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题组一基础小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A物质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答案B解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本题答案选B。2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不合理之处在于()A否认了物质的根本属性B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C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D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可以看出,该观点的表述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一回事,故B入选。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此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有()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性答案B解析该诗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静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塘的一种动态之美。本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B项正确;A、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4“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是易传中的观点。该观点主要体现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相对的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事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A B C D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日月交替、寒来暑往体现了;材料没有强调世界的物质性,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绝对的,说法错误。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人说:“读书没有用”。因为许多大学生、研究生毕业也找不到工作,或者给学历低于他们的人打工;反而有一些中途辍学的人最后变成大老板。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错在()A用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现实B把偶然个别现象当成一般规律C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蒙蔽D通过事物个性去把握事物共性答案B解析“读书没有用”的观点主要错在把偶然个别现象当成一般规律,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B正确;A与设问要求不符;C、D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6医学专家认为:多吃盐容易使人患高血压、心肌梗塞,但没有盐的食物又寡淡无味。为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了“保健盐”,其特点是调整了盐的化学成分,使其既能满足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保健盐”的研制过程表明()A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不受客观条件制约的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程度决定规律发生作用的大小D人们能够创造条件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答案D解析“保健盐”的研制过程说明人们充分考虑到盐对人的作用,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D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B观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改变规律;C观点错误,规律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题组二高考小题7(2018浙江高考)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的价值追求A B C D答案D解析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按规律办事,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没有体现,排除;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8(2016全国卷)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善于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中掌握和利用战争规律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A B C D答案B解析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重视实践,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出发,故正确,错误。他能用兵如神还在于他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正确。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9(2015江苏高考)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B C D答案A解析“世间万物,变动不居”说明运动是绝对的,对此我们要因时而变。故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错误;材料讲的是运动与静止,讲的是矛盾,与材料无关。故答案为A。10(2015广东高考)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 B C D答案C解析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观点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并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的产物,故排除。11(2014天津高考)漫画如此创新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答案D解析漫画中的人在创新活动中不从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或者说违背了客观规律,事与愿违,这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故选D。题干未涉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排除A。B不符合题意,排除。对待传统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排除C。12(2014福建高考)下列最合理的对应联结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b)2a22abb2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义勇军进行曲使人精神振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B C D答案B解析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体现的是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错误;是一个真理性的认识,没有体现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排除;对应的哲理均正确。故选B。13(2014江苏高考)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答案A解析研究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并用以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A正确。规律是客观的,B错误。C、D与题意不符。14(2014重庆高考)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答案D解析向雾霾等污染宣战、治理污染,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只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正确,A错误;向污染宣战需要变革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方式,B错误;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缺一不可,C错误。题组三模拟小题15(2019江苏沭阳月考)2018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A B C D答案D解析小行星的发现再次印证了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意识的产生,与题意不符;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但意识并不等同于物质,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16(2018河北邢台一模)有人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它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也有人认为,宇宙中的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两种认识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A B C D答案B解析哲学上的物质是抽象出来的客观实在,因此它是永恒的,而物质具体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哲学上的物质和具体事物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符合题意,错误。17(2018山西太原月考)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哲理是()A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B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答案B解析李白诗句体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选B。A、C、D内容材料未体现,不选。18(2019安徽宿州期末)小米平衡车的专利在2018年7月底取得授权。这项专利指出,当平衡车检测到你的第一只脚踏上去的压力并没有超过30时,平衡车会保持稳定状态,不会直接进入行驶状态。如果两只脚已踏上去了,但还没站稳,平衡车也会尽量保持稳定。这一情况说明()A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B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可以脱离天然物存在C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使其打上人的烙印D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人工自然物就是在改变自然物的规律,为人类谋福答案C解析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仍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故A错误;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人造物是在天然物的基础上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不可以脱离天然物存在,故B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改变规律,故D错误;小米平衡车是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它是人类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物进行创造的产物,故C正确。故选C。19(2018河北五个一联盟模拟)下列漫画中父亲的疑问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运动是永恒的、有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要看到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漫画中的父亲以生长的小树为尺度来衡量孩子的身高,他只看到了孩子的身高,而忽视了小树也在不断升高,并且小树的成长要远远快于孩子的成长,他没有看到孩子与小树的不同,不知道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符合题意;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说法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说法错误。20(2018河北保定一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符合新时代中国国情。这表明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A B C D答案B解析新思想符合新时代的中国国情,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符合题意;从“新时代”可以看出事物变化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两点论与重点论、量变与质变,与材料无关。21(2019四川泸州质量考试)诺贝尔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恩曼研究发现,人的记忆主要由高峰和结束两个时段的体验所决定,即“峰终定律”。简单地说,就是人在一段经历之后,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对“峰”与“终”的体验。当前,“峰终定律”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这启示我们()人的心理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就能把握规律的客观性人能够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A B C D答案B解析符合题意,材料提到人的心理运动有着“峰终定律”,启示我们人的心理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表述错误,过于绝对。符合题意,材料指出该规律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启示我们人能够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22(2018福建福州月考)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事件易发多发。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科技引领,增强风险意识,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这一要求()A既尊重了规律的客观性,又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B既看到了意识的主观性,又看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C既反映了运动的绝对性,又体现了静止的相对性D既承认了认识的循环性,又重视了认识的上升性答案A解析“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坚持科技引领,增强风险意识,创新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类风险”,这一要求既尊重了规律的客观性,又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A正确且符合题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物质决定意识,B说法错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C;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D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23(2018山西太原检测)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联合山东大学等高校经过反复探索设计了一款非线性地震模拟工具,可以实现对地震发生过程的重现与预测模拟,对于降低与预防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作用。这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地震模拟工具可以改变地震的发生,降低损失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A B C D答案C解析国家超级计算中心联合山东大学等高校经过反复探索设计了地震模拟工具,实现对地震发生过程的重现与预测模拟,降低与预防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这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中的“改变”说法错误。24(2018福建厦门检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 B C D答案B解析该地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该地结合当地特色来建设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材料表明该地立足本地实际,“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是错误的观点,不选;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是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错误。题组一基础大题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如果把地球的年龄看成24小时的话,那人类的出现只相当于1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时间还不足1秒。然而就在这短暂的1秒钟,我们人类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今天,人类足迹几乎无处不在,这既有其好的一面,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一半,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被大规模消耗,气候变化不再是未来的影响而成为现实的威胁,水资源短缺影响着世界上40%的人口,活性氮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新的重要环境挑战,大量污染物排放已经让今天的地球净土难寻。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就人类面临的严峻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解决资源和环境恶化问题,必须意识到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应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或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人们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必须服从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寻求解决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具体办法,重还地球净土。解析本题可结合材料从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积极寻求解决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具体办法,重还地球净土等角度分析作答。题组二高考大题26(2014山东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春季广东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齐鲁医药学院公开招聘40名高层次人才(长期招聘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芜湖繁昌区教育高层次人才招引25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湖南邵阳市洞口县博雅学校第二期教师招聘1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咸宁医院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招聘20名博士学位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福建泉州市永春县部分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23人(二)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4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长春吉润净月医院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供应链管理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2024量子人工智能技术白皮书-量子信息网络产业联盟-2024.1
- 公务员考试培训-判断推理通关秘籍
- 第13课《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课件
- 《C++语言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 《社会工作伦理案例分析》课件 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
- HSK标准教程5下-课件-L2
- 艺人明星形象代言肖像权使用合同模板
-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类
- 工作单位接收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