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 - 目 录 1总论.1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1.2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地点2 1.3 主要编制依据和设计标准、规范 3 1.4 建设条件 4 1.5 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 5 1.6 设计范围和建设规模 7 1.7 一期工程主要设计方案.8 1.8 投资及贷款.11 1.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 1.10 工程进度计划 .14 2 处理处置规模和工程总体规划 .15 2.1 危险废物产生量的调查 .15 2.2 服务范围危险废物产生量的预测 20 2.3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规模论证20 2.4 工程设施内容规划23 3 厂址选择 .26 3.1 厂址选择原则 .26 3.2 厂址选择 27 3.3 厂址合理性分析28 4 总图运输 .32 4.1 区域概况 32 4.2 总体布置 32 4.3 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34 4.4 外部运输 34 4.5 工厂运输 37 4.6 道路设计.37 5 废物鉴定及暂存 .39 - - 5.1 废物鉴定、化验和试验研究39 5.2 废物暂存 42 6 物化处理 .44 6.1 废物种类、数量、成分和处理规模.44 6.2 处理工艺 45 6.3 工作制度、设备选择 49 6.4 车间配置 50 7 危险废物焚烧 .51 7.1 设计规模和物料性质 51 7.2 焚烧处理工艺 .52 7.3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61 7.4 主要设备选择 .64 7.5 热能动力 66 7.6 车间配置 70 8 稳定化/固化处理.72 8.1 废物种类和处理规模 72 8.2 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 .72 8.3 稳定化/固化处理工艺主要设备选择和技术经济指标.79 8.4 车间配置 81 9 安全填埋场 .82 9.1 填埋处置废物进场要求.82 9.2 填埋处置规模和作业制度 .83 9.3 填埋工艺 83 9.4 分期建设计划 .84 9.5 填埋场作业管理技术要求 .84 9.6 填埋场设计.85 9.7 主坝90 9.8 防洪及清污分流设计 91 9.9 封场设计 93 - - 9.10 监测井设置.93 9.11 填埋作业区周围风沙及安全防护措施 .93 9.15 填埋设备的选择94 10 废水处理 95 10.1 废水来源及处理规模.95 10.2 处理工艺方案 .97 10.3 废水处理效果 .98 10.4 处理设施与设备99 10.4.2 处理设施与设备选择99 10.5 中水回用 101 11 公用设施 .103 11.1 给排水和消防 .103 11.2 电力107 11.3 电信109 11.4 采暖通风 111 11.5 建筑与结构.111 12 辅助设施 .118 12.1 机修车间 118 12.2 供油站.118 12.3 计量站119 12.4 停车场和洗车台119 12.5 仪表自动化.120 12.6 计算机管理系统127 13 环境保护 .135 13.1 设计依据.135 13.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35 13.3 采用的环境标准135 13.4 一期工程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135 13.5 施工期污染控制措施 138 - - 13.6 营运期污染控制措施.138 13.7 水土保持 140 13.8 环境管理与监测141 13.9 环境保护投资概算142 14 节能 .143 14.1 能耗分析.143 14.1 设计依据 143 14.2 能耗指标及能耗分析 143 14.3 节能措施.144 14.4 节水措施 145 14.5 建筑节能措施 .145 15 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 .147 15.1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执行的标准、规范147 15.2 设计原则 148 15.3 生产过程影响职业安全的有害因素分析148 15.4 采取的主要安全卫生防范措施149 15.5 安全与卫生管理152 16 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154 16.1 组织机构.154 16.2 工作制度.154 16.3 劳动定员.154 16.4 工资及福利费154 16.5 劳动生产率 .154 16.6 职工培训.154 17 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 .155 18.1 投资估算 155 18.2 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计划 .160 18.3 财务评价 161 18.4 综合经济评价 .166 - - 18 应急处理预案 .175 19 项目招标方案 .178 20 结 论 .180 20.1 综合评价 180 20.2 可研报告结论 .180 20.3 建议181 附附 表表 主要设备一览表 附附 件件 附附 图图 1 1 总论总论 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危险废物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危险废物具有有毒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等危险特性,对人 类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由于危险废物的危害性以及伴随其越境转移对环境造成的严 重污染,1983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污染控制问题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制定的中国 21 世纪议程和中国环境保护 21 世纪议程也都把危险废物的 管理和处理处置列入了重要工作内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1989 年 3 月通过了控制危 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 ,并于 1992 年生效,我国是该公约最早缔 约国之一。据统计,2003 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 1171 万吨,贮存量约为 423 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处置量为 375 万多吨。由此可见,还有相当数量的危险废物没有 得到妥善地处理,易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如不严格控制和管理、加快处理处置 进度,必将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据不完全统计,马鞍山及周边地区 危险废物年产生量约 30 万吨,以冶炼、机械、化工、制药、交通运输业为主,这些行 业也正是产生危险废物较多的行业。 随着安徽东部地区马鞍山市、芜湖市、滁州市和宣城市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工业固体废物尤其是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加。据调查,马鞍山市、芜湖市、 滁州市和宣城市所产生的危险废物种类较多、成分复杂,引起诸多的环境问题: 1)企业将难以回收利用或难处理的危险废物随意堆存、堆放、乱丢乱弃,或混入 生活垃圾中填埋,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2)大多数企业在进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时,设施陈旧,技术落后,操作人员专业 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善,易造成二次污染。 3)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将本应进行安全填埋处置的危险废物用于制作建 筑材料,造成环境污染。 4)少数环保意识较强的企业为避免所产生的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在厂区内暂时保 存危险废物,但因最终无处置出路而导致废物堆积过多,使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自身投资建设单一危险废物处理设施,规模小,投资高, 利用率低,成本高,易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 (2)特殊地理环境要求 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 2 置和监管体系,实现了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已经对常见性危 险废物进行了严格的鉴别和安全处置,目前正致力于具有更长期潜在危险的危险废物 (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我国目前有许多省区已经建设或正在筹建危险废物 或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包括对危险废物进行焚烧、物/化处理、综合利用、稳 定化/固化、安全填埋等处理处置,并已积累了一定的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经验。 马鞍山、芜湖等市位于安徽省东部,从运输成本和环境风险角度均不宜将危废送 合肥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而目前马鞍山还没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这与马鞍 山市及其周边地区必需的环境保护配套设施要求是极不相称的,也不利于马鞍山市及 周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投资环境的要求 我国已经加入 WTO,为适应市场竞争,企业不仅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创新、技术 创新和管理创新,而且需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 ,以保护环境和增加企业 的品牌效应,提高竞争优势。企业建立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企业确立环境 方针,规范工业废物的排放、处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潜在的环境风险,树立 企业形象。在这一形势下,有必要按国际标准建设大型的综合性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 处置基地,为各企业排忧解难。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的建设,将为马鞍山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种不同 类型的企业提供处置危险废物的基础设施,减轻费用负担。项目建设有利于马鞍山地 区企业取得 ISO14000 证书,打破绿色贸易壁垒,加强国际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的批复 (国函2003128 号文)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环发200416 号文) ,基于危险废物 处置设施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及要求,为规范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从 根本上改变危险废物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现状,在马鞍山市建设马鞍山危险废 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1.2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地点、建设单位和地点 项目名称: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建设单位:马鞍山市益生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马鞍山市区东南向山镇陶村 3 1.3 主要编制依据和设计标准、规范主要编制依据和设计标准、规范 1.3.1 设计采用的有关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6)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发1998089 号) ; (7)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1199 号) ; (8) 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 (发展改 革委、环保总局等五部委 发改价格20031874 号文件) ; (9)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 (10)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国函 2003128 号文) 。 (11)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环发 200416 号文) 。 (12) 关于严禁建设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紧急通知 。 1.3.2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与规范 (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4-2001) ; (2)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 (3)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2001) ; (4)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15562.2-1995) ; (5)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HJ176-2005) ; (6)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环发200475 号) ; (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 (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 年版) (GB50160-92) ; (9)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2002) ; (10)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 ; (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 (1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 4 (1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 (14)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 (1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 (1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 (1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 (18)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 (1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 (20)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试行) 。 1.3.3 其它相关资料 (1)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工程可研阶段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 (2)马鞍山市益生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其它基础资料。 1.4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1.4.1 建设地点及交通状况建设地点及交通状况 马鞍山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厂址位于马鞍山市区东南向山镇陶村,向山生活垃 圾处理场东北向丘陵地带,313 省道南侧,距马鞍山市区约 14km,距向山镇约 4km, 交通较方便。 1.4.2 场区地形地质场区地形地质 厂址所在区域地层出露威白垩纪下统大王山组三段,上部为杂色安山质凝灰岩、 凝灰质粉砂岩,下部威灰白、灰紫色安山质凝灰岩、夹安山质砾灰岩等;下覆白垩纪 大王山二段、一段。区域基岩多处出露,东部威安山岩,北西部威石英安山玢岩、石 英钠长斑岩。第四系覆盖层较薄,主要为粉质粘土,含砂、砾。 场区地形由 1 个向东开口的垄沟及其周围丘陵组成,属由残、坡积层组成的剥蚀 丘岗地貌。最低标高约 49m,周边山丘的标高在 100120m 之间。地貌属低山丘陵地 貌。 根据可行性研究勘察报告,场区层粉质粘土的渗透系数 0.851.43106cm/s,其渗透性很弱,属隔水层。下伏基岩主要为凝灰岩及凝灰质安 山岩类,该类岩石普遍具有较强的高岭土化,虽其前部风化裂隙发育,但裂隙多呈闭 合状,对水的渗透性能弱;深部岩石半坚硬坚硬、完整,裂隙不发育,其渗透性差, 弱富水性。 场地第四系其内部含有少量孔隙水,在钻孔中形成水位。该孔隙水在场区范围形 5 成不了统一的潜水水位。据 2007 年 1 月 26 日水位观测资料:SK1 孔水位埋藏深度为 0.50m,SK3 孔水位埋藏深度为 5.00m,ZK1 孔水位埋藏深度为 0.8m,其水位监测资 料也反应出场区基岩风化裂隙水与区域基岩裂隙地下水没有联系。 1.4.3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项目所在地位于北亚热带,属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 和,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集中,冬夏温差大,气流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马鞍山市年平均日照时数 2109.9 小时,最多年达 2378.6 小时(1996 年) ,最少 年达 1800.2 小时(1985) 。多年年平均气温 15.9,正常年份的年平均气温约在 15.80.5的范围内,春秋季短,冬夏季长,冬夏温差较显著。年平均降雨量 1004.2mm,最大降雨量 1522.2 mm,最小降雨量 460.4 mm(1978 年) ,最大日降雨 量 254.6 mm(1969 年) 。降水季节性强,时空分布不均。每年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 都会出现一段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的梅雨天气,入梅最早在 6 月、7 月,出梅最迟 在 7 月 22 日,梅雨期间,一方面降水强度大,另一方面长江水位骤降,这一时间是马 鞍山市防汛抗洪排涝的关键时期。年平均气压 1013.3hbar,最高气压 1042.8hbar(1965 年 12 月 17 日) ,最低气压 991.6hbar(1971 年 2 月 17 日) ,最大 绝对湿度 41mm,最小绝对湿度 0.50 mm,平均相对湿度 77。无霜期 240 天,初霜 日期一般在 11 月上旬,终霜日期一般在 3 月下旬。冬季盛行偏北的冬季风,夏季盛行 东南风,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全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为 2.38m/s。 1.4.4 地震设防地震设防 根据区域资料,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属弱地震活动区。 1.4.5 电源电源 电源可接自霍里变电站向山供电所,通过架设一回 10kV 专线引入处置中心,专 线总长约 1.0km。对二级负荷设备用电在处置中心设置柴油发电机。 1.4.6 水源及排水水源及排水 项目生活生产用水均取自 313 省道附近市政给水网,管径 75mm,管网压力 0.5kg。 项目排水去向:排入 300m 外的排污渠,流经 5000m 后汇入慈湖河上游的洋河。 1.5 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 危险废物分 47 大类共 600 多种,种类多、成分复杂,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 6 爆性,其污染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针对本 项目需处理的危险废物成分复杂、种类较多、危害性大的特点,根据危险废物处理处 置的国际通用原则,需针对各种类型危险废物的特性采用综合的处理处置方法,从安 全性、经济性、技术可行性的角度出发,使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达到资源化、减量化、 无害化和安定化。 众所周知,环境问题的核心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人类所制造的废物的合理处理。 作为危险废物综合处理处置中心,应将保护资源,改善环境;服务大众,造福人群作 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一贯宗旨。对危险废物中有资源利用价值的废物应采用综合利 用和回收的处理方案进行回收利用,对危险废物中没有利用价值且对环境会造成严重 污染的废物,应采用安全可靠的物理化学处理和稳定化处理的原则对其进行安全处置, 对毒性强的危险废物应先对其进行解毒处理后再进行安全处置。对处置中心处理处置 废物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应妥善处置,严防二次污染的产生。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过 程中要对废物流进行合理的调配,合理的利用热力资源和水资源,使工厂内部尽量平 衡,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根据以上原则,确定进入本处置中心的废物物流体系见图 11。 1.清运方式及收运容器 2.简易印证分析项目 3.初步的处理方式 危险废物 产生单位 危险废物基本资料 如废物样品及成分等 主管部门 暂存、 交换 危险废物处置中 心贮存分配作业 综合利 用车间 焚烧处 理车间 安全 填埋场 物化处 理车间 分析化验 及检验室 危险废物收运中心 安排运输车辆及容器 计量 依据五联单核对数量 采集具有代表性样品 稳定化固 化车间 废水处 理车间 废物流向 信息流向 产品外销 7 图 11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物流体系 根据本工程处理处置的危险废物种类及物流体系,考虑到危险废物成分的复杂性 和多变性,同时考虑到将来马鞍山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危险废物种类、处理处置工 艺的调整,要求处置中心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处置中心应是一个集研究开发、综合 回收利用、处理处置于一体的环保科技型企业。除基本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功能外, 还应具备以下功能: (1)危险废物管理监控功能; (2)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功能; (3)危险废物检验鉴别功能; (4)危险废物储存交换功能; (5)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艺及工艺控制参数的研究功能; (6)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产品的开发功能; (7)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备的研发功能。 根据国内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项目的运行实践,本处置中心由以下设施组成: (1)管理调度中心; (2)研究开发中心; (3)废物收集、运输、计量设施; (4)分析化验及鉴别设施; (5)危险废物暂存交换设施; (6)综合回收利用设施(预留) ; (7)物理/化学处理设施; (8)焚烧设施; (9)剧毒化学品处理设施(预留) ; (10)稳定化/固化设施; (11)废水处理设施; (12)安全填埋场; (13)公用辅助配套设施,如计算机管理系统、仪表自动化系统、供配电系统、 通讯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暖通系统、监控系统、维修设施等。 8 1.6 设计范围和设计范围和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1.6.1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本项目将处理马鞍山市、芜湖市、滁州市和宣城市的工业危险废物。 设计范围包括生产管理设施、危险废物运输设施、处理处置设施、安全填埋场及 与生产管理相配套的公用辅助设施。 1.6.2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根据现状调查分析马鞍山市、芜湖市、滁州市和宣城市规划及经济发展趋势,考 虑目前的经济环境承受能力,并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总体规划的危险废物处理规模 为 6.6104t/a,内容包括焚烧处理、物/化处理、综合利用、稳定化/固化、安全填埋、 废物暂存、污水处理及配套的辅助生产和生活管理设施。 一期工程危险废物处理规模为 3.31104t/a,内容包括:物/化处理车间、焚烧车间、 稳定化/固化车间、安全填埋场、废物暂存库、污水处理,收集运输、计量和试验化验 及配套的辅助生产和生活管理设施。 表表 11 项目建设规模表项目建设规模表 序 号 处理处置功能一期工程处理规模 后期新增 处理规模 规划总规模 年工作时间 (天) 一生产管理区 1综合利用1000010000300 2物/化处理13000(含厂区废水)700020000330 3危险废物焚烧100001000020000330 4稳定化/固化10000(含焚烧残渣)500015000300 5直接填埋1009001000300 合 计331003290066000 二填埋库区14100(初始年)300 1.7 一期工程主要设计方案一期工程主要设计方案 1.7.1 物流体系物流体系 进入处理处置中心的危险废物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1)有资源回收价值的废物通过交换或合理处理进行资源回收。 (2)热值较高或毒性较大的危险废物,采用焚烧处理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回 收焚烧余热用于综合利用和物/化处理车间,减少处理成本和能源的浪费。 (3)没有回收价值的无机废物先经各种无害化处理(如物/化处理、焚烧处理等) , 再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进行安全填埋。 (4)性质未经确认或暂时不能处理处置,或积累到一定量后再进行处理的废物, 9 存放于废物暂存库。 1.7.2 一期工程设计方案一期工程设计方案 (1)总体工艺方案 经处理处置中心废物经鉴定后,适宜焚烧的工业危险废物送至焚烧车间进行焚烧 处理,适宜物/化处理的废物送至物/化处理车间进行无害化处理,暂时不能处理或需积 累到一定量后才处理的废物暂时存储于废物暂存库,危险废物焚烧飞灰、危险废物焚 烧灰渣、含重金属污泥等送稳定化/固化车间处理,石棉类废物及其他经检验达到安全 填埋场入场标准的危险废物直接进入安全填埋场填埋处置。稳定化/固化按危险废物性 质可分别采取有机螯合剂、硫代硫酸钠稳定化、水泥稳定化/固化、粉煤灰(石灰)稳 定化/固化等方法处理废物,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的固化体用汽车运至安全填埋场作业 区进行养护、填埋。 (2)物/化处理工艺方案 按物理和化学性质、处理方法相近的废物归类的原则,将物/化处理车间的废物分 成废乳化液及含油废水、废酸碱及重金属废水二大类。废乳化和含油废水液采用破乳 及高效油水分离技术;废酸碱和重金属废水主要采用中和等相应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 工艺。 (3)危险废物焚烧工艺方案 采用回转窑焚烧工艺处理热值较高或毒性较大的工业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处理采 用干法和湿法组合工艺,即净化系统由余热锅炉、急冷塔、消石灰和活性炭加入装置、 布袋除尘器、湿式洗涤塔、引风机、烟囱、烟气在线检测装置等组成,完成烟气的冷 却、脱酸、吸附二噁英和除尘。 (4)稳定化/固化工艺方案 根据废物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有机螯合剂或硫脲、硫代硫酸钠稳定化和水泥稳定 化/固化、石灰(粉煤灰)稳定化/固化等方法处理,经稳定化/固化处理后的固化体直 接由自卸车送至安全填埋场作业区进行养护、压实和覆盖。 (5)安全填埋方案 安全填埋场起始堆填标高 53.00m,主坝顶标高 61.00m,最终堆填标高 71.00m, 总库容 39.0104m3,起始年填埋量 14100t/a,服务年限为 20 年。 为尽快启用安全填埋场,并顺利地排出未与填埋废物接触的雨水,尽量减少渗沥 液产生量,将填埋场依次分为一、二区,这样也可以分区建设,减少前期投资,缩短 10 建设周期,具体操作如下:将一区作为启动区,建设主坝、防渗设施以及到一区的道 路,二区设施暂不建设。一区总库容 12.0104m3,服务年限 8 年;一区服务末期建设 二区,二区总库容 27.0104m3,服务年限 12 年。 2)防渗 按现行标准要求,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 0.6m 厚粘土(k 2 s 烟气阻力300Pa二燃室出口烟气量9941.5Nm3/h 炉膛负压200300Pa烟气含尘4780mg/ Nm3 (2)余热锅炉热力计算结果见表 73。 表 73 余热锅炉热力计算结果表 烟气进口温度11001150换热面积300 m2 烟气出口温度500550 锅炉阻力500Pa 产蒸汽量3.5 t/h出口烟气量10438.6Nm3/h 饱和水蒸汽1.0 MPa出灰量4.75kg/h 进口含尘浓度4780mg/Nm3出口含尘浓度4095mg/Nm3 (3)急冷塔热力计算结果见表 74。 表 74 急冷塔热力计算结果表 烟气进口温度500 停留时间小于 1s 烟气出口温度200 烟气阻力500Pa 蒸发水量2415kg/h出口烟气量13744Nm3/h 61 塔内烟气流速2.2m/s出灰量 4.28kg/h 进口含尘浓度4095mg/Nm3出口含尘浓度2800mg/Nm3 (4)布袋除尘器热力计算结果见表 75。 表 75 布袋除尘器热力计算结果表 烟气进口温度190出口尘含浓度70mg/Nm3 烟气出口温度180除尘效率大于 99.5% 烟气阻力1500Pa出口烟气量14430Nm3/h 进口含尘浓度2800mg/Nm3出灰量61.6kg/h (5)洗涤塔热力计算结果见表 76。 表 76 洗涤塔热力计算结果表 烟气进口温度175 出口含尘浓度50mg/Nm3 烟气出口温度7075 脱酸效率大于 90% 烟气阻力1500Pa出口烟气量13048Nm3/h 进口含尘浓度70mg/Nm3空塔速度1.5m/s 循环水量58m3/h外排水量1350kg/h 洗涤塔直径2.3 m有效高度9m (6)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进出口烟气参数 焚烧系统出口烟气经余热利用、急冷降温、酸性气体脱除及除尘净化后,由引风 机排入 40m 高烟囱外排。进出烟气处理系统的参数见表 77。 表 77 烟气处理系统进出口烟气参数 项目名称二燃室出口烟囱出口 GB184842001 标准值 烟气量(Nm3/h)1389816500 烟气温度()11001200140150 烟尘浓度(mg/ Nm3)70009000306080 HCl 含量(mg/Nm3)415720307070 SO2含量(mg/Nm3)15002260150250300 HF 含量(mg/Nm3)25583.06.07.0 氮氧化物(mg/Nm3)400600400500 CO 含量(mg/Nm3)2050104080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 I 级林格曼级 I 级 PCDD/PCDF(ngTEQ/Nm3)0.10.50.5 汞及其化合物(以 Hg 计) ( mg/m3)0.10.1 镉及其化合物(以 Cd 计) ( mg/m3)0.10.1 砷、镍及其化合物(以 As+Ni 计) ( mg/m3) 1.01.0 铅及其化合物(以 Pb 计) ( mg/m3)1.01.0 铬、锡、锑、铜、锰及其化合物 (以 Cr+Sn+Sb+Cu+Mn 计) ( mg/m3) 4.04.0 7.3.4 系统物料及热量平衡计算结果系统物料及热量平衡计算结果 危险废物品种较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危险废物进行配伍进料,各种危险废物 62 的成分及热值有较大的区别,根据业主提供的危废资料,热值确定为 15540.14kJ/kg。 焚烧系统的物料衡算结果见图 71。热量平衡计算结果见图 72。 图图 71 焚烧系统物料平衡计算图焚烧系统物料平衡计算图 图图 72 焚烧系统热量平衡计算结果图(单位:焚烧系统热量平衡计算结果图(单位:kJ/h) 7.4 主要设备选择主要设备选择 (1)回转窑焚烧炉 回转窑炉膛尺寸:Di=2500mm,L=10000mm; 回转窑转速:n=0.22rpm; 回转窑安装倾角:=1.5; 热损失:67744 蒸发水量消耗热: 蒸汽带走热: 烟气带走热: 烟气带走热: 烟气带走热: 废物燃烧热: 辅油燃烧热: 回转窑 洗涤脱酸塔 布袋除尘器 二次燃烧室余热锅炉 急冷塔 灰渣带走热: 辅助油燃烧热: 烟气带走热: 烟气带走热: 热损失:56853 热损失:61070 烟气带走热: 烟囱 热损失量: 回转窑 二次燃烧室余热锅炉 废物量: 1250kg/h 辅助燃油:66kg/h 灰渣: 255kg/h 一次风量:10660kg/h 烟气量 11929kg/h 二次风量: 5472kg/h辅助燃油:138kg/h 烟气量: 17468kg/h 系统漏 风量: 845kg/h 灰渣: 50kg/h 烟气量: 18438kg/h 布袋除尘器急冷塔 喷水量: 3324kg/h 雾化空气: 316kg/h 石灰粉:7kg/h 烟气量 24642kg/h 烟气量: 25358.4kg/h 活性炭:3.4kg/h 系统漏风 量: 900kg/h 洗涤塔 排水: 476.4g/h 烟气量: 25832kg/h 烟囱 灰渣: 94kg/h NaOH:64kg/h、喷水量:950kg/h 灰渣: 194kg/h 63 废物停留时间:5080min; 废物充填系数:Fd=47%; 操作温度:8501050 回转窑材质:外壳为 Q235A,内衬耐火砖,耐火温度达 1350,耐火砖采用高铝 砖,Al2O3含量 6580%; 回转窑驱动功率:37kW,窑尾出渣机功率:5kW; 回转窑送风机:Q=5000m3/h,功率:22kW; (2)二次燃烧室 二燃室直径:Di=3000mm; 二燃室高度:H=10000mm; 操作温度:11001150; 烟气停留时间:11001200时大于 2。 材质:外壳为 Q235A,内衬耐火砖,耐火温度达 1350,耐火砖采用高铝砖, Al2O3含量 6580%; 二燃室送风机(变频调速):Q=5000m3/h,功率:22kW; (3)余热锅炉 换热面积:300m2,最大蒸发量 3.5t/h,蒸汽压力 1.0MPa; 给水泵 2 台,流量 6.25m3/h,扬程 150m; (4)急冷塔 直径:Di=2200mm; 塔高:H=6200mm; 空塔速度:v=2.2m/s,烟气停留时间小于 1; 塔型:空塔,塔底为锥形,底部设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功率 15kW; 急冷塔材质:钢衬耐火浇注料。 (5)布袋除尘器 设计选型:CDYI 型长袋低压脉冲除尘器 1 台;滤袋材质:为可耐 200温度的 P84(聚酰亚胺)复合材料;过滤风速 0.81.6m/min;滤袋尺寸 1206000mm;净 过滤面积:339m2;出灰方式:螺旋输送器出灰;清灰压缩空气量:1.79 m3/min,压 力为 0.150.25MPa;除尘效率:大于 99.5%。 (6)洗涤脱酸塔 64 洗涤塔直径:Di=2300mm; 洗涤塔高度:H=9000mm; 空塔速度:v=1.5m/s,喷淋密度:14m3/m2h,循环液量:58m3/h; 塔型为填料塔,塔底为循环槽,循环槽有效容积为 6m3; 洗涤塔材质:塔上部为 FRP,下部为钢衬石墨砖。 (7)引风机 选用 Y938NO6.3D 型离心风机 1 台,风量 Q=25500m3/h,全压P=5700Pa ,电机功率 90kW,电机采用变频电机。 (8)烟囱 外排烟气量 20340m3/h ,烟囱出口设计烟速 25m/s,出口直径 800mm,设计烟 囱高度 40 m。 7.5 热能动力热能动力 7.5.1 余热锅炉余热锅炉 余热锅炉是与焚烧工艺设备成套供货的特种锅炉,余热锅炉相关参数有待设备订 后确定。目前根据焚烧工艺产生的烟气量,估算余热锅炉蒸发量,确定软化水系统方 案。 (1) 设计参数 根据焚烧工艺的烟气条件,余热锅炉设计参数如下: 锅炉进口烟气量: 10000Nm3/h 锅炉进口烟气温度: 1100 摄氏度 锅炉出口烟气温度: 500 摄氏度 烟气成份: N2:72.79 O2:6.43 H2O:11.94 CO2:8.66 SO2:0.043 HCl2:0.137 锅炉设计压力: 1.0 MPa 给水温度: 104 OC。 (2)锅炉产汽量 焚烧车间的余热锅炉蒸发量约 3.5t/h,工作压力 1.0MPa, (3)蒸汽负荷及其平衡分析 1)蒸汽负荷 厂区各生产车间的生产、生活用蒸汽负荷详见表 76。 65 表表 76 蒸汽负荷表蒸汽负荷表 蒸汽参数蒸汽消耗量(Kg/h) 夏季冬季 用汽分类 压力 mpa 温度 摄氏 度 平均最大平均最大 使用 制度 制用时间 生产车间卫生淋浴用汽0.2133150200250间断每天 3-4 小时 综合楼卫生淋浴用汽0.2133250300350、间断每天 3-4 小时 食堂用汽0.2133150300300间断每天 3-4 小时 合计550800900 损耗 10558090 总用汽605880990 2) 蒸汽负荷平衡分析 蒸汽负荷均为间断性负荷(即淋浴,食堂用汽,每天间断使用 3-4 小时) 。计算蒸 汽负荷平衡如下; 夏季最大蒸汽消耗量:0.605/h,蒸汽间断富余量:2.895t/h.。蒸汽最大富余量: 3.5 t/h。 冬季最大蒸汽消耗量:0.99t/h,蒸汽间断富余量:2.51t/h。蒸汽最大富余量:3.5 t/h。 在废物焚烧工艺中,对于产生的富余蒸汽或热水通常采用排空或循环冷却的处理 方法。 直接排放的处理方法简单,无需投资和其它费用。但这种处理方法浪费了热能和 软化水。所以在富余蒸汽或热水量小的情况下采用直接排放。 循环冷却的处理方法相对复杂,需增加投资和运行费用,热能也无法利用。这种 处理方法的优点是回收了软化水。 考虑节水,冷凝水回收再利用。对于余热锅炉产生的富余蒸汽进行冷凝,循环 使用,减少软化水的添加量。 本工程对富余蒸汽采用空冷器进行冷凝,采用一台换热功率 220x104Kcal/h 空冷 器,空冷器冷凝蒸汽的能力按可能出现的最大蒸汽负荷考虑。经空冷器冷凝的冷凝水 利用其余压回至除氧气。 生活设施用户主要是车间及综合楼浴室,食堂等。浴室热水箱采用直接加热,故 生活设施不考虑冷凝水回收再利用。 7.5.2 软化水站软化水站 (1)软化水用户分类及其用量 软化水主要供给焚烧车间的余热锅炉,余热锅炉最大蒸发量 3.5 t/h,工作压力 66 1.0MPa,给水温度 104 OC。 焚烧车间设备冷却用水约 1.5 t/h,工作压力 0.2MPa(循环使用) 富余蒸汽冷凝回收,回收率按 80 计。 系统启动初期,软化水制备能力按 5 t/h 计算。 正常工作时,软化水制备能力按 1t/h 计算。 (2)水处理系统 锅炉房上水先经软化水装置软化后进入软化水箱,除氧水泵将软化水箱中的软化 水送入除氧器进行除氧,经除氧后的软化水再由锅炉给水泵送入锅炉。 (3)主要设备选择 水处理选择一台 ZDRZ-5 型全自动软化水装置,单柱制水能力 Q=5 t/h; 软化水箱设一个,容量 v=5 M3; 锅炉给水泵选择二台 11/2GCA-8 型水泵(一用一备),输水能力 Q=5m3/h,压头 P=156m H2O。 除氧水泵选择二台 KQL25-160 型水泵(一用一备),输水能力 Q=5m3/h,压头 P=30mH2O。 除氧器泵选择一台 QR-5 型,除氧能力 Q=5m3/h,v=3 M3。 7.5.3 空压机站空压机站 (1)概述 焚烧车间的各工段压缩空气用户包括;急冷水雾化,碱液雾化,布袋吹灰,执行 机构动力,仪表及检测仪器保护等。每个车间或工段对压缩空气的需求量及使用制度 都不同,而且在所需的压缩空气中,对压缩空气的品质要求也存在不同,所以空压站 不仅要适应由于各用户对压缩空气使用制度不同而带来的用气量变化,而且要满足对 使用压缩空气品质有各类要求的用户。 (2) 用气负荷分类及其用量 根据工艺专业提供的条件,各类用户用气量汇总详见表 7.51。 表表 7.51 各类用户用气量一览表各类用户用气量一览表 用户分类用气压力 MPa 用气量 Nm3/min 使用制度使用时间 焚烧车间 窑头废液雾化 Q10.61.5间断每天 4 小时 二燃室废液雾化 Q20.61.5间断每天 4 小时 回转窑燃烧器 Q30.63.5 67 二燃室燃烧器 Q40.63.5 急冷水雾化 Q50.63.5连续、每天 24 小时 活性炭喷入 Q60.61.5连续 消石灰喷入 Q70.61.5连续每天 3-4 小时 布袋吹灰 Q80.60.5间断每 60 秒一次,每次 0.1-1 秒 仪表用气量 Q90.5-0.72间断 二次燃烧室紧急排放阀 Q100.60.5间断紧急情况下使用 稳定/固化车间 Q110.60.1间断每 60 秒一次,每次 0.1-1 秒 (3)用气负荷特点 急冷水雾化:为连续性用气负荷。 窑头废液雾化:用气与二燃室废液雾化用气可错开。 布袋吹灰:每 60 秒 1 次,每次 1 秒,用气时间短。 仪表用气:对用气品质要求高(无油,干燥) 。 (4)供气量的确定 根据用气负荷的特点,急冷水雾化为连续性用气负荷,其它负荷均为间断性负荷。 布袋吹灰用气时间短,考虑设储气罐调节供气。 故压缩机供气量的确定为: Q=kx( Q1+ Q3+ Q4+ Q5+ Q6+ Q7+ Q8) =115x(1.5+3.5+3.5+3.5+1.5+1.5+2)=19.55 Nm3/min (5)设备选择 1)主要设备选择 总用气量 19.55 Nm3/min,用气压力为 0.50.7MPa .设计选择二台 SRC150A 型螺杆式空压机,单台排气量为 20.5 Nm3/min,排气压力 0.7MPa ,两台机组一用一 备。 2)其它设备选择 仪表要求使用无油、干燥的压缩空气,故在仪表供气系统中采用 ZL032 主管过滤 器一台 WZG-1/8 空气干燥器一台(处理量:3 Nm3/min,工作压力 0.8MPa) , GYL-1/8 型除油器一台 (处理量:,3 Nm3/min,工作压力 0.8MPa) 。 空气机站储气罐配置: 10m31 个,3 m3 1 个,压力均为 0.8Mpa。 7.5.4 其它设施其它设施 68 (1)液化气供应系统 液化气用于回转窑窑头及二次燃烧室的点火,点火装置用气压力为 0.1MPa。液化 气采用瓶装气供应,瓶组气化间与辅助用房相邻,内设 50kg 瓶装液化气 2 瓶,同时预 留接口二个。 液化气采用自然气化。液化气经自然气化后进入汇流总管,通过减压阀将压力降 至 0.1MPa0.15MPa,再经室外管道将液化气输送至用气点。 (2)乙炔气供应系统 乙炔气用于余热锅炉换热面的爆破除灰,用气压力为 0.1MPa。 乙炔气采用瓶装气供应,汇流排间内设 4 瓶 40 升乙炔气瓶。每个乙炔气瓶安装减 压阀,经减压后的气体(0.1MPa0.15MPa)进入汇流总管,再经室外管道将乙炔气 输送至用气点。 汇流排间内的汇流总管上设置安全水封,每个用气点前设置阻火器。 (3)氮气供应系统 氮气用于回转窑窑头回火时的灭火,用气压力为 0.1MPa。 氮气采用瓶装气供应,汇流排间内设 2 瓶 50kg 氮气瓶。每个氮气瓶安装减压阀, 经减压后的气体(0.1MPa0.15MPa)进入汇流总管,再经室外管道将氮气输送至用 气点。 7.5.5 室外管网室外管网 室外管网包括软化水管,压缩空气管道,液化气管道,乙炔气管道及氮气管道。 管道在厂区以架空方式敷设,为节省投资,管道尽可能沿建筑物敷设,各用户根 据其设备使用压力的要求就近减压。 管道原则上采用自然方式补偿,无法满足要求时,采用波纹补偿器。 蒸汽管,软化水管要求保温。 各类室外管管径:软化水管 DN80 蒸汽管 DN80 压缩空气管道 DN80 液化气管道 DN20 乙炔气管道 DN20 氮气管道 DN25 69 7.6 车间配置车间配置 危险废物焚烧车间由工业废物贮存间、焚烧及烟气处理装置、辅助用房和废液贮 罐区几个部分组成。 废物贮仓:为便于废物运输车辆的进厂及卸料方便,废物贮仓布置在车间的东面, 废物贮仓内设 3 个废物贮料地坑(其中一地坑旁设膏状废物干化池) ,以便于固体废物 的混料用。固体废物破碎机布置在贮仓的北面,破碎后的废物可直接进入地坑,在贮 仓内还布置了膏状物料贮池,膏状物料贮池布置在废物贮仓的西北角。考虑到回转窑 的进料装置均在窑头,为使废物进料方便,且利于废物贮仓的密封,设计把回转窑的 窑头部分放在废物贮仓内,而窑体穿过贮仓的墙体布置在外面。回转窑的送风机布置 在废物贮仓内,设在窑头的北面,废物贮仓内的废气用送风机抽吸送入回转窑内焚烧, 使废物贮仓内形成负压,废气不外泄。这样就把焚烧车间贮料和进料等污染区域有机 地与其它系统分隔。 废液贮罐区相对独立,布置在车间的北侧,贮罐区四周采用 0.7m 高的防泄漏围堤 与车间隔离。废液经过滤,性质相近的经过混合后由泵送至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处理。 焚烧及烟气处理装置:设备之间相互布置紧密,设计成“一”字形整体,由东向西排 列。各单体设备之间采用钢平台和天桥连接,使各主体装置能互成体系又相对独立, 焚烧装置与烟气处理系统的设备均为露天布置。 辅助用房:布置在车间的南面,与废物贮仓连成一体,成“ ”形布置。辅助用房一 楼由东向西依次布置了卫生间、工具间、维修间、空压机房、软化水间、碱液制备间、 LPG 罐存放间和乙炔罐存放间。二楼布置了中央控制室、变配电室、办公室、会议室 和培训室等。中央控制室布置在窑头和废物贮仓一侧,为便于操作观察、控制,中央 控制室与窑头和废物贮仓之间的墙体采用大开面玻璃隔墙,在中央控制室内可遥控回 转窑进料系统设备的操作,吊车在中央控制室采用远程(或遥控)操作。在废物贮仓 内和回转窑窑头及窑尾出渣机处均设有监视探头,信号引至中央控制室,可通过监视 器来观察操作的过程。为便于操作人员对焚烧系统和烟气处理系统的设备巡检及外来 人员的参观,在中央控制室至回转窑和二燃室之间设置了一参观通道和平台。 车间油罐:布置在室外西面地下,设有实体围墙隔离。 烟囱和烟气在线检测仪器间:布置焚烧装置的端部,车间西侧。 危险废物焚烧车间平面配置详见图 N3324SQ1011。 70 71 8 稳定化/固化处理 8.1 废物种类和处理规模废物种类和处理规模 根据马鞍山及周边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调查资料,一期工程采取稳定化/固化处 理的主要危险废物种类有焚烧飞灰、含铜废物、含铬废物、含锌废物、含铅废物、污 泥等。初始年处理规模为 10000t/a,并适当考虑废物的年增长率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