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doc_第1页
慈溪市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doc_第2页
慈溪市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doc_第3页
慈溪市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doc_第4页
慈溪市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慈溪市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慈溪市人民政府二一四年七月目 录1总论11.1规划背景11.2规划依据11.3规划的期限和范围22创模基础分析32.1基本概况32.1.1自然地理现状32.1.2自然资源现状42.1.3社会经济现状52.1.4环境质量状况52.2“十二五”前期环境保护工作回顾72.2.1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82.2.2环境治理工作扎实开展92.2.3环境基础设施日渐完善102.2.4农村环境整治扎实推进102.2.5环境安全保障不断完善112.2.6生态建设工作不断深入122.2.7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开展122.3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132.3.1有利条件132.3.2制约因素143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163.1指导思想163.2基本原则163.3建设目标164创模可行性分析194.1基本条件分析204.1.1已达标指标204.1.2未达标指标214.2考核指标差距分析224.2.1已达标指标224.2.2未达标指标254.3可行性分析结论265主要任务275.1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减少资源消耗及排放275.1.1推进节能降耗工作275.1.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75.1.3开展水污染物减排工作285.1.4开展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295.2加强污染综合整治,改善城乡整体环境295.2.1开展行业环境污染整治295.2.2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305.2.3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305.3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提升大气环境质量315.3.1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315.3.2加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315.3.3开展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315.3.4深化餐饮业油烟废气综合整治325.4加快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升水环境质量325.4.1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325.4.2加大内河污染综合整治力度335.4.3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整治行动335.4.4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防治345.4.5大力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345.5健全风险防范体系,保障环境安全345.5.1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345.5.2加强放辐射源的安全监管355.5.3建立危化品风险防控体系355.6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打造宁静人居环境355.6.1加强交通噪声综合防治355.6.2加强社会噪声的管理365.7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365.7.1推进生活垃圾的高效处置365.7.2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365.7.3加大危险物污染防治力度375.7.4加强建筑垃圾和渣土处理利用375.8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打造生态优美城市375.8.1推进河道水生态修复375.8.2加速森林绿地系统建设385.8.3开展废弃矿山生态治理385.8.4开展生态系列创建活动385.9加强环保管理制度,提升环境保护能力建设395.9.1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管理395.9.2创新环境管理制度395.9.3加强环境监测能力395.9.4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406重点工程及效益分析416.1重点工程416.1投资估算416.2投资渠道416.3效益分析426.3.1经济效益436.3.2社会效益446.3.3环境效益457保障措施477.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477.2明确目标责任,建立协调机制477.3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477.4提倡全民动员,营造创建氛围48附录 慈溪市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重点建设项目49附录1 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49附录2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50附录3固废、土壤、噪声和辐射污染防治重点项目52附录4生态保护重点项目53附录5环境能力建设和宣传教育重点项目541 总论1.1 规划背景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扎实推进全省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进一步规范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管理工作,2011年8月浙江省环保厅向全省各地区发出了关于印发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规定和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的通知,旨在通过“创模”活动,建立一批“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环境生态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生活质量文明化”的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此推动浙江省环境保护进程。为深入贯彻浙江省“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生态慈溪建设步伐,着力推动慈溪“品质之城、幸福家园”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慈溪市提出力争于2014年底创建成为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根据浙江省环保厅有关创建省环保模范城市的文件精神和规定要求,编制慈溪市创建省环保模范城市规划。1.2 规划依据(1)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2)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的通知(环控1997349号);(3)关于调整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实施细则的通知(环办2002132号);(4)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办200357号);(5)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6)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7)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与管理工作规定;(8)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9)宁波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10)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慈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12)慈溪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13)慈溪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14)慈溪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1-2013);(15)慈溪市水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16)慈溪市“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17)慈溪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18)慈溪市其它相关规划、总结、报告等。1.3 规划的期限和范围规划期限:2014年规划基准年:2013年规划范围:慈溪市域402 创模基础分析2.1 基本概况2.1.1 自然地理现状慈溪市为宁波市下辖的县级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42之间,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海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慈溪地势南高北低,呈丘陵、平原、滩涂三级台阶状朝杭州湾展开。南部丘陵属翠屏山丘陵区,系四明山余脉,东西走向,绵延40余公里,约占全境面积的十分之二。东主要山峰有大蓬山、五磊山、大霖山、老鸦山、东栲栳山,最高峰老鸦山塌脑岗海拔446米。土壤为典型的组合型平原土壤,类型单一,成土年代晚近,分布规则,土层深厚,肥力稳长,生产利用率高。慈溪内陆水域计61.75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有较长河道73条,长770公里,河床坡降平缓,平均水深1.21.4米。南北向河道大都北流入海,主要有淞浦、古窑浦、淹浦、水云浦、浒山江、四灶浦、三十弓江、周家路江等;东西向河道主要有快船江、公路横河、潮塘横江、东横河、大古塘河、四塘河、六塘江、七塘江等。慈溪海面居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水层浅薄,海水咸度低于外海,含沙量高且变幅大。海岸地貌形态变化和泥沙搬运的主动力为潮汐和潮流。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慈溪海域年平均潮差:海黄山2.53米。慈溪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时数203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47。年平均气温16.0,7月最高,平均28.2,1月最低,平均3.8。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8.5,最低9.3。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272.8毫米,平均年径流总量5.122亿立方米,降水高峰月为9月,平均占年降水量14。冬季盛行西北至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9.6天。夏秋间多热带风暴。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另有气温异常等。2.1.2 自然资源现状慈溪雨量充足,但因人口众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拦蓄能力弱,年人均水占有量仅578立方米,为浙江全省人均占有量的24,系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大小河渠总长5400公里,正常水位蓄水量3776万立方米。现有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库13座,即凤浦湖、灵湖、窑湖、长溪水库、外杜湖、里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邵岙湖以及3座海涂水库,现有总库容7653万立方米。另有小型水库5座、山塘154处,合计库容185.5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贫乏,可开采淡水资源仅782万立方米年。慈溪地质条件简单,南部丘陵区被大片中生代火山岩所覆盖;北部平原区为第四系海相沉积。由于受成矿条件所限,矿产资源贫乏,虽有铜、银、多金属、高岭土、石英岩、磷及浅层天然气等矿点或矿化点,但均无开采价值。可供开发利用的仅有建筑用石料资源。慈溪市北部的滩涂为浙江省面积最大的河口湿地之一,是浙江大陆海岸冬季鸟类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列入中国湿地和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据调查,该湿地共有水鸟41种,分属7目10科,直接数量达4.9万只,是骨顶鸡、雁鸭类等多种水鸟的重要越冬地,也是多种旅鸟的重要迁徙站,在湿地资源保护、国际候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要意义。慈溪市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类型较为齐全。“山、湖、海、滩”及生物、气候、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现代景观、饮食物产等一应俱全。风景旅游资源主要反映了“山水生态、国宝窑址、历史名镇、徐福文化、名山古刹”五大风景旅游主题。2.1.3 社会经济现状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31.09亿元,增长9.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64.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2.05亿元,分别增长12.7%和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2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702元,分别增长9.4%和11.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9%,城乡调查失业率为2.2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1%。慈溪市辖5个街道、13个镇,即:浒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龙山镇、掌起镇、观海卫镇、附海镇、桥头镇、匡堰镇、逍林镇、新浦镇、胜山镇、横河镇、崇寿镇、长河镇、周巷镇。共有58个社区、27个居委会、297个村委会。2013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422646户,户籍人口10436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4232人,全市流动人口登记在册人数为99.31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702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82:1,低于全国3.03:1的水平。2.1.4 环境质量状况(1)大气环境质量2013年慈溪市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为0.02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值浓度为0.039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浓度为0.088毫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GB3095-2012)。以API计,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8%。(2)地表水环境质量慈溪市共有地表水监测点位16个,其中1个省控点位:浒山东,7个宁波市控点位:郑家浦、淞浦、周巷镇、石堰、(西部)三塘江、浒山潮塘江、浒山东(与省控点位浒山东同一点位),9个慈溪市控点位:镇龙浦、淡水泓、竺山江、高背浦、徐家浦、中部八塘江、水云浦、横河、匡堰,交界断面为石堰。2013年慈溪河网水体水质总体较差,水质优良率和水体功能区达标率均较低,水质以劣类为主。16个点位中中部八塘江、匡堰、周巷、三塘江水质较差,浒山潮塘江、浒山东水质较好。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与2012年相比较,62.5%以上监测点位的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的年均浓度均有不同程序下降。表 21 2013年慈溪市河网监测点位水质及功能达标状况统计表河区点位功能区类别水质类别主要污染物及超标倍数功能达标情况东河区郑家浦劣氨氮(1.65)、生化需氧量(0.50)、总磷(0.46)不达标淞浦劣氨氮(1.26)、生化需氧量(0.95)、总磷(0.82)不达标镇龙浦劣氨氮(1.56)、生化需氧量(0.85)、总磷(0.77)不达标淡水泓高锰酸盐指数(0.43)、生化需氧量(0.30)、氨氮(0.24)不达标竺山江总磷(1.00)、氨氮(0.49)、生化需氧量(0.28)不达标高背浦劣氨氮(1.82)、总磷(1.32)、生化需氧量(0.55)不达标徐家浦劣氨氮(1.78)、总磷(0.82)、生化需氧量(0.35)不达标中河区浒山东总磷(0.42)达标浒山潮塘江达标中部八塘江劣氨氮(2.95)、总磷(1.63)、生化需氧量(0.78)不达标石堰劣氨氮(1.60)、石油类(0.20)、高锰酸盐指数(0.04)不达标水云浦劣氨氮(2.52)、总磷(1.24)、生化需氧量(0.70)不达标横河劣氨氮(2.51)、总磷(1.38)、生化需氧量(0.52)不达标匡堰劣氨氮(3.46)、总磷(1.66)、石油类(0.60)不达标西河区周巷镇劣总磷(4.02)、氨氮(3.81)、生化需氧量(0.70)不达标三塘江劣总磷(3.87)、氨氮(2.95)、生化需氧量(1.40)不达标注:“( )”内为超标倍数。(3)饮用水2013年慈溪市湖泊水库水质总体良好,10个湖库水质均符合类饮用水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2013年10个湖库综合营养等级均为中营养。表 22 2013年慈溪市湖库水质及水质达标状况统计表湖库名称功能区类别水质类别水质达标情况邵岙湖达标梅湖达标上林湖达标外杜湖达标里杜湖达标灵湖达标窖湖达标凤浦湖达标长溪水库达标白洋湖达标(4)噪声2013年慈溪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连续声级平均值为54.8dB,主要声源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2013年慈溪市道路交通噪声点位共20个,全年噪声平均值为68.5dB,达到交通干线噪声标准。2.2 “十二五”前期环境保护工作回顾“十二五”以来,全市环保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围绕建设宁波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和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以污染减排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着重开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企业的整治,成效显著。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显著减少,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突出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明显增强,环境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环保“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良好,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环境质量状况与群众要求的矛盾仍然存在。2.2.1 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慈溪市“十二五”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为: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13.4%、13.4%、16%、17%。2011年、2012年慈溪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已累计削减9.76%、4.43%、7.06%、2.84%,圆满完成了宁波市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编制了慈溪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慈溪市“十二五”集污纳管与污水治理规划和集污纳管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十二五”减排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了集污纳管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年度减排实施方案。各项减排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市域集污管网全面铺设和延伸,截止2013年底,全市已铺设市政污水管线约950公里,完成6953家企事业单位排水纳管,完成9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关闭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668家,加强和完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粪便综合利用率、污水治理率均达到95%以上。开展了禁燃煤区的建设工作,慈溪中心城区和宗汉街道、坎墩街道、横河镇、匡堰镇部分区域划定为禁燃煤区,三年内淘汰禁燃煤区内的所有燃煤锅炉,完成了“无燃煤区”建设。完成了慈溪中科众茂垃圾焚烧发电厂脱硝工程建设。2.2.2 环境治理工作扎实开展不断开展重污染行业污染整治。完成了电镀行业、车辆零配件行业、橡胶再生行业的整治,建成了周巷镇腌制废水集中处理站,开展了新一轮的废塑料再生利用行业整治,和化工、造纸、印染、金属表面酸洗、化纤、再生金属熔炼等行业整治,大大改善了周边的环境。大力推进农村河网河道治理。由市级领导任“河长”,流经镇(街道)主要领导为“河段长”,对市级34条主要河道实施“河长制”管理,制订了慈溪市河长制实施方案,形成了“一河一长、条块结合、分片包干”的管理责任体系。市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开展现场调研和督查。实施“河长制”扩面提升工程,由镇(街道)班子成员、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截止2013年底,已实施河长制河道达1875条。不断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制定了慈溪市2013年建设工程扬尘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集中整治建设工程扬尘污染。完成了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改善了加油过程中油气挥发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编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编制完成慈溪市加快黄标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实施黄标车限行。完成机动车排气检测站的建设工作,经省环保厅的现场验收,取得省环保厅开展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工作的正式委托,并开始正式检测,顺利完成48000辆车辆检测的目标要求,同步率达到100%。通过大规模发放和常态化发放相结合的方式,共计发放环保标志16.5万余张,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率达到82%。2.2.3 环境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继续加快推进截污纳管工作,市域集污管网全面铺设和延伸。慈溪市教场山污水处理厂目前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日,污水收集范围为中心城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84%。处理能力5万吨/日的东部污水处理厂和10万吨/日的北部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3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同时加快推进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纳管工作,重点加大对菜场、学校、宾馆、饭店、集中居住区的接管力度。同时落实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着手建立覆盖全市的专业维护管理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市域污水管网专项排查整治,不断提升截污纳管工程建设质量和污水治理运营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管网建设以及天然气管网铺设工作。完成了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实现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了中心城区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工作。2.2.4 农村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加快推进了非纳管和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制定了慈溪市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规划和慈溪市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形成了“从工程实施到运行维护管理”完整的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进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建设和设施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十二五”前三年共实施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22个,并对已建成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测性监督检查,加强非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提高了整治标准和要求。根据“保洁范围再扩大、保洁水平再提高、保洁措施再深化”的要求,组织开展了以清除卫生死角、杜绝垃圾焚烧为重点的环境整治专项行动。2.2.5 环境安全保障不断完善推进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围绕重金属行业整治重点,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第一,完成了铅酸蓄电池专项整治,制定了开展铅酸蓄电池专项行动方案,目前4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均已停产,并拆除了生产设备。第二,深入开展电镀行业整治。编制了慈溪市电镀企业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市16家电镀企业,关停1家,搬迁入园1家,原地整治提升14家,且全部通过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同时,继续加大查处取缔非法小电镀力度,与供电、公安以及各地政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危险废物和辐射监管。严格执行危险废物产生、交换和转移联单管理制度,完成了78家企业危废“双达标”创建和规范管理工作,危险废物按规定全部集中定点处置。加大辐射日常监管力度。根据“放心放射源”和“放心熔炼企业”创建长效管理的工作要求,除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外,还组织开展了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综合检查专项行动,每年多次对金属熔炼企业、医用射线装置单位、5家类射线装置工业探伤单位、11家放射源利用单位开展检查和监测。同时要求全市所有金属熔炼企业配备辐射检测仪器,对原料和产品进行检测,规范管理台账。强化电磁辐射环境监管。加强移动通信、高压输变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竣工验收,严格环境监管。建立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危险化学品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日常监管,严禁装载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道路上行驶。2.2.6 生态建设工作不断深入积极组织开展生态系列创建活动。2012年,慈溪市省级生态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生态办现场验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市。积极开展生态镇(街道)创建工作,目前已有浙江省生态镇(街道)16个,其中全国环境优美镇(街道)7个,宁波市级生态村223个,占所有行政村的比例为81.4%。积极组织开展省级绿色单位和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单位创建工作,已有省级绿色学校22家,省级绿色社区8家,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单位220家。不断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组织实施饮用水源生态补偿机制,指导各有关镇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责任人员,切实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同时,制定了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检查和考核,确保有效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工作。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结合全国湖库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对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制定了全市饮用水源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市级各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定期开展督查,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引水环通工程和骨干河网拓疏工程的建设。按计划完成郑徐水库、漾山路江综合整治、中心城区引水环通、灵峰浦拓疏等工程的年度任务以及城区水生态修复工程。2.2.7 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站等媒体的作用,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知识,公布环境质量状况,宣扬环保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为载体,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市委宣传部、环保局等单位多次联合举办环保法规知识竞赛。将环保法律知识列入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的必修内容,组织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环境监察中队参加宁波市组织的环保法制培训班等。此外,积极鼓励群众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组建环保自治组织,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城管局、市志愿者协会于2013年联合开展了“十街百岗”全城接力清洁行动,为群众参与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公众参与环保热情进一步高涨,群众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2.3 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2.3.1 有利条件从宏观层面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慈溪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污染减排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先进的发展思路为创模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从基础条件看,慈溪市是连接沪甬两地的黄金节点,作为宁波北接上海的跨海大桥门户区,交通和区位的优势为慈溪吸引各类优势资源、承接新一轮国内外资本和产业转移提供了重大机遇,也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慈溪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31.09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64.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2.05亿元;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心城区、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一中心、四片区”的市域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市域城市化水平达66%。慈溪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从工作基础看,“十二五”以来,慈溪市政府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在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工业污染控制、城市环境整治及农村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已创建成为省级生态市。为慈溪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3.2 制约因素(1)污染物减排形势严峻“十二五”时期,污染物减排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从单一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向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转变,从工业、生活污染削减向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全面污染削减转变,总量控制指标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虽然前两年慈溪市圆满完成了宁波市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但污染物减排工作压力依然存在。一方面,由于“十二五”减排增量测算方式的转变,慈溪市人口基数从16万人增加到99万人,造成水污染物每年的增量比较大,随着全社会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氮氧化物也会出现较大增量。而另一方面,随着“十一五”期间一大批重点减排工程的实施,慈溪市污染物总量减排空间逐渐缩小,且现有的重点减排工程的推进也存在较大问题,如慈溪热电厂不能按期关闭,东部、北部污水处理厂的水量不增反减,水质不符合减排要求等。因此“十二五”期间,全市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重点突破。(2)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难度较大“十二五”时期,慈溪市仍然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着较大挑战。首先,水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地表水方面,全市河网水质仍然以劣类为多,占到16个河网站位数的75%;在饮用水源方面,窖湖、长溪水库、凤浦湖、灵湖、上林湖等一些湖库仍然存在藻类隐患。其次,大气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受机动车尾气、扬尘等污染影响,PM2.5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氮氧化物的影响日趋增加,大气复合污染和区域性污染特征日趋明显。虽然近年来通过各种措施和努力,大气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特别是采用新的大气质量标准后,环境空气优良率大幅下降,很难达到上级政府的考核要求。再次,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将日益突出。(3)部分生态建设工程推进难度较大受宏观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生态建设工程镇级配套资金压力增大,同时有些工程如废弃矿山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实施难度大,使得部分生态建设工程难以按原定计划推进。3 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3.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解决城市突出环境问题为主线,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突出污染减排治理,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3.2 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原则“创模”实施方案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相衔接,抓住主要环境问题,进行重点突破。2、治理保护、统筹建设原则在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慈溪市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各项建设任务,提出各阶段目标,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使实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4、政府协调、社会参与原则发挥政府统一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全面调动全社会参与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3.3 建设目标资源能源消耗水平逐步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基础设施能基本满足污染治理的需要,环境保护能力不断提高,水体、大气、土壤、噪声等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力争到2014年底创建成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各项指标预期目标如下:节能减排完成目标。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完成上级部门给我市下达的削减任务。污染整治落到实处。重点行业污染整治达到规定进度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无垃圾、秸秆露天焚烧现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率达到15%;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全市实现消灭“垃圾河”现象,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好转;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大于85%,且城区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区域噪声平均值60dB(A)。表 31 慈溪市创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序号分类指标名称考核要求慈溪市2013年现状2014年目标值1经济社会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逐年下降2011-2013年逐年下降逐年下降2单位GDP用水量(吨/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逐年下降2011-2013年逐年下降逐年下降3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逐年下降2011-2013年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强度逐年下降逐年下降4环境质量全年API指数95%95%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100%100%11危险废物处置率100%100%100%12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机动车排气环保定期检测与安全检测同步进行,且检测率75%89.5%(包括直接发放环保标志的车辆)90%13环境管理环境问题整治建立突出环境问题排查化解机制,已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整治达到规定进度要求全面开展废塑料整治“清零”攻坚战,通过了宁波市验收;全面开展金属表面酸洗、铜熔炼等六大行业整治,完成造纸、化工、印染行业整治任务,完成金属表面酸洗、化纤和铜熔炼行业年度整治任务。完成14城乡环境卫生工作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要求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考核验收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我市1993年已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考核验收,并通过了历次的复评考核。完成4 创模可行性分析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由3项基本条件和14个考核指标组成,其中经济社会指标3项,环境质量指标4项,环境建设指标5项,环境管理指标2项。对照各项指标考核要求,慈溪市目前3项基本条件中,只有交接断面考核指标未满足条件,其余2项指标已达标;14项考核指标中,已达标指标12项,部分未达标指标1项,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率指标,未达标指标1项,为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指标(详见表3-1)。表3-1慈溪市创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序号分类指标名称考核要求慈溪市2013年现状指标完成情况基本条件污染物总量控制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2011和2012年减排指标已完成已达标交接断面考核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考核为良好(含)以上考核结果为“合格”未达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近3年城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前1年未有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2011-2013年城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前1年未有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有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已达标15经济社会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逐年下降2011-2013年逐年下降已达标16单位GDP用水量(吨/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逐年下降2011-2013年逐年下降已达标17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逐年下降2011-2013年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已达标18环境质量全年API指数95%已达标2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100%已达标25危险废物处置率100%100%已达标26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机动车排气环保定期检测与安全检测同步进行,且检测率75%89.5%(包括直接发放环保标志的车辆)已达标27环境管理环境问题整治建立突出环境问题排查化解机制,已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整治达到规定进度要求全面开展废塑料整治“清零”攻坚战,通过了宁波市验收;全面开展金属表面酸洗、铜熔炼等六大行业整治,完成造纸、化工、印染行业整治任务,完成金属表面酸洗、化纤和铜熔炼行业年度整治任务。已达标28城乡环境卫生工作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要求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考核验收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我市1993年已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考核验收,并通过了历次的复评考核。已达标注:指标体系为2011年8月发布4.1 基本条件分析浙江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中基本条件共3项,慈溪市未达到要求的指标为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考核指标,其余2项均已满足条件。4.1.1 已达标指标已达标指标共2项,分别为污染物总量控制,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详细分析如下。污染物总量控制:按期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慈溪市近年来均能按期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根据总量减排指标分配到重点排污单位,并在媒体上公告,2011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5.51%、0.85%、3.07%、0.8%;2012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削减4.5%、3.61%、4.12%、2.05%,完成了宁波市下达给我市的年度减排任务,其中2011年只对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进行了考核。目前2013年国家、省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上级部门正在核定。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近3年城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前1年未有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2011年到2013年,慈溪市严格遵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国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浙江省环保厅统计显示慈溪市近3年城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前1年未有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4.1.2 未达标指标未达标指标为交接断面考核,详细分析如下。交接断面考核: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考核为良好(含)以上根据浙江省环保厅发布的通报,慈溪市2013年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为合格,未达到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考核为良好(含)以上。但近几年来最差水质指标都有所改善,2011年、2012年氨氮均改善1.5%,2013年CODMn改善2.5%,连续三年被上级部门授予每年50万元的经济奖励。4.2 考核指标差距分析浙江省环保模范城市创建考核指标共14项,目前慈溪市已有12项指标达到考核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模基础,但还有2项指标未达标,存在一定的差距。4.2.1 已达标指标已达标指标共12项,分别为: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污染指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处置率,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环境问题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工作。详细分析如下。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逐年下降慈溪市2011年、2012年、2013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8.0%、9.1%、7.4%。较好的完成了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高能耗生产设备及工艺的工作任务。 单位GDP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逐年下降慈溪市2011年、2012年、2013年单位GDP用水量分别为24.24吨/万元、24.14吨/万元、22.75吨/万元,逐年降低,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3-2 慈溪市近三年单位GDP用水量用水量指标单位2011年2012年2013年慈溪市单位GDP用水量吨/万元24.2424.1422.75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包括:工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COD):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或逐年下降2013年慈溪市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情况为: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强度1.04吨/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0.24千克/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烟尘排放强度0.95千克/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强度0.41千克/万元。表3-3 慈溪市近三年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标201120122013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强度(吨/万元)1.381.351.04万元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千克/万元)0.270.260.24万元工业增加值烟尘排放强度(千克/万元)1.301.060.95万元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千克/万元)0.770.560.41空气污染指数: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不低于全年天数的85%根据慈溪市环境监测部门统计数据,2011年2013年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分别为336、346、317天,分别为全年天数的92.1%、94.8%、86.8%,满足考核要求,基础较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近年来慈溪市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计划,集中整治饮用水源上游工业污染企业、农家乐,开展饮用水源上游集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水库水质生态修复,有效保护饮用水源水质。根据慈溪市环境监测部门的统计数据,2013年慈溪市区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满足考核要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A):60dB(A)根据慈溪市环境监测部门的统计数据,2013年慈溪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8dB(A),达到了考核要求,基础较好。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95%根据慈溪市环保局环境统计报表,2013年慈溪市城市地区范围内的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大于95%,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均按要求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达到了考核要求,基础较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目前慈溪市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网络,建设垃圾中转站、垃圾清运车等处置设施,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通过实施“上门收集、中转压缩、密闭运输、集中处置”的垃圾清运以及“人机清扫、巡回保洁、定期清洗、监察”的“四合一”清扫保洁机制,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全市各乡镇、街道均建成了垃圾中转设施,实现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根据慈溪市环境统计年报,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率均达到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