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普通心理学四意识和注意.ppt_第1页
课件:普通心理学四意识和注意.ppt_第2页
课件:普通心理学四意识和注意.ppt_第3页
课件:普通心理学四意识和注意.ppt_第4页
课件:普通心理学四意识和注意.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意识和注意,第一节 意识的一般问题,一、什么是意识 (consciousness)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对外界事物、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经验、对经验的评价。(Science,2005.7.1, 125个科学问题) 意识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调节的作用。 意识状态决定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及自身变化的觉知水平和敏感程度。,意识的定义:尚没有满意的定义 心理状态 “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 心理内容 “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 行为水平 “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哲学水平 “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如何理解“意识”概念?,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 我们可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意识”概念: 意识是一种觉知。 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1、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 。 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 觉察到某些内部状态; 觉察到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布局; 一般地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对客体的觉知; 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分的觉知。,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例如,机器人或人工智能这样复杂的信息加工系统,通常需要一些特定的功能对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 这种控制和调节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持一定的功效有重要作用。 意识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它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无意识 意识 注意 它们是一个连续体。 意识存在一般性变化。 觉醒 惊奇 愤怒 警觉,二、什么是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定义: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 如果将人类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人类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只占人类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于意识中。,2019年8月26日星期一,11,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Freud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压抑、检察官,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压抑,愿望、恐惧 记忆、情绪,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无意识行为(下意识行为) 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 对刺激的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盲视(blindsight) 有一类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盲视(blindsight)例子,Weiskrantz(1986)报道 一个大脑视觉皮层(17区)受损的病人,其视野的绝大部分变成了一个大的黑点。 他无法觉察到,也报告不出呈现于这个大黑点的刺激。 但他可以对呈现于这个黑点内的不同刺激进行区分,超过几率水平。 这说明,尽管病人“看”不到刺激,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三、意识的局限性及能动性,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 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 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正是通过意识,我们分析因果关系,想象现时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用我们预期的目标来指引行为。,1、意识的局限性,意识经验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 意识有一定局限性: 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人看不见波长超过一定范围的光; 人听不见频率低于特定范围的声音。 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事情会视而不见。 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意识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容纳过多的东西。,对意识局限性的分析,Hirst(1995)认为意识的局限源自认知加工过程。 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骑车与谈话 看电视时,看画面与听声音 同时听两种音乐? 经过训练以后,人们可以提高在同一时间内意识到更多事物的能力。,2、意识的能动性,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人眼中的盲点:人们不能看到落在盲点上的物体,但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视觉中有这样一小块区域。 有些个体会在特殊情况下产生幻听、幻视等幻觉,即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看见并不存在的物体等。,总结: 意识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 但是,尽管人们有时会出现幻觉,但在大多数条件下,外部世界仍限制着意识经验的内容范围。,四、生物节律周期性与意识状态,生物节律(biological rhythm):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周期性自然变化。 意识状态的变化是与个体身体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的。 对意识状态的理解应该联系其生理机制人体的生物节律。 大多数人都能意识到他们的精神状态、经历和心情在一天中的波动和变化。,个体身体功能的周期性,人的精神状态、经历和心情在一天中的波动和变化与其身体内部生理过程的变化有关,如荷尔蒙的分泌、体温、血压等的变化。 一般,这些生理活动在下午或傍晚达到最高水平,在凌晨水平最低。 当体温及其他生理指标达到一天中的最高水平时,个体的工作效率最高。 体力劳动:联系明显 脑力劳动:联系要弱一些,超生物钟,位于海马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像一个“超生物钟”,令其他的内部“生物钟”互相保持同步。 视交叉上核促进或抑制松果腺(pineal gland)的活动; 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 褪黑激素是一种影响很广的荷尔蒙,起镇静剂的作用,可以降低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感。 脑白金的成分,视交叉上核对视觉刺激输入很敏感 白天的光线可以激活该神经核,从而减少褪黑激素的分泌。 我们在白天会感到精力充沛。 黑暗能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 我们在夜里感到疲倦。 当视交叉上核受损伤或它与眼睛的神经通路被破坏时,这种日夜交替的生理周期会消失。,为什么夜间比白天疲劳? 位于海马的视交叉上核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周期起关键作用。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影响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有镇静剂的作用,可以减少机体的活动,增加疲劳感。白天光线激活视交叉,抑制松果腺分泌褪黑激素,所以不会感到那么疲劳。 人的意识状态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一、睡眠与梦,(一)睡眠,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动之一。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个体差异 睡眠时间长短不同; 何时睡眠不同。 共同点 遵循“睡眠清醒”这样的模式; 与昼夜交替相吻合。,不同物种的睡眠时间,最短:马2.9小时 牛、羊3.9、3.8小时 人类8小时 狐狸9.8小时 猫14.5小时 最长:蝙蝠20小时,关于睡眠的研究 测查睡眠者的脑电,记录其身体各项功能的变化,如呼吸、肌肉强度、心率、血压等,以这些指标的变化作为睡眠研究的主要信息源。 波和波 当大脑处于清醒、安静和休息状态时,出现波。波波幅稍大,频率较低,每秒8-13个周期。 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出现波。波波幅较低,频率较高,每秒14-30 个周期。,1.睡眠的阶段 清醒和警觉状态:波(14-30赫兹,波幅小) 安静和休息状态:波(8-13赫兹,波幅稍大) 睡眠状态:波(频率低、波幅更高),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和快速动眼睡眠(REM)阶段。 睡眠周期通常为90分钟,每晚重复几次。随着睡眠进行,深度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而快速动眼睡眠时间逐渐加长。,第一阶段:浅睡(根本没有睡着) 第二、三、四阶段:越来越深,第四阶段通常很难被唤醒。 在一次典型的睡眠中,REM与NREM会交替出现。在8个小时的睡眠中,大约有5次REM睡眠。在刚入眠时处于深度睡眠;而当接近天明时,REM睡眠的时间会延长。,睡眠的四个阶段和快速动眼睡眠,第一阶段:脑电波是混合的, 频率和波幅都较低。 身体状态:放松,呼吸缓慢,容易被外部刺 激惊醒,约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这是一种短 暂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 身体状态:放松,很难被唤醒。约20分钟。 第三阶段: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 时也会有“睡眠锭”脑电波。 身体状态:继续放松。约持续40分钟。,第四阶段:大多数的 脑电波开始呈现为波。 这个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 身体状态: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梦呓、梦游、尿床等大多数发生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各项功能性指标变慢。 第三、四阶段通常被叫做慢波睡眠(SWS),几乎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否则的话,就预示着身体或心理功能的失调。,快速动眼睡眠: 上述四个阶段大约持续1小时到90分钟,之后进入此阶段,波消失,出现高频、低幅的脑电波,与个体清醒状态的脑电活动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且常伴随着梦境。 身体状态:如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应,肌肉松软, 呼吸急促,血压不规则。,2.睡眠的功能,解释一: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 解释二: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生态学理论解释。睡眠可以使动物避免消耗能量,和在一天中不适应的一段时间内避免受到伤害。,睡眠形态的个别差异,个体的有意识的控制:熬夜或闹钟 生物节律的控制:入睡的时间与持续时间 个性特征的影响:紧张忧虑的人与外向的人 心理状态的影响:忧郁与愉快的人 白天活动的影响:激烈的活动增加慢波睡眠 成熟发展的影响:不同年龄的人睡眠不同,成年人的睡眠模式,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严重酗酒的人相比,严重缺乏睡眠的人的行为表现与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新生儿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为16个小时左右。 青少年每天需要810个小时。 老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较少。,3.睡眠障碍:失眠和失眠症,据新华社北京2010年3月21日电(记者周婷玉)近几十年来国内公众睡眠障碍问题日益增多,但管理、改善睡眠的意识和方法却相对滞后。我国存在睡眠障碍疾病的人群比例达到3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70%多的精神疾病患者有睡眠障碍,30%多的高血压患者失眠。,失眠: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好。 失眠症 入睡困难很有规律,并对正常生活有不良影响。 失眠症患者在睡眠时的脑电图常常出现波,还 会伴随其它方面问题,如精神失调、焦虑、抑郁等。 失眠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个体 在睡眠不足时记忆力会下降,感到无精打采,脾气也 会变坏。 睡眠障碍还包括:突发性睡眠症、睡眠窒息、白天嗜睡,58的成人经受失眠的困扰。 失眠的原因: 压力22,疼痛20,孩子17,伴侣打鼾16,伴侣呼吸暂停8。 不要关注睡眠 学会放松。,2019/8/26,43,可编辑,呼吸暂停 患者会周期性地停止呼吸(严重者每小时10次),由于呼吸受阻使睡眠者忽然坐起来,并剧烈地喘气,然后重新入睡。 患者伴有肥胖症,长期打鼾,可能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 病因:上腭过厚、脑部呼吸中枢出现问题导致呼吸通路受阻。,(二)梦,对梦的不同解释: 1、精神分析的观点 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过程的最可靠的途径。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这些冲动和愿望在清醒状态下不被社会伦理道德所接受,受到压抑和控制,而在睡眠状态下,意识的警惕性放松,这些冲动和愿望就会在梦中表现出来。所以,通过分析精神病人的梦,就可以进行心理治疗。,2、生理心理学的观点 梦是个体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通常情况下,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睡眠情况下,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就是认知系统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的过程。,3、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梦担任着一定的认知功能。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 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梦境。梦的功能就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成为可用的知识。,梦的实质,1.借助于“夜晚帽”的研究 2.奇异梦境研究 3.梦的不连续性的研究,二、催眠,(一)什么是催眠 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进行,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催眠时,脑电记录与清醒状态时一样。,催眠时一般让被催眠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将 外界干扰减少到最小,然后催眠师引导被催眠者将注 意集中在某个特定的事情上,同时,催眠师用平和的 语言引导和暗示被催眠者的感受和体验,使他顺从和 接受催眠者的指示,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1)常做白日梦 (2)想象力丰富 (3)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的场景中 (4)依赖性强,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5)对催眠的作用深信不疑 (6)有经验分离的经历,体验过记忆和自我的各部分的分离。,(二)什么样的人容易催眠,1、角色扮演的观点 催眠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 关系。被催眠者扮演着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 的人,他要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 2、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 人的意识有两种基本功能:执行和监督,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功能连在一起,但催眠时,可以使这两种基本的功能分离,执行功能正常,但监督功能不起作用。 3、催眠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监控,(三)对催眠的不同解释,心理治疗方面:改变错误的认知方式和内容 医学方面:控制疼痛、安慰剂效应 犯罪侦破方面:测慌仪的应用等 运动员训练方面:自我诱导、心像训练,(四)催眠的应用,三、白日梦和幻想,(一)什么是白日梦和幻想 白日梦和幻想是意识的自发漂移,通常表现为漫无目的的遐想。白日梦程度严重,就成了幻想。 白日梦和幻想的内容:成功和失败;攻击和敌意;性幻想或浪漫奇遇;内疚等。 提醒:很大程度上,白日梦是基于记忆和想象的内容自发产生的。儿童看过的电视越多,白日梦的频率越高。,(二)白日梦的功能,过去一直认为是有害的 有助于为即将来到的事情作好计划 运动员的心像训练 军人的心理准备 有助于疏通心理障碍,第三节 注意的一般概述,一、注意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1、注意是大家熟悉的心理现象。 2、人在注意时,心理活动不仅指向一定的对象,而且集中于这一对象。 3、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不是对所有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注意的对象既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 5、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 6、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特性。,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二)注意和意识 注意不等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比较清晰。,(三)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的停止或抑制机体对无关刺激的反应。 3.生理的外部变化。,(四)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二、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一)不随意注意 概念: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原因: 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新异性、刺激物的强度、运动变化等。 人本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等。,(二)随意注意 概念: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 原因: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对兴趣的依从性。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 对人格的依从性。,(三)随意后注意 概念: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注意的性质,选择性注意 概念: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持续性注意 概念: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动摇: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它是指注意在短暫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注意动摇的原因: 动摇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下降; 注意的动摇是由机体的节律性活动所引起的。,分配性注意 概念: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研究方法:双作业操作。 意义: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其基本条件是几种活动的自动化程度。,第四节 注意生理机制及理论,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朝向反射 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由新异刺激引起,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朝向反射也不会发生了。,二、注意的理论,过滤器理论 人物:布罗德本特(英) 观点: 神经系统在加工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工。 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衰减理论 人物:特瑞斯曼 观点: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不同刺激的激活域限是不同的。 过滤器与衰减理论的共同之处: 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 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后期选择理论 人物:多伊奇 观点: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经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认知资源理论 观点: 注意不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而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 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 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双加工理论 人物:谢夫林 观点: 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 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