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又地处烟台市区拓展东翼的重要节点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doc_第1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又地处烟台市区拓展东翼的重要节点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doc_第2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又地处烟台市区拓展东翼的重要节点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doc_第3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又地处烟台市区拓展东翼的重要节点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doc_第4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又地处烟台市区拓展东翼的重要节点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烟台易贸科技大厦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烟台易商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04月09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烟台易贸科技大厦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烟台易商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晔联系人陶溆莱通讯地址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经七路11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64003建设地点烟台市高新区科技大道以北,海越路以西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K7210 房地产开发经营占地面积(平方米)10809.71绿化面积(平方米)1040.82总投资(万元)942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9.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1%评价经费(万元)预投产日期2016年9月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及由来由烟台易商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烟台易贸科技大厦建设项目”位于烟台市高新区科技大道以北,海越路以西。建设期为2年,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本项目土地手续已齐全,详见附件。烟台易商投资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文的要求,向烟台高新区建设环保局申办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经审查决定,由环境影响评价持证单位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司随即委托青岛洁瑞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工程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烟台易贸科技大厦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规模本项目总用地面积10809.71m2,总建筑面积29249.1m2。(二)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由主体工程及辅助配套公用工程(包括给排水设施、消防设施、供配电设施、供气设施、绿化等)组成。本项目组成见表1。表1 项目组成表项目名称序号内容主体工程1总建筑面积29249.1m2辅助工程1绿化面积1040.82m2公用工程1给排水管网:水源来自烟台高新区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用水量21.538m3/d;生活污水排入市区污水管网,排放量13.2m3/d。2供电管网、变电站:由烟台高新区供电公司供给3供热:烟台高新区集中供热环保工程1垃圾贮存设施2绿化工程(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2。表2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建设规模1规划总用地面积M210809.711.1可建设用地面积M26655.961.2城市绿化用地面积M21040.821.3城市道路用地面积M23112.932项目总建筑面积M229249.12.1地上建筑面积M220275.32.2地下建筑面积M28973.83容积率3.054总建筑密度%24.75绿化率%236停车位个2216.1地上停车位个716.2地下停车位个150二项目总投资万元9423.0其中土地费用万元2887.0前期工程费用万元122.0基础设施费用万元453.0建安工程费万元4853.0其他费用万元508.0预备费用万元415.0管理费用万元185.0财务费用万元0三建设期年2四单位平均造价元/平方米3222.0(四)公用及辅助设施1、给排水项目用水包括生活用水量、配套设施用水量、未预见水量以及绿化用水量等。(1)给水办公按300人300天计算;未预见水量取生活用水量的10%计;绿化用水指标按平均2L/m2.d,按6个月180天计算,用水量见表3。表3 用水量计算表序号用水项目使用情况用水标准日用水量(t)年用水量(t)1办公生活用水300人0.05t/人d1545002公建-按生活用水10%计算 育处 1.54503绿化1040.82m22.96L/m2.d3.08554.44未预见水量-按1-3项用水10%计算6.4550.44合计21.5386054.84项目给水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区域生活给水和消防给水管网分设;区域生活给水管布置成枝状管网,直接供单体建筑三层及其以下层的生活用水、地下消防蓄水池的补水、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汽车冲洗用水等。加压水泵和生活水箱放置于地下一层。2、排水及去向本工程排水拟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室内地面0.000m以上采用重力流排除,地面0.000m以下散水由排水槽汇集至集水坑后,用污水潜水泵提升排除。其中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易处理后与废水合流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空调冷凝水单独排至室外雨水井。大楼屋面雨水为内排水系统。屋面设置雨水斗,通过立管排入室外雨水检查井;阳台排水和空调凝结水经地漏汇集后,通过专用立管排入室外雨水检查井;室外地面雨水由雨水口汇流后,排至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由管道系统连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量按生活与配套设施用水量的80%计算,为13.2t/d,3960t/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处理。3、项目供电、供热、供气、通讯等均由城市基础管网提供。(五)工程地理位置本项目选址在烟台市高新区科技大道以北,海越路以西,项目周围无重要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地、生态敏感点等。(六)工程总投资和环保投资该工程总投资9423万元,其中环保拟投资9.7万元,占总投资的0.1%,主要用于绿化及生态建设、固体废物收集清运等。该工程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情况见表4。表4 工程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项目环保建设规模投资额(万元)废水治理化粪池6绿化绿化面积1040.82m23.7合 计9.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良好,故不涉及原有环境污染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烟台市地处胶东半岛中部,地处东经119度34分121度57分,北纬36度16分38度23分,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最大横距214公里,最大纵距130公里,全市海岸线曲长909.12公里,沿海岛屿63个。烟台市是中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境内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巳开通三十多条通往主要城市的国内航线,并开通了香港、澳门、汉城、新加坡、大阪等国际航线和地区航线;烟台港是中国十大贸易港口之一,可同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烟台的铁路和公路十分发达和方便,公路建设综合水平列全国第一。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西安、济南、青岛等地,正在建设的德烟铁路和烟台到大连的铁路轮渡,以及黑龙江的同江至海南三亚的高速公路,将使烟台为贯通中国东部沿海大动脉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目前烟台已基本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1994年就跨入了全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行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地处山东半岛,位于烟台市东部区域,北临黄海,南靠山体,西与芝罘区接壤,东至鱼鸟河与高新区连接,总用地面积约48.8平方公里。最大横距9.36公里,最大纵距9.60公里,全区海岸线曲长10.51公里。距烟台市中心、莱山机场、烟台港均在20分钟车程之内,毗邻日韩,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地缘优势;又地处烟台市区“拓展东翼”的重要节点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气候特征高新区区域内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一年四季分明,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有温度适中、空气湿润等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2.5,极端最高气温38.4,出现在1992年7月25日。极端最低气温-13.1,出现在1970年1月4日。月平均气温以8月份最高,一月份最低。受季风型气候影响,区降水有三个特点:一是降水量少。多年平均降水量仅有691.5毫米;二是降水量在年际间分布极不均匀。建国以来,降水量最多年份达1194.7毫米,而最少年份只有412毫米;三是降水量在一年中分布不均。据统计全市降水量的70%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的几次暴雨中。因此,全市形成了年际间旱涝交替,一年中春旱夏涝晚秋又旱的自然特点。多年平均水面蒸发深1084毫米,陆面蒸发深507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为75,多年平均无霜期在230天左右,历年最大冻土深度46厘米。年平均气温12.4;最热月平均气温25.2;极端最高气温38.4(1992年7月25日);极端最低气温-13.1(1970年1月4日);年主导风向偏南风(SSWSWWSW),出现频率占28%;其次为NNW-N风,频率为21%;冬季主导风向WSW,风向频率为14%;平均风速为4.8m/s;静风频率为15%;夏季主导风向SSW,风向频率为11%;平均风速为3.6m/s;最大风速25米/秒,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米/秒;平均降雨量637753.8mm(多集中于7、8两个月);地震烈度7度。3、地形地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地处山东半岛,位于烟台市东部区域,北临黄海,南靠山体,西与芝罘区接壤,东至鱼鸟河与高新区连接,总用地面积约48.8平方公里。最大横距9.36公里,最大纵距9.60公里,全区海岸线曲长10.51公里。4、河流水系高新区属胶东半岛、半岛流域。高新区规划范围内共有大小河流(包括小溪)11条,平均河网密度为1.45km/km2。均为山溪性季风雨型河道,各河道流程短,汛期洪水暴涨暴落,枯水期则多半干涸。河流有:辛安河、通海河、通海河东支、马山河、庙山河、自格庄河、辛安河东支、鱼鸟河西支、南寨河、东泊子东河、东泊子西河。其中有辛安河、通海河、通海河东支、马山河、南寨河、东泊子东河、东泊子西河七条河流从南向北直接径流入海。有庙山河、自格庄河、辛安河东支三条河汇入辛安河。鱼鸟河西支一条河汇入鱼鸟河。5、潮汐根据资料分析,烟台市沿海属于我国中等强度潮汐海区,多年平均潮差1.66 m。本海区潮汐日不等现象比较明显,受地形影响,各港水域的潮汐性质有所不同。6、自然保护区沿海防护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本项目不在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之内。7、风景名胜区高新区内无风景名胜区。8、饮用水源保护区高新区范围内有2.725公里辛安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内有清泉四水厂,有1个取水点。9、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9.1地层结构:本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基土自上而下分为如下7层。1层杂填土(Qml):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组成,含少量生活垃圾。场区普遍分布,厚度:O.405.50m,平均1.57m;层顶标高:39.3864.39m,平均50.08m;层顶底埋深:0.00。2层亚粘土(Q4al+pl):黄褐色,湿-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稍光滑,无摇震反应。场区普遍分布:厚度:O.30570m,平均285m;层顶标高:37.6863.99m,平均48.51m;层顶埋深:O40550m,平均1.57m。2-1层砾砂Q4al+p1):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分选一般,磨圆呈亚圆形次棱角状。场区东部分布,厚度:1.205.50m,平均3.35m,层顶标高:32.9236.38m,平均34.65m;层顶埋深:3.006.80m,平均4.90m。3层全风化云母片岩(Ptfs):褐色,湿饱和,极软岩,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主要成分为云母,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场区西部分布,厚度:1.OO1.90m,平均1.36m;层顶标高:40.7563.59m,平均53.78m;层顶埋深:O.708.00m,平均4.00m。4层强风化云母片岩:(Ptrg)褐色,湿饱和,极软岩,鳞片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主要成分为云母,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场区西部分布,厚度:1.002.00m,平均1.25m;层顶标高:39.45-62.39m,平均53.42m;层顶埋深:2.00-9.OOm,平均4.75m。3-1层全风化花岗岩(Ar-Ptijp):黄褐色,湿-饱和,极软岩,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辩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场区东部分布,厚度:1.40-2.00m,平均1.70m;层顶标高:43.6744.08m,平均43.88m;层项埋深:2.004.10m,平均3.05m。4-1层强风化花岗岩(Ar-Ptijp):黄褐色,湿-饱和,软岩,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场区东部分布,该层未穿透。9.2地下水:勘察期间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发现稳定地下水位。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潜水,由于地下水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对道路施工及使用的影响。10、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0.1地层承载力:根据土工试验、标贯测试统计结果,本场区地基土容许承载力评价见表5。表5 地层承载力层号岩土名称容许承载力【o】(kpa)1亚粒土2201-1粒砂2002全风化云母片岩2003强风化云母片岩4003-1全风化花岗岩3003-2强风化花岗岩60010.2场地土地震效应:场地内无液化土层10.3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厚度变化较大,经适当处理后方可施工。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烟台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历经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烟台高新区)始建(时称烟台市科技园)位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1992年,更名为烟台高新区并被正式批准为省级高新区。 第二阶段:1994年,烟台高新区和莱山区实行“两区合一”体制;1998年,相继成立了APEC工业园,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2006年,烟台高新区核心区、福山高新区、 APEC莱山产业园、 APEC芝罘科技园、卧龙科技园等“一区四园”合并,统称为烟台高新区,面积14.8平方公里。第三阶段:2008年12底,烟台市委、市政府确定对原高新区进行调整,从莱山区东部和高新区西部的沿海区域划出48.8平方公里,单独设立烟台高新区行政架构,建设新的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城区。2010年9月26日,经国务院国函2010103号文批准,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人口高新区下辖1个办事处,21个行政村,人口总数22236人,常住人口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告为4.43万人。其核心区紧依烟台市行政中心,北临海滨,南靠山体,西邻轸格庄大桥,东至鱼鸟河,总面积48.8平方公里。3、GDP(初步核算)烟台高新区2009年GDP80359万元,2012年GDP95484万元。4、区位条件、自然环境烟台高新区地处黄海之滨,地势平坦、交通便捷,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依渤海,与大连遥遥相对,陆路与青岛、威海两翼呼应,距火车站和港口15公里,距烟台空港6公里。烟台高新区地处暖温带大陆亚风气候,风光秀丽、气候宜人,规划绿地面积35%以上,年平均气温12度,空气质量常年为国家一级标准,已通过国家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5、基础设施、项目承载力烟台高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高新区范围内已形成了完善的路网布局,设有独立的供水系统,电力供应充足,污水处理设施完善,拥有先进的邮电通讯网络,同全国和世界各地的通讯十分快捷方便,各种管线结合规划道路布置并实行地下埋设,实现了水、污水、电、路、通信、蒸汽、燃气通畅和场地平整等“七通一平”,具备了良好的项目承载条件。6、产业框架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一定基础,主要产业框架基本形成。目前,高新区范围内共有项目154个,已建成投产98个,在建22个。初步形成了包括以博源科技为代表的新材料包装业,以绿叶制药、康诺盛世医药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以北方星空、多维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航天513所为代表的航天产业,以振华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业,以及以富润实业、中拓造纸机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等诸多产业集聚的新兴高新产业集群。7、居民区及学校高新区下设21个村(小山后、新添堡、辛安、曲家洼、望杆墩、北沙子、南沙子、郭家屯、南寨、北寨、东泊子、西泊子、草埠、东谭家泊、辉石埠、刘家埠、马山、王家沙子、西谭家泊、岳家庄、日头泊),区内有小学3所、初级中学1所、职业中专1所,三校科技园、中国农业大学、烟台职业学院、山东商务学院、山东城市服务技术学院及航天513所为于该区,科教院所密集,智力资源丰富,区周边还坐落有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等众多科研院校,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持。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功能区划情况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的2类标准,地下水执行GB/T14848-1993的类标准。二、环境质量概况根据烟台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2012年烟台高新区环境质量状况如下:1、环境空气:2012年市区内SO2年均值为0.041mg/Nm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日均值超标率为0,各测点年均值范围为0.032-0.054 mg/Nm3,均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2012年市区内NO2年均值为0.039mg/Nm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市区日均值超标率为0,各测点年均值范围为0.029-0.054 mg/Nm3,均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2012年市区内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82mg/Nm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均值超标率为7.40%,最大超标倍数为0.99,各测点年均值范围为0.068-0.114mg/m3,均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2、地下水:2012年市区共监测12眼井,其中6眼井符合类标准,达到类标准百分率为50%。参与评价的15个监测项目中,超标污染物为氨氮、硝酸盐氮、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超标率在4.2-29.2%之间。3、环境噪声:2012年噪声监测值(Leq)昼间平均55.4分贝、夜间45.3分贝,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烟台市高新区科技大道以北,海越路以西。评价区内无重点文物和珍稀动、植物等重点保护目标,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2、噪声环境:建设场地周边的声环境。保护级别:环境空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7-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生活废水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等级规定2、施工期建筑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标准限值3、营运期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类标准要求4、汽车尾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标准;餐饮油烟废气排放执行山东省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要求;总量控制指标拟建工程拟采用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措施,预测项目区污水产生量为3960t/a,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 等级规定,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cr约为1.386t/a、NH3-N为0.119t/a。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排入黄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纳入辛安河污水处理厂总量控制中。项目无需申请总量控制。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污染影响时段主要为施工期和运营期。工程施工期间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等建设将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少量污水和废气等污染物;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噪声、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机动车尾气等。防渗坑填埋城市污水管网 工程回填声环境大气环境粪便隔油池简易沉淀池工地生活污水噪声少量建筑垃圾建筑废水扬尘、废气回用主体工程基础工程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装饰工程本工程回填建筑弃土工程营运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情况框图工程营运生活及办公垃圾水泵噪声生活污水机动车尾气机动车及人群噪声绿化、浇洒道路、消防用水垃圾袋装化粪池管理 治理雨水管网城市垃圾清运系统消音降噪市政管网声学环境大气环境垃圾处理场市政管网辛安河污水处理厂 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情况框图一、施工期污染工序1、基础工程施工包括土方(挖方、填方)、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基础工程挖土方量会大于回填方量,在施工阶段会有弃土产生;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运行时将产生噪声,同时产生扬尘。2、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施工将产生混凝土振捣棒、卷扬机等施工机械的运行噪声,在挖土、堆场和运输过程中的扬尘等环境问题。3、装饰工程施工在对构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如表面粉刷、油漆等),钻机、电锤、切割机等产生噪声,油漆和喷涂产生废气,废弃物料及污水。从上述污染工序说明可知,施工期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建筑扬尘、施工弃土、施工噪声、施工民工生活污水和混凝土搅拌废水、施工生活垃圾。这些污染几乎发生于整个施工过程,但不同污染因子在不同施工阶段污染强度不同。二、运营期污染工序项目投入使用后,主要污染工序包括食堂油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水泵等设备产生的噪声,进出车辆启动产生的噪声,汽车尾气等。1、生活污水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为3960t/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烟台市辛安河污水处理厂处理。2、废气本项目建成投入后,废气主要为进出车辆产生的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为CO、NOX、HC;食堂油烟。废气产生种类和防治措施见表6。表6 各类废气产生及处置措施一览表序号种类产生工序产生量处理措施排放情况1汽车尾气地面停车场量小环境影响小2食堂油烟烹饪量小油烟净化器处理环境影响小3、固体废物本项目营运期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及办公垃圾,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4、噪声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主要为:(1)公共设施如水泵等设备使用时产生的设备噪声。(2)进出车辆噪声。项目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扬尘产尘点:30mg/m3厂界浓度小于1.0 mg/m3装饰工程涂料及油漆废气/动力机械燃油烟气/水污染物施工人员工地生活污水(1750m3/a)COD、SS400mg/L,0.70t/a300mg/L,0.53t/a350mg/L,0.61t/a250mg/L,0.44t/a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5000 m3/a)SS800mg/L ,4t/a循环使用不排放固体废物主体施工装修工程建筑垃圾、装修垃圾494t/a(按每100m2建筑面积产生2吨计)不排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7.5t/a不排放噪声施工期间各种动力机械运转厂界噪声为 6585dB(A),经过衰减后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表1标准限值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无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机动车尾气NOx CO HC/地下车库NOx、SO2、 THC、CO/烹饪油烟/水污染物生活污水(3960t/a)CODcrNH3-N400mg/L,1.584t/a35mg/L,0.139t/a350mg/L,1.386t/a30mg/L,0.119t/a固体废物生活生活垃圾45t/a0噪声本项目运营期噪音主要来自生活噪声、交通噪声、设备噪声等,对空调、水泵、风机等重点产噪设备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选用功能好、噪音低的设备;合理安排设备安放位置,尽可能利用距离进行声级衰减;尽量使设备安装位置远离周围住户。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在严格而有效地控制下才不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噪声污染,不会使目前区域声学环境质量状况发生明显变化。其他无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无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建设期施工活动包括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围绕这些活动可能产生以下环境影响:1、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载重汽车、搅拌机、振捣器等。虽然施工噪声仅在施工期的土建施工阶段产生,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但由于噪声较强,且日夜连续工作,将会对周围声学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所以必须重视对施工期噪声的控制。距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声级见表7。 表7 距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声级序号设备名称噪声级dB(A)10m20m30m50m100m200m1打桩机807470.56660542挖掘机655955.55145393搅拌机605450.54640344载重汽车706460.55650445塔吊655955.5514539由表7可以看出,施工噪声特别是打桩机工作时的设备噪声将会使项目所在地昼、夜声级不同程度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将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建议施工方采取以下措施以避免或减缓此不利影响:(1)采用较先进、噪声较低的施工设备;(2)将噪声级大的工作尽量安排在白天,夜间进行噪声较小的施工;(3)禁止夜间运行的设备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若必须夜间施工,须先向环保部门申报并征得许可;(4)将有固定工作地点的施工机械采取适当的封闭和隔声措施。由于该矿区离周围村庄等噪声敏感点较远,施工过程产生的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2、扬尘对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为:施工设备及施工车辆排放的废气,施工及运输、装卸时产生的粉尘;据调查,施工作业场地近地面粉尘浓度可达1.530mg/Nm3。建议:施工现场对外围有影响的方向设置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对挖掘作业面进行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小扬尘;及时清运挖出的土方及建筑垃圾,防止长期堆放、表面干燥引起的扬尘;各种建筑材料统一堆存,水泥、石灰等设专门仓库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动时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施工现场中水泥拆包设置在棚内;保持运输车辆车况良好,谨防运输车辆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防止沿途抛洒,减少运输扬尘产生量;在较大风速时应停止施工,并对堆存的砂粉等材料采取遮盖措施。3、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废弃物,同时在施工建设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瓦、木料等。工程完成后,会残留少部分废弃的建筑材料,若处置不当,遇暴雨降水等会被冲刷流失到水环境中造成水污染,故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规范运输,不能随地洒落物料,不能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运多余或废弃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垃圾。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两部分,预计本项目建筑垃圾产生量为494吨左右,这部分建筑垃圾全部用于场地回填;生活垃圾人均0.5kg/d,施工人员以100人计,施工期以350天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7.5t,这部分生活垃圾将由施工单位统一清运处理。4、施工废水对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包括搅拌废水和民工生活污水。(1)混凝土搅拌废水:混凝土搅拌废水5000m3/a,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排放。(2)生活废水:生活废水按用水的90%计算,为1750m3/a(施工人员以100人计,施工期以350天计)则生活废水产生量为1750t。民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集中收集后用于附近农田灌溉,水量较小,对区域水环境影响不大。5、水土流失及弃土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场内弃土因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为减少水土流失量,挖出土方应及时回填和用于绿化,尽量避免长时间、不加围栏的露天堆放。项目有一定量的弃土需外运,运输车辆出场时用苫布覆盖后运至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场,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6、建筑室内装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在对构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如表面粉刷、油漆、喷涂、裱糊、镶贴装饰等),钻机、电锤、切割机等产生噪声,油漆和喷涂产生废气,废弃物料及污水,尤其是挥发性废气(如苯系物、甲苯)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1)甲醛:用作室内装饰的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均含有甲醛。含有甲醛成分并有可能向外界散发的其他各类装饰材料,比如贴墙布,贴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和涂料等。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剌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性,抑制一切细胞机能,由于甲醛在体内生成甲醇而对视丘及视网膜有较强的损害作用。甲醛对人眼的刺激阈可低至0.612mg/m3,嗅觉阈0.030-0.6 mg/m3。(2)苯:苯在各种建筑装修材料的有机溶剂中大量存在,比如各种油漆的添加剂和稀释剂,一些防水材料的添加剂中,在日常生活中,苯也用作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粘合剂、空气消毒剂和杀虫剂的溶剂。因此,在新装修的居室内空气中,可以测定出高含量的苯,每立方米空气中可达10002000mg,甚至更高,造成室内空气的苯污染。苯于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致癌物。苯的健康效应表现在血液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三个方面。(3)甲苯和二甲苯:甲苯、二甲苯因常被用作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及人造板家具的溶剂和粘合剂,从而造成室内环境污染,新装修的房间中能测出高含量的甲苯和二甲苯。对于甲苯,在同时考虑物种差异和个体差异的情况下,IPCS于1997年推荐0.87 mg/m3作为保障大众健康的指导值,而WHO于1987年提出的指导值为0.1mg/m3,前苏联提出以0.2 mg/m3作为居室的健康安全标准。二甲苯的中毒表现与甲苯相似。对血液引起的变化,认为是与混杂少量苯有关。有关调查表明,处于无工业污染源的居民区空气中二甲苯含量为0.030.05 mg/m3。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室内装修带来的气体污染不仅种类多,而且这些气体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装修过程中应严格把好材料关,选择污染少的优质材料,装修时加强室内通风,尽可能减少装修带来的气体污染。在施工装修期,涂料及装修材料的选取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室内装修材料10项有害物质限量规定进行,严格控制室内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及放射性元素氡,使各项污染指标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2001年制定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及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限值要求,不会对室内环境造成污染。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960t/a,根据类比,CODcr浓度为400mg/L、NH3-N为35mg/L,见表8。表8 生活污水水质一览表内容CODNH3-N处理前40035处理后3503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等级规定50045该项目投入使用后,废水主要来自办公人员及区内配套公建的日常生活性废水。生活性废水包括冲厕排水、盥洗水排水等。由于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简单,没有特殊的毒性因子,因此各部分产生的生活污水,由各建筑物内的排水管网统一收集,排至室外化粪池进行处理。处理后,所排生活污水的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等级规定,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因此,项目外排废水对当地的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该项目建成后,废气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食堂油烟。(1)机动车尾气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物主要有SO2、NO2、烟尘及烃类(THC)。A、停车场废气排放量统计项目共设地下停车位150个,基本为小型汽车车位。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CO、NO2和HC(碳氢化合物)。CO是汽油燃烧的产物;NO2是汽油燃烧时空气中的氮与氧化合而成的产物;HC(碳氢化合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汽车在空档和减速行驶时排气量最小,燃料燃烧不充分,因此汽车尾气中HC(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在汽车减速时最高,CO浓度在空挡时最高,NO2浓度则在高速行驶时为最高。汽车在进、出停车场时一般是低速行驶,此外在地下车库内调头和减速行驶,因此地下车库的碳氢化合物排放量较大。该项目设地下停车位150个,按每天车流量更新4次计,则泊车流量为每日600辆(按300天/年计算)。车型按100%汽油车考虑,耗油量平均按12L/100km计,每辆车在停车场内的平均行驶距离为200m,根据环境统计手册资料,燃汽油机动车每耗油1L产生的污染物量为:二氧化硫0.295g/L,氮氧化物21.1g/L,烃类33.3g/L、CO169g/L。根据污染物排放因子进行定值,确定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结果见表9。表9 停车场废气污染物排放统计污染物名称NO2SO2CO烃类(THC)排放量(t/a)0.090.00130.7290.143注:排放源强按3h/d计 B、地面汽车行驶尾气本项目建成后,必然引起人流车流的增加,使得车辆尾气排放量增加,项目建有地上车场共71停车位。地上停车由于起动时间短而且产气量少,并且周围露天空旷,产生废气很容易扩散,外排废气不会对外环境大气造成明显影响。机动车辆行驶排放尾气:汽车尾气中主要含NOx、CO及THC。停车场汽车尾气由于排入开放性的空间,浓度积累小,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很小,外排废气不会对外环境大气造成明显影响。C、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在地下停车场中,由于汽车行驶、起动和制动过程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CO、烃类、黑烟等有害物质,必须对停车场采取强制通风换气措施。本报告推荐地下停车场采用诱导通风系统。(2)厨房废气油烟废气须按照相关规定,经油烟净化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标准排放。综上,由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本项目建成投产后,污染物增量很小,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仍将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7-1996)二级标准(日均值)要求。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本项目营运期排放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办公人员300人,按300天/年计,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算,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5t/a,由环卫部门收集运走。因此,本项目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及卫生状况不会产生直接影响。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4.1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成营运后主要噪声为进出车辆噪声、水泵噪声、通风设备噪声等。4.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4.2.1水泵、风机等设备运行噪声本项目设置配套的风机房、水泵房等动力设备,噪声源强约8590dB。考虑到区域整体的协调性和降噪要求,风机房、水泵房均设置在地下一层内。地下层隔声效果好,其隔声量能达到40dB以上。因此,项目使用期风机房、水泵房噪声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对于地下水泵房、风机房等由于设置在地下室内,对周围声环境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其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固体传声,对建筑内部声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设备安装时采取隔声隔振措施,根据设备的自重及振动特性采用合适的钢筋混凝土台座或隔振垫、减振器和隔振动钓钩;管道穿过墙壁、楼板等结构物时,管道振动会沿建筑物传播,也会产生噪声辐射,因此建议采取弹性支撑,即在管道穿过墙壁、地板处用弹性垫或橡胶套管隔离,水泵的进出口可用橡胶软接管连接,或用曲扰橡胶接头;房间内铺设5060的吸声材料,隔声门加橡皮条处理,开机时关闭门窗。另外,在设计中必需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噪声标准和隔声标准,在施工中要严格进行管理;风机的出风口、进风口,送、回风管等空气动力噪声高的部位,根据其位置和对环境的影响情况,安装相应的消声器;机械排风用中、高压风机除进出风口加装消声器之外,风机本身应增设隔声罩。故本项目在采取以上隔声隔振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2.2地面停车位的汽车噪声对商服公寓的影响本项目设立地面停车位,由于车位比较分散,汽车在地面启动和行驶时间较短,因此地面停车位的汽车噪声对商服公寓环境影响不大。综上所述,采取上述噪声治理措施后,预计该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声环境能满足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5、外界环境对本项目影响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烟台市高新区科技大道以北,海越路以西。项目所在地位于商业居住区,没有大型企业,通过现场调查,外环境对其影响不大。6、高层建筑影响分析本项目采用高层建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市政基础设施,以较少的土地解决相对较多的人员办公问题,而且可以利用空闲出的土地增建道路、绿地等,进而美化城市环境,但与此同时,高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