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集聚优势推动开发区实现新跨越——理论选择与发展路径思考.doc_第1页
以集聚优势推动开发区实现新跨越——理论选择与发展路径思考.doc_第2页
以集聚优势推动开发区实现新跨越——理论选择与发展路径思考.doc_第3页
以集聚优势推动开发区实现新跨越——理论选择与发展路径思考.doc_第4页
以集聚优势推动开发区实现新跨越——理论选择与发展路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集聚优势推动开发区实现新跨越理论选择与发展路径思考2003 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于永达教授在美国见到了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向这位 1986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一个问题:美国自己走的是集聚优势发展道路,为什么要提倡发展中国家走比较优势的道路?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国际经济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研究的优秀学者,于永达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劣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于 2000 年正式提出集聚优势理论。现在,他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向因公共选择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布坎南请教。而在与之探讨完集聚优势理论后,布坎南告诉他:你这个理论,在全世界尚属首次提出,可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一、相关理论源流1、关于比较优势理论从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优势到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优势、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规模经济优势,再到杨小凯的内外生的生产和交易效率的综合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经历了由外生到内生、再到内外生并重,由单因素向多因素的发展过程,由过去的单一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为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指本国或本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独具的优势资源与有利条件,不仅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基础要素,还包括先进技术、智力资源、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由区位条件、市场化、法制化和政府效能等决定的较高的交易效率。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提升区域竞争力,而上述比较优势条件均可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比较优势理论的优点在于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也可以通过产业分工达到发展的目的。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在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现实中不少发展中国家却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陷入或者陶醉于自己自然资源、成本或既有能力的比较优势而不能自拔。事实上,以劳动力成本或天然资源为优势的产业,通常都是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因而会吸引更多的进入者。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地区、国家被这类产业所吸引时,人们很快就会发现,除了优势不断消失之外,还因为过多资产的投入而被套牢,其竞争优势也会日渐削弱乃至消失。当前国内理论仍集中在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以及如何发挥上面,当然是极有意义的探讨,但比较优势是动态的,如果不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人口众多的中国势必长期只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国,而永远不能攀上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高端产业阶梯,成为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的加工厂,在苏州,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俗称的“高端产品、低端生产”。此外,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来解释东亚新兴国家的崛起也存在问题。尽管这些国家在发展初期大多利用比较优势实现了出口导向型增长,但它们最终的成功并非源于比较优势,而是集聚优势!而这也正是大多数专家学者所未能注意到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将来的发展战略也需要及时的调整。2、竞争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升级版”竞争优势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并完善了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具有竞争优势的要素有六个方面:1.生成要素;2.国内需求;3.相关支撑产业;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5.政府的作用;6.机会(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与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等其他突发事件)。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布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强调各国间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竞争优势不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但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可见,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超越,是对现实的迫近,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以来实际上一直都面对着理论与实际的差异化难题。具体表现如下:(一)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市场越苛刻,越高级,限令越细分,产业的竞争力就越大。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产业都处在幼稚阶段,实施过于苛刻的市场条例无疑等于自杀行为。(二)竞争优势理论假设,资本的充裕的,企业可以轻易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实际情况是,资本流动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不少阻碍。广大发展中国家难以获得更加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三)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有多方面因素,钻石模型只考虑六个要素会有失客观,而且六个要素的权重没有清晰界定。(四)波特的分析没有涉及跨国公司,而实际上,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在计算对外贸易时,实际上绝大部分的贸易顺差是由跨国公司支撑的。这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五)波特模型的逻辑是基于企业的讨论进行的,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不是企业能够决定的,国家因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整体来看,波特的著作是建立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日本企业的成长过程基础上的,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应所有的国家。3、集聚优势理论于永达在2006 年出版的学术畅销书集聚优势一书中这样定义“集聚优势”:发现、挖掘、筛选、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通过地缘、信息、投资、贸易等联系,使内部各种优势资源之间、内部与外部优势资源之间融合利用,做到外部优势资源内部化,内部优势资源扩大化,在合作性竞争中共赢。最终,在收益递增基础上,实现优势创新与增值裂变,大幅度提高各种经济体的综合竞争。集聚优势有四种途径: “自然集聚”、“人为集聚”、“近程集聚”、“远程集聚”。不同国家在这些途径的应用比例有所不同。“自然”集聚是指一个经济体由于具备初始的资源禀赋,从而拥有吸引资源的能力。“人为”集聚的主体是各国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组织,包括主动挖掘、吸引、管理、配置优势资源,以及对退化资源的处理。“近程”集聚是指的区域经济体积极的挖掘、利用和整合积累内部及邻近区域资源,而“远程”集聚则是破除地理的限制,积极从较远的国家或外部地区集聚优势资源。通过这些手段,便从可以实现国家集聚环的补缺和扩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激励。集聚优势理论不仅适用于产业,而且为国家、区域、学校、民间组织、家庭乃至个人集聚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式进步,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战参考。4、 比较优势理论和集聚优势理论异同在集聚优势一书中,于永达指出:比较优势理论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产业扩张提供了理论支撑。由于发达国家是一些高、精、尖产业的先行者,处于垄断地位,产业的国际标准由它们设计。发达国家发挥高级的比较优势如科技竞争力、战略资源,而发展中国家只有低级的比较优势,只能提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结果,发达国家越来越发达,而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一段时间后,由于所依赖的是不科学的发展方式,所以劣势不断积累,速度越来越慢,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当发展中国家还在学习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时,发达国家早已超越了现代化。比较优势理论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集聚优势则侧重发达化。于永达分析说,比较优势的特点,决定了它片面强调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导致了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失调。而集聚优势在追求个人收入和财富增长的同时,也注重环境的优美、产业的精干、社会秩序的规范和个人幸福指数的提升。于永达以二战后日本的腾飞、新加坡和美国实现发达为例,以广东省的战略转型、北京市的中关村和亦庄地区的发展经验等为例,告诉我们:中国完全可以在全球竞争中通过集聚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集聚优势理论为中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提供了不同的动力机制、发展模式、价值观和文化取向。于永达指出,“中等发达”不仅仅是产值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状况。中国建设中等发达国家,参照的目标和模式主要是西欧中部和北部的国家,如芬兰、荷兰、丹麦、瑞典、瑞士、奥地利、比利时等。继续发展则应认真考虑德国、英国等国的经验。基于上述国家的状况,他提出了集聚优势实现中等发达的四项标准:( 1 )碧海蓝天,森林绿地,环境优美;( 2 )产业精干,经济发达,竞争力强;( 3 )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秩序良好;( 4 )生活富庶,幸福指数高,不断升级。上述论断对我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以及今后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二、苏州开发区发展阶段回顾苏州开发区在改革中诞生,在开放中前进,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业起步,到九十年代蓬勃兴起,进入新世纪后,实现了快速发展,整体水平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一)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蓬勃兴起 主要时间段为从八十年代中期,昆山开创了苏州自费兴办开发区的先河,到九十年代苏州抓住浦东开发开放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抓住时机、集中力量,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全方位、大开放、大开发的新格局。到95年,拥有1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10个。到94年底,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1亿元,引进外资企业900多家,实际到账外资20.3亿美元,占苏州全市的半壁江山。在这一阶段,我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逐步形成了政策、土地、劳动力、政策、硬件、软件等方面比较优势,政策优势上,拥有国家赋予的开发区政策,在土地、招商、税收、通关、贸易等方面拥有很大的优惠,在劳动力方面则是引进了大量来自国内各地的廉价劳动力,在软件上,则包括科学管理、简化的办事规程,以及在当时开社会风气之先的,包含一站式服务在内的一流的投资软环境。依靠比较优势,实现了以有限的政府投入,实现了最大限度、最低成本的扩张。 (二)发挥竞争优势,实现了快速扩张。从1995年开始,全国开展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开发区建设面临了严峻的形势,从1996年开始,国家对开发区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开发区享受的优惠政策比前一阶段不再突出,比较优势受到很大削弱。面对宏观环境的变化,苏州高瞻远瞩,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适时引导开发区发挥竞争优势,走上了“二次创业”道路。通过对各类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关键竞争要素进行全面优化组合,形成了开发区发展的强大向心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功能定位上的竞争优势打造。以工业园区为龙头,从苏州实际出发,聘请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专家,对开发区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修订,以符合国际一流标准的园区建设形成发展的综合优势。二是服务竞争优势的打造。开发区普遍实行“一站式”服务,全权行使政府审批职能,重点开展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亲商、富商、安商”理念在开发区深入人心。三是产业竞争优势的打造。开发区成为全市新兴主导产业的集聚区,“十五”期间引进96家世界500强企业。外商投资的高技术企业90%集中在开发区;全市批准设立的10家外资企业研发机构全部落户在开发区。“十五”期间,全市开发区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5546家,实际利用外资186.2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988亿美元,出口额1428亿美元。开发区以不到全市7.2%的土地,创造了全市48.1%的地区生产总值、60%的工业增加值,47.55%的财政收入、76.37%的外贸出口额和80.3%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三)营造创新优势,实现再次跨越“十一五”以来,全市各开发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严重困难,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发展主力军和主阵地的作用,拓展优化载体功能,加快集聚现代产业,着力增强创新能力,营造创新优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开发区继续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主要突出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不懈推进科技创新,在增强核心竞争力上求突破。二是创新产业集聚理念,在优化结构层次上求突破。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在完善产业体系上求突破。四是加快载体创新建设,在强化功能拓展上求突破。五是千方百计化解发展难题,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十二五”启动以来,推动开发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奋力开创创新发展新局面。2012年当年的经济总量主要指标已接近“十五”期间总和,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市50%以上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7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超过80%的实际利用外资。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9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92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6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6亿美元;2010年以来,常熟、吴江、太仓港、张家港、吴中、浒墅关经济开发区和昆山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全市国家级开发区已达12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综保区拥有4家。开发区功能进一步拓展,张家港保税港区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苏州工业园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获批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积极推进,三、以优势集聚强化竞争力,推动开发区发展迈上更高水平苏州开发区发展成绩巨大,但我们也看到,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已明显不足。自身集聚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开发区面临的宏观环境也不容乐观,各种挑战和制约十分突出,自身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也不断显现,主要表现在:一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带来的压力。二是发展要素瓶颈带来的制约。三是竞争优势弱化带来的压力。四是创新成果产业化不显著带来的发展动力不足。五是政策争取的实施效应不明显带来的牵引力不足。如果继续遵循原有目标路径,将难以跨越普遍存在的低水平发展模式。(一) 集聚优势理论带来的启示于永达教授在他的集聚优势理论相关著作中阐述,科学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挖掘自身比较优势,更多的是积极地在国际大视野中集聚优势。原有的资源禀赋尽管对经济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支配性的。历史证明,原本领先的城市可能逐渐衰落,原本强大的团体仍然逐渐消亡;相反,原本是一个贫困村镇却逐渐崛起,原本身无分文的人通过合法经营最终腰缠万贯。这说明,一个经济体开始也许不具备优势的资源禀赋,但它仍然可以在世界资源场中通过优势集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对我市开发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结合理论分析,并结合过去发展阶段所导致的逻辑次序,我们以为:以集聚优势为手段,提高开发区的发展竞争力,引导开发区走上以自我内生动力即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化实现自我发展的轨道。以扩大开放抢占制高点,以优化结构拓展新空间,以自主创新增强竞争力,以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提升创新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水平,努力把开发区打造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示范区、科技创新核心区、现代化的新城区。(二) 下一步全市开发区发展的路径选择1. 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更大成效。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不断扩大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优势和主导产业的品牌优势,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加快形成一批千亿元级产业、百亿元级企业,保持新兴产业产值的较快增长。加大新兴产业引资力度,大力引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带动性的大企业和大项目。二要现代服务业力争实现跨越发展。做大做强金融、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实现服务业快速增长,确保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认真做好苏州工业园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全国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创建一批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鼓励现有企业拓展功能,设立区域性研发、销售、物流、财务中心。注重发展高端服务外包业务,培育具有全球交付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三要改造提升支柱产业。支持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淘汰落后产能,转移低端生产环节,促进工艺和产品升级换代。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争创数字化企业和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2.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更大成效。加快建设创新型开发区,打造一批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为一体的创新核心区,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实施创新引领战略中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苏州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一要提高企业创新水平。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争取设立更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二要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开发区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积极构建校企联盟和产业技术联盟。认真开展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园区和省创新型园区创建工作。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整合利用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资源共享水平。三要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支持开发区与各类金融机构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加快引进银行、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不断扩大融资规模。积极打造创业投资集聚区,鼓励开发区内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加强对开发区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四要聚集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各类人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认真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和配套服务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努力以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3.推进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在促进功能优化提升上取得更大成效。要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形成更大的政策集聚效应,推进功能叠加,进一步推动开发区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一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深入研究国内各地先行先试政策,抢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的机遇,认真梳理我市向上争取的政策项目,力争开发区在贸易、投资、金融、税收、人才等方面取得新的政策突破。二要优化特色产业园区功能。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原则,引导开发区立足自身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区中园”、“园中园”,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开发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三要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推动开发区与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完善平台功能,支持有条件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争取自由贸易政策。为积极争取设立苏州自贸区创造条件。4.加快现代管理体系建设,在激发体制机制活力上取得更大成效。要大胆探索,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努力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一要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明晰管理职能,理顺条块关系,探索产业园区和所在镇“区镇合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精简、效能、统一”的要求,优化开发区管委会内设机构设置,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统筹协调,有效整合资源,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各类开发区优势互补、集约发展的格局。二要提高服务管理效能。强化亲商服务理念,健全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体系和“一网式”办公系统,继续推行窗口办结制、收费一表制等制度,在关务、检务、商务、税务等方面实行全过程、高效率、人性化服务。三要拓展开发区合作发展模式。支持开发区之间开展跨区域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推进联动开发,实现互利共赢。加快建设苏宿、苏通、苏盐等共建园区,促进产业梯度转移,为开发区转型发展腾出空间。推动区内企业“走出去”,引导企业通过境外加工贸易、境外并购参股、资源开发合作、工程总承包等方式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培育本土跨国公司。5.加快绿色生态体系建设,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更高定位,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开发区。一要切实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标准和污染排放标准,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深入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确保污染排放强度和总量“双下降”。综合治理水、大气、噪声、土壤等污染,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抓好湿地、林地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二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推行绿色制造,狠抓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全面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构建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