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目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盖章): 阳朔县康铭生物质炭业有限公司阳朔县康铭生物质炭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盖章):(盖章): 江苏辰勘察设江苏辰勘察设计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19 年年 8 月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部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 应不超过30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 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 医院、 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 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 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 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目录录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1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9 9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131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91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727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2828 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040 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 4141 附图:附图: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项目监测布点及周边敏感点分布图 附图 3:项目平面布置图 附件:附件: 附件 1:环评委托书 附件 2:项目备案证明 附件 3:项目营业执照 附件 4:项目土地租赁合同 附件 5:项目监测报告及监测单位资质 附件 6:环保局处罚单 附件 7:处罚缴纳凭证 附件 8:污水委托处理协议 附件 9:业主确认书 附表附表: 附表 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附表 2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1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阳朔县康铭生物质炭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541902 建设地点阳朔县金宝乡新村工业开发区 立项审批部 门 阳朔县发展改革委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C4220 非金属废料和碎屑 加工处理 占地面积 (平方米) 42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500 环保投资 (万元) 28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 5.6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已投产 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机制炭就是利用机制设备竹木边角料、锯末、秸秆等废弃物经过粉碎、烘干、挤压 成型以及碳化等工艺过程,生成棒状或块状等各种形状的生物质炭。机制炭与普通原木 炭相比,具有机械强度好,含碳量高,发热量大,灰分小,燃烧时间长(一般为普通原 木炭的 34 倍),且无烟无味无污染等特性。生物质主要是指农作物秸秆、林业及木材 加工等废弃物,生物质能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可以转化为高效的固体、液体 和气体燃料,用于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 鉴于机制炭和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前景非常广阔, 阳朔县康铭生物质炭业有限公司投 资人民币 500 万元于阳朔县金宝乡新村工业开发区内建设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 2 目,年产机制炭 1500 吨。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已建设完工,并于 2016 年 11 月投入生 产,但未及时办理环评文件审批手续 。据此,阳朔县环保局经现场检查后向阳朔县康铭 生物质炭业有限公司发出阳朔县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朔环罚字20172 号, 收到处罚决定书后,公司积极改正,补办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第 682 号令)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 “三十、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86 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 工、再生利用”中的“其他”编制报告表,本项目属于“其他”类,应需编制环境影响报 告表。 受阳朔县康铭生物质炭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工 作,附项目委托书(见附件 1)。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 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致规范和有关要求,编 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阳朔县康铭机制炭厂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阳朔县康铭生物质炭业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补办环评)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阳朔县金宝乡新村工业开发区,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项目总投资:500 万元,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 项目生产规模:年产机制炭 1500 吨。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项目承包当地村民土地进行建设。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厂房已 建设完善,项目东侧依次为耕地和树林;北侧紧邻村民住宅楼;南侧为为树林;西侧为 嘉顺竹木椅子厂。项目距离最近水体为西侧 400m 的遇龙河。 3. 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厂区总占地面积为 4200m2,厂房建筑面积 4200m2,宿舍食堂区建筑约面积 100m2;厂房主要包括原料堆场、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办公及生活区等,同时配套有 供电、供水设施。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组成见表 1-1。 表表 1-1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组成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组成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备注备注 主体工程生产区设有粉碎机、烘干机、制棒机、炭化窑、输送带等设备。已建 公用辅助工程给水来自一口自打水井供给。/ 3 供电来自当地电网。依托 排水 排水雨污分流:雨水经厂区雨水管网排入厂区设置的雨 水管网;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 处理后用作农肥。 / 办公生活设施厕所厂区自建有化粪池。已建 仓储工程 原料堆场钢结构大棚 1 层,占地面积约 600m2已建 成品仓库钢结构大棚 1 层,占地面积约 300m2已建 环保工程环保设施 厂区内设有化粪池、旋风分离器、高温布袋除尘、3 根 15m 高排气筒等设施 (其中 1#排气筒用于排放烘干工序 废气,2#和 3#排气筒用于排放炭化过程木焦油、木醋液 和木煤气完全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高温布袋 除尘新 建,其他 已建 (2)产品方案 本项目产品方案详见表 表表 1-2 产品方案一览表产品方案一览表 序号序号产品名称产品名称年产量年产量(t/a)备注备注 1机制炭1500/ (3)主要设备表 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 1-3. 表表 1-3 项目主要设备清单项目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序号设备名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规格型号数量数量来源来源备注备注 1粉碎机/1外购 2烘干机/1外购 3制棒机/1外购 4窑炉/ 2 组(34 个,一组 16 个,一 组 18 个) 外购 5输送机/1外购 6分离器/2外购 (4)主要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见表 1-4。 表表 1-4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主要原辅材料消耗表 分类分类名称名称单位单位年耗量年耗量备注备注 原料 木糠、竹糠t6000/ 木材边角料t56/ 本项目物料平衡见表 1-5。 表表 1-5 建设项目主要物料平衡表建设项目主要物料平衡表 进料 原料名称进入量(t/a) 出料 产品名称产出量(t/a) 木糠、竹糠6000 机制炭1512 粗木醋液1932 4 木煤气714 水分1800 损耗42 合计6000合计6000 4. 公共工程及辅助设施公共工程及辅助设施 (1)给水 项目给水为一口自打水井供给。 生活用水:本项目用水对象主要为员工生活用水,本项目工作人员 17 人,基本不 长住厂,职工生活用水按广西城镇生活用水定额(DB45/T679-2010)中表 1 相关城 镇居民用水定额:员工用水按 100L/人.天计,则项目生活用水平均日用水量 1.7m3/d, 340m3/a。 (2)排水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厂区各构筑物四周均设排水沟,收集厂区内雨水,汇入周边水沟。 污水:项目运营过程中无生产废水外排;生活污水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则生活 污水产量为 1.36 m3/d,272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用抽粪车抽至周边村民 的旱地浇灌。 (3)供电 本项目用电依托园区供电系统。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项目污染源排放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污染源排放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于 2016 年 11 月建成投产,现企业已进入停产整改期间,项目生产期间的原 有污染物无实测监测值,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物情况参考本报告工程分析和影响分析 的内容,具体如下: (1)废气 原料堆存过程产生的粉尘 项目原料在卸载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粉尘, 由于原料刚进场时, 含水率平均为 30%, 因此卸载过程产生的粉尘较少,不做定量分析。项目原料堆存区为钢结构大棚,车间相 对密闭, 且项目原料有一定的含水率, 不易起尘, 故原料堆场无组织排放颗粒物量较少,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制棒工序产生的粉尘 5 原料经过烘干后,从烘干机输送至制棒机,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竹糠和木糠粉尘, 干燥后的原料在制棒机的螺旋机械挤压作用下,因摩擦作用产生高温,使得少量木屑出 现炭化,产生烟气粉尘。由企业实际生产经验可知,制棒工序中粉尘产生量约为原料的 0.01%,输送产生的粉尘约为 0.6t/a 于厂区内无组织排放。 烘干工序废气 项目烘干机烘干工序采用外购木材边角料做为燃料燃烧,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 料,外购木材边角料的使用量约56t/a。木材边角料燃烧时排放的烟气污染物主要为SO2、 NOX及烟尘等。其产生量根据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2010年 修订)下册4430工业锅炉(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排污系数表-生物质工业锅炉中给 出的产排污系数表,产污系数详见下表: 表表 1-64430 工业锅炉(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产排污系数表工业锅炉(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产排污系数表-生物质工业锅炉生物质工业锅炉 产品 名称 原料名称工艺名称估摸等级 污染物指 标 单位产污系数 末端治理 技术名称 排污系数 蒸汽/ 热水/ 其他 生物质(木柴、 木屑、甘蔗渣 压块等) 层燃炉所有规模 二氧化硫kg/t-原料17S直排17S 烟尘kg/t-原料37.6湿法除尘7.8 氮氧化物kg/t-原料1.02直排1.02 注:二氧化硫的产排污系数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生物质收到基硫分含量, 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生物质中含硫量(S%)为 0.1%,则 S=0.1. 项目使用的烘干机的加热炉年消耗木材边角料为 112t/a(水分含量为 30%),每年 运行 200d,平均每天运行 9 小时,每小时用量为 62.2kg。经类比用木屑制成生物质燃料 成分进行测算,木屑中含硫量为 0.2%,灰分含量为 7%。则烘干工序产生的 SO2产生量 为 0.267t/a;烟尘产生量为 2.95t/a;氮氧化物产生量为 0.080t/a。本项目烘干机的加热炉 燃料燃烧产生高温气流与原料一同进入干燥筒,在高速热气流输送中,将原料中的水分 蒸发。烘干气流通过车间风机输送到排气筒(1#)排放。 炭化窑废气 项目炭化工序是将成型棒装入炭化窑,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碳化处理。根据木材热解 原理,其产物主要为木焦油、木醋液、可燃气体(木煤气)及机制炭。经查阅生物质 热解气化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中典型的热解产物实验数据 可知,热解产物的大致产率为(其产物质量分数对应等于绝干木材):木炭产率为绝干 木材用量的3338%,粗木醋液(含澄清木醋液、沉积木焦油)产率为绝干木材用量的 4550%,木煤气产率为绝干木材用量的1618%,另外损耗量约为绝干木材用量的 0.31.0%。在粗木醋液中水分约占1/2。 项目运营期间的木糠、竹糠原料用量为6000t/a,含水率约为30%,则绝干质量为 6 4200t。本次评价取机制炭产率为36%、粗木醋液(含澄清木醋液、沉积木焦油)产率为 46%、木煤气产率为17%及损耗1%进行分析,经计算项目炭化产物情况详见下表。 表表1-7项目炭化产物一览表项目炭化产物一览表 原料(原料(t/a)绝干原料(绝干原料(t/a)炭化产物炭化产物计算系数计算系数产生量(产生量(t/a) 60004200 机制炭36%1512 粗木醋液46%1932 木煤气17%714 损耗1%42 本项目厂区共设2组地窑式炭化窑(一备一用),由1组16座炭化窑和1组18座炭化 窑组成,各窑之间由烟气管道相连接,炭化工序原料在缺氧状态下经高温热解后产生的 木焦油、木醋液、可燃气体(木煤气)、机制炭等物质均在高温状态下以气态形式存在 并于排气筒底部汇集成明火形式燃烧,最终生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经由15m高排 气筒(2#和3#)排出,不会有木焦油木醋液残留和暂存,由于原料中含硫很低,且原料 为不完全燃烧,因此产生的SO2量极少,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炭化工序是在低 氧条件下进行,基本无NOX的产生。因此炭化炉废气影响较小。在 食堂油烟 本项目食堂提供两餐,用餐人数为 17 人,年工作 200 天,据类比调查计算,员工 人均食用油量约 15g/(人餐),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 24%,平均为 2.83%, 但项目食堂的烹饪强度和耗油量均低于纯餐饮经营单位,食用油耗量和炒、炸、煎等烹 调工序均较少, 因此该项目食堂的油烟挥发率取 2.5%。 故项目消耗食用油量约 0.102t/a, 油烟产生量为 0.00255t/a。项目食堂设置灶台 1 个,排风扇排风量为 2000m3/h,每天工 作 4 小时,则油烟产生浓度为 1.59mg/m3。本项目食堂属于小型餐饮,根据饮食业油 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要求,必须选用市面成熟的净化率 60%以上 的油烟净化设备对油烟进行处理。本次环评要求项目食堂在灶台上方安装净化效率 60%的油烟净化装置,灶台总风量为 2000m3/h (净化效率按 60%计算),经净化后油烟 的排放量为 0.00102t/a,排放浓度为 0.638mg/m3。符合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所规定的的小型规模标准。 (2)废水 职工生活污水 项目劳动定员 17 人,不在厂区居住,宿舍主要用于职工休息使用。职工生活用水 按广西城镇生活用水定额(DB45/T679-2010)中表 1 相关城镇居民用水定额:员工 用水按 100L/人.天,按年工作 200 天计算,则职工生活用水量为 340t/a。生活污水产生 7 量按用水量的 80%计,则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272t/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用抽 粪车抽至周边村民的旱地浇灌。根据污水委托处理协议(详见附件 8),周边村民有 8 亩(约合 5334m2)的果园,本项目产生的废水完全可被该果园消纳。 餐厨污水 本项目食堂提供两餐,用餐人数为 17 人,厨房用水量按 40L/人.天计,则本项目每 天的厨房用水量为 0.68m3/d, 产污系数按 0.8 计, 则餐厨污水排放量为 0.544 m3/d (108.8 m3/a)。 (3)噪声 项目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其源强在 6585dB(A)之间,通过采用减震垫、隔声 墙等措施后,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1kg/人d 计,总员工数为 17 人,年工作天数 200d,则员工生活 垃圾产生量为 17kg/d,3.4 t/a。项目设置带盖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然后由环卫部门定 期清运处理。 灰渣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运营期灰渣产生量为燃烧量的5%。项目木材边角 料消耗量为112t/a,则灰渣产生量为5.6t/a,集中收集后作为农肥出售。 2.项目原有环境问题项目原有环境问题 根据阳朔县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决定书朔环罚字20172 号内容及现场调查, 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下: (1)项目自建成投产以来,没有配套大气环保治理设施,厂区废气呈无组织排放; (2)生产车间废气排气筒高度不符合标准要求; (3)生产车间原料堆存区的原料未用布篷遮盖,地面有散落的锯末,容易引起扬 尘和火灾隐患。 3.整改措施及建议整改措施及建议 (1) 增设 2 套旋风分离器+高温布袋处理装置, 处理制棒工序粉尘及烘干工序废气。 (2)对厂区排气筒进行增高,达到 15m。 (3)对生产车间原料堆存区的原料使用布篷遮盖,并对堆场地面进行定期清理。 8 4.项目周边区域主要问题项目周边区域主要问题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位于阳朔县金宝乡新村工业开发区内,项目主要为西侧嘉顺竹 木椅子厂生产时产生的废水、固废、噪声污染。项目周边最近敏感点为西北侧 1m 的居 民楼,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系统清运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9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性等):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阳朔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东邻恭 城县、平乐县,南邻荔浦县,西界永福县、临桂县,北与灵川县、雁山区接壤。县城距 桂林市区 65 公里,全县总面积 1428 平方公里,有耕地 2 万公顷。 本项目位于阳朔县金宝乡新村工业开发区,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金宝乡位于阳朔县西部,地理位置坐标范围为:东经 11013161102305,北纬 244308245404,地处阳朔县西南部,东与白沙镇、高田交界,南与荔浦县双江镇 相邻,西与永福县堡里乡接攘,北与葡萄镇和临桂县南边山乡毗邻。 2. 地形、地貌、地质地形、地貌、地质 阳朔县境内山峦叠嶂,地形错综复杂,分布有中山(248.68 平方公里)、低山(258 平方公里),石山(602.81 平方公里)、丘陵(42.37 平方公里)、台地平地(251.96 平方公里)等多种地貌类型。东北部和西部地势较高,为中山、低山盘踞,分布有黄壤、 黄红壤、红壤、紫色土,是阳朔县主要林产区。其中以东北部地势较高,最高峰松坪龙 海拔 1701 米;西部次高峰为木湾岭,海拔 1394 米。石山星罗棋布,约 56%为喀斯特地 貌,无数奇峰平地拔起,遍布于江河两岸。特别是漓江两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清澈见底的漓江水蜿蜒于丛山之中,江流成峡,山光水色相互辉映,景象万千,构成绮 丽多姿的山水美景,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称扬名于世界,成为祖 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人。境内中部、东部、南部地势平坦,水 源条件好,是阳朔县最主要的产粮区。在县内的中心地带有一块方圆 150 平方公里的丘 陵,坡度较缓,土层较厚,土壤含钾高,是阳朔县四大名果金桔的主要产区。 3. 气候、气象气候、气象 阳朔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和湿润,四 季分明。县内岩溶地区和低海拔地区夏长冬短,东北、西南部高海拔山区冬长夏短,春 秋适中。气候受季风影响,一年的旱、涝、冷、热变化大。 据阳朔县气象局资料,1981年至2000年,年平均温度19.5。最高是1998年,年平 均气温20.4;最低是1984年,年平均气温18.3。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8.9;7月和8 10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3。每年5-9月,各月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上。历年年极端最高 气温都在35以上,其中最高达38.8(1990年8月31日);历年年极端最低气温大都在 1.0以下,其中最低为-2.1(1991年12月29日、1999年12月23日)。 阳朔县年降雨量的分布,山区多于平地,并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东北、西部山 区在1700mm以上,东南部在1500mm以下,其它地区为1600mm左右。历年平均降雨量 (1981-2000年)为1560.0mm,最多年份1994年达2001.9mm,最少年份1988年达 1074.0mm。每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3月-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而9月至次年2 月仅占全年降雨量的23%-27%。月降雨量的分布很不均匀,最多为5月,月平均降雨量 289.5mm,占全年的18.5%,其次为6月,月平均降雨量为227.7mm,占全年的14.6%。 阳朔平均初霜日为12月11日,平均终霜日为1月23日。霜期平均43天左右,每年无 霜期平均310天以上。年均初雪日为1月25日,平均终雪日为2月8日,雪期平均日数为16 天,80%的年份没有积雪。 阳朔县季风明显,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且风向季节变化明显,1-3月受冬 季风影响,盛行西北风,6-8月受夏季风影响,东南风较多,4-5月和9-10月上半月,为 冬夏季风过渡季节,风向常呈南北交替状态。1981-2000年,年平均风速为1.2m/s,1-2 月为1.3m/s,其余各月均为1.0-1.2m/s。瞬时风力一般在3级以下,最高达12级,但出现 机率小。每年夏季均有大风出现,阵风风速达20m/s。 1981-2000年,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429.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3%,但日照季节变 化较大,1-4月多年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70小时以下,特别是2、3月,平均日照时数只 有43小时左右。5月份日照开始明显增多,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100小时以上,月最多, 月平均日照时数为204.4小时,最多的8月与最少的2月平均之差达164.小时。 根据阳朔县气象局资料,年平均蒸发量 1377.2mm,年最大蒸发量 1524.6mm,年最 小蒸发量 1247.7mm。月最大蒸发量出现在 7 月,平均 196.8mm,最小为 2 月,平均为 52mm。日最大蒸发量为 10mm 左右。平均年蒸发量比平均年降雨量少 263.0mm。 4. 水文水文 阳朔县有水资源 20.99 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 14.5 亿立方米, 地下水 6.82 亿立方米。 农业用水 0.9 亿立方米, 人畜饮用和工矿企业用水 0.16 亿立方米, 总用量 1.07 亿立方米, 仅为 5.02%,尚有 95%未利用上。阳朔县主要河流 17 条,总长 243.78 公里,总集雨面 积 1294.97 平方公里,共约有地表水 13.23 亿立方米。 11 项目周边最近地表水体为西侧 400 米的遇龙河,属于漓江支流。 漓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西北部的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东北之老山界南麓,系珠江流域 西江水系的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至桂林市转由西北向东南流。 漓江源头段称乌龟江,塘坊边以下称集义河,至千家寺称陆洞河,与黄柏江、川江交汇 后称大溶江,至溶江镇老水街与古运河灵渠汇合后始称漓江,流经兴安、灵川、桂林、 阳朔、平乐等市县,与支流荔蒲河、恭城河汇合后称桂江。漓江在阳朔以上较大的支流 有黄柏江、川江、小溶江、甘棠江、桃花江、良丰江潮田河等,其中黄柏江、川江、小 溶江、甘棠江、桃花江在桂林市上游汇入漓江。总长 116km,其中市区部分 40km,上 游集水面积 2860km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897mm,最大流量达 7800m3/s,多年平均流 量 128m3/s。漓江流域内雨量充沛,水量充足,但降雨量和流量的丰枯差悬殊,上游陆 洞河、 川江、 小溶江和甘棠江一带是广西的暴雨中西区之一, 多年平均降雨量在 2000mm 以上,洪水一般出现在 3 月8 月,尤以 5、6 月份最为频繁,洪水暴涨暴落;秋、冬 季则干旱少雨。含沙量最高为 0.934kg/m3,年平均含沙量为 0.0200.091kg/m3,是广西 河流中含沙量最少的河流之一。 5. 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1)土壤)土壤 阳朔县全县土地总面积 14.2848 万公顷 (214.26 万亩) , 其中可利用土地面积 10.5226 万公顷(157.84 万亩)。 在可利用土地面积中,耕地面积 2.0113 万公顷(30.17 万亩),园地面积 7400 公顷 (11.10 万亩) , 有林面积 3.5793 万公顷 (53.69 万亩) , 已养殖的水面面积 680 公顷 (1.02 万亩),荒山荒水荒滩荒地面积 1.4533 万公顷(21.8 万亩)。荒山荒地主要分布在东北 部和西南部两侧山地及中部丘陵地带,海拔不高,坡度不大,便于开发利用。 根据土壤普查表明,本县土壤种类多,共有 125 个土种,耕地土壤理化性状较好, 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在 2.5-4%之间,酸碱度适中 PH 值在 6.5-7.5 之间,质地多 属壤土和沙壤土,沙土和粘土面积小,耕层厚度多在 12-18 厘米之间。这些土壤,耕性 良好,宜种宜肥性广,作物高产稳产。 (2)动植物)动植物 阳朔县主要动植物有 170 多种。 其中鱼类 110 种,两栖类 7 种,爬行类 17 种,鸟类 21 种,哺乳类 18 种。属国家 12 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穿山甲、果子狸、原鸡、蛤蚧、麝等。 植物主要有菌类、地衣类、蕨类、棵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较珍稀的灵香草、青 天葵、月月桂、古巨榕、黄兰花、观光木、鸡屎杨梅、竹柏、长枝油杉等。用材林以松、 杉、毛竹为主,经济林以油茶、油桐为主,水果以沙田柚、柑橙、金桔、柿子、板栗为 主,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油料作物以花生、芝麻、油茶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青麻、 槟榔芋为主。 根据调查,项目区周边 500m 范围内未发现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和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植物。 6、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截止2015年,阳朔县发现的矿藏资源,金属矿有铅、锌、铜、铁、锰、铝土,非金 属矿有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兴坪镇的老厂、咸水、钟家、 大源林场的宝峰山一带,储量60万吨左右。铜矿分布在金宝乡的大苏、小苏、三岔、徒 厂河以及兴坪镇的老厂一带,储量约1.4万吨。铁矿主要分布在杨堤的下龙、高田的沙子 溪、金宝的大桥一带,储量30余万吨。锰矿分布在福利青鸟一带,储量30万吨左右。汞 矿分布在高田安定一带。铝土矿分布在杨堤的下龙、土岭一带,储量8万吨左右。大理 石主要分布在兴坪的水洛、白沙的枫木坳、福利的屏山等地。重晶石分布在阳朔镇的樟 桂和金宝的青龙口一带。石灰石等遍布全县。 13 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阳朔县金宝乡新村工业开发区内,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本项目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根据桂林市环境保护网城区、阳朔县,2019 年 4 月桂林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阳朔县环境空气监测指标浓度值(日均值-平均值) 分别为:SO2,11ug/m3、PM10,43ug/m3、PM2.5,27ug/m3,O3,90ug/m3。项目所在空气 质量保护均能满足二类区标准。 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西侧 400m 处的遇龙河, 遇龙河为漓江支流根据 市 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桂林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 用区划的通知(市政200023 号)表 1 中的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可知,该河段水质执 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遇龙河发源于临桂县白粘岭, 流经奔现的新村、利学、大利、观桥、遇龙、旧县、穿岩等村。在工农桥与金宝河汇合。 属于漓江支流。根据桂林市环保局公布2017 年桂林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漓江支流 遇龙河水质为类,各断面符合水环境功能区保护目标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 质量状况良好。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本项目声环境监测在企业停产整改状态下,委托 广西中品智环境监测有限公司于 2019 年 4 月 19 日4 月 20 日对项目用地场界进行了声 环境现状监测。 3.1 监测点位监测点位 根据项目环境特点,在项目周边设置噪声监测点 5 个,监测布点位置详见附图 3 N1:项目东南侧场界外 1m 处 N2:项目西南侧场界外 1m 处 N3:项目西北侧场界外 1m 处 N4:项目东北侧场界外 1m 处 14 N5:项目西北面居民楼 1m 处 3.2 监测监测项目及评价方法项目及评价方法 等效连续 A 声级 LAeq。评价方法采用监测值与评价标准值直接比较法。 3.3 监测仪器监测仪器 表表3-1 监测仪器及其方法监测仪器及其方法 序号序号仪器名称仪器名称仪器编号仪器编号 1AWA6228+型多功能声级计00300250 2AWA6221A 型声级校准器1005607 3DEM6 型三杯风向风速表121832 3.4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项目周边厂界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项目周边环境 敏感点居民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3.5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 3-2。 表表 3-2 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单位:单位:dB(A) 监测点位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时间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标准值标准值 超标分贝数超标分贝数 监测结果监测结果标准值标准值 超标分贝数超标分贝数 昼间昼间昼间昼间夜间夜间夜间夜间 N1 2019.04.1942.7 60 040.5 50 0 2019.04.2043.9038.70 N2 2019.04.1941.8 60 036.8 50 0 2019.04.2040.4037.20 N3 2019.04.1945.7 60 042.7 50 0 2019.04.2047.3041.10 N4 2019.04.1947.6 60 044.5 50 0 2019.04.2048.5046.40 N5 2019.04.1954.2 60 045.8 50 0 2019.04.2052.6047.00 由上表可知,项目周边厂界及项目周边敏感点噪声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 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调查表明,本项目所在地为阳朔县金宝乡新村工业开发区,不在漓江风景名胜区的 规划范围内。项目周边区域周围主要为林地、农用地等。活动或栖息在该区域的动物种 类主要为常见的小型陆生野生动物,如鸟类、鼠类、昆虫等,没有发现珍稀保护类动植 物。区域周边附近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文化遗产等特殊保护目标,生态环境不 15 属于敏感区。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投产运营后,主要产生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结合项目所在 区域环境特征和环境功能区划,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应为项目周围居民健康不受损害和影 响,环境功能区达到规定的要求,即: 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遇龙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3、声环境:项目周边厂界及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 标准。 项目投产运营后,主要产生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结合评价区环境 功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表: 表表 3-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序号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与项目相对方位与项目相对方位人数(人)人数(人)保护级别保护级别 1居民点西北侧 1m50 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居民点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2都麻村西北面 500m10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3汉山村西南面 800m1000 4新村西南面 800m200 5遇龙河西侧 400m/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16 评价适用标准评价适用标准 环环 境境 质质 量量 标标 准准 1.1. 空气环境空气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属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中的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相关污染因子的标准限值详见表 4-1。 表表 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分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分限值 评价标准值(评价标准值(g/m3) 时段PM10PM2.5SO2O3TSPNO2NOX 年平均703560-2004040 日平均1507515016030080100 小时平均-500200200250 2.2. 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 所在区域地表水遇龙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 准部分标准限值见表 4-2。 表表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限值单位:单位:mg/L 项目项目pH 值值CODBOD5溶解氧溶解氧 类标准值692045 项目项目NH3-NTP石油类石油类SS* 类标准值1.00.20.0530 *本次本次 SS 评价指标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评价指标参考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中的限值)中的限值 3.3. 声环境声环境 项目周边厂界及敏感点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详见表 4-3。 表表 4-3 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划类别声环境功能区划类别昼间昼间夜间夜间 2 类60 dB(A)50 dB(A) 17 污污 染染 物物 排排 放放 标标 准准 1.1.废气废气 烘干炉产生的烟尘排放执行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 -1996) 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二级标准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无组织粉尘排放执行 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表表 4-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二级标准(摘录)(摘录) 污染物污染物 标准限值标准限值 排气筒高度(排气筒高度(m) 最高允许排放浓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度(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最高允许排放速 率(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无组织排放监控 浓度限值浓度限值 (mg/m3) SO2155502.60.4 NOX152400.770.12 颗粒物1.0 表表 4-5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 -1996)二级标准(摘录)二级标准(摘录) 污染物 排放标准 烟囱最低允许高度(m)排放浓度限值(mg/m3) 烟(粉)尘浓度15200 食堂油烟参照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小型规模 标准。 表表 4-6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 规模规模小型小型中型中型大型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607585 2 2. .噪声噪声 项 目运营期 噪声各厂界 执行工业 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详见表 4-7。 表表 4-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时段时段 昼间昼间夜间夜间 260dB(A)50dB(A) 3.3.废水废水 项目运营期主要的污水为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做农肥, 标准限值见表 4-8。 表表 4-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旱作标准 单位:单位:mg/L (pH 值无量纲)值无量纲) 项目项目单位单位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旱作标准旱作标准 pH无量纲69 SSmg/L100 BOD5mg/L100 CODCrmg/L200 粪大肠菌群数(个/100ml)4000 18 蛔虫卵数(个/L)2 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一般固体废物的贮存和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厂污染控制 标准 (GB18599-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公告) (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执行。 总总 量量 控控 制制 指指 标标 根据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 (环发 (2014) 197 号)及本项目的工艺特征和污染物排放特点,项目无生产废水外排,排放的生 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做农肥,因而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评价确定项 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为 SO2、NOX。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 SO2:0.0261t/a,NOX: 0.0384t/a。因此总量控制指标为 SO2:0.0261t/a,NOX:0.0384t/a。 1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项目工艺流程图项目工艺流程图 机制炭生产工艺:木糠、竹糠、木材边角料为原料,通过粉碎、烘干、制棒、碳化 等工序生产机制炭。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产污位置见图 5-1。 本项目流程如下: 图图 5-1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说明: (1)原料:本项目使用木糠和竹糠作为原辅料,原辅材料外购后,暂存于项目原 料堆场,原料堆场设顶棚和围挡,原料用布进行遮盖。 (2)筛分:原料由传送带送至筛分机,去除竹木屑中的杂质。杂质产生量约为原 材料的万分之一,可作为加热炉燃料燃烧。 20 (3)烘干:筛分后细料进入烘干系统(本项目采用的烘干机为滚筒式烘干机,主 要由加热炉、加料装置、干燥筒体、出料装置、旋风分离器、引风机组成,烘干机用外 购木材边角料作为燃料。滚筛机出口与烘干机通过风冷输送机连接,由输送带输送至烘 干机干燥筒体内。烘干机由加热炉提供热源。加热炉燃料为外购的木材边角料。 烘干机的加热炉产生高温气流与原来一同进入干燥筒体,在高速热气流输送中,将 原料中的水分蒸发,原料由干燥筒体尾部的出料口出料,得到干燥原料。 (4)制棒成型:烘干后的物料进入制棒机。制棒机由电机、壳体、压力轴承、螺 旋推进器、成型筒、加热圈、折棒器、皮带轮等器件组成。在电机的带动下,推进器高 速旋转,用自身的螺旋将原料带入成型筒,成型筒通过加热圈加温,使原料中的木质素 成分软化,黏合能力增强,再加之推进器头道螺旋的高强度挤压,最终得到高密度高硬 度的成型棒。 (4)炭化 成型棒由人工运至炭化窑进行炭化,项目厂区共设 2 组炭化窑(一备一用),由 1 组 16 座炭化窑和 1 组 18 座炭化窑组成,各窑之间由烟气管道相连接。经查阅机制棒 自然内热式炭化窑及其炭化工业试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的资料,炭化工程 一般需要 126h 以上,炭化过程一般可以将其分为 3 个阶段: 预炭化:成型棒进窑后待烟囱冒烟,关窑门,留底部通气孔,关闭其余窑门上的 通气孔,保持适量的空气流通;窑温继续上升,纤维素与木质素分解,温度升至 300 后,受空气流通量的制约,炭化进展缓慢,产热与散热量基本相持平,窑温维持 300 后,受空气流通量的制约,炭化进展缓慢,产热与散热量基本相持平,窑温维持 300 左右达 23d,完成预炭化。 炭化:预炭化后,封闭烟囱,逐渐扩大窑门通气量,使机制棒进一步炭化,并产 生大量可燃气,过空气助燃,使窑温上升至 500,这个过程在 1d。 精炼:窑温升至 500,窑门通气量增加引起燃火物料炭化产生的大量可燃性初 级机制炭发生自发脱除氢、氧的芳构化过程,有机气体快速流走,产生真空吸力,窑温 进一步升高至 650700, 使初级机制炭 (经初步炭化的机制棒) 内有机物急剧丧失 (减 少),体积收缩,固定碳含量上升,精炼完成,形成机制炭,这个过程在 23d。 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生物质在热解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热化学反应, 包括分子键断裂、异构化和小分子聚合等反应。竹材、林业废弃物和农作物废弃物等的 21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竹质素。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在 52时开始热 解,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反应速度加快,到 350-370时,分解为低分子产物。半纤 维素结构上带有支链,是竹材中最不稳定的组分,在 225-325分解,比纤维素更易热 分解,其热解机理与纤维素相似。热解过程例如: (C6H10O5)nnC6H10O5C6H10O5H2O+2CH3-CO-CHO CH3-CO-CHO+H2CH3-CO-CH2OH CH3-CO-CH2OH+H2CH3-CHOH-CH2+H2O 同时生物质中的炭发生如下反应: 氧化反应式:C+O2=CO2,由于氧气不充分,同时发生反应:2C+O2=2CO,还原反 应:C+CO2=2CO,C+H2O=H2+CO,C+2H2O=CO2+2H2,CO+H2O=CO2+H2。 原料在炭化炉中于缺氧条件下进行炭化处理,根据原料热解原理,热解产物主要为 焦油、醋液、可燃气体及机制炭和水蒸气。因此,项目炭化炉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木焦油、 木醋液和可燃气体。另外,由于原料中含硫很低,且原料为不完全燃烧,因此产生的 SO2量极少,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在低氧条件下炭化,温度相对较低, 因此基本无 NOx 产生。 木焦油是一种含烃类、酸类、酚类的复杂混合物。可燃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氢气,以及甲烷、乙烯等。沸点为 200220,而炭化热解过程温度为 160450, 木焦油在炭化过程中会以气态存在。 木醋液是以醋酸为主要成分的 pH=3 程度的酸性液体,与食醋的成分和色调极为相 似,炭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