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周二试讲课件新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PPT课件.ppt_第1页
课件:周二试讲课件新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PPT课件.ppt_第2页
课件:周二试讲课件新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PPT课件.ppt_第3页
课件:周二试讲课件新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PPT课件.ppt_第4页
课件:周二试讲课件新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起关注的早期疫情,安徽疫情,2006年11月5日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一名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死亡 11月17日 在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和死亡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9人发病 其中医务人员4名、家属5名,事件发现,首例患者居住地,广德县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江苏、浙江、安徽三省8县交界处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5.4 以丘陵为主 新杭镇 位于广德县东北部 距县城30多公里 人口7.8万人 独山村 居民400余人,疫情概况,合计报告病例10例,死亡1例 首例病例,死亡 首例病例密切接触亲属21人,发病5人,罹患率23.81% 广德县首例病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18人(含村医2人),没有发病 弋矶山医院首例病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24人,发病4人,罹患率16.67% 9例继发病例密切接触者共90人,没有发病,首例病例,10月18日,可疑的“草蜱”咬伤右踝关节内侧,有红肿、发痒等症状, 10月21日,对被老鼠污染的衣物进行清理及清洗。 10月30日,出现发热、头痛、头晕、全身关节痛、乏力等症状。 10月31日,在本村卫生室就诊,体温39.2 11月3日,患者尿量减少,出现牙龈出血,到广德县人民医院诊治 11月4日,中午转往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就诊 初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 下午3时49分,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出血 晚7时许,病情危重,给予气管插管, 11月5日6时,口、鼻不断涌出咖啡样液体,经抢救无效,于6时55分宣布死亡。,继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9 例患者均在原发患者死亡抢救前12 h 接触过患者的血液及分泌物。 所有9 例继发感染病例均没有蜱叮咬病史,也没有野外动物接触史,只有1 例回忆有近期野外活动史。 在原发患者死亡前12 h(出血抢救时段)与其有过近距离(50 cm)密切接触的28 人中,9 例感染。 接触时间超过2 h 的20 人中9 例感染发病。 所有9 例感染患者均回忆接触过患者的血液,7 例接触过分泌物。,结 论,国内首次确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临床表现符合 实验室诊断成立(IgG,巢式PCR,基因序列测定,鉴别诊断) 首例患者有蜱叮咬史 病原体分离困难:只有欧美极个别国家分离到病原体。,信阳、南阳,河南疫情,2007年39月,共报告79例病例,死亡10例。 信阳市72例,死亡9例;南阳市桐柏县7例,死亡1例 疑似病例8例,临床诊断病例5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3例。 信阳市和南阳的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地表形态复杂,基本地形可分为北部平原,中部丘陵,西南部山区。见下图。境内水系分属淮河、长江水系,气候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特征。以淮河为界,淮南是亚热带的边缘,属湿润区;淮北是暖温带的南端,属半湿润区。夏季降雨较多,占全年的54%。,时间分布,发病数(例),月份,2007年河南省无形体病发病死亡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病例高度分散,79例病例分布在信阳市所属4县、1区和南阳市的桐柏县,该5县1区属山区和丘陵地貌。其中光山县29例、罗山县18例、狮河区14例、新县7例、商城4例、南阳市桐柏县7例。河南省其它市县尚未发现类似病例。,年龄、性别分布,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检测,2019/8/26,15,可编辑,实验室检测,10份血清标本进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军团菌、腺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EB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查菲埃立克的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12份恢复期血清进行SARS的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另两份咽拭子进行人禽流感特异性核酸realtimePCR检测,结果阴性。 22份血液标本进行无形体PCR检测,其中5份血清,2份咽拭子出现无形体特异性扩增产物。但和标准株的基因序列比对结果不是非常理想; 14份血清标本,进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4份抗体滴度达到1:256,6例病例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增高,24例病例单份血清抗体滴度为1:64。,2009年(疑似)无形体疫情分布,2009年湖北省疑似无形体病疫情,2009年全省共报告93例病例,分布在全省6个市州,主要分布在随州市58例,占发病总数的62.4%;黄冈市18例,占发病总数的19.4%。,2009年疫情概况,2009年湖北省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发病和死亡地区分布,2009年湖北省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发病数和死亡数月分布,94.6%的病例集中在5-10月。,职业分布:82%的病例均为农民。 年龄分布:79.6%的病例集中在40-70岁之间。20岁以下年龄组和80岁以上年龄组无发病,20-30岁年龄组5例,30-40岁年龄组4例,40-50岁年龄组16例,50-60岁年龄组32例,60-70岁年龄组26例,70-80岁年龄组9例。 性别分布:男性50例,发病率为0.1688;女性43例,发病率为0.1564;男女性别比为1.16:1。,2009年湖北省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发病数和死亡数按年龄分布,流行病学史,病例多生活于低山丘陵地区; 病例均有野外作业史; 接触蜱: 8例自述当地有蜱或曾见过蜱;,其他省份,浙江 人血清学抗体阳性(2份) 阳性鼠类标本(无形体科); 江苏:疑似病例 山东:疑似病例 湖北、江苏和山东仅为症状疑似病人,未获得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总体来说,安徽、河南、浙江、湖北、江苏和山东,其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证据力依次减弱;,小 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该类病例临床表现 急性发热起病, 多数患者伴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