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我用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ppt_第1页
课件:我用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ppt_第2页
课件:我用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ppt_第3页
课件:我用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ppt_第4页
课件:我用第一节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第一节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 症状体征的护理,教 学 目 标,【掌握】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熟悉】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了解】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神 经 系 统 nervous system,第一章 概 述,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组 成,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区分,据其所在的位置和功能及分布的对象不同,中枢神经系 周围神经系,脑:脊髓:,脑神经 脊神经,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传入纤维 传出纤维,皮肤和运动器;,骨骼肌。,传入纤维 传出纤维,内脏、脉管和腺体;,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司令员),(传递员),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中的刺激所作出的适宜反应。,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周围神 经系统,区分,中枢神 经系统,端脑 间脑 小脑 中脑 脑桥 延髓,脑干,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脑,脊髓,一、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元,神经胶质,神经组织,突起,胞体,二、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树突,轴突,二、神经系统的构成,神经组织,神经元,胞体: 突起:,一个;,树突: 轴突:,一到多个; 一个。,神经胶质,树突,轴突,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 白质,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之处,称为灰质;,神经纤维聚集之处,称白质。,神经核 神经节,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的胞体聚集成团,在中枢神经内称神经核;,在周围神经内称神经节。,灰 质,白 质,皮质,髓 质,神经核,网状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纤维束 神经,在中枢神经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一束纤维;,在周围神经中神经纤维聚成粗细不等的神经纤维束称神经。,胞体 (与树突),轴突 (神经纤维),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神经,神经元长突起 神经膜 髓鞘,3、神经纤维,有髓纤维,无髓纤维,一、头痛(headache),头痛:各种原因刺激颅内外的疼痛敏感结构都可引起头痛。 头痛敏感结构,颅内:血管、神经、脑膜等 颅外:头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和骨膜等,牵拉、挤压、移位、炎症、血管扩张、肌肉收缩,头痛,一、头痛(headache),分类 偏头痛 高颅压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颅外因素所致头痛,一、头痛(headache),偏头痛 原因:颅内外血管收缩 与舒张功能障碍 目前认为,不能单纯以血管舒-缩来解释偏头痛发病机制 表现:一侧颞部痛 两侧 伴恶心、呕吐 视觉先兆(闪光、火花) 但多数并无先兆 缓解方式:在暗处休息 睡眠后或 服用止痛药物,一、头痛(headache),高颅压性头痛 原因:颅内肿瘤、血肿、 脓肿、囊肿等 特点:持续性整个头胀痛 呈阵发性加剧 伴喷射状呕吐 及视力障碍。,一、头痛(headache),紧张性头痛 特点: 无固定部位 持续性闷痛、胀痛 病人申诉为箍紧感或压迫沉重感枕区疼痛,可向颈项及肩胛区放射 伴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一、头痛(headache),颅外局部因素所致头痛 眼源性 耳源性 鼻源性,一、头痛(headache),护理评估 病史 身体评估 辅助检查,一、头痛(headache),疼痛:头痛 与颅内外血管 舒缩功能障碍 或脑器质性病 变等因素有关,一、头痛(headache),目标 1病人能叙述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 并能尽量设法避免。 2能正确运用缓解头痛的方法, 合理使用止痛药, 头痛发作的次数减少或程度减轻。,一、头痛(headache),护理措施 避免诱因 缓解头痛的方法 心理支持 用药护理,情绪紧张 食物:巧克力、酒 药物:扩血管药等,二、意识障碍(conscious disturbance),意识:指人对外界环境和自身状态的 识别及观察能力。 意识障碍: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 的一种精神状态。,二、意识障碍(conscious disturbance),嗜睡 :能被唤醒,醒后能配合检查 昏睡:强刺激唤醒,答非所问 浅昏迷:疼痛刺激有反应,生理反射存在(吞咽、角膜、瞳孔对光反射),生命体征平稳 深昏迷: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平稳(血压 呼吸不规则),气味,酒味-急性酒精中毒 肝臭味-肝昏迷 苹果味-糖尿病酸中毒 大蒜味-敌敌畏中毒 氨味-尿毒症,昏迷患者一般检查,A 大脑半球广泛损害-潮式呼吸 B 中脑被盖部-中枢神经源性过度呼吸,昏迷患者一般检查,呼吸-异常节律,昏迷患者神经系统检查,瞳孔 一侧瞳孔散大固定 -该侧动眼神经受损, 常见于钩回疝 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中脑受损脑缺氧&阿托品类中毒等 双瞳孔针尖样缩小-脑桥被盖损害 如脑桥出血有机磷中毒&吗啡类中毒 一侧瞳孔缩小-Horner征 如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或颈内动脉闭塞,瞳孔散大,瞳孔缩小,瞳孔散大,眼征,眼底 有否视乳头水肿、出血 眼球位置 可推测脑神经受损 眼球内收&外展障碍 指示该侧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瘫痪 双眼球分离说明双动眼神经受损 眼球内聚提示双外展神经受损,视乳头水肿,视乳头出血,昏迷患者神经系统检查,眼征,定位脑功能障碍水平或判断昏迷程度 单侧或不对称性姿势反应, 对侧大脑半球或脑干病变 健侧上肢防御反应, 病侧无可判断有无偏瘫 面部疼痛表情可判断有无面瘫,疼痛反应,昏迷患者神经系统检查,用力压眼眶上缘并观察昏迷患者的疼痛反应,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高压症 但深昏迷时消失,脑膜刺激征,昏迷患者一般检查,屈颈试验,克匿格(Kernig)征,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征,疼痛反应,昏迷患者神经系统检查,去大脑强直 常提示中脑下部&脑桥上部 姿势:四肢伸直,去皮层状态 常提示损害部位在中脑 姿势: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观察昏迷患者自发活动减少-判定肢体瘫 偏瘫侧下肢常呈外旋位 足底刺激下肢回缩反应差消失, 可见病理征 坠落试验(扬鞭征): 将患者双上肢同时托举后突然 放开, 任其坠落, 瘫痪侧上肢坠落较快 船帆征:呼气时面颊鼓起,吸气时陷入, 提示该侧面肌 瘫痪,瘫痪体征,昏迷患者神经系统检查,GCS 正常满分15分 轻:13-14 中:9-12 重 3-8,二、意识障碍(conscious disturbance),常用护理诊断 意识障碍 与脑组织受损、功能障碍有关,二、意识障碍(conscious disturbance),1日常生活护理 预防褥疮、安全、保暖 2饮食护理 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 鼻饲流质者应定时喂食,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病情监测,三、语言障碍,分为失语症和构音障碍。 失语症: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的病变使病人的听、说、读和写能力丧失或残缺 构音障碍:是因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造成发音器官的肌肉功能障碍而无法正常发音。,三、语言障碍,失语征 Broca失语 :运动性 Wernicke失语 :感觉性 传导性失语: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其最大特点 命名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三、语言障碍,失语征 失写 失读,三、语言障碍,构音障碍: 发音含糊不清 而用词准确,三、语言障碍,常用护理诊断 语言沟通障碍 与大脑语言中枢病变或发音器官的神经肌肉受损有关,三、语言障碍,护理措施 1.心理支持 2.康复训练 感觉性失语口语 运动性失语听说复述 传导性失语听写复述 构音障碍早训练,四、感觉障碍,感觉:指各种形式的刺激作用于人体 各种感觉器后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感觉障碍: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的刺激(如痛、温、触、压、位置、振动等)无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四、感觉障碍,感觉分类,内脏感觉,特殊感觉,一般感觉,浅感觉(皮肤粘膜)痛、温、触觉,深感觉 (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 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等,复合感觉(皮质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重量觉等,四、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表现 1、抑制性症状 完全性感觉缺失: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都缺失。 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觉消失,触觉存在) 2、刺激性症状,刺 激 性 症 状,感觉过敏(hypersthesia) 轻刺激引起强烈感觉 感觉倒错(dysesthesia) 非疼痛刺激诱发出痛觉 或冷刺激有热觉 感觉过度(hyperpathia) 感觉的刺激阈增高 感觉异常(paresthesia) 无外界刺激而发生的 异常感觉,如酸麻木痒、针刺、蚁走、 电击感等 疼痛(pain) 任何过强的刺激均可引起疼痛,感觉障碍的类型和范围,末梢型:呈手套、袜套样分布,常为多发性神经炎 后根型:呈节段性带状分布。 脊髓型:受损平面以下所有感觉消失 脑干型 延髓中部病变:只引起对侧肢体深感觉障碍, 而痛温觉正常,称分离性感觉障碍 延髓外侧病变:引起病变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的 痛温觉障碍,称交叉性感觉障碍 内囊型:偏身感觉障碍 皮质型:因皮质感觉区域范围广,病变只损害其中一部 分,故只出现对侧单肢体感觉障碍。,末 梢 型,肢体远端对称性呈手套袜 子样感觉障碍 伴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 障碍 见于多发性神经炎,周 围 神 经 型,感觉障碍局限于一周围神经支配区 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损害的表现,节段型 后 根 型,单侧节段性感觉缺失或减退 相应神经根剧烈的放射性疼痛(根痛) 如累及前根出现节段性运动障碍 常见于脊髓髓外肿瘤、椎间盘脱出、 结核、外伤等,节段性 后角型 前连合 型,一侧脊髓后角损害 产生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相应节断内痛温觉消失而触觉保存) 脊髓中央部损害 损及前联合产生双侧对称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见于 脊髓空洞症 髓内肿瘤早期,传导束型 脊 髓 病 变,横贯性病变 受损平面以下全部 感觉缺失 常伴有截瘫或四肢瘫 大小便功能障碍,脊髓半切综合症 Brown Sequard syndrom,病变以下 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及深感觉丧失 对侧的痛、温觉丧失 见于 慢性脊髓压迫症,交叉型 脑 干 损 害,延髓外侧病变产生交叉性感觉障碍 (同侧面部和对侧身体痛温觉消失) 如延髓外侧综合症(Wallenberg syndrom) 见于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偏身型 桥脑中脑丘脑内囊病变,一侧桥脑或中脑 对侧偏身 和面部感觉障碍,伴有同侧 颅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 丘脑型 对侧偏感觉减退 或消失可伴有自发性疼痛和 感觉过度 内囊型 对侧偏身 (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 消失,可伴有偏瘫和偏盲,单肢型 皮质病变,大脑皮质感觉区分布较广,一般病变仅影响部分区域,常表现为: 对侧上肢或下肢感觉缺失 和复合感觉障碍 大脑皮质感觉区刺激性病灶可引起局部性感觉性癫痫发作,四、感觉障碍,定位诊断,末梢型感觉障碍,节段型感觉障碍,传导束型感觉障碍,交叉型感觉障碍,皮质型感觉障碍,四、感觉障碍,常用护理诊断 感知改变 与脑、脊髓病变及周围神经受损有关。,感觉障碍护理措施,消除感觉异常,防止意外发生 1、加强与病人沟通,进行必要解释 2、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 3、防止冻伤和烫伤,使用热水袋水温不易超过50 4、深感觉障碍的病人,病床低,使用扶手 衣服、被褥要松软,保持床单整洁、无渣屑 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受压或机械性刺激 注意患肢保暖、防冻,教会病人对患肢温水擦浴和按摩 对感觉过敏的病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刺激,感觉障碍护理措施,知觉训练 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 可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按摩、理疗及针灸,五、运动障碍,随意运动(自主运动): 由锥体系统及其支配的肌肉来完成。 不随意运动: 由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控制,运动系统的组成,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系统) 下运动神经元 锥体外系 小脑系统,锥体系,两级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胞体在大脑皮质,下运动神经元:胞体在脑干和脊髓,瘫 痪,瘫痪(paralysis)是指随意肌活动能力的减退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之一。 病变在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周围神经 造成骨骼肌活动障碍,又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包括 脊髓前角细胞、前根、 颅神经运动核 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弛缓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临床表现,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肌肉萎缩,无病理反射 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和 失神经支配电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 -周围神经,瘫痪分布与每支周围神经的支配一致 并伴有相应区域感觉障碍 多发性神经病变 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肉瘫痪和萎缩 并伴有手套-袜子型感觉障碍,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性或核下性损害 表现为:同侧面部表情肌完全性瘫痪 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 眼裂变大、不能闭眼 鼻唇沟变浅 常见于:面神经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 - 神经丛病变,可引起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瘫痪感觉障碍以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有臂丛损伤等,2019/8/24,73,可编辑,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 - 前根病变,瘫痪分布呈节段型 侵犯后根时常伴根痛和节段型感觉障碍 常见于 髓外肿瘤压迫 脊髓膜炎症 椎骨病变,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 - 前角细胞,呈节段型的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可伴肌束颤动(fasciculation) C5 三角肌瘫痪和萎缩 C8-T1 手部小肌萎缩肉 L3 股四头肌萎缩无力 L5 踝关节及足趾背曲不能 舌下神经核:舌肌萎缩伴肌束颤动 急性起病 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 慢性起病 见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 硬化症、进行性球麻痹症、脊髓空洞症,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包括: 大脑皮质运动区和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痉挛性瘫痪,运动传道路,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临床特点,瘫痪可表现为单瘫、偏瘫、交叉瘫、截瘫或四肢瘫 肌张力增高,呈折刀样,瘫痪呈痉挛性 腱反射亢进,可有阵挛 出现病理反射 无肌肉萎缩和肌束颤动,晚期可有废用性萎缩。 无电变性反应及肌电图异常。 急性期可有“脑休克”或“脊髓休克”,表现为 肌张力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病理反射。,一侧锥体束损害 产生对侧肢体瘫痪和颅神经瘫,颅神经运动核 一般由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 一侧皮质延髓束病变,不会产生症状。 面神经核下半部、舌下神经为单侧皮层支配 所以一侧皮质延髓束病变就会产生症状。 (中枢性面瘫和舌下神经瘫),中枢性面瘫 见于一侧皮质延髓束受损 表现为:对侧眼裂以下的面瘫 常见于:脑血管病,中枢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的发病原理,五、运动障碍,分瘫痪、僵硬、不随意运动及共济失调,瘫痪:肢体因肌力下降而出现运动障碍,局限性瘫痪,单 瘫,偏 瘫,交叉性瘫痪,截 瘫,四肢瘫痪,瘫痪定位,大脑皮质运动区局限性病变 对侧单瘫 内囊病变 对侧偏瘫 一侧脑干病变: 交叉性瘫痪 脊髓横贯性病变 颈段:四肢瘫 (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 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 腰段:截瘫 神经肌肉病变:肌病性瘫痪,五、运动障碍,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整个肢体为主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肌束颤动(-),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以肌群为主 肌张力 腱反射 病理反射(-) 肌萎缩(+) 肌束颤动(+),五、运动障碍,僵硬,不随意运动,痉 挛,僵 直,强 直,震 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投掷运动,五、运动障碍,共济失调: 由本体感觉、前庭迷路、小脑系统损害引起的身体平衡和协调不良,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脊髓性共济失调,五、运动障碍,护理评估 1.病史 2.身体评估 (肌力评估) 3.实验室检查,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无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但未达到正常。 5级:正常肌力。,五、运动障碍,常用护理诊断 1躯体移动障碍 与大脑、小脑、脊髓病变及神经肌肉受损、 肢体瘫痪或协调能力异常有关。 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肢体运动障碍、长期卧床有关。,运动障碍护理措施,躯体移动障碍 心理支持:鼓励、尊重病人,适当解释 生活护理:指导和协助病人洗漱、进食、如侧和穿脱衣服及个人卫生,学会使用便器。 安全护理:地面防湿、防滑、走廊有扶手,行走不稳用拐杖等 康复护理,运动障碍护理措施,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1.重视患侧刺激和保护 1)患侧刺激:视听刺激 在患侧与病人交谈、握手 生活护理、测血压、脉搏 2)患侧保护:避免患侧的损伤 不在患侧输液 慎用热水袋,运动障碍护理措施,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2、正确变换体位,床上卧位,定时翻身,避免不舒适的体位,鼓励病人尽早坐起,定时翻身 刺激全身反应与活动 重要体位:患侧卧位 少用体位:仰卧位,运动障碍护理措施,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3.指导选择性运动,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桥式运动(选择性伸髋),垫上运动,运动障碍护理措施,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4.综合康复治疗,球麻痹- 延髓麻痹,真性球麻痹 为单侧或双侧对颅神经的症状,表现为: 言语障碍:构音困难、发音呈鼻 音至哑音、完全性失音 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咽反射消失 病因:急性球麻痹,常见于脑血管病, 格林-巴利综合症、急性灰髓炎、 多发性硬化等 慢性球麻痹,常见于肌萎缩侧束硬化 重症肌无力亦可引起球麻痹,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皮质型(cortex) 破坏性病灶: 对侧肢体单瘫 刺激性病灶: 对侧躯体相应 部位局限性抽搐, 称为Jackson癫痫。,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皮质下白质(放射冠区) 皮质和内囊之间的投射 纤维称放射冠 越接近皮质的纤维较分散,可表现为单瘫 病变部位较深或范围较大,可为对侧偏瘫,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内囊型 (iternal capsule) 三偏症 偏瘫、偏盲 偏身感觉减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脑干型(brain stem) 交叉性偏瘫是脑干病变的重要体症,病灶侧的周围性颅神经麻痹 对侧中枢性肢体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位于后颅凹 由中脑、桥脑、延脑组成 第、对颅神经核在中脑 第、颅神经核在桥脑 第、颅神经核在延脑,脑 干,中脑 Weber综合症,病变于 中脑腹侧部(大脑脚脚底)损害动眼神经和锥体束 表现为 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对侧中枢性面瘫、舌肌麻痹及上下肢瘫)多见于 血管性病变、肿瘤、外伤、炎症等,桥脑 Millard-Gubler综合症,病变于 桥脑腹外侧部,损害外展神经面神经和锥体束 表现为 同侧外展神经和面神经麻痹 对侧肢体瘫痪 多见于 炎症、变性、肿瘤等,血管性病变较少,延脑 Wallenberg综合症,病变于 延脑背外侧部, 表现为 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 同侧软腭、声带麻痹 及构音障碍 眩晕、呕吐及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 Horner 综合症 多见于小脑后下动脉闭塞,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脊髓型(spinal cord) 脊髓损害的症状随损害的部位和程度而异 可表现 双下肢痉挛性瘫痪(截瘫) Brown Sequard 综合症 四肢瘫,脊髓横贯性损害,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运动及括约肌障碍。 急性期可有脊髓休克症状, 多见于急性脊髓炎、外伤等。,脊髓半切综合症 Brown Sequard syndrom,病变以下 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及深感觉丧失 对侧的痛、温觉丧失 见于 慢性脊髓压迫症,脊髓主要节段损害表现,高颈位(C1-4)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四肢呈中枢性瘫痪 括约肌障碍 四肢和躯干多无汗,脊髓主要节段损害表现,颈膨大(C5-T2) 两上肢呈周围性瘫痪 下肢呈中枢性瘫痪 病灶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C8-T1节断侧角受损可产生Horner综合症,胸 髓(T3-12) 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受损节断有束带感 两下肢中枢性瘫痪及括约肌障碍,脊髓主要节段损害表现,脊髓主要节段损害表现,腰膨大(L1-S2) 两下肢呈周围性瘫痪 两下肢及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 括约肌功能障碍,involuntary movements 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出现不 能自行控制的骨骼肌不正常的运动,不自主动作,广义锥体外系应包括 纹状体系统和前庭小脑系统,不自主动作与锥体外系有关,解剖与生理,纹 状 体 系 统,纹状体系 指纹状体、红核、黑质、 丘脑底核,总称基底节区 纹状体包括 豆状核(苍白球、壳核) 尾状核,纹状体的结构与功能,纹状体,尾状核,新纹状体,壳核,豆状核,苍白球,旧纹状体,病变时出现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病变时出现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临床表现,锥体外系统损害的表现,主要表现为 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锥体外系统损害的表现,静止性震颤 (static tremor) 多见于手指静止时,发生节律 性抖动每秒4-6次),形成所谓 “搓丸样”动作. 肌强直(rigidity) 伸肌屈肌均增高,称铅管样强直,伴有震颤时,称齿轮 样强直。 以上两症状见于帕金森氏症,锥体外系统损害的表现,舞蹈样运动(Choreic movement) 表现为肢体及头面部 不规则的、无节律的和无目的的动作 如:耸肩转颈、挤眉弄眼、噘嘴 伸舌、伸臂等 见于:风湿性舞蹈病、遗传性舞蹈病 。,锥体外系统损害的表现,手足徐动症(athetosis) -又称指划动作 表现为腕及手指作缓慢交替性的伸屈动作 见于:新生儿窒息、核黄疸、脑炎后遗症 Wilson病、酚噻嗪类药物中毒,锥体外系统损害的表现,偏身投掷运动(hemiballismus),为一侧肢体猛烈的投掷样不自主运动 可见于对侧丘脑底核及其 与其联系的苍白球外侧部急性损害 如梗塞、小量出血等,锥体外系统损害的表现,-肌张力障碍(dystonia) 异常肌收缩引起扭转不自主动作或姿势异常 扭转痉挛(torsion spasm)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 为躯体或肢体长轴作缓慢旋转性不自主运动 痉挛性斜颈 颈部肌肉痉挛性收缩,使头部缓慢 的不自主的弯曲和转动 可见于肝豆状核变性、苯噻嗪类药物反应 核黄疸、脑炎后遗症等,锥体外系统损害的表现,抽动秽语综合症(Giles de la tourette) 为多部位突发性快速无目的重复性肌肉抽动 常累及面部肌肉、发音肌 表现为:挤眉弄眼、面肌抽动、噘嘴、 不自主发音、秽语等。 多见于:儿童,基底节区病变 也可以是精神因素所致,共济失调,ataxia,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