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急诊绿色通道.ppt_第1页
课件:急诊绿色通道.ppt_第2页
课件:急诊绿色通道.ppt_第3页
课件:急诊绿色通道.ppt_第4页
课件:急诊绿色通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绿色通道,主要内容,3、急诊绿色通道的程序,1、什么是急诊绿色通道?,2、绿色通道救治范围,4、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5、急诊绿色通道制度,6、绿色通道保障措施,什么是急诊绿色通道?,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绿色通道救治范围,各种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三无”人员(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一) 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 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急诊绿色通道的程序,1 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由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会诊医嘱、检查医嘱、手术医嘱。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急诊绿色通道的程序,2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5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急诊绿色通道的程序,3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尽可能留取病人有效证件抵押,在急诊抢救、治疗、用药、检查等由急诊值班医生在申请单,处方上盖“急诊”字专用章,并填写好“绿色通道专用本”上的各相关信息,各相关科室凭“绿色通道”专用卡优先办理,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治疗项目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血库及时提供急救用血麻醉科提供手术平台,注“绿色通道”收治的病人如病情严重,仍按照先救治后交费的原则给予救治,办理入院时在入院通知单上盖有“急”字专用章,送病人到病房时,跟病房值班的护士做好交接班,急诊科值班护士除按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外,还应详细记录各种检查项目、使用的药品和材料等,还有医生所开的检查单,处方和所用材料的收费单原单保管好,作为催交费用的依据,确认“三无”病人,所有经费经审核后报医务部和主管领导审批,由医院支出、不扣相关科室成本。,急诊绿色通道的程序,4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5凡遇涉及多科的伤病员,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主管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处或总值班协商解决。 6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处或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7.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及其它重特大突发事件)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医院医务处及总值班进行全面统一指挥,协调安排,各科室必须服从指挥和安排。,2019/8/22,11,可编辑,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图,急诊科总台护士接危重患者或120电话预报,通知值班医生、护士或急诊科抢救 小组,准备抢救场所、设备和药品,接诊患者,根据分诊标准评判是否 符合急诊绿色通道标准,(是)进入绿色通道,(否)专科会诊,急诊医护人员首先接诊、抢救 复苏、监护,稳定生命体征,放射、影像、检验等辅助科 室按绿色通道规定完成检查, 按时报告或发放药品、备血,初 步 诊 断,手术室,专科病房,观察室,急诊科通知相应专科值班医生紧 急会诊,紧急会诊必须10分钟内 到位,急诊病人就诊流程,1. 急诊科护士有权决定是否开启绿色通道,特殊情况应电告医务处或院总值班。 急诊科护士有权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到急诊科会诊、采样、配血、床边仪器检查等。 2. 急诊科护士开启绿色通道后应予以登记备查。 3. 进入绿色通道后的病人,急诊科工作人员必须予以护送。 4. 急诊医师必须及时到位,作出抢救措施。有权通知ICU、手术室及病房作好接收准备。 5. 收费处、药房、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收到持有绿色通道卡的相关住院通知单、处方、会诊、检查单等,必须从速处理,不得延误。,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1.进入急性危重抢救绿色通道的病人必须符合本规范所规定的疾病情况。 2.在确定病人进入绿色通道后,凡不属于本专业授权范围的抢救要尽快请相应专业医生紧急会诊。接到会诊通知,在医院医疗岗位的医生5分钟内到达现场. 3.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 病人到达放射科后,平片、CT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超声医生在接到病人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 药学部门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4.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在术室门口接病人,病人到达后,接入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人到达急诊科后1小时内开始。 5. 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上角盖红色“急诊”字印章,先进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 6. 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病人没有家属和委托人,可由两名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医生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务处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7. 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1. 为了保证急危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急诊科开设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诊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医疗相关的手续按情补办。 2. 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3. 急诊科在抢救通道设定“急诊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图,方便病人、陪人等。 4. 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分诊人员,包括护士和护工,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口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5. 急诊科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保证急危重症立即抢救,其他急诊病人在5分钟内得到相应的抢救处置,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10分种内到达。 6. 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处,夜间报告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处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急诊绿色通道制度,7. 经急诊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通知单应盖有红色圆形“急”字印章。各相关科室予以优先处理,经医务处(白天)或总值班(夜间)签字并经收费处登记签章后可先取药、检查、住院,后付款。 8. 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之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下达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9. 为保证抢救及时,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可以先操作后补谈话。 10. 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11.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病人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病人的诊疗。,绿色通道保障措施,1. 凡急危重病人,都应该开通绿色通道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范围的处置,抢救生命。 2. 在绿色通道中的病人,任何科室都应予以优先原则,化验员、功能科以及相关科室人员,在接到救援电话后,5分钟内赶到急诊科,协助和参与抢救。 3. 绿色通道中病人,所有的检查单,均盖有“急”字章,应予以优先检查,B超、心电图检查后立即出报告,化验、放射在30分钟内出报告。 4. 在绿色通道中,任何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检查和抢救,并做到先抢救后收费以免耽误抢救时机。 5. 及时请示汇报医院总值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下列情况下必须汇报: 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大批中毒、法定传染病或灾情病人。 病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