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教学设计_第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教学设计_第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教学设计_第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教学设计_第4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了二战前夕,英、法为了自身的太平把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慕尼黑阴谋;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自食其果;随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苏、美已经不能置身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了最大规模,世界各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可以加深认识各国的外交政策都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从而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给世界各国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世界各国和人民都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东方战线”;敦刻尔克撤退;莫斯科保卫战;日军偷袭珍珠港等。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慕尼黑协定签订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绥靖政策的实质及其后果。通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不断扩大,使学生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它的扩大最终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过程与方法: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史和战争史,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按照教师的指导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播放莫斯科战役、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大规模战争的视频片断,使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巨大破坏,增强学生维护世界和平的时代责任感。【重点和难点】1、重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了萧索的“冬天”,美国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基础逐渐渡过了“严寒”,而德、意、日等国的经济外衣相对而言比较单薄,它们将残酷的危机转嫁到别国人民的头上,企图以这样的方式获得“温暖”,于是,铁骑遍地,烽烟四起,德意日一步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疯狂的侵略扩张,世界开始流血、呻吟,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学习新课:一、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0世纪30年代世界大战虽然还没有全面爆发,但已经在局部范围内升级、扩大: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进军莱茵河不设防区,并同意大利一起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7年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更公然吞并了奥地利。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嚣张气焰,面对世界和平面临的战争威胁,请思考:(用课件或者小黑板出示第一目标题的设问)1、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法等国是怎样做的?2、英、法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质是什么?集中的表现是哪次会议?3、慕尼黑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参与会议的人物有哪一些?我们为什么把它称为“慕尼黑阴谋”?4、英、法这样做产生了什么后果和影响?5、英、法最终达到了它们的目的了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试着解决问题或提出疑问,并在书上作好勾划、记号,教师巡视做指导。然后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问题,形成结论,并由教师归纳展示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识别图片、分析材料、掌握结论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时间的把握)(共同归纳得出结论性语言并理解)1、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2、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为求苟安一时,保住其既得利益。3、绥靖政策的内容和实质:纵容、姑息法西斯侵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谋求与法西斯国家妥协,并妄图推动法西斯进攻苏联,祸水东引,坐收渔利。4、慕尼黑会议:(时间、地点)1938年9月、慕尼黑;(与会者)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主要内容)签定慕尼黑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强行割给德国。5、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国法西斯,张伯伦和达拉第显得是那么天真和可笑,他们以为,只要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就能满足希特勒的贪欲,就能使他放弃侵犯英、法在欧洲的利益,东向进攻苏联。这是多么美妙的构想啊!多么伟大的创造啊!在一片自我陶醉声中,可怜的捷克被英法无耻地出卖了!张伯伦以为他的名字将要和日月一起不朽并幻化出夺目的光华,当他踌躇满志地从慕尼黑返回伦敦,面对质疑的人群,竟然得意地宣称:“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你们回家睡觉去吧”。然而无情的历史嘲笑了懦弱的张伯伦和他的追随者,他的名字没能和日月一样不朽,他将永远被铭刻在世界历史的耻辱柱上!慕尼黑会议后,德国兵不血刃地取得了苏台德区,半年后,德国的战车隆隆地开进了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灭亡!接着,希特勒下达了永远“消灭波兰”的命令,英法的绥靖政策宣告破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二、大战的爆发(过渡)波兰是英法的盟国,也是德国东进苏联的必经之路和进攻法国的战略后方,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时间是什么时候?2、德国进攻波兰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特点?3、国土面积和德国大体相当的波兰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就宣告灭亡了?4、英、法为什么“宣而不战”,出现世界军事史“奇怪的战争”、“静坐战争”?5、张伯伦下台后,接替他的英国首相是谁?他推行什么样的政策?6、敦刻尔克大撤退有什么作用?7、号称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为什么没有挡住德意志前进的步伐,导致一向号称欧洲头号陆军强国的法国在一个多月内就败亡了?8、法国败亡后,是否从此就放弃了抵抗?9、不列颠之战是二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为什么希特勒最终不得不取消了直接入侵英国的计划?10、英国和法国对待法西斯侵略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带来的结果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试着解决问题或提出疑问,并在书上作好勾划、记号,教师巡视做指导。然后师生互动,共同探究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问题,形成结论,并由教师归纳展示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识别图片、分析材料、掌握结论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时间的把握)(共同归纳形成结论)1、二战的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电袭击波兰。(强调:1939年9月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在此之前,也就是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2、德军的“闪电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注释,了解“闪电战”的特点,指出其在世界战争史上的积极革命,并运用波兰骑兵图和德国机械化部队图进行对比,指出其军事思想的落后和战略战术的陈旧,为分析波兰的失败打下基础)3、波兰失败的原因(指导学生分析波兰军备陈旧、战术落后,对德军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同时英法见死不救,宣而不战,致使波军孤军奋战)4、英、法“宣而不战”的原因(幻想德国下一步进攻苏联,祸水东引,说明英法仍然执迷不悟,推行绥靖政策)(教师讲述)英法积极推行绥靖政策,不惜牺牲弱小国家甚至盟友,企图换取自身的苟安,并推动法西斯去侵略苏联。然而历史无情地嘲弄了这些蠢人: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英法的盟国波兰,给了英法一记响亮的耳光,绥靖政策宣告破产;但是英法执迷不悟,对德国宣而不战,导致波兰灭亡,法国也最终亡国,达拉第被囚禁,失去自由;英国孤军作战,处境艰难,张伯伦被迫辞职。英法姑息养奸,最终养虎为患,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灭亡波兰后,德国并没有象英法所期望的那样立刻去进攻苏联,而是北上进攻丹麦、挪威,继而横扫整个西欧,西欧沦陷。(共同探究得出结论性语言,使学生认识到以下问题)5、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走上了不妥协的反法西斯道路。6、敦刻尔克大撤退为后来盟军未来的反扑保存了有生力量。7、法国败亡的原因: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以及军事思想落后,指挥失当。8、法国败亡后,戴高乐领导了“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9、不列颠之战,英国人民在丘吉尔的领导下进行坚决抵抗,使德军直接入侵英国的企图没有得逞,为后来打败法西斯做出了贡献。10、法国一贯执行绥靖政策,最终自食其果,而英国1940年5月后在丘吉尔的领导下,改弦更张,“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粉碎了德军直接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两相对比,发人深省。三、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1、德国进攻苏联(1941.6)德国要独霸欧洲,还有两个障碍,分别是西边的英国和东部的苏联,在英国它碰了壁,因为空战和海战德军没有优势。于是希特勒决定改变原来的军事部署,先攻苏联,再取英国。从1940年秋到1941年春,德国相继侵入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五国(引导学生看地图),控制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从地理上对苏联形成包围之势,取得了战略上优势。他狂妄地认为灭亡苏联的条件已具备,胜利指日可待了,悍然于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教师提问:德国突袭苏联标志着什么?教师总结:它标志着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了。2、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在战争初期节节胜利,很快就推进到苏联腹地,并调集精锐部队围攻苏联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市民和红军的英勇作战确保了莫斯科屹立不倒。这场战役是德军在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苏联红军粉碎了希特勒的军队“天下无敌”的神话,使苏联人民和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该战役也改变了英美对苏政策,促进了此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四、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12)法西斯在欧洲的扩张,刺激了日本的野心。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教师可让学生观看视频(偷袭珍珠港),结合教材了解珍珠港事件的全过程。教师进一步解释:日军通过珍珠港事件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并发动了对东南亚地区的进攻。原本中立的美国蒙受国耻,宣布参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范围扩大。(过渡)当法西斯的铁骑碾碎了英、法绥靖的迷梦,当和平再次面临战争的屠戮,飘零的国土,苦难的民众,流血的世界,它告诉我们,在过往的岁月里,曾经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过的沉痛的悲剧,只有反思战争,热爱和平,才能避免悲剧的再一次上演,在此,我们不仅要问,上个世纪所爆发的悲剧为什么会出现?四、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方面进行思考,注意复习第二学习主题的相关内容,并在课前阅读相关的历史读物,布置好讨论任务,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教师对各小组进行及时调控,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及时点评,引导学生分清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