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灭菌基础知识.ppt_第1页
课件:灭菌基础知识.ppt_第2页
课件:灭菌基础知识.ppt_第3页
课件:灭菌基础知识.ppt_第4页
课件:灭菌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O 灭菌基础知识简介,2007-09-21,EO灭菌基础知识,目录 灭菌和消毒的定义. 通常灭菌方式的性能比较 EO灭菌原理 本司灭菌工艺流程简介 灭菌后测试的性能 对外灭菌安全及有效性的介绍 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过程确认应注意的问题,一、灭菌、消毒定义,灭菌: 1)定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传播媒介上所有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存活微生物. 2)灭菌产品范围:进入人体组织,无菌、无热源、无溶血反应和无异常毒性. 3)SAL: 10-6 消毒: 1)定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2)消毒产品范围:接触皮肤、粘膜、无毒检验合格; 3)SAL: 10-3,二、三种灭菌方法的性能比较,本司常用的灭菌方式 1) EO 或EtO;(Ethylene Oxide) 包装上的表示方式: Gamma 或R; 包装上的表示方式: 3)蒸汽灭菌; 包装上的表示方式:,二、三种灭菌方法的性能比较,三、环氧乙烷(EO)气体灭菌,环氧乙烷气体性质 1) 环氧乙烷为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常温、常压), 易聚合。水溶性 EO: Ethylene Oxide CO2: Carbon Dioxide 2) 本司所用的气体: 70%CO2, 30EO. 3)杀菌机理主要是由于EO能与细菌蛋白质上的羧基(-COOH)、氨基(- NH2 )、巯基(-SH)和羟基(-OH)发生烷基化反应使蛋白质失去在基本代谢中需要的反应基,阻碍了细菌蛋白质正常的化学反应和新陈代谢而导致微生物死亡。其反应如下: COOH COOC2H4OH 蛋白质 NH2 + CH2 CH2 O 蛋白质 NHC2H4OH SH S- C2H4OH OH O- C2H4OH,四、灭菌工艺流程,四、灭菌工艺流程,工艺过程时间 1)预处理 12小时. 2)中转时间0.5小时. 3)灭菌周期11小时. 4)通风时间48小时. 整个灭菌过程需要3天时间.,灭菌后测试的指标,灭菌后,产品的预期的功能不受损坏,共四个方面 产品本身的性能指标;(外观微生物物理化学) 残留量; 生物兼容性; 包装性能.,五、对外灭菌与有效性的确认,与灭菌相关的标准 1) ISO 11135-1/2:2007: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 2) EN 550: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 3) GB 18279:医疗器械 环氧乙烷灭菌 确认和常规控制 4)EN 1442:环氧乙烷灭菌器 5)ISO 11138/EN 866:用于灭菌器测量的生物指示物。 6)ISO 10993-7: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物。 在美国,有很多AAMI有关灭菌知识的标准. 在日本,在药典上有有关灭菌知识的要求.,五、对外灭菌与有效性的确认,灭菌确认需了解的信息 1)产品的预期用途 2)产品的材质 3)包装的材质 4)包装方式 5)产品重量 6)外箱尺寸 7)产品重量/密度 8)可供确认的产品数量,通常需要13-14m3的货物.,五、对外灭菌与有效性的确认,灭菌参数的获得 根据国际标准,严格实施过程确认,得出参数.才能计算成本 验证后,对产品没有影响. 通常对一款重未验证过的产品,验证时间至少需要20-30天时间. 灭菌主要成本体现 1) 菌片数量增加 2) 传感器损耗 3) 每一个过程确认的水电EO气体至少相当于日常六个灭菌周期的成本。,常用的英文述语,EO: Ethylene Oxide 环氧乙烷 CO2: Carbon Dioxide 二氧化碳 BI: Biological Indicator 生物指示剂/菌片 CI: Chemical Indicator 化学指示剂 Culture Media: 培养基 Bio-burden: 初始污染菌 Flushing: 通风 Aeration: 解析 Residual: 残留量 Calibration: 校正,Correction Factor: 纠正因子 Validation: 确认 Vaporizer/volatilizer: 汽化器/蒸发器 Water Jacket:水套 Preconditioning: 预处理 Sterilizer Chamber:灭菌柜 vacuum Pump: 真空泵 Fractional Cycle: 短周期/ 亚致死 Half Cycle: 半周期 Full Cycle: 全周期,灭菌过程确认和常规控制,目录 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 过程确认应注意的问题,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物流与标识 1)未灭菌产品与已灭菌产品应严格隔离 在灭菌车间、仓库 2)注意区分化学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安全 1)设备的清洁保养 管理路中有EO聚合物生成,管路应定期进行清洁保养。 2)EO气体有毒、易燃、易爆。车间应防静电、防火花。 3)EO是无色气体,醚类气体,700ppm能够闻到。爆炸范围:3-100%。 4)用纯EO气体灭菌,无论如何处理,都在爆炸范围之内。风险非常大。但混气相对安全得多. 5)EO气体的储存室,应有降温、通风设备。 6) 操作工在运输出EO柜的产品时,应该载防毒面具.并定期体检. 7) 在EO灭菌区域, 加大通风量,确保空气顺畅流通.安全与成本方面,安全在先. 8) EO浓度报警器,应定期检验,其灵敏度. 9) 监测温度压力湿度的感应器应定期校准.,2019/8/22,17,可编辑,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灭菌过程 预处理 : 预处理的意义, 预处理室的控制,产品预处理的方式,预处理的效果确认. 中转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意义与时间间隔确认. 灭菌周期: 升温处理空气去除处理灭菌剂加入气体作用过程EO去除通风,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处理过程中蒸汽注入的注意事项 蒸汽质量:需符合EN1422的要求 蒸汽量过少:微生物表面的蛋白质不能充分生成水合物质. 蒸汽量过多:降低EO浓度,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灭菌剂注入的事项 注入过快: 易出现真空包装,产品严重变形; 注入过慢:影响灭菌效率 管路中出现结霜现象:少量液态EO进入管路,在管中汽化.钢瓶阀门开度不够,致使少量的液态的EO进入管道. EO聚合物容易堵塞管道,且污染箱子. 气化器的温度:一般气化器的温度与灭菌柜休的温度保持一致.,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气体作用 四大核心参数: 温度湿度EO浓度时间. EO浓度计算: 重量差异法 压力测量法 在线浓度监测法 红外线光谱,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通风 尾气处理: 焚烧法化学法 解析: 有些材料特别难解析,可能采用 R会更好,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产品放行: 传统的产品放行( 参数+ 菌片检测结果) 化学指示剂:不能做为灭菌效果的评价.仅只能做为灭菌监控的辅助手段.,一、常规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重复灭菌 总之,灭菌是一个破坏过程.但重复灭菌是普遍的,比如停电,菌片检测不合格.,二. 过程确认新知识,浓度计算法: 0/course/26/kc/1/1_1/1_1_2.htm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C = 浓度 mg/L K = 常数 = CV / n P = EtO加入后灭菌柜压力的升高 R = 理想气体常数 T = 温度,浓度计算法:,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方程中,R为摩尔气体常量,在标准状况下(STP),p=101.325kPa,T=273.15K,n=1mol,气体的标准摩尔体积Vm=22.414103m3=22.414L。 R=PV/nT 对于真实气体,只有在低压高温下,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分子间平均距离比较大,分子自身体积与气体体积相比,完全微不足道,才能把它近似地看作理想气体。也就是说,理想气体物理模型,将气体理想化为分子间无作用力,分子自身无体积。,浓度计算法:,混合气体K值的计算. E = 混合气中EO的质量百分比 M = 稀释气体的摩尔分子量。CO2=44 对于30%EO、70%CO2.则K=13.2*103,浓度计算法:,题目: 灭菌温度为55 C,将30 % EO、70% CO2的混合气体加入灭菌柜,压力提高了100KPa=0.9872atm,计算灭菌柜内EO的浓度.(1atm=101.3KPa) C = 浓度 mg/L K = 13.2 X 103 mg/mol P = 0.9872atm R = 0.08205 (L X atm)/(mol X K) T = 54 C + 273 = 327 K C=KP/RT=13.2*103 mg/mol*0.9872atm /0.08205 (L X atm)/(mol X K) * 327 K=485mg/L,D值,一、相关定义 灭活(inactivation) 在规定的培养条件下,试验微生物发芽、生长和(或)增殖的能力的丧失. D值(D-value) 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够灭活试验微生物总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