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病理学课件心血管系统.ppt_第1页
课件:病理学课件心血管系统.ppt_第2页
课件:病理学课件心血管系统.ppt_第3页
课件:病理学课件心血管系统.ppt_第4页
课件:病理学课件心血管系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血管系统疾病 Disease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何琼琼 2013.04,总论 各论,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病 风湿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以内膜粥瘤、粥样化或纤维斑块形成为特征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使动脉管腔狭窄和中膜弹性减弱,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病因和发病学(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1.危险因素(Risk factors) 血脂异常(hyperlipidemia) increased TG, LDL, VLDL apoB, Lp(a), decreased HDL, apoA-I 高血压 (Hypertension) 吸烟 (Cigarette smoking) 高血糖 (Elevated blood sugar levels) 其它因素(Other factors):遗传、年龄、 性别、性格、体重、微量元素、感染、饮食,易患心脏病的人共同行为模式-A型行为模式,A型性格表现为: 1,运动、走路和吃饭的节奏很快 2,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 3,总是试图做两件以上的事情 4,无法处理休闲时光 5,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情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内皮细胞损伤The injury of the endothelium 脂质沉积The accumulation of lipid 单核细胞浸润The infiltration of macrophages 平滑肌细胞增生The proliferation of SMC 炎症反应理论 The inflammation reaction,2.病理变化morphology,好发于大,中动脉 基本病变( Basic lesion) 脂纹、脂斑(Fatty streak ) 肉眼:黄色、帽针头斑点、12MM条纹,平坦或隆起,血管分支开口处明显 镜下:脂质沉积 Accumulated lipid, 泡沫细胞foam cell,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 肉眼:灰黄、瓷白、不规则隆起 镜下:纤维帽, 脂质, 泡沫细胞,正常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病变,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 (粥瘤atheroma),肉眼:纤维帽+黄色粥样物质 镜下:纤维帽 Fibrous cap 胆固醇结晶cholesterol crystal 坏死碎片necrotic debris 泡沫细胞foam cell 钙化calcification 肉芽增生granulation formation,动脉分支开口处黄色隆起斑块,动脉内膜下大量泡沫细胞堆积,继发病变,斑块内钙化,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及钙化 ,管腔明显狭窄,继发病变,斑块内出血(Hemorrhage in plaque) 斑块破裂(Rupture of the plaque) 血栓形成(Thrombosis) 钙化(Calcification) 动脉瘤(Aneurysm) 血管管腔狭窄(Stenosis of the blood vessel),3.主要动脉的病变 Atherosclerosis of the important organs 主动脉 Aorta: abdominal aorta 冠状动脉 Coronary arteries 脑动脉 Arteries of the brain 其它 The others,脑动脉硬化致脑萎缩,冠心病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 H D) 定义Definition 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至冠状动脉供 血不足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和/ 或器质性病变,又称缺血性心肌 病(IHD)脏病,病因Causes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95-99%) 好发部位:左前降支、右主干、左旋支、 左主干、后降支 病变特点: A 左右,大小,近远,分支开口处重 B 节段分布,新月形斑块,血管心壁侧, 管腔偏心性狭窄,按管腔狭窄的程度分级,I级 25% II级 2650% III级 5175% IV级 76%,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正常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管壁增厚及钙化 ,管腔明显狭窄,冠状动脉近端狭窄,冠状动脉远端闭塞,冠状动脉硬化区,冠状动脉阻塞,冠心病分类Classification 1.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AP)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表现:胸骨后疼痛感,可放射至左肩和左臂。,诱因 Precipitating factors Exertion, emotion, pain, cold weather, cigarette smoking, heavy meals,心绞痛病人,心绞痛类型Classification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exerting ) AP 不稳定型心绞痛Instable (exerting) AP 变异型心绞痛 (Spontaneous) variant AP,2. 心肌梗死,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临床表现: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WBC增高、发热、血沉加快、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病因与发病机制,1.冠脉血栓形成 2.冠脉痉挛 3.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 4.心脏负荷过重 5.出血,休克,2.好发部位和范围,与冠脉供血区域一致 左心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 (左前降支) 50% 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右室大部(右冠状动脉) 25% 30% 左室侧壁(左旋支) 15%20% 心房少有累及,3.类型,心内膜下心梗(薄层梗死):限于心内膜下方,厚度不及心肌1/3 透壁性心梗 厚层梗死:心肌2/3,未及全层 全层梗死:累及整个心壁,4.病理变化,肉眼:苍白色(6h) 灰黄色(89h) 充血出血带(4d) 红色(12w) 灰白色(3w) 镜下: 凝固性坏死,新鲜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灶,肉芽组织,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raction,5.生化改变,血尿肌红蛋白 血清谷草转氨酶(GOT) 血清谷丙转氨酶(GPT) 肌酸磷酸激酶(CPK)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合并症 (Complications),梗死区破裂口,心包填塞,心包内积血,Tamponade in pericardium,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mural thrombosis,合并症Complications 心脏破裂Rupture of the heart 3%-13% 4-7天多见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 10%-38% 愈合期多见 附壁血栓Thrombosis 急性心包炎Acute pericarditis 15% 2-4天 临床并发症Clinical complication 心律失常75%-95%,休克10%-20%,左心衰60%,3. 心肌纤维化,中至重度的冠脉硬化、狭窄引起心肌持续性、反复加重的缺血、缺氧,心力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肉眼:心脏增大、增重、扩张、梗死灶、纤维条索、附壁血栓 光镜:心肌纤维化、陈旧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fibrosis,4. 冠状动脉性猝死,法医检查排除自杀或他杀 病理解剖除冠脉及相应心肌病变外,无其他致死性疾病,第一部分思考题,简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及继发性改变。 试述心肌梗死的好发部位、结局或合并症及对身体的影响。 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高血压病 (Hypertension),高血压分类,继发性(症状性):肾性、内分泌性、 原发性(特发性):良性(缓进性):95% 恶性(急进性),高血压水平(WHO/ISH 1999),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BP 120 80 正常BP 130 85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一级HP(轻度) 140159 9099 二级HP(中度) 160179 100109 三级HP(重度) 180 110,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遗传因素 3%, 28%,46% 2.膳食因素 3.职业和社会心理应激因素 4.其他因素:肥胖、吸烟、年龄、 体力劳动缺乏,(一)良性高血压病,1.功能紊乱期(一期):全身细小动脉痉挛,无器质性病变; 2.动脉病变期(二期): A. 细动脉硬化:玻璃样变 (d1mm,中膜仅有12层SMC的动脉,如视网膜动脉、脾中央动脉、肾入球小动脉 ) B.肌型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变硬、狭窄 多累及肾叶间动脉、弓行动脉、脑小动脉 C.大动脉:无明显病变或伴发动脉粥样硬化,2019/8/22,78,可编辑,3.内脏病变期(三期),1)心脏:向心性肥大 离心性肥大 高血压性心脏病: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病,血压常在180mmHg/ 120mmHg以上,临床表现为左心界扩大及反复发作的左心衰竭,心电图示左室肥大及劳损。,2)肾脏,肉眼:颗粒性固缩肾 镜下: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 临床:蛋白尿、管型尿、多尿、夜尿、低密度尿、尿毒症,高血压固缩肾,2)肾脏,肉眼:颗粒性固缩肾 镜下: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 临床:蛋白尿、管型尿、多尿、夜尿、低密度尿、尿毒症,2)肾脏,肉眼:颗粒性固缩肾 镜下:肾血管,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 临床:蛋白尿、管型尿、多尿、夜尿、低密度尿、尿毒症,3)脑,A. 脑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头痛、头晕、眼花; B.高血压脑病:急性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C. 脑软化:多发性、微小梗死灶 D. 脑出血:严重、可致死 好发部位:基底节、内囊,大脑、小脑、脑桥,侧 脑 室 出 血,4)视网膜,第二部分思考题,简述高血压晚期心、脑、肾的病变特点,对机体的影响。 名词解释: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向心性肥大 离心性肥大,风湿病Rheumatism,病变性质: 变态反应性疾病 发病年龄:515岁(esp: 69) 病因: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发病机制: M蛋白,C抗原(糖蛋白),基本病变,变质渗出期 增生期(肉芽肿期) 疤痕期(愈合期),一、变质渗出期,1、病理变化:粘液样变性、纤维素 样坏死、L、P、Mo、N浸润 2、持续时间:约1月 3、结局 愈合 吸收 纤维化 进展 肉芽肿期,二、增生期(肉芽肿期),1、病变特点:风湿小体(Aschoff body) 纤维素样坏死、风湿细胞(Aschoff cell、 Anitschkow cell)、枭眼细胞、毛虫细胞 Aschoff巨细胞、 L、P浸润 2、持续时间:约2月 3、意义:风湿病活动期 4、免疫组化:Vimentin、Lysozyme (+) actin、 desmin (-),风湿性肉芽肿 纤维素样坏死,风湿细胞,风湿性肉芽肿中风湿细胞,三、疤痕期(愈合期),1、病变特点:风湿小体纤维化 纤维素样坏死物溶解吸收 风湿细胞转变为成纤维细胞 胶原纤维增生 梭形小瘢痕形成 2、持续时间:23月,风湿病各器官病变,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心外膜、心肌 风湿性关节炎 皮肤病变 风湿性动脉炎 风湿性脑病,风湿病心脏病,1.风湿性心内膜炎: 受累部位:二尖瓣、主动脉瓣 病变: 肉眼:瓣膜肿胀、增厚、失去光泽、疣状赘生物形成、瓣膜病 镜下:白色血栓 McCallum斑:左房后壁因病变瓣膜关闭 不全,受血流返流冲击较 重,形成纤维性增厚斑块。,疣状心内膜炎,观察要点:位置、大小、排列、颜色、粘连是否紧密,2.风湿性心肌炎,部位:左心室、室间隔、左心房、 左心耳 病变:灶性间质性心肌炎 心肌间质小血管周围 风湿小体形成,风湿性肉芽肿,风湿性肉芽肿中风湿细胞,3.风湿性心包炎,部位:心包脏层 病变性质:浆液性或浆液纤维蛋白性炎症 病变特点:心包积液 绒毛心 缩窄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外膜炎-绒毛心,风湿性关节炎:大关节、反复发作、多发性、 游走性、可完全吸收、不致关节变形 皮肤病变:环行红斑、皮下结节 风湿性动脉炎:大、小动脉皆可累及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非特异性轻度脑膜炎、风湿性动脉炎、小舞蹈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定义: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心内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病因: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 分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毒力强的化脓菌、机体抵抗力降低、病菌入血、侵犯正常心瓣膜 病变:二尖瓣、主动脉瓣 肉眼:赘生物(大,表面污秽、质软、易脱落 镜下:瓣膜溃疡底部坏死、有大量N浸润及肉芽组织形成,赘生物为含大量细菌、坏死组织的血栓构成,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毒力强的化脓菌、机体抵抗力降低、病菌入血、侵犯正常心瓣膜 病变:二尖瓣、主动脉瓣 肉眼:赘生物(大,表面污秽、质软、易脱落 镜下:瓣膜溃疡底部坏死、有大量N浸润及肉芽组织形成,赘生物为含大量细菌、坏死组织的血栓构成,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毒力较弱的细菌感染、瓣膜已有病变 病变:二尖瓣、主动脉瓣 肉眼:赘生物(大小不一,数目不一、形态不规则、表面污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