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尊老敬老的礼俗.doc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重阳节尊老敬老的礼俗 尊老敬老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潮汕俗语“尊老有老当”,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尊敬老人,自己今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老人。尊敬老人、赡养父母,形成了一种社会道德规范,与作为伦理观念的孝俗,融化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液中。老人组老人组是流行于潮汕城乡,为老年人的组织和活动场所。解放前,城乡的老人,文化低的多聚集于乡里闲间社馆,文化高的多聚集于书斋,进行娱乐、休息,安度晚年。解放后,间馆、书斋自行消灭,于是老人们就自发组织老人组,遍及各乡各里。老人组一般有固定的房舍,一般开辟于乡村的祠堂里。经费有自筹或由村委员拨给。里面有乐器、书报和茶具,供老人们随心所用。老人组除作为老人们休闲娱乐场所外,还帮助村里管理市场、调解民事纠纷、倡导和协助修桥筑路造公厕、造林绿化、保护文物等公益事业及主持宗族祭祖宗亲联谊等工作。有些还办理老人保险,规定成员每人每年交纳一定费用,亡故时会给其家属一笔规定的款项,以供贫苦之家办理丧事之用。老人节广东省于1990年决定每年重阳节为老人节(一个专敬老人、研究老人问题的节日),各地城乡开始有一些集体的敬老活动。每一到老人节,潮汕各地工会及有关单位都会组织老人参加如爬山、旅游的文化活动。有些地方还单独确定老人节。例如潮阳两英镇鹤联村自 1986年始,定每年农历四月七日为老人节。届时海外乡亲纷纷回家扫墓,向村里老年人赠送礼品,与老年人叙旧。村政也在此日召集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到村文化室,向他们赠送礼品,表扬老年人的功德,并与海外乡亲联欢,开展文娱活动。平时,老人们也常到文化室中开展文娱活动。父母会父母会,又称人寿会,是一种民间慈善组织,流行于潮汕各地。解放前城乡各地闲馆多设有此组织,参加者不分姓氏、贵贱,只要是居住在本地者都可参加。解放后,闲馆消失,父母会多改设于农会小组、农业合作社、生产队、居民办事处等。父母会的规章制度各地有所不同,一般对参加者有以下几条规定:每年要交纳人寿费;会员有人去世,组织提供棺木一具;除新婚未满月者外,余18岁以上的男子有义务参加抬棺、挖圹等丧葬事宜;无依无靠的参加者去世,组织推选一人为其办买水、报地头等属孝子做的礼俗。食伙头食伙头,是潮汕子女赡养父母的一种家庭伦理形式。父母养育儿女成家立业后,儿子轮流供养父母的伙食,叫 “食伙头”或“轮伙头”。轮值日期长短,由兄弟们自行商定,征得父母同意。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兄弟各自请父母团聚。此俗在农村较为普遍,城镇较为少见。现今有工资收入或其他生活来源的父母,多独立生活,或与儿女中的一方共同生活,其他儿女各视自身经济状况出些钱帮助赡养父母,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倡行,多子现象已较难见到,食伙头之俗也就逐渐转变或消失。除上述活动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可见到处处都有充满尊老风尚的言行举止。如每当春节,为人子女者,总会送给父母压岁钱,说些“新正如意”、“健康长寿”之类的祝福话;有些人每到星期天请父母轮流食“团圆饭”;有些人组织“全家乐”外出旅游、度假,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趣;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尽自己的能力趁节日慰问老人们;民俗中,喜宴要请老人坐首席,吃菜要敬老人吃第一口等。敬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一个具体内容,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一个具体举措,具有长久凝聚力的民俗文化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