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关于加快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关于加快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关于加快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加快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关于加快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关于加快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2014-1-9 16:05:41关于加快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永福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西南方,是驰名中外的“中国罗汉果之乡”。该县具有独特的土壤环境和气候特点,是罗汉果栽培的起源地和主产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罗汉果生产、出口基地。所产的罗汉果品质优、口感好,加上有特殊的保健和医疗功效,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被誉为“东方神果”,产品畅销国内外。2001年,永福罗汉果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4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永福罗汉果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5年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6年,永福罗汉果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中族牌罗汉果”2004年被认定为广西名牌产品,2006年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目前,罗汉果产业已成为永福县重点发展的农业区域优势产业,是农民增产增收的一大经济来源。一、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现状(一)种植情况永福县境内群山环抱,气候温暖湿润,河流纵横交错,森林覆盖率达74.8%,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形成的独特小气候,对罗汉果生长特别有利。永福县罗汉果栽培历史已达数百年,经历过“从压薯苗到组培苗、从山上到山下”两次重大技术改革。上世纪80 年代初,永福县农民大面积砍伐林木种植罗汉果,当时采用压薯苗作种苗,因病虫害严重,3年必须轮作,重新砍伐林木种植,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2005年以后,大面积推广种植罗汉果组培苗、扦插苗,当年种植,当年丰产,无需轮作。由于罗汉果组培苗、插扦苗具有优良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使得罗汉果得以从山上转移到缓坡及平原地区种植,极大地减有一定销售渠道,视市场情况收购、囤积干果的亦农亦商的人员。大经销商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并出口东南亚国家。在龙江,规模最大的经销商是林中仙罗汉果有限公司。因为质量把关严格,这家公司加工的原果多作为礼品供应超市、土特产商店,同时为部分饮料厂、药厂供货。罗汉果按个头大小分级、计价。目前,全县罗汉收购价最高的是林中仙罗汉果有限公司,但林中仙罗汉果有限公司实行的是订单收购,只收签约种植户的罗汉果。正常情况下,罗汉果价格达到中果(因其产量最大,最具代表性)0.7元/个以上时,果农能得到很好的效益;价格在0.5元/个时,果农保本微利;低于0.3元/个时,果农亏损。二、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占有率低。罗汉果既可以制成药品,又可以制成保健品,但无论是原果还是深加工产品的销售,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市场营销网络建设不全、覆盖面不宽、信息不灵等原因,果农对变化的市场情况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有很多私营企业、罗汉果场都受制于人,永福罗汉果只在桂林辖区及周边范围内具有较好市场,在其它地区并不被大众消费者所认可,导致永福罗汉果产品销量少,市场占有率低,难以拉动罗汉果产业的大发展。(二)品种多而乱,种苗质量难保证。罗汉果种苗的优劣会影响罗汉果质量。随着罗汉果苗种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好地带动了罗汉果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培育扦插苗和组培苗的公司和基地比较多,造成品种多而乱,执法管理监督难,假种劣苗、鱼目混珠,让部分种植户种而不收或少收,造成种植户担心受骗,不敢大力发展罗汉果。(三)烘烤设备陈旧,干果质量难以保障。目前罗汉果种植技术多数农民已经掌握,但罗汉果鲜果烘烤加工技术仍普遍采用木材烧火烘烤模式,土烤房遍布产区农户。这种土灶房烘烤方法,既消耗大量薪柴,对环境造成污染大,而且烘烤出的干果质量参差不齐、味道各异,营养成分也相应受到破坏,影响干果的储存和销售,对产业发展有严重影响。有些农户为了增加收入,不顾罗汉果的“品牌”意识,把劣质干果流入市场,影响罗汉果的质量及信誉,从而制约和影响罗汉果产业的发展。(四)科研力量缺乏,深加工程度低,深加工产品较少。目前永福罗汉果科研经费短缺,很多技术难题难以解决。虽然有部分单位或科研人员致力于罗汉果技术的研发,但仍多是各自为政,各有各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未能形成市场前景好的深加工产品。当前,永福罗汉果仍以烤干外销原果为主,深加工能力差,缺少以罗汉果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果农收入很不稳定,影响了罗汉果产业发展。三、加快永福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把罗汉果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将加快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强县步伐,带动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罗汉果产业是我县的特色产业,把打造这一产业提高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即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高度去认识,着力培育、发展好这一产业。首先,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进行科学规划,要将这一产业列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原果生产基地、工业核心园区、产业辐射区域和经济带,对这一产业进行全面规划,整体布局,统筹安排,精心指导。其次,要加大产业宣传、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使社会各界形成共识,集中区内外、国内外优势资源投入到这一产业的发展中去,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特别对高端产品的开发科研项目所需经费给予重点扶持,以便开发更多产品,为做强、做大这一产业打好基础。第三,建立信息平台和网络,便于相关主体和个人及时掌握与这一产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和发展动态,以便决策参考。同时促进政府及各部门与产业者的相互沟通。第四,建立罗汉果制品质量标准检测体系和机制,加强对罗汉果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二)加快构筑产业链条,推进罗汉果产业化经营水平。根据罗汉果产业进入初级发展阶段的现状,结合国内外植物提取物开发利用的经验,我县罗汉果产业发展必须走资源基地化、产品系列化、质量标准化、产业集团化的路子。依靠政府力量和政策优势,对现有罗汉果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对从事罗汉果研究的科研院所的引导,加强内外联合,强强联手,组建企业集团,形成产、学、研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立足国内,面向全球。(三)打造高效的种植基地,夯实罗汉果产业发展基础。罗汉果种植业是罗汉果产业发展的基础,把罗汉果种植业打造成高效农业罗汉果种植基地,才能在源头上保证罗汉果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一是按照企业(集团)+ 种植基地(罗汉果种植协会)的模式运作,以合同形式明确企业和基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企业和基地成为经济联合体,使罗汉果种植业成为订单农业。二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种植规模。由于罗汉果产业在不断发展,企业在不断扩大,原有基地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必需建设新的罗汉果种植基地。新基地建设选择区域顺序是:现有种植基地有一定种植规模的地区有种植但未成规模地区县内相邻地区县外相邻地区,这样形成罗汉果产业经济带,便于建设和管理。从罗汉果种植所需的土壤、气候、水质等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