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2265.2-2000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机械安全 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这项标准主要关注于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的设计与使用安全,旨在通过规定适当的安全距离,来防护操作人员的下肢不受机械运动部件伤害,降低工作场所事故风险。
标准内容概览:
-
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于各类机械设备,特别是那些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下肢受伤风险的机器。包括但不限于转动机械、传动装置、切割工具等。
-
基本定义:对关键术语进行界定,如“危险区”指的是机器部件在运行时可能对操作者下肢造成伤害的区域;“安全距离”是指为防止人体部位接触危险区而规定的最小间距。
-
安全距离的确定:详细说明了如何根据机器不同类型、运转速度、操作模式等因素来计算和设定安全距离。通常,速度越高、危险程度越大的机械,所需的安全距离也越大。
-
风险评估:要求在设计和使用机械时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所有可能对下肢构成威胁的危险源,并基于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防护措施:提出了多种减少下肢伤害风险的方法,包括物理隔离(如防护栏、防护罩)、采用光幕或光电传感器实现的自动停机系统,以及操作位置的设计优化等。
-
验证与维护:强调了安装防护装置后需进行有效性验证,并要求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安全措施,确保其持续有效,防止因磨损或损坏而导致防护失效。
-
标志与指示:要求在机器上明确标示出危险区域及安全信息,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机械安全机械安全 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 1226522000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00724 批准批准 20001201 实施实施 前言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草案 prEN 811:1994(ISODIS 13853)机械安全 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进行制定的,在技术内容上和编写规则上与之等效。 以安全距离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的标准国内尚属空白, 基于安全及国际贸易需要, 国家正在建立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的机械安全标准体系, 与本标准同步制订的 机械安全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和机械安全 避免人体各部位受挤压的最小间距是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标准自 2000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附录 A 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生产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张铭续、李勤、黄鸿康、马贤志。 0 引言引言 根据 GBT 157061,机械安全是指:机器在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预定使用条件下执行其功能和在运输、安装、调整、维修、拆卸和处理时不产生损伤或危害健康的能力。 利用安全距离防止下肢触及危险区是消除或减小机械风险的一种方法。 在规定防止下肢触及的安全距离(见第 4 章)和阻止自由进入的距离(见第 5 章)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使用机械时可能出现的下肢触及状态; 研究有关人体测量数据和使用者种族差异; 生物力学因素,诸如人体各部位的伸缩和关节转动的限制; 技术和应用等情况。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止 14 岁(含 14 岁)以上的人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和阻止其自由进入的距离。 这些安全距离仅适用于通过距离就能获得足够安全, 而且经风险评价认为, 上肢不可能触及危险区的场合。 注:这些安全距离对某些伤害不能提供有效防护,例如物质的辐射和发射,对此类伤害需增加或采取其他的防护措施。 在规定的不同触及状态的条件下, 安全距离可防止进入有关的开口, 并且保护试图进入危险区的人员。有时,当人们试图用脚清理进出料口或是操作用脚控制的机械时,可能出现趋近合理预见的危险区。 阻止自由进入的距离与防护结构的高度有关, 并且用限制下肢自由运动的方法减小人员的风险。 本标准数据都不适用 14 岁以下的人。而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可采用 GB 122651 表 5 中的数据。 在某些应用场合必须偏离这些安全距离时, 则与此应用有关的标准应指明如何达到足够的安全水平。 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570611995 机械安全 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 第 1 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GBl226511997 机械安全 防止上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GBT 168561997 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 3 定义定义 本标准采用 GBT 157061 和 GB 12265。1 中给出的定义。 4 安全距离数值安全距离数值 41 通则 411 假定 安全距离由以下假定得出: 防护结构及其中任一开口的形状和位置须保持不变; 否则应进一步改进以获得足够的安全。 安全距离是从受限制身体或其有关部位的表面起测量的。 412 风险评价 应根据风险评价(见 GBT 15706 1 和 GBT 16856)选择触及危险区的合适安全距离。 如果风险评价判明仅对下肢存在风险, 则应使用本标准。 在对下肢和上肢都有风险的场合,开口给 定者,应采用本标准表 1 和 GB 122651 的相应表中的最大安全距离。 42 下肢通过开口的触及 表 1 中的安全距离 Sr 适用于防止人们试图通过开口触及危险区的保护。 421 规则开口 表 1 中的 e 表示方形开口的边长、圆形开口的直径或槽形开口窄边长。 槽形开口窄边大于 180mm,方形开口边长和圆形开口直径大于 240mm 时,整个身体可以进出。 表 1 中的数值与是否穿戴衣着鞋袜无关。 422 不规则开口 在不规则开口的情况下,应按以下步骤确定安全距离: a)首先确定可以完全插入不规则开口的(见图 1): 最小圆形开口的直径,和 最小方形开口的边长,和 最窄槽形开口的宽度。 b)根据表 1 选择相应的三个安全距离。 c)可采用 b)项中所选取的三个数值中最小的安全距离。 图图 1 不规则开口示意图不规则开口示意图 表表 1 通过规则开口触及的安全距离通过规则开口触及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 Sr 下肢部位 图 示 开 口 槽 形方形成圆形 脚趾尖 e5 0 0 5e15 10 0 脚 趾 15e35 80(1)25 35e60 180 80 脚 60e80 650 180 膝以下腿部 80e95 1100650(2)953)胯以下腿部 180e240不允许1100(3)1)如果槽形开口长度75mm,该距离可减至50mm。 2)其值表示从脚尖至膝部。 3)其值表示从脚尖至胯部。 5 阻止下肢自由进入的距离阻止下肢自由进入的距离 防护结构可用于限制下肢在其下面的自由动作。 当必须使用该方法时, 与防护结构高度有关的距离可参照附录 A(提示的附录) 注 1 该方法给出了限制性的防护,在很多情况下,有其他方法更为适用; 2 为了限制上肢进入和(或)防止整个身停进入危险区时,可能需要附加防护措施。 附附 录录 A (提示的附录提示的附录) 防止下肢在防护结构下酉的自由活动防止下肢在防护结构下酉的自由活动 图图 A1 防止下肢自由活动的防护结构示童图防止下肢自由活动的防护结构示童图 表A1中的距离S适用于人在无支撑时保持站立娄热(如图A1)时限制下肢进入的特定情况。 表 A1 中的数值不能用在有滑倒风险的插合。 该表中的数值之间没有任何插入值。如果防护结构的高度 A 在两个数值之间、则应选用较高 A 值的距离。 表表 A1 防护结构高度与限制下肢进入的距离防护结构高度与限制下肢进入的距离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出租车车辆自然课件
- 出租培训课件
- 出国留学安全培训中心课件
- 2025租房合同模板示例
- 腾讯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大一政治闭卷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酒店租赁合同范本
- 冲压车间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全面代码购销合同
- 2025货物采购代理合同样本范文
- 2025年政工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标准)个人转款协议书
- 2025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接力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区域检验信息管理系统规划书
- 无人机高精度航拍-洞察及研究
- 摄影后期教学课件
- 苹果协会管理办法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物业前台倒水服务方案(3篇)
- 2025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