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教材分析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病原体,当人体的免疫功能出现障碍时,人就容易得传染病。本节是从人与环境的角度探究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增强人体体质,保证人体健康。教材地位在第一课时学习了人类常见的传染病后,学生对“传染病是如何发生的?怎样才能预防传染病?”必然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课时抓住这个兴趣点,主要学习传染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另外,本课时也是学习艾滋病的发生和流行的理论知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这部分知识是由具体事例抽象出来的规律性内容,是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是对传染病进行预防的理论依据。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具体措施是本课的又一重点。学习传染病与学生最直接的关系,即教会学生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方法,培养科学素养,使学生能够健康的生活,因此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课时的教学重点还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生物学观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做一个健康的人是生物课在初中阶段的重要任务。教学难点传染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是本课时难点。因为本课知识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由感性上升为理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交流、合作的能力。列举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具体措施也是本课的难点。因此需要组织学生课下收集一些资料,充分观察生活,没有一些生活经验作基础,列举会有困难。学生分析知识基础在学习本课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免疫的一些知识。在学习常见的传染病后,学生明确了传染病的概念,人类四种传染病的流行季节、传播途径和常见的人类传染病。以上都是学习本课时的必要知识基础,经验基础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经历过一些常见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易出现问题在完成“探究竟”时,学生对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概念不清,易把“消毒、灭蝇”归入针对传播途径。在教学中可采用选出两种意见的代表进行辩论的方法,先使错误观点暴露出来,再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学生列举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具体措施时,思维可能有局限,可以提示学生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讨论,辩论,小组内质疑、交流等多种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只以点拨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本教学设计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将课堂知识带入生活,将生活中问题交给学生去分析解决。如本课时引入“非典”的相关内容,即是这个目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列出传染病的特点。概括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列举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具体措施。技能目标:尝试运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尝试辩论,运用讨论、交流、归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习惯、能力。情感目标:关注“非典”的相关知识,培养形成科学素养。交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意义,促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拒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参与交流、讨论,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体验被认同的喜悦。课时按排 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品“非典”校园录像(取自我校艺术节)、师生共同收集我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相关资料和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相关资料。小品“非典”校园内容:在“非典”流行期间,某校据传发现一名“非典”疑似病人,校内某班学生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穿红衣,挂大蒜,放鞭炮。吃白菜、萝卜,喝中药。戴防毒面具,穿隔离服。自我隔离,不敢出门,不敢见人。学生间互相批评不正确的预防措施,在班长的教育下认识到正确的做法是:坚持测体温,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及时有效控制传染源;勤洗手,勤消毒,戴口罩,尽量切断传播途径;在疫苗尚未研制成功的情况下,坚持锻炼身体,如打羽毛球、慢跑,增强体质,保持平静健康的心态,加强自身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最后证实,发现“非典”疑似病人是谣言,此人只是感冒。同学们欢呼雀跃,在班长的组织下,测体温、戴口罩、锻炼身体。教学过程:1、导入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曾在我国大规模爆发,是一种传播快、来势猛、危害大的传染病。其外部表现主要为眼睛变红。(学生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不了解,导入中对其介绍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物投影下展示“身边事”的三幅图或展示以此为内容制作的动画。引导观察并提出问题:(1)这三幅图是什么意思?(2)你发现传染病具有什么特点?(3)你能否通过这三幅图提出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各组听取学生的观点,及时引导。)分析问题(1)时,可提示学生注意眼睛颜色的变化,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分析问题(2)时,对传染病的特点,学生易归纳出“传染性”,教师可适当介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我国的爆发,引导学生总结出“流行性”的特点。分析问题(3)时,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多样的,需要教师课前做充分准备,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归纳,最终达成共识。 归纳出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入本课教学的重点传染病的预防。 阅读“小辞典”,明确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的概念。分析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得出患病的男孩是传染源,共用的水、脸盆和毛巾是传播途径,图中的女孩是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提出问题: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如何预防?是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 组织学生对讨论结果分组表达交流,对易错问题进行辩论。 课件展示得出的结论:深埋患有传染病的动物和消毒、灭蝇属于控制传染源;吐痰入盂、生吃瓜果要洗净属于切 断传播途径;积极锻炼身体和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通过以上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在传染病流行的过程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归纳,用课件出示板书: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 明确传染病流行时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意识到预防传染病只要切断其中任一环节即可。病原体 联系生活实际:在防治“非典”期间,全民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具体做了哪些工作?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对你的生活习惯有什么改变?根据学生讨论情况给与针对性的论证。 防治“非典”的措施可用于防治其他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吗?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打扫卫生,处理生活垃圾;灭鼠,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随地吐痰等。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上对“非典”的分析可起到示范作用,帮助分析其他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组织学生发表意见,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分析师工作计划与报表呈现方案
- 检察官助理的自我管理与时间规划
- 芯片架构工程师职业发展规划
- 初级心理辅导技巧养老护理员技能
- 江苏安全员C证学习笔记
- 邮政快递业务员高级应急处理能力考核方案
- 绿色供应链中级管理人员工作日志
- 知识产权职业发展规划
- 汽车质量工程师绩效改进计划制定与实施
- 碳管理数据分析师工作日历与任务分解
- 药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 危重病人皮肤护理
- 人血清白蛋白-透明质酸纳米颗粒:制备工艺、特性表征与抗肿瘤效能探究
- 公益集市相亲活动方案
- 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范本范文
- 委托保管扣押物品协议书
- 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有内容)
- DB31/T 367-2017黄浦江游览船及码头运营设施与服务质量要求
- 移模协议书范本
- 小学科学家长会课件
- 锂电池生产中的潜在安全风险及其控制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