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规制度制定法律风险防范.doc_第1页
劳动规制度制定法律风险防范.doc_第2页
劳动规制度制定法律风险防范.doc_第3页
劳动规制度制定法律风险防范.doc_第4页
劳动规制度制定法律风险防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资料前言内容简介 一、规章制度的作用、效力、内容二、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律要求三、制定规章制度应注意的其它法律问题1、 规章制度的作用、效力、内容(一)规章制度的作用为什么要制定规章制度1、对劳动者行为的指引作用“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考勤制度”“.弄虚作假,一经发现.”2、 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手段如员工犯罪,可用劳动合同法第39条6款,开除如无违反犯罪,则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39条2款,员工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可解除劳动合同3、 是仲裁和诉讼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9条4、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 规章制度的效力范围1、 人的效力范围对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有法律效力、约束力规章制度对用人单位没有劳动合同关系,但在用人单位内工作的下列人员不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劳务派遣人员、实习人员、返聘退休及有业务关系的非单位工作人员(驻在人员、代表人员)用人单位要与这些人产生约束力,另行通过民事合同来约定2、 空间效力范围规章制度适用与用人单位全部工作场所3、时间效力范围生效时间 应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应有一个准备期,便于贯彻落实失效时间 A.明示废止:是在新的制度中明文规定合适废止的制度 B.默示废止:“新法优于旧法”冲突部分依新法,相应旧的内容,被默示废止溯及力 指新规颁布后,对它生效之前发生的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有溯及力,如不适用,就无溯及力,“法不溯及既往” 例外A.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另有规定 B.对员工增加权益的规章,可以规定溯及力(三)规章制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法律规定必须制定的规章制度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从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来看,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 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已经点名明确必须在这八项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方面制定规章 制度。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制定以下规章制度: 一是工资制度。规范和调整劳动报酬的分配方法与标准、劳动定额、假期工资标准、工资支付、工资的代扣代缴、员工激励和绩效考核管理的制度。 二是作息休假制度和考勤管理制度。规范和调整工作时间、请假休假、加班、调休和考勤管理的制度。 三是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各生产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和调整安全生产、卫生保健、员工健康、职业病防护、工伤 事故、劳动保护和清洁生产管理的制度。 四是保险福利制度。规范和调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 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制度。规范和调整员工福利、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企业年金 和其他福利待遇管理的制度。 五是职工培训制度。 六是劳动纪律。规范和调整劳动纪律、严重违纪、严重失职、处罚标准管理的制度。2、法律未点名但根据工作需要应当制定规章制度 除上述法律强制必须制定的规章制度外,根据工作需要,建议用人单位应当制定的规章制度有: 一是员工招聘入管理制度。规范和调整员工的招聘,用工模式的选择,录用条件设立,招聘简章制定,面试规则,录用 通知发放等的规定。 二是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续 签和终止管理的制度。 三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四是保密制度等等。 总之,规章制度在横向上,要兼顾到法定必须和实际需要,在纵向上,要覆盖从劳动者入职、在职到离职,建立起全方位的劳动规章制度体系,达到劳动用工管理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二、制定规章制度的法律要求第一、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当合法具有法律效力有以下3点:法律有明文规定的,可根据法律规定结合实际细化、具体对于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及禁止性规定事项,用人单位可依据公平合理原则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不得”、“限于”、“只能”、“不”第二、规章制度必须经过法定程序1、提出制定规章制度的建议一般来说,规章制度制定的建议,都是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提出,建议要说明为什么要制定规章制度,规章制度需要规定哪些方面的内容,制定规章制度后将起到什么作用等。2、决定是否制定规章制度提出建议后,单位最高决策层应当就是否制定规章制度作出决定,如果决定制定规章制度,应当确定负责制定规章制度的部门、有关负责人及制定规章制度的时间安排。3、起草草案负责规章制定的部门应当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在计划的时间内起草出规章制度的草案。4、征求职工意见由于规章制度是对员工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听取员工对规章制度的建议。在征求职工意见这个环节,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有三种选 择: 第一种选择,单位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应当将规章制度草案交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 第二种选择,单位没有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应当交由全体职工讨论。 第三种选择,如果单位认为召开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比较繁琐,可以向所有的员工发出书面通知,同时附上企业规 章制度草案,请员工阅读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签名确认。 注意:这里用词是“讨论”而不是“讨论通过”,也就是说,只要员工在草案中签字了,就证明讨论了,就不违法了。5、根据意见修改定稿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这句话的含义是:通过征求员工意见,对于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单位应当积极采纳,对于员工提出的不合理建议,单位也应当向员工解释为什么不采纳。只要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听取了意见和建议,就意味着进行了“平等协商”,企业方就可以报经老板批准,确定规章制度,而无须职工代表或者全体职工同意,也就是说,规章制度的最后决定权在用人单位。第三,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1、公示方式和告知方式的区别2、公示和告知的形式(1)员工手册(2)文件传阅(3)培训学习(4)张贴公布(5)网络公示(6)约定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附件三、制定规章制度应注意的其它法律问题(一)落实法律授权细化的规定1、细化录用条件 劳动合同法第39条“录用条件”2、 细化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标准 “轻微违纪”、“一般违纪”、“严重违纪”3、细化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标准4、细化不能胜任工作的标准 劳动合同法第40条(二)一个违纪行为不要规定多种处罚方式(三)避免没有责任的条款(四)避免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相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6条(五)不能设置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2008年废止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六)注意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七)适当运用弹性条款兜底条款 “其他与上述违纪情况程度相当的情形”转嫁条款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执行(8) 要使用法律术语 “转正”应为“试用期届满”(9) 避免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后果出现 劳动合同法第38,,46,80条(10) 及时修改已过时的规章制度 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变化,需修订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因不适应用人单位生产经营,需修订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 员工认为不适当的,需修订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11) 制定法律未点名的其它规章制度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8项以外,可不经程序颁布制定(十二)务必要留好记录,保存好相关证据(十三)员工手册的架构体系员工手册是公司所有员工的行为准则,是指导员工从进入单位至离开单位的“说明书”。员工手册的架构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附则。 (一)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公司概况(总经理致辞、企业简介、企业发展历史、企业 远景);2、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理念);3、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职能分配、部门简介)。(二)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通常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工作准则、行为规范、礼仪规范);2、企业制度(人力资源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财务制度);3、岗位职责(部门职责、关键岗位描述、各类工作流程)。(三)附则部分附则部分可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手册说明(使用说明、保管要求、修改程序);2、手册效力(制定依据、约束效力、异议处理);3、员工签收(员工意见、签收回执)。结束语 用人单位在运用规章制度管理员工时看似拥有主动权,但由规章制度的瑕疵又可以引发争议,所以,规章制度是“双刃 剑”,操作得当是企业管理员工的重要手段,操作不当就成为企业败诉的主要原因。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