括: 灯房、浴室、任务交待室、副井空气加热室联合建筑) 、综采设备库、矿井修理车间、 器材库(棚) 、消防材料库、岩粉库、油脂库、木材加工房及支护材料场地、压缩空 气站、胶轮车库等。 行政生活区位于工业场地南部,现有的设施无法满足改造后的需求,需拆除后 重建。本次设计新增的主要建筑物有:矿井综合办公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自 行车棚、汽车库等。 其他相关配套设施主要依据自身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布置,其中,35kV 变电所 设置在工业场地西侧的山坡上,便于进出高压输电线路;锅炉房设置在原煤筒仓旁 边,便于上煤出灰;井下水处理站设置在井口南侧;生活污水处理站设置在工业场 地西南角地势较低的地方,污水处理后便于排放。 表表 1-11 场地主要工程量及技术经济指标表场地主要工程量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工业场地占地面积hm 215.3含围墙外征地和选煤厂占地 2工业场地围墙内占地面积hm 210.0含选煤厂占地 3.50hm2 3 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 积 hm 21.60 4场内道路铺装面积m 27600水泥混凝土路面 5铺砌场地面积m 216200预制混凝土块 6一般加固场地铺装面积m 26800水泥混凝土面层 7绿化占地面积hm 21.30 8围墙长度m700 9排水沟长度m400矩形断面:0.40.4m 10拆除建构筑物面积m 21500 11截水沟长度m1700 梯形断面:底宽 0.8m,上宽 1.2m,深 0.4m 12绿化占地系数%20.0 13场地利用系数%73.4 14排洪沟长度m700 矩形断面:底宽 6.0m,上宽 6.0m,深 2.m 15建筑系数%246 16内燃叉车台2型号: CC5 17护墙及挡土墙圬工体积m 323000M10水泥砌 MU30片石 挖方万 m 325.0多余土方就近填沟 18土方工程量 填方万 m 31.0平均运距 500m 16 2.运输道路 (一)进场公路 矿井工业场地已修公路,该公路由工业场地入口向南与保德神池公路相接, 由于该公路年久失修,且线路坡度、技术等级等无法满足本次兼并重组的需求,需 重新修建。本次设计的进场公路线路全长约 1400m,路面宽 7.0m,路基宽 9.0 m, 水泥混凝土路面,线路平均纵坡 5. 2%,最大纵坡 7.5%,占地 2.94hm2。 (二)风井公路 风井场地位于矿井工业场地西侧直线距离约 800m 的山坡上。已有简易公路将 风井场地与进场公路相接,风井公路全长 400m。本次设计只需对路面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路面宽 3.5m,路基宽 5.0m,泥结碎石路面,线路平均纵坡 6.0%,最大纵 坡 7.9%,占地 0.44hm2。 (三)矸石公路 矸石周转场地设在矿井工业场地西南侧直线距离约 550m 的一条荒沟内。矸石 公路由风井公路接入,线路全长约 100m,路面宽 3.5m,路基宽 5.0m,泥结碎石路 面。线路平均纵坡 3.0%,占地 0.11hm2。 3. 排矸场和风井场地 建井期间矸石用作填充工业场地周围的小冲沟,矸石周转场地设在矿井工业场 地西南侧直线距离约 550m 的一条荒沟内,占地面积 3.00 hm2。 风井场地位于矿井工业场地西侧直线距离约 800m 的山坡上,主要设置回风斜 井、风机平台和电气值班室,占地面积 0.50 hm2。 4. 输电线路 泰山隆安拟在矿井工业场地建 35kV 变电所,电源有两个,一回路由东局 110kV 变电站引来,线路长:11km;东局 110kV 变电站站容量:250MVA。另一 回路由桥头 35kV 变电站引来,线路长:4km。桥头 35kV 变电站的 35kV 电源线路 由东关 110kV 变电站引来线路长:11km。东关 110kV 变电站站容量:(50+31.5) 17 kVA。东关至桥头架设一回路 LGJ-300 线路,专供泰安和泰山隆安两矿。泰安 35kV 电源线路导线:LGJ-150。当任一回路故障停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5. 爆破材料库 根据煤炭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 (2009 年 5 月 1 日实施)第二章 2.0.5.6“地 面爆炸材料库应在井田或分区集中设置,或依托当地供应部门供给,不单建矿井地 面爆炸材料库”的原则,本次设计矿井不设地面爆炸材料库。 1.3.3 矿山开拓方案矿山开拓方案 1.水平划分及标高 根据各煤层的间距、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特征和主副井落底点的层位,本矿共 设 3 个水平和 1 个辅助水平:一水平标高+993.0m,开采全井田的 8 号煤层;二水平 标高+960.0m,开采井田南部和中部的 11-上、11-下号煤层;三水平标高+903.0m, 开采全井田的 13 号煤层;三水平辅助水平设在井田北部冲沟北侧的 11-上、11-下号 煤层中,辅助水平标高+930m,通过暗斜井与三水平连接。开采二、三水平采用井 筒直接延深方式布置。 2. 采煤方法及工艺 根据本矿 8 号煤层赋存条件,结合国内中厚煤层开采技术发展现状和矿井设计 规模,设计确定采煤方法为综采一次采全高。 根据 11-上煤层厚度 1.161.90m,平均 1.43m,11-下煤层厚 0.816.91m,平 均 1.95m,考虑到 11 号煤层煤层赋存稳定,设计确定采煤方法为综采一次采全高。 根据 13 号煤层煤厚 3.9813.55m,平均厚 7.09m,考虑到 13 煤层煤层厚度变 化较大,设计确定采煤方法为综采放顶煤。 3采区巷道布置 8 号煤层采用条带式布置方式,开拓、准备巷道合一,布置有北集中胶带大巷、 北集中辅运大巷、北集中回风大巷,三条大巷相互平行,水平间距 35m。回采工作 面的胶带进风顺槽、辅运回风运输顺槽均沿 8 号煤层底板布置,胶带进风顺槽(兼 18 进风)直接与北集中胶带大巷(8 号煤层)相通,辅运回风顺槽(兼回风)直接和 北集中回风大巷(8 号煤层)相通,并通过设有两道风门联络巷与北集中辅运大巷 相通。回采方式为采区内采用前进式开采,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 4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根据矿井资源储量、井下大巷布置的特点及井田边界的特点,将全井田 8 号、 11-上号、11-下号、13 号煤层划分为九个采区进行开采,各水平内采区划分如下: 一水平两个采区:位于井田中部西侧为一采区,井田西南部为二采区,主采 8 号煤层; 二水平共分四个采区:位于井田西侧为三采区、井田东侧为四采区、井田西南 侧为五采区,主采 11-上号、11-下号煤层; 三水平共分三个采区:位于井田西侧为六采区、井田东侧及东北侧为八采区、 井田西南侧为九采区,主采 13 号煤层。 三水平辅助水平一个采区:位于井田东北侧为七采区,主采 11-上号、11-下号 煤层。 全井田开采顺序为:一采区 8 号煤层二采区 8 号煤层三采区 11 号煤层四 采区 11 号煤层五采区 11 号煤层六采区 13 号煤层七采区 11 号煤层八采区 13 号煤层九采区 13 号煤层。 5通风管理 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矿井由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 选用 FBCDZ-8-NO26(B)、n=740r/min 矿井防爆对旋轴流通风机二台,风量范围 92204m3/s,风压范围 39901056Pa。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根据电机计算功率, 选用风机配套电机为 YBFe560S2-8 隔爆型 10KV,2x355kW、740r/min 交流鼠笼式 异步电动机,满足矿井通风需要。 6排水系统 泰山隆安煤矿矿井正常涌水量 QK74.40m3/h,最大涌水量 Qkmax104.52m3/h,排水高度 35.80m。在副斜井井底设主排水泵房,矿井涌水经 19 敷设于副斜井井筒中的两趟排水管路排至地面工业场地井下水处理站水池。副斜井 井口标高+1024.063m,水泵房底板标高+993.500。地面工业场地井下水处理站标高 为+1022.20m,排水管路长约 450 米。 7. 地面生产系统 井下原煤经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提升至地面后,由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延伸直接运 至原煤缓冲筒仓存储,然后经给煤机和带式输送机转载进入选煤厂进行洗选加工。 选煤厂主要包括原煤储存、筛分破碎车间及手选杂物仓、主厂房、浓缩车间、产品 储装。 副斜井井筒倾角 6,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提升方式,主要担负矿井的设备、材 料和人员的升降任务。 矿井矸石主要来源于井下掘进矸石和选煤厂洗选矸石。井下掘进矸石量为 20kt/a,选煤厂洗选矸石量约为 63kt/a。井下矸石由自卸式无轨胶轮车提升出井后直 接运至排矸场地排弃,洗选矸石经汽车运至排矸场地排弃。 1.3.4 矿山固体废弃物堆放矿山固体废弃物堆放 本矿井下掘进矸石约为 20kt/a,选煤厂排矸量约 84.55 kt/a,若不进行一定的治 理,将对大气、水体、土地等环境造成污染。 本矿井将矸石堆放场地选择在工业场地附近荒沟内,矸石经层层堆放压实并喷 洒石灰乳,每层厚度以 0.7m 为宜。对已达到堆积量的地段要及时分片覆土封闭,并 进行绿化。覆土厚度 0.51.0m 为宜。炉渣等废弃物掺与矸石中,与矸石一同处理, 该沟长 250m,高 1520m,断面呈梯形上宽下窄,可满足矿井排矸 10 年以上。 本矿不设居住区,少量的生活垃圾运往指定的垃圾堆放场地,进行卫生填埋处 理。 20 第二章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2.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2.1.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峡谷的东岸,地表多为第四系黄沙土覆盖, 因受风雨侵蚀,形成了支离破碎的复杂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冲沟中可 见零星的基岩出露。地势东高西低,海拔标高大部介于 9401050m 之间,相对高 差 110m 左右。最高点位于勘探区东南部标高为 1175.1m,最低点位于本区南部桥头 镇中沟底,标高为 911.0m,最大相对高差 264.1m。 2.1.2 河流水系河流水系 井田内较大的河流为朱家川河,在井田南部桥头镇南侧自东向西流过矿区。为 季节性河流,发源于芦芽山北麓的五寨县店坪沟,全长 150 公里,经桥头、下流碛、 杨家湾、前会等村,由花园村入黄河。矿区内长约 1.7km。平时枯水,汛期水深 2.55.7m,流速 57m/s,每次洪水延期 13 天。 井田北部代家沟村一带有腰庄河和代家沟河自东向西流经矿区,腰庄河发源于 贾家峁乡山庄头村,在腰庄村和代家沟河交汇向西流至郭家滩流入黄河。两河均为 季节性河流。 2.1.3 气象气象 井田位于中纬度温带季风区,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之中,四季分明, 变化显著,冬、春较长,夏、秋较短;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 秋季凉爽。据保德气象站资料: 1958 年以来,年平均气温为 8.8,一月份最冷, 平均温度-8.5,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5.5(1958 年 1 月 16 日) ,七月份最热,平 均气温为 23.5,极端最高气温可达 37.2(1961 年 6 月 11 日) 。年平均降水量 493.6mm,降水多集中在 7、8、9 三个月,多雨时达 862.4 毫米(1959 年) ,少雨时 仅有 194.8 毫米(1965 年) 。年蒸发量大约是年降水量的 56 倍。封冻日期为每年 21 的 12 月中旬至次年的三月初,最大冻土深度 0.77m(1958 年 2 月) 。每年春、秋、 冬三季多西北偏西风,夏季多东风,最大风速 3.3m/s。无霜期 165-177 天。 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2.3.1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本井田大范围被第四系黄土和第三系保德红土层覆盖,仅在东部罗汉沟、北部 代家沟一带沟谷内有零星基岩出露。根据钻孔揭露,井田地层有古生界奥陶系、石 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地层。现将井田地层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1)古生界奥陶系 上马家沟组(O2s):主要岩性为灰黄、土黄色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与灰白 色角砾白云质灰岩、石灰岩,含有鹦鹉螺和菊石类等化石,本组未见底。 (2)古生界石炭系 本溪组(C2t):上部为灰色粉砂岩、粘土质泥岩,偶夹一层煤线。下部为 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偶见一层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K1 标志层) ,底部为铝土 质泥岩,局部见蜂巢状褐铁矿层。本组厚 11.90-28.98m,平均 24.22m。与下伏地层 成平行不整合接触。 太原组(C3t):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主要岩性为灰色黑灰色泥岩、砂质 泥岩、灰白色中粗砂岩、细砂岩,黑灰色泥灰岩、黑色炭质泥岩及煤层。共含煤 6 层,由上至下依次编号为 9、10、11、12、12 下、13、14 号煤层,其中 11、13 号 煤层为全区主要可采煤层。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砂岩、含砾粗砂岩(晋祠砂 岩又 K2 砂岩) ,厚 3.33-17.10m,平均 8.07m。13 号煤之上发育一层稳定的含砾砂岩, 最厚达 49.77m,平均 35m,称为桥头砂岩。本组厚 64.60-104.62m m,平均 92.02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古生界二叠系 山西组(P1s):主要由灰白色砂岩、灰色粉细砂岩、砂质泥岩,黑色炭质 泥岩及煤组成。含有 7、8 号四层煤层,其中位于本组下部的 8 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 22 层。底部一般为灰白色粗粒砂岩(K3) 。本组厚度 14.43-61.00m,平均 39.61m,与 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下石盒子组(P1x):顶部为紫红色、杂色泥岩,中部为灰绿、黄绿、灰白 色粉砂岩、泥岩与长石砂岩互层,底部为灰白、灰黄色厚层状含砾粗砂岩(K4) ,厚 14.58-40.50m,平均 28.67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 (4)新生界上第三系 保德组(N2b):上部为棕红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及灰岩砾石。下部一般为钙 质胶结的砾岩层,砾岩成份以石灰岩为主,其次为石英岩。本组厚度 090.89m, 平均厚 27.65m。与下伏地层成角度不整合接触。 (5)新生界第四系 上更新统(Q3):浅棕黄色黄土、亚砂土,夹红色古土壤及钙质结核,厚 0114.15m,平均厚 45.37m,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 (6)全新统(Q4): 主要分布于河流底部,为现在河流冲洪积物。厚度 015m。 2.3.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井田位于河东煤田北部,构造形态总体为向西偏南缓倾的单斜构造,地层产状 平缓,倾向 260,倾角 28,构造属简单类。 (1)断层 通过三维地震,井田内发现有四条断层,现分述如下: F1 正断层:位于勘探区东部,走向北西偏北,倾向西南,倾角约 70,11 号煤 层最大落差约 3m,延伸长度约 200m。该断层 T11 波组、T13 错断清晰,各断点反 应特别清楚,断点组合合理。 F2 正断层:位于勘探区西部,走向北西,倾向东,倾角约 70,11 号煤层最大落 差约 3m,延伸长度约 140m。该断层 T11 波组、T13 错断清晰,各断点反应特别清 楚,断点组合合理。 F3 逆断层:位于勘探区西北部,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约 45,11 号煤层最 23 大落差约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