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缅怀先烈 树立远大理想,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下面,我就从六个方面进行陈述。第一理论依据:(出ppt)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入手,分析学生最近发展区认知存在问题,确定难点,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运用是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使自己的阅读情感与编者、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进而全面深入地思考与评价。第二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出示PPT)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深深地怀念”专题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一篇回忆录。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紧扣父亲被害这一痛苦难忘的日子,揭示了敌人罪恶、凶残的嘴脸,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崇高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文章,重在树立人物形象。了解李大钊对于中国革命的奠基作用,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尤其是对崇高的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一点要学生领悟到,这也是与本单元习作要求相契合的。本课又是一篇回忆录,更重体会情感。这个故事令震撼。让他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记住李大钊这个有血有肉的伟人,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唤起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理想,振兴中华民族的情感。本课以第一人称按时间顺序叙述,层次清晰。尤其是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及其效果,也是学习学习的内容。第二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主要对本班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能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本课现有认知基础进行调研。进行分析。已有水平分析结论是:(出示PPT)1.通过长期学习训练,本班学生已掌握了预习的基本方法,能在自学阶段利用查工具书等方法解决不理解字、词,能针对课文不同方面提出质疑;2.能够通过自学,梳理出文章是按时间顺序进行叙事的篇章结构。3.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写人文章的方法,如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涵义深刻的句子和文章内容等。其次,对本班习本课现有认知基础进行调研。学生全班30人,28人参与调研。调研的方式:自主提问和问卷调查相结合。以上问题涉及了时代背景、人物评价、体会情感和表达顺序四个方面。关于时代背景的了解。所写李大钊,五下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被誉为“南陈北李”的两位革命家,陈独秀和李大钊。但是李大钊对中国革命的奠基作用、李大钊从事的革命运动以及当时北京乃至全国的局势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在第一课时进行背景材料的介绍与交流,以扫清认识障碍。关于人物评价和体会情感。学生的质疑点是对人物的言行与神态句子的理解,可以看出学生因认知及思维水平上的差异,不能全面深入地体会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李大钊高大形象、高贵品质以及李大钊对家人的深爱之情。关于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学生关注较少,因此要在第一课时理清文章顺序时让学生初步感知,还应在第二课时设情境、感情读及设情境、补白等形式体会其表达效果。根据上述的分析及以六年级学生在评价人物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我认为关于人物评价和情感体会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此我进行了二次调研。这次由教师设计了调查问卷,目的是了解学生对于人物评价和体会情感的认知基础。这次的调研结果是:再次印证了前面的分析,说明学生在人物评价、体会文章表达情感方面存在着以偏概全、说明理由不充分的问题,学生对文章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对以上学情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含义深刻句子的深入理解,运用抓对比、抓关键词句、抓细节描写以及创设情境的读写结合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从而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文章情感,生成对人物品质及对情感的多元感知,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较为全面而深入地评价人物。第三教学目标: (出示PPT)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革命者形象,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学习首尾呼应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为父亲的李大钊与作为革命志士的李大钊,语言基调的差异,并能较为准确的表达出来。教学重点: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感受革命者形象,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抓人物外貌、语言、细节方面的描写,能较为全面深入地评价人物、体会情感。第四教学流程:(出示PPT)在课堂教学中,我想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其中环节二是主要部分。一、温内容习顺序,奠定情感基调 (5分钟)抓对比,树形象二、设情境析词句,品精神悟情感 抓外貌,品精神 展联想,悟心境 (22分钟)三、设情境深研读, 升情感悟写法 (8分钟)四、当堂检测学习效果 (5分钟)第二课时教学安排环节一“温内容习顺序,奠定情感基调” (出示PPT)按照什么顺序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的哪些事?李大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回顾后进入第二个环节“设情境析词句,品精神悟情感”这一环节是核心部分,展现了一些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措施,分三层。(出示PPT)在充分自学之后,师生进入具体的交流学习环节:(一)被捕时抓对比,树形象;此环节预设学生找到的被捕时的课文内容: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教师适时点拨:1什么样的情况还能不慌不忙?结合当时情况,找出描写敌人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梳理并引导学生抓住人数、胆量、态度三个对比,通过对比朗读,感受人物形象。敌人 “父亲”人数对比挤满了 只和孩子在一起胆量对比虚张声势,来势汹汹, 不慌不忙态度对比粗暴,像魔鬼,冷笑,残暴 惯有的严峻2从这部分内容中你体会到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呢? 3指导朗读:此时此刻,敌人的凶残心虚和李大钊的镇定自若的大无畏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意图:在对比中理解不慌不忙、惯有的严峻态度等词语的意思,在对比中感受李大钊的镇定自若的大无畏精神。在对比中感受到女儿对父亲的敬佩之情】(二) 法庭上抓外貌,品精神。出示: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1抓住“没有戴眼镜”“乱蓬蓬地长头发”想象父亲在敌人的手中将受到怎样的酷刑。这时适时引入资料:1927年4月,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为了逼迫李大钊招供,敌人对他施用了多种酷刑,百般折磨。电椅、老虎凳、用竹签插手指,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3抓住“平静而慈祥的脸”,是在受尽酷刑之后的表现,进一步感受英雄形象,品悟李大钊坚强的精神以及对亲人的爱。4以一个女儿的感受再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体会。【设计意图:唤起学生们已有知识经验,学生首先会抓人物的言行心理神态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感知人物形象。】法庭上展联想,悟心境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1这是我们被捕十多天之后,亲人间的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多么希望父亲能对我们说些什么啊!可是他没有说一句话。2创设写的情境。对于生死未卜的家人而言,此刻好不容易见面,父亲的心里在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表明对家人的思念与爱护;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表明对女儿的希望)【设计意图:创设思维空间,让学生与人物对话,与人物产生共鸣,产生多元的情感体验,以便较为全面地评价人物。】3交流所写内容,体会为了不连累亲人,为了不在敌人面前表现出丝毫的软弱,李大钊把对亲人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这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啊!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学生朗读读句子: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所以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面对魔鬼般的敌人,他依然保持着他那严峻的态度;面对凶狠的法官,亲人的呼喊,能那样的镇定、从容。4、感情朗读重点句【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语言基调进行朗读,更深刻的感悟并体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环节三 创情境深研读,升情感悟写法。做补白出示: “1927年4月28日,这是一个春天的下午,李大钊与另外19位年轻的革命者一起走向了刑场。反动派第一次使用了从帝国主义国家买来的绞架,李大钊先生深情地望了一眼身边的同志。昂首第一个走上绞架,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胜利。”敌人丧心病狂地折磨李大钊,绞刑竟达四十分钟之久,李大钊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1、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了解父亲被难的经过,心中又会涌动着怎样的一种感情呢?(预设:激动,愤慨,感动,难过)【设计意图:此处补白是为了更加激发孩子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也从女儿角度体验面对父亲惨死的消息内心的悲痛欲绝。】2、是呀,正因如此,女儿李星华在文中的第一段就发出了这样的心声(学生激情齐读,)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渲染感情,深化中心:(让学生补白)我永远忘不了()年()月()日,忘不了( ),忘不了( )。悟写法:指名读课文的首尾两个部分,体会他们在内容上的联系和情感表达的作用。1)悲痛之情2)痛恨敌人之情指导朗读首尾呼应3)朗读课文首尾两个部分。【设计意图: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也是文章情感的再次升华,至此,李大钊光辉的形象、崇高的品质、伟大的精神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为了让学生永远的记住这样一个人物,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敬佩之情。我会继续创设情境烘托氛围:(再次点击音乐)女儿永远也忘不了父亲,那沉着、镇定、慈祥的父亲的面容已深深的印在了女儿的心中,十六年来记得那样深刻,那样沉痛。不仅如此,今天成千上万的国人来到李大钊纪念馆,缅怀先烈,表达我们的怀念,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临危不惧、为国家民族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牢牢的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因为牢记就是最好的怀念。【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敬仰 怀念)父亲 李大钊被捕前含糊回答忠于革命被捕时不慌不忙坚贞不屈法庭上安定沉着 深爱家人 简洁的板书不仅体现了文章的叙述顺序,而且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品质。第五教学效果评价为了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及学生学习的效果,我设计了当堂检测的环节。题目答题要点评价标准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说明理由1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2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3对家人的深爱之情优秀:答出3个要点,理由充分。良好:答出2个要点,理由充分。合格:答出1个要点,理由比较充分。2. 课文最后三段与开头联系紧密,这叫什么写法?首尾呼应合格:准确回答不合格:不能准确回答第六与以往教学相比的特点深入调研把握学情,有效训练提升能力一、聚焦学生现实起点,深入调研分析学情。本次学情调研采用了自主提问和设计问卷相结合,设计问卷是在学生自主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调研。目的是真实了解学生思维和情感的现实起点,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能力培养相契合。如,二次调研后发现学生不能全面深入地评价人物,且体会作者的情感不够到位,因此重新调整方案,使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准而深,更顺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使教学更有适切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了教学效果。二、多元感知评价人物,有效训练提升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进入作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运用创设情境朗读、心里置换朗读、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雷知识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数学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合肥市肥东县第六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社区预防考试题及答案
- 气管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民法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州市天河区五一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北京知识付费主播培训课件
- 医学综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压力性损伤诊疗与护理规范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政府采购与招标投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苯丙酮尿症(PKU)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招聘雇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2025至2030年中国PA10T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CJ/T 328-2010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水箅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主题阅读理解 刷题练习题20篇(含答案解析)
- 运营管理核心知识点
- 2025至2030年中国程控线路板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设计院管理规章制度手册及实施指南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