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000吨成品油/化学品船试验大纲 第 51 页 共 51 页14000DWT PRODUCT OIL / CHEMICAL TANKER技术设计TECHNICAL DESIGN标记数量修改单号签字日期试 验 大 纲MOORING AND SAILING TRIAL OUTLINE编制打字校对PROJECT NUMBERSL701/709审核总面积 m2共 50 页第 1 页标检SURVEY DEPARTMENTBV 审定日期A、系泊试验一、总则.4二、倾斜试验.5三、系泊试验项目5-331. 门、窗及舱口盖密性试验.72. 锚装置和系泊装置试验.73. 机舱行车试验.74. 舷梯装置试验.7-95. 救生设备试验9-106. 舵装置及舵机试验.10-117. 消防系统试验.11-128. 舱底系统、油污水分离器及污油系统试验. .11-129. 压载系统试验.1210.生活及排水系统试验.12-1311.通风系统与空调系统试验.1312.传令设备试验.13-1413.油船各系统试验.14-1514.主、辅机冷却系统试.1515.主机滑油系统试验.15-1616.主、辅机燃油系统试验1617.柴油分油机、重油分油机及滑油分油机试验1618.空气压缩机及压缩空气系统试验.16-1719.燃油锅炉及蒸汽系统试验.17-1820.空气管、测量管效用试验.1721.主推进系统试验.17-2022.柴油发电机组及配电板试验.20-2223.应急发电机组(90kW)及应急配电板的试验.22-2424.充放电板及蓄电池试验.24.25.电动机及起动器试验.24.26.锚机液压泵电动机试验.2427.舵机试验.24-2528.绞盘机试验.25.29.通风机试验.2530.主照明、应急照明、照明变压器.25-2631.无线电通讯设备试验.26-2732.助航设备试验.27-2833.船内通讯系统试验.2834.其它电气系统作效用试验.2835.油水界面探测器效用试验.2836.污油水舱排油系统监控试验 2837.“瘫船”摸拟试验28-2938.焚烧炉试验.2939.起重设备试验29-3140.惰性气体系统试验31-33B、航行试验一、总则.34二、航行试验项目.34-471 .锚装置试验.342 .操舵试验.34-363 .测速试验.364 .航向稳定性试验.36-375 .惯性试验(首制船)37-386 .回转试验.387 .侧向推进器试验.38-398 .初始回转试验.399.Z形操纵试验.3910.主推进系统试验.4211.柴油发电机组运行试验.4212.废气锅炉及蒸汽系统试验.42-4313.制淡装置在航行试验时的效用试验.4314.其他辅助设备及系统运行试验.4315.无线电通信设备试验.43-4416.助航设备试验4417.磁罗经系统试验.44-4518.电罗经试验.4519.自动识别系统(AIS)试验.4520.航行数据记录仪(VDR)试验,.45-4621.电话及警铃试验.4622.航行试验中作效用试验的设备4623.舱室噪声测量试验(仅首制船).46-4724.失电试验4725船舶噪声试验4826.船舶振动试验.49附一:14000吨油轮主要泵浦明细表A、系泊试验一、总则1 为了确保船舶的建造质量,检验船舶性能,保证试验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试验大纲。本大纲参照海船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GB3471-1995)制定。2 试验由xxxxx主持,并会同验船部门、船舶使用部门和设计部门参加。3 系泊试验目的: 系泊试验是在系泊状态下,检验本船质量及装船设备和系统的安装质量、主要技术指标和工作的可靠性,是航行试验前必须进行的试验。4 系泊试验的条件:4.1船体建造完工,装船设备及系统按施工图纸安装调试完毕。4.2装船设备应具有产品制造厂的合格证书,且主要设备须经船检部门认可。4.3管路系统完成密性检查,滑油、液压系统循环清洗完毕。系统清洗应符合CB1102.4-86的有关规定。4.3试验应有良好的试验环境,并有安全措施。5、系泊试验规则:5.1试验用测试仪表、仪器、工具等应经计量检定合格,其精度应能保证被测值的精度要求。5.2试验中如出现故障或试验结果超差时,必须及时分析、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或重新进行必要的调整。然后,根据其影响程度全部或部分重做有问题的试验项目。5.3试验时因外界原因使某一项试验中断,则外界原因消除后,一般应重新进行该项试验。5.4在本大纲所列试验项目中,若本船未安装其设备或其中功能没有时,则该试验项目可以免试。6、系泊试验申请报告: 在系泊试验开始前,工厂应向船检提出申请报告,并以首试项目的开始作为该船系泊试验的开始。7、试验报告:试验后由工厂质管科,完整地记录试验项目的各项测试数据,并按要求的格式将各种试验记录、报告、结论及完工图纸送验船部门、船舶使用部门及设计部门存查。二、倾斜试验按有关规定进行倾斜试验。三、系泊试验项目1、门、窗及舱口盖密性试验1.1试验条件:a、门、窗、盖装船后,其安装正确性和完整性已检查合格。b、门、窗、盖能够保证正常启闭,铰链及把手应转动灵活。c、受试部位保持表面和接缝清洁、干燥,处于正常关闭状态。1.2试验项目及程序1.2.1冲水试验1.2.1.1下列处所的门、窗及开口的关闭装置应做冲水试验。a、主甲板及升高甲板下船舷两侧的舷窗及开口的关闭装置;b、主甲板和升高甲板上以及开敞的上层建筑甲板上人孔的小舱口盖板及开口的关闭装置;c、主甲板和升高甲板上第一层封闭的甲板室和封闭的上层建筑围壁上的门,窗及开口的关闭装置;d、主甲板和升高甲板上第二层封闭的具有通往干舷甲板的下通道的甲板室或上层建筑围壁上的门;1.2.1.2 冲水试验要求:水枪直径不小于12mm,喷嘴处压力不小于0.2MPa,喷嘴距离不大于1.5m。试验中检查试验部位的内侧,是否有渗透漏现象。1.2.2淋水试验1.2.2.1对风雨密门和设计指定门、窗、盖作淋水试验。1.2.2.2试验时向试件外侧淋水,使自由降落的水滴淋到门、窗、盖接缝处,持续3min。1.2.2.3试验中检查试验部位的内侧,是否有渗透漏现象。1.2.3隔阻烟雾试验1.2.3.1对机舱口通道、机舱监控室的防火门作隔阻烟雾试验。1.2.3.2试验时,门板应与门框紧密吻合,将门关闭后,在一面点燃、喷吹蚊香。1.2.3.3试验过程中仔细检查另一面,以没有烟雾为合格。1.2.4各类门、盖开关效用试验。1.2.4.1铰链门、盖装妥后,分别在隔堵两侧进行启闭效用试验。2、锚装置和系泊装置试验2.1试验条件a、锚装置和系泊装置按施工图纸安装完整、正确;b锚链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标准涂漆记完整。c电气设备的安装及接线应正确可靠。d液压系统安全阀及过载保护校验合格。安全阀设定压力16.5MPa注意:在码头进行抛锚试验时,不要将锚抛到水底。2.2试验项目及程序2.2.1 锚闸刀制链器试验当锚机拉紧锚链,制链器处于开启状态时,锚链应能顺利通过制链器;当制链器处于闭合状态时,应能可靠止链。此试验结合动力起抛锚试验进行。2.2.2 简易弃锚器试验检查弃锚器安装固定的牢固性,插销的活动性。2.2.3 锚链冲水试验检查锚链冲水喷嘴安装角度正确性及实际冲洗锚链的效果。此试验结合起抛锚试验进行。2.2.4 锚机运转试验2.2.4.1 空载运转试验在手动制动器刹住锚链轮,锚制链器处于闭合状态,做空载运转试验。先用中速档正、倒车各运转30min,再用高速档正、倒车各运转30min,最后用低速档正、倒车各运转20min,检查空载运转情况。试验时每隔510min正、倒车变换一次。在起动及运转期间检查:电气设备各部分的温升及液压马达、液压油泵情况,液压系统是否有泄漏、异常振动及噪声。2.2.4.2 重力抛锚、动力起锚试验在手动制动器刹住锚链轮,锚制链器处于开启状态,系缆卷筒、中锚卷筒及锚链轮离合器脱开的情况下,分别对左右锚做重力抛锚试验。松开手动制动器,看锚能否从锚链筒顺利自行滑出。当锚在自由下落时,用手动制动器制止链轮2、3次,检查刹车的可靠性及传动装置的工作情况。开启动力起锚前,先使制链器处于闭合状态,合上锚链轮离合器,松开手动制动器,起动锚机拉紧锚链,然后松开制链器。在动力起锚过程中,检查锚能否平稳地顺利收入锚链筒。锚链拉紧后,锚应能紧贴于锚唇,每舷应各试验2次。起锚过程中,锚链应平稳地通过制链器,并和锚机链轮啮合正确,不应有翻转,跳链和卡链现象。2.2.4.3 动力抛起锚试验动力抛锚,然后起锚在锚升至一定高度时,将控制器回复至零位,以检查液压制动器工作情况。须重复三次。起锚后,锚链应借助本身重量经过甲板锚链管进入锚链舱内,当锚链全部进入锚链舱后,锚链应堆放均匀,不应有打结现象。记录锚机在起锚、抛锚工况下,液压油泵工作压力、油泵及油马达的转速。测量并记录电机的起动/运行/工作电流,冷/热态绝缘.2.2.4.4 系缆卷筒试验脱开锚链轮离合器,合上系缆卷筒离合器,中速运转锚机,检查系缆卷筒的空载运转情况。2.2.4.5 系泊装置试验2.2.4.5.1检查全船系泊装置(含带缆桩、导缆孔、导缆钳、钢索卷车、麻索卷车等)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钢索卷车及麻索卷车转动灵活性,不应有卡住现象。2.2.4.5.2各种系缆机应进行下列空载运转试验:液压系缆机应做全速空载正、倒车运转各30min,同时在空载运转时,至少进行15次启动。试验时正、倒车每隔3min变换一次。试验时检查各运动部件应无异常发热、敲击,并记录油压和电流是否符合要求。3、机舱行车试验3.1试验条件a、机舱行车安装合格;b行车轨道无障碍物。3.2 试验内容及程序3.2.1空载运行,全程来回行走,空钩升降,检查操纵机构限位和信号装置的可靠性。3.2.2吊起1.25倍设计重量的试验负荷,保持10分钟时间,然后进行吊起、放下不少于2次。同时进行制动试验,检查行车装置的工作情况及制动的可靠性。3.2.3吊起设计重量(的试验负荷进行运行试验,至少往返一次,同时进行制动和终点开关的效能试验。3.3 试验记录 测量并记录电机的起动/运行/工作电流,冷/热态绝缘.4、舷梯装置试验4.1试验条件a、舷梯装置安装符合批准的设计图纸的要求。b舷梯装船后,应检查吊臂、钢索、滑车以及有关连接构件的安装和焊接情况(在装船前审查舷梯和属具的产品合格证书)。4.2 试验内容及程序。4.2.1舷梯强度试验:舷梯强度试验时,舷梯和水平线夹角不超过60。在单数踏步放置150kg负荷或每一踏步放置75kg负荷及下平台放置150kg负荷,在平台上放置300kg负荷,放置15min后卸去负荷,舷梯应无永久变形、裂纹及卡住现象。舷梯各旋转部分仍应灵活。4.2.2舷梯收翻梯试验:进行空梯的翻梯、放下、吊起试验3次。同时检查舷梯翻转装置收放的灵活性及限位开关和制动器工作的可靠性。4.3 试验记录a、试验时测量记录电流、电压。b、验后测量记录电动机及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5、救生设备试验5.1试验条件a、救生设备具有合格证书;b、救生设备的布置、安装、数量和种类符合批准的设计图纸的要求;c、备有试验用的压载重物;d、船舶处于正浮状态。5.2 试验内容及程序5.2.1救生艇和救助艇释放装置试验5.2.1.1检查救生设备的布置、安装、数量和种类是否符合设计图纸。5.2.1.2救生艇架装船后应做吊重试验。试验负荷为2.2倍4180kg,吊重时间应不少于10分钟。5.2.1.3检查救生艇收起后艇体与艇架的紧固和贴合情况,艇体不得突出舷外。5.2.1.4检查艇架制动器和系艇索松开的方便性。5.2.1.5艇绞车空载运转试验:启动艇绞车,空载运转时间不少于30min。5.2.1.6艇绞车制动器动负荷制动试验:试验负荷1.14180kg,操纵甲板上的降放控制器将其释放,当下降到最大速度时,进行紧急制动。如果艇绞车是暴露于大气中,则应弄湿该制动器表面,重复进行降落试验。5.2.1.7每副吊艇架装船后作艇的降落试验。5.2.1.7.1试验吊艇架在救生艇载有放艇船员重量时500kg(6人75kg+属具),应能转出舷外。艇在舷外位置时(船舶在正浮状态下)艇的中部舷缘与船壳间的距离至少应为300mm。5.2.1.7.2试验吊艇架、吊艇索、吊艇机以及一切其他装置。当救生艇收起时应能复原。同时检查限位开关以及联锁装置动作的可靠性。检查手动收艇装置的工作情况。5.2.1.7.3满载救生艇、救助艇的降落试验:救生艇、救助艇加试验载荷,使总重达1.14180kg,从存放位置降落下水,并测量降落速度,降落速度应不小于0.7m/s(s=0.4+0.02H)。5.2.1.7.4救生艇、救助艇的回收试验:救生艇、救助艇加船员重量500kg ,按照操作程序将救生艇、救助艇回收至存放位置。救助艇回收速度不小于0.3m/s。试验时应检查:吊艇架、吊艇索一切其他装置的强度和艇的安全降落可靠性,测量、记录艇绞车的降落、回收救生艇、救助艇的速度。5.2.1.7.5检查吊艇索、救生索的长度,保证在船舶任何一舷横倾15时,能达到最小轻载水线;5.2.1.7.6检查将艇贴靠并系留在船舷的设备情况;5.2.1.7.7装有联动脱钩装置的救生艇应作脱钩试验,以检查脱钩的可靠性。5.2.1.8机动救生艇装船前应进行航行试验。5.2.1.9检查救生筏固定装置的可靠性以及抛投入水的方便性,对于救生筏的降落装置,应进行降落效用(油桶代替)试验,同时进行脱离装置动作试验。5.2.1.10检查救生艇内的属具是否齐备,放置是否合理。5.2.1.11检查救生衣,救生圈及抛绳设备的数量,种类和固定情况。5.2.1.12对救生设备、系统、通道及集合站进行逃生/弃船的系统性检查和试验(包括船、机、电各系统设备)。5.3、试验记录a、测量记录船舷与救生艇中部舷边缘之间的距离;测量、记录艇绞车的起动电流、工作电流及其热态绝缘电阻值;b、测量、记录艇绞车的降落、回收救生艇、救助艇的速度。6、舵装置及舵机试验6.1试验条件a、舵机及操舵系统安装完好,舵机机械零件安装正确无误。b、操舵仪与舵叶之间的指示误差应符合产品技术的要求。c、液压系统的溢流阀、缓冲阀、程序阀等按图纸要求调试完毕。d、安全阀校验合格。e、舵装置的报警系统,包括电源失电、断相、过载、控制电源失电、油类失压、油柜低液位及自动偏舵等模拟试验合格。6.2 试验内容及程序6.2.1电动液压舵机应进行不少于30min的系统空转试验,并做如下检查:a、检查舵角指示器、操舵仪与舵叶之间的误差,检查时自中间位置向两舷转舵,舵角每增加5核对一次,并作记录。b、检查舵角电气限位器动作的正确性及机械限位器的安装位置。c、电动液压泵应无异常响声、发热、振动及漏泄现象。6.2.2电动液压操舵装置进行连续操舵试验:连续操舵从0左(右)350右(左)350交替进行,并不少于10个循环。试验时应注意每套电源、控制系统及动力源均应连续使用不少于30min,并测定从一舷30至另一舷35所需时间应不大于28S。检查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油泵及油缸工作时应无异常响声及漏泄现象。6.2.3 进行人工应急操舵试验断开主供电电源,转换到应急电源上,进行操舵试验(左、右)试验,检查应急电源工作的可靠性。6.3电动液压舵机在驾驶室及舵机室分别作操舵效用试验。6.4试验记录a、电动液压舵机连续试验时应记录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工作电流、电压及液压缸的油压。b、测量记录各电动机及控制箱的热态绝缘电阻值。注:舵机型号:250kN.m电动液压舵机 安全阀设定压力:21.6 MPa 7. 消防系统试验7.1 试验条件a、检查船上的消防用具和消防供应品是否放在指定地点,消防用具和消防供应品的数量、质量和固定情况以及是否容易接近和便于检查,各系统布置和安装合格;b、各系统管路的液压试验和密性试验合格;7.2 试验内容及程序7.2.1 水灭火系统试验 125CLZ-9立式离心泵(165m3/h86m)对船上的水灭火系统,以及船上的失火报警及探火报警系统进行效用试验。7.2.1.1 消防泵进行打水试验时间不少于30min,用一台消防泵开启直径为16的水枪8只,此时应测量其它消火栓处的压力。试验时检查消防泵是否有异常振动及发热现象。7.2.1.2 用2台消防泵同时向消防总管供水,使用直径为16的水枪从任何相邻的消防栓喷射3股22m以上的水柱,并同时使用2支泡沫枪(排量400L/Min),在甲板上由前到后逐一打开各泡沫炮阀,此时测量其它消火栓处的压力。该试验应在甲板洒水系统、泡沫灭火系统一台泡沫喷射炮(排量4400L/Min)及其它用水的消防系统同时工作时进行。7.2.1.3 当应急消防泵输出规范所规定的出水量时,应满足使用直径为16的水枪3支,从任何相邻的消防栓喷射3股12m以上的水柱。此时测量其它消火栓处的压力应大于0.27MPa。7.2.2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试验7.2.2.1 检查手动及遥控开启装置的工作可靠性。7.2.2.2 各舱室二氧化碳施放管,分别以压缩空气作畅通性试验。检查施放机构动作和报警装置及通讯工具的效能。7.2.2.3 测定二氧化碳施放预报警的时间,并检查各报警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的准确性。7.2.3 甲板泡沫系统试验进行泡沫的喷射试验(用海水摸拟试验)。试验时,应选择总液面为最大的一组相毗邻的(2、3;3、4号)货油舱来进行,向上述货油舱区域的甲板上喷射泡沫,检查甲板泡沫系统的工作情况。检查泡沫分配控制阀功能的有效性和灵活性。7.2.4 局部水基灭火系统效用试验 该系统具有自动、电气手动和机械应急三种控制方式。7.2.4.1 试验要求:a 系统安装正确;b 至少选择2个保护区进行喷雾试验;c 喷雾试验采用自动控制和电气手动控制方式;7.2.4.2试验内容:a 自动控制:将报警灭火控制器、泵控制柜均设为“自动”方式,当保护区发生火情时,火灾探测器应能将火灾信号传送给报警灭火控制器,报警灭火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系统向保护区喷射细水雾实施灭火,确认火灾扑灭后,按下复位按钮,系统应停止喷射细水雾完成灭火,使系统恢复到伺服状态。b 电气手动控制:将报警灭火控制器、泵控制柜设为“自动”方式,当保护区发生火情人为发现时,按下相应防护区的手动报警按钮,或按下报警控制器上的相应区的紧急启动按钮,报警灭火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系统向保护区喷射细水雾实施灭火,确认火灾扑灭后,按下复位按钮,系统应停止喷射细水雾完成灭火,使系统恢复到伺服状态。7.3 试验记录a. 测量记录电动消防泵的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在效用试验前后的冷、热态绝缘电阻值;b. 测量记录二氧化碳系统的报警装置在效用试验前后的冷、热态绝缘电阻值。8、舱底系统、油污水分离器及污油系统试验8.1 试验条件a. 舱底水系统的完整性及密性试验合格;b. 污油系统安装完整合格。8.2 试验内容及程序8.2.1 舱底泵效用试验8.2.1.1 舱底泵在最大设计参数(165m3/h,0.86MPa)下进行排水效用试验时间不少于30min。试验时,应检查电动机、泵及管路是否有异常发热、泄漏和敲击等现象。8.2.1.2 机舱、泵舱舱底水和各污水井排水效用试验:分别向机舱、泵舱舱底和各污水井注水,用舱底泵将其排除,以检查当一台舱底泵进行舱底排水,另一台舱底泵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另一用途工作时是否能正常工作。8.2.1.3 机舱应急排水阀及排水支管进行排水试验。8.2.1.4 舱底水应急吸口进行效用试验。8.2.1.5 机舱舱底水位和泵舱舱底水位报警作效用试验。8.2.2 油水分离装置效用试验8.2.2.1试验前,应在机舱舱底注入含油量为1%的试验用油水混合物。8.2.2.2进行油水分离的试验时间不少于1小时。试验时应检查是否有异常振动及发热等现象。8.2.2.3油水分离器的自动控制进行效用试验2次。分离器的自动排放按设计要求进行。设有自动停止排放功能的分离装置,应检查其功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8.2.2.4试验过程中应对分离后的水每隔15min进行取样分析检查其含油量。8.2.3 对污油系统作效用试验8.3 试验记录试验结束后,应测量记录污水分离器污水泵的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9、专用压载系统试验9.1试验条件a、专用压载系统完整性及密性试验合格;9.2试验内容及程序9.2.1专用压载泵在设计最大参数(300m3/h0.25MPa)下进行打舷外水循环的时间不少于30min,同时检查泵、电动机及管路是否有异常发热、泄漏、敲击等现象,检查压载泵隔舱传动轴的填料函处是否有过热现象。9.2.2结合泵的运转试验,对各压载舱进行注水和排水效用试验。首制船舶试验时,应记录压载舱注满及排空所需的时间。各压载舱在排空水后测量舱内残水深度。9.3试验记录a、各压载泵进行试验时记录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b、试验后测量并记录电动机及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10、全船供水管系及疏排水管系统试验10.1试验条件a、各供水系统的管路及设备安装完好,且密性试验合格;b、各水柜清洗完毕;c、安全阀校验合格;(0.44MPa)d、各压力水柜的水位及各泵的控制调整完毕;e、按设计要求调整好热水柜的温度(70)。10.2试验内容及程序10.2.1日用供水泵系统各个泵应进行不小于30min效用试验,检查水泵及电动机运转是否有异常振动及发热现象;并检查供水系统向全船各处的供水情况。10.2.2电热水柜作效用试验。10.2.3甲板排水和卫生排泄管进行效用试验,各排水管和泄水管从船内开口端进行灌水时,各管的泄、排水应流畅,且船舷防浪阀置进行效用试验。10.2.4粪便系统试验,系统各泵进行打水运转的时间不少于30min。检查电动机、泵及管路是否有异常发热、泄漏、敲击等现象。10.3 试验记录a、生活和排水系统各泵试验时应记录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b、试验后测量记录电动机及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11、通风系统与空调系统试验11.1试验条件a、 通风系统及设备安装合格;b、 空调系统布置和设备安装合格;c、 各安全阀校验合格;d、 各机械通风舱室施工完毕。11.2试验内容及程序11.2.1通风系统试验:a 各通风各通风机进行效用试验,时间应不少于30min。试验时检查风机及其电动机的运转情况和风道(管)情况。检查风机及电动机运转时是否有异常振动及发热现象,通风管道是否有不正常的振动。检查风道的接头气密性和风闸及风门的启闭情况。同时检查风道各出口的布风情况。b 油船泵舱风机的应急吸口应进行效用试验,并检查风道各出口的布风情况。c 机舱通风机及通风系统:机舱通风机进行效用试验2次。机舱的通风筒(管)、烟囱、百页窗等透气开口的关闭装置,进行关闭效用试验。11.2.2空调系统效用试验11.2.2.1运转试验时,机组应运转正常,无不正常噪音和发热、泄漏现象。11.2.2.2检查压缩机进排气工作压力应正常。压缩机进排气温度应正常。11.2.2.3进行空调风管的防火闸门效用试验。11.2.2.4各舱室空调布风机作效用试验, 机组应运转正常,无不正常噪音和发热、泄漏现象,试验时应关闭舱室门窗, 打开冷凝水回水伐门,试运转时间不少于4小时,室温应有明显下降。试验时室温应在25以上。11.2.2.4检查冷却水泵运转工作应正常,无噪杂音。11.3试验记录a、风机进行效用试验时,应记录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及工作电流;b、试验后测量并记录风机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12、传令设备试验12.1试验条件设备安装合格12.2试验内容及程序12.2.1传令钟试验12.2.1.1传令钟进行效用试验,在驾驶台及机舱相互摇传令钟,对传令钟上每一种指令逐一试验,检查传令钟复示指令的一致性及准确性。12.2.1.2检查与传令钟配合的声、光信号是否正常工作,并检查响度及亮度是否能够足够引起注意。12.2.1.3对传令系统断电,检查失电声、光报警装置的工作可靠性。12.2.1.4对驾驶室及其他操纵地点的传令钟面板照明及亮度调节系统进行效用试验。12.3试验记录a、记录传令钟复示指令的一致性和试验次数;13、油船各系统试验13.1试验条件a、油船各系统的油泵及管路上的安全阀检校验合格; b、货油舱透气管路上高速透气阀校验合格; c、油船各系统密性试验合格。13.2试验内容及程序13.2.1货油系统及货油泵的试验13.2.1.1先用各货油泵进行打水运转试验1h,泵及其原动机试验时,检查是否有异常发热、泄漏、敲击等现象;检查货油泵原动机传动轴在穿过舱壁填料函处是否有过热现象。13.2.1.2用货油泵将水打入各货油舱并排出,检查货油管路的工作情况及货油管阀门的灵活性及可靠性,检查管路阀门关闭后密性是否良好。13.2.1.3货油泵在泵舱以外的应急关闭装置进行停泵效用试验。13.2.1.4 货油泵电机试验13.2.2扫舱系统及扫舱泵试验13.2.2.1将扫舱泵(3号货油泵)进行打水试验1h,泵及其电动机试验时,应检查是否有发热、泄漏、敲击等现象;扫舱泵原动机传动轴在穿过舱壁填料函是否有过热现象。13.2.2.2各货油舱的超净扫舱管系进行效用试验,用气动隔膜泵将残余在舱里的水打出,检查气动隔膜泵的工作情况及管路上阀门的操纵灵活性及可靠性。13.2.3货油舱甲板洒水试验13.2.3.1货油舱区域甲板洒水管应作洒水试验,查看各处是否能洒到。13.2.4货油洗舱系统实验13.2.4.1用洗舱泵进行打水运转试验1h,泵及其原动机试验时,检查是否有异常发热、泄漏、敲击等现象;检查货油泵原动机传动轴在穿过舱壁填料函处是否有过热现象。13.2.4.2检查洗舱管路的工作情况及洗舱管阀门的灵活性及可靠性,检查管路阀门关闭后密性是否良好。(注,洗舱机的效用实验具体见起完工资料)14、中央冷却系统试验14.1试验条件a 系统的布置和安装合格;b 泵及管路上的安全阀校验合格; c 系统的高温报警装置模拟试验合格。14.2试验内容及程序14.2.1分别用中央冷却海水冷却泵或备用泵(型号CLH150-125-10)和中央冷却淡水泵或备用泵(型号CLH125-150-11)向中央冷却系统作供水试验,中央冷却海水冷却系统压力为0.35 MPa,试验时间不少于30分钟。试验时检查系统管路各接头和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检查泵及电动机的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发热、泄漏、敲击等现象。14.2.2用主机缸套水冷却泵或备用泵(型号CLH100-100-8.5(Z)向冷却系统作供水试验,冷却系统压力为0.2 MPa0.4 MPa,试验时间不少于30分钟。试验时检查泵及电动机的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发热、泄漏、敲击等现象。14.3试验记录测量并记录电机的起动/运行/工作电流,各冷却泵试验结束后应测量记录电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其值不应小于1兆欧。15、主机滑油系统试验15.1试验条件a、系统的布置和安装合格;b、安全阀校验合格;c、系统的高温及低压报警装置模拟试验合格。15.2试验内容及程序15.2.1断开进入主油道、主推力轴承及增压器的油路,在滑油滤器出口加装临时管路使滑油系统构成回路,用主机滑油泵(型号3GCLS110x2)向主机滑油系统作投油试验,时间不少于8小时,试验时检查泵及电动机的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发热、泄漏、敲击等现象。试验结束后清洗滑油滤器,如杂质较多则需延长投油时间,直至清洁。15.2.2拆去临时管路,恢复进入主油道、主推力轴承及增压器的油路,再用主机滑油泵向主机滑油系统作供油试验,压力为0.4MPa,历时120分钟,试验时检查各管路连接处有无渗漏现象。再次清洗滑油滤器,如杂质较多则需延长投油时间,直至清洁。再用主机备用滑油泵的向滑油系统作供油试验,并检查其转换的灵活性。15.3试验记录测量并记录电机的起动/运行/工作电流.试验结束后应测量记录电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其值不应小于1兆欧。16、主、辅机燃油系统试验16.1试验条件a、系统的布置和安装合格;b、安全阀校验合格;c、燃油舱高、低位报警作效用试验。16.2试验内容及程序16.2.1关闭主机各缸高压油泵进、回油阀,连通进、回油总管,用燃油供应单元(型号FOU-6040)向燃油系统投油,时间不少于30分钟,放出污物,试验时检查泵及电动机的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发热、泄漏、敲击等现象。试验结束后清洁滤器。16.2.2恢复系统管路,向主机燃油系统供油,压力为0.5 MPa1MPa,历时15分钟,检查管路各接头和法兰连接处有无泄漏。16.2.3在舱室外的燃油泵应急关闭装置进行效用试验,燃油柜上的速关阀,应在舱室外进行应急关闭效用试验。16.3试验记录测量并记录电机的起动/运行/工作电流,试验结束后应测量记录电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17、柴油分油机、重油分油机及滑油分油机试验17.1试验条件a、系统的布置和安装合格;b、各报警系统校验合格。17.2试验内容及程序17.2.1对柴油、重油及滑油离心分离机分别进行分离效用试验,时间不少于2小时。分离机运转时,应检查是否有异常的振动、发热等现象。17.2.2 对滑油分油机加热系统作效用试验。17.3试验记录测量并记录电机的起动/运行/工作电流,试验结束后应测量记录电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其值不应小于1兆欧。18、空气压缩机(型号WP-60, WP-135)及压缩空气系统试验18.1试验条件a、空气压缩机及压缩空气系统的布置和安装合格;b、空压机、空气瓶和压缩空气管路上的安全阀及减压阀校验合格。 (3 MPa -1 MPa)、(1 MPa0.7MPa)、(1 MPa0.4MPa)18.2试验内容及程序18.2.1打开放泄阀,启动空压机,让空压机空负荷运行15分钟,检查空压机运转时是否有敲击和异常发热现象。18.2.2关闭放泄阀,对系统进行充气试验1小时,检查系统的密性。18.2.3用一台空压机向一只2000升主空气瓶作充气试验,由大气压力充至额定工作压力3MPa,所用充气时间应不大于50分钟。18.2.4对空压机进行效用自动控制效用试验,并调整自动控制空压机启停的压力值。(启动:1.8、2.2MPa、停止:3MPa)18.2.5用压缩空气吹洗管对海水箱格栅的吹洗效用试验。18.2.6检查空压机的保护系统,包括冷却水压力低,滑油温度高,电机过载,滑油压力低.18.3试验记录a. 试验时测量记录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和工作电流、气密试验时间和系统压力降;待压缩空气冷却后(在额定工作压力下),记录表压,2小时压力不应有显著下降。b. 测量记录电动机及其控制设备的热态绝缘电阻值。其值不应小于1兆欧。19、燃油锅炉(LSZ8-0.7)及蒸汽系统试验19.1 试验条件a、锅炉及其管路系统的布置和安装合格;b、锅炉及其管路系统密性/水压试验合格;c、锅炉安全阀校验合格。19.2 试验内容及程序19.2.1 锅炉阀件、附件的效用试验19.2.1.1 检查各水位表所示水线的一致性,并作水位表冲刷的效用试验。19.2.1.2 检查蒸汽压力表的准确性,必要时以标准压力表进行对比校验。19.2.1.3 上、下排污阀及系统进行排污操作试验。19.2.1.4 锅炉本体上的各阀件,作启闭操作效用试验。19.2.1.5 燃油管的速闭阀及燃油泵的舱室外应急关闭装置进行效用试验。19.2.2 安全阀试验(0.73MPa)19.2.2.1 锅炉安全阀进行起跳试验(可在内场试验台上做)。19.2.2.2 对安全阀的手操纵开启传动装置作操纵效用试验,检查操纵灵活性。19.2.2.3 安全阀调试完毕后,将锅炉所有蒸汽阀关闭,并在炉膛内充分燃烧的情况下,测定燃油锅炉(水管锅炉)在安全阀开启后7min内汽压升高值和废气锅炉(烟管锅炉)在安全阀开启后15min内汽压升高值。19.2.3 锅炉自动控制设备的效用试验 锅炉燃烧自动控制试验,包括喷油器点火前炉膛及烟道的定时扫气、点火、点火失败和故障熄火时喷油器的进油阀自动关闭,以及燃油喷油压力下降、风机故障或断电时燃油自动切断等自动控制动作,各种控制动作应进行效用试验2次,并记录预扫气及故障熄火自动切断燃油的时间。燃油切断后,检查喷油器是否有漏油现象。19.2.4 蒸汽压力自动控制燃烧的效用试验19.2.4.1 使锅炉蒸汽压力在规定范围内波动,检查燃油燃烧的情况,此时燃油喷油量及空气量的自动调节,应使燃烧稳定。19.2.4.2 使蒸汽压力超出规定值,试验自动切断燃油和按规定程序自动切断空气的动作2次;使汽压低于规定值,试验锅炉自动点火燃烧的动作2次。检查压力自动控制动作是否准确可靠。19.2.5 给水水位自动控制效用试验19.2.5.1 使锅炉水位低于设计规定的低限水位,作燃油自动切断试验2次。检查自动切断燃油的动作及报警装置的工作应准确可靠。19.2.5.2 使锅炉水位低于及高于正常水位一设计规定值,作给水泵自动起动及自动停止工作的动作试验2次。检查给水泵的自动控制动作及报警装置的工作是否准确可靠。19.2.5.3 使锅炉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检查给水泵自动工作情况。检查给水泵能否按水位的变动灵活反应。19.6 锅炉燃油加热器温度自动控制试验19.2.6.1 使燃油加热器所加热的燃油温底低至设计规定的下限值,试验燃油装置自动切断燃油动作的可靠性。当加热温度超限时试验报警的功能。19.2.6.2 燃油加热自动控制油温的效用试验,检查燃油加热温度的情况,油温度应处在设计规定的调节范围内。19.2.7 锅炉各自动控制的报警装置效用试验各报警装置进行模拟触发报警器试验,检查声光报警效能,并配合各自动控制的效用试验,检查报警器的正常工作。19.3蒸汽系统试验 供汽试验应在管路密性试验检查合格后,分单元持续供汽,检查管系接头及各盘管的工作情况,检测蒸汽管路安全阀的开启和关闭压力,调整开启压力为0.392MPa。 向各货油舱输送蒸汽,对加热管作效用试验。19.4 试验记录20、空气管、测量管效用试验20.1检查空气管的安装完整性,自油舱引出的空气管,应检查金属防火网是否安装齐全。20.2各测量管以测深尺插入时,应上下自如,无阻碍现象。20.3低于舱壁甲板的测量管,其管口的自闭旋塞动作应灵活。20.4测量管管口的铜质封盖应配置齐全,管口应标有清楚的标志。21、主推进系统试验21.1试验条件a、主机(型号YMD-MAN BW 6S35MC)、推力轴及轴系和螺旋桨等的安装验收合格;b、为主机运转服务的辅助装置、泵及管系已经系泊试验合格;c、试验用的柴油、滑油和冷却水符合主机使用说明书的要求;d、测试仪表或设备检定合格。e、主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及各系统的报警装置调试合格。21.2试验内容及程序21.2.1对主机进行电动转车效用实验并检查与启动装置的联锁可靠性。21.2.2对主机进行吹车试验:打开各缸指示阀,用压缩空气对主机进行吹车效用试验。21.2.3主机起动试验:a、在环境温度不低于5,空气瓶内空气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时,柴油机能顺利起动,起动时间不超过8秒。环境温度低于5时可采用预热措施。b、空气瓶内的空气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时,中途不进行补充充气,并从冷机状态下开始,对主机进行正、倒车交替连续进行起动试验,直至空气压力不能起动主机为止,测定柴油机的起动次数和最低起动压力。c、主机滑油和冷却水系统的声光报警装置模拟试验,检查其报警动作是否正确可靠。21.2.4主机负荷试验(拟用航行试验替代系泊试验)21.2.4.1试验条件;a.船舶在空载情况下,船舶吃水应满足水线超过螺旋桨桨毂的三分之二以上.b.在主机负荷试验前,应增加缆绳的数量保证船舶和码头的安全.c.应考虑码头本身的抗拉强度.序号扭转比值%转速(rpm)试验时间(min)备注14.8正车5120最低稳定转速2倒车502021.2.4.2试验时应检查主机在各个工况下的运转情况,各部件是否出现异常响声、发热和振动现象。试验中记录主机及系统各参数。21.2.4.3检查推力轴、轴系的工作情况,操纵是否灵活可靠,并检查推力轴、轴系的冷却及润滑系统是否正常。注:由于工厂码头系泊能力不足,建议将主机系泊负荷试验改航行磨合试验。21.2.5主机遥控系统试验21.2.5.1试验目的:检验主机遥控装置工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测定系泊状态下的技术指标,为航行试验作准备。21.2.5.2试验条件:a. 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各种传感器的设定值检验合格。b. 检查与本试验 有关的油、水泵、空压机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c. 遥控和监测系统的供气、供电必须正常。21.2.5.3试验内容:在主机停车的情况下进行该项试验,控制位置按机旁驾驶室机旁的顺序进行转换,校验转换过程中各控制位置的正确性。21.2.5.4应急停车试验:分别按下各控制站的应急停车机构应动作,并发出相应的报警和显示。21.2.5.5主机遥控慢转试验a、遥控在驾驶室进行;b、在各控制站控制主机按正车慢速停车倒车慢速停车的顺序操作2个来回,检查控制功能是否正常。21.2.5.5检查各电气设备工作状态的准确性,测量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明德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二季度骨科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健品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辽宁省本溪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陪诊师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环保保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高级运动营养师实操技能解析与模拟题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 桃花源记app课件
- 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制度
- 单轨吊轨道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 供应商黑名单管理制度
- 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农机安全知识课件
- 2025年河南郑州航空港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钢结构车棚建设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中国极地海洋装备的发展探索与技术需求
- GB 9706.283-2022医用电气设备第2-83部分:家用光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 2025市政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工程计价定额
- UML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2版)谭火彬全套教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