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或入高考作文.doc_第1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都去哪儿了”或入高考作文 城市晚报讯昨日本报开通的“高考作文猜想热线”,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很多老师、大学生和市民,都积极地参与高考作文预测.昨日,长春市刘先生猜测高考语文作文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主题的可能性非常大.猜测1:“时间都去哪儿”为题可能性较大昨日,长春市刘先生拨打本报“作文猜想”热线,他大胆预测,今年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会以“时间都去哪儿”为主题的可能性非常大.“2014年央视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红了大江南北,唱到了千家万户,更唱进了每个人的心里.2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电视台专访时也引用到这首歌曲,这更引发人们对这首歌的关注.” 刘先生认为,高考作文可能会以这首歌曲是否也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人或什么事,联想到了自己的什么经历?引发了你对生活怎样的感慨、生命的感悟或是对规划人生的思考?刘先生分析说,这个题目在立意角度上,需要“大题小作”,化大为小,找到具体的微观角度来以小见大,这样才会言之有物,避免空洞和一味“唱高调”.“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题目的人文色彩极强,决定了作文的语言需要综合运用修辞手法,力求生动形象、气势充沛,饱含深情、催人奋进或发人深思、情理交融,务必避免干瘪平淡、味同嚼蜡的大话空话.”猜测2:可能以“事”和“物”为命题材料吉大附中高三语文组老师焦建华分析说, 三年来,话题作文已经退出了高考作文的舞台,命题作文亦日渐式微,风光不再.2013年18道高考作文题,有17道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只有天津卷采用了半命题作文题型.据此,可以预计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还是会以材料作文为主打,锁定新材料作文.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以“事”和“物”作为命题材料,已经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命题形式,体现了命题者、“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命题思路.作文命题模式异彩纷呈,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人生.以2013年高考作文题为例,全国大纲卷的捡拾手机年轻人的爱心传递,重庆卷关于“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的智慧闪光、北京卷的“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的人文情怀、全国新课标卷的“对同学间的关系的认识”的成长体验等等,无不贴近现实生活,无不彰显辩证思维.同时,材料内容呈现多维化态势,有利于学生开放的思维表达.不少考生反映,写材料作文常常把握不准它的含意,很担心走题.对此,焦建华建议,考生拿到考卷后,要静心地把作文题认真看两遍,想一想有哪些角度,然后选一个能联系实际的、自己有话可说也能说好的角度.下笔前考生还要列写作提纲,可以避免诸多失误.写的过程中要始终不忘材料,始终扣住自己所选的角度.今年作文会考啥呢?你也来猜猜吧本报继续开通0431-960011“高考作文猜想热线”,邀您与我们一起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