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一、积累运用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韩麦尔先生呢,踱( )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2)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 ),忘了我挨的戒尺。(3)想起这些,我多么o hu( )!(4)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xun no( ),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5)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 do( )的钟声也响了。2选词填空。(1)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 (温和柔和温柔)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2)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 (庄严严肃肃穆)的气氛。(3)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 (忠诚忠心忠实)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 (谢意敬意敬爱)。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_。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雪是像沙子一样 雪是像盐一样雪是纯白的东西 雪是冷冷的东西 雪是粗粗的东西。ABCD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4下面一段有关最后一课赏析的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是病句,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修改意见: 5依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引用两句诗词名句。例句: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6学习本课最后一课后,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我爱汉字,我爱汉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汉字,是文字也是图画。请参照例子,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句话。雨田外牧采竹森集例:旦,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开始了新的一天。(2)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记者11日从湖南师范大学获悉,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届时,将有来自81个国家96个海外预赛区的400多名师生来华参加决赛。比赛将考验选手们的汉语水平、中华文化知识、口语表达能力、才艺及学习能力,通过综合评分产生多个个人奖项和团体奖项,优胜者将获得由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提供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奖励。同时,比赛期间选手们还将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一、课内精读7阅读“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至结尾,完成下面的题目。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选段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2)“我”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请谈谈你的看法。(3)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应怎样理解“放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三、拓展阅读8最后一课周惠斌1941年,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许多地方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12月8日上午,暨南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老校长怀着异常沉痛的心情,主持着紧急而简短的校务会议。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据来自报社的最新消息说,今天早上日本兵占领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日本兵正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开进租界。”老校长低沉的语调抑不住心头的愤懑,“课照常进行,但是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校长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们个个神色黯然。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更是紧蹙浓眉,他的眼里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芒,忧愤,悲切,伤痛,仇恨复杂而难以言喻。上课的铃声敲响了,郑振铎像往常一样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进教室,只是步履显得十分沉重。教室里依旧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他们仍然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摊开笔记本,鸦雀无声地准备聆听郑先生的讲课。郑振铎神情肃穆地环视着教室,鼻翼不由地抽噎了一下,但还是忍住了眼泪。“今天的事,你们大概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决定,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停课。”郑振铎心里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他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个超人,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凝聚在一堂课中,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学生。这一堂课,他讲的格外亲切,学生们也心无旁骛,不停地做着笔记,即使平时最不认真的学生,这时也开始用功起来。10点30分,不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隆隆的车鸣声从远处清晰地传来,车轮沉重地滚动着,仿佛碾压在暨南大学所有师生的心头,令人沉闷得喘不过气。不一会儿,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卡车慢慢地逼近了校门。从学校顶楼的窗口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萧瑟的北风中,“太阳旗”鼓满着嚣张的气焰,盛气凌人地招摇而至。郑振铎停止了讲课,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他挺直了身体,做了个立正的姿势,毅然合上讲义夹,严肃而又坚决地宣布“现在下课!”学生们随即站了起来,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伤感,没有悲哀,他们都已知道应该怎么办,应该走向哪里。许久,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同学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啜泣声。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从校长到工役,从教师到学生,所有的人用热血铸就的身躯,迈着“可杀而不可辱”的脚步,走出教室,集合在教学大楼前,炽热的心将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从此,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使命。郑振铎在暨大所上的“最后一课”也成了他教书生涯的“最后一课”。但郑振铎先生在这最后一课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精神,报国壮志,却深深地教育影响着许许多多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1)文章为什么要准确地记录“1941年”“12月8日上午”“10点30分”这些时间?(2)“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老校长此时怎样的心情?(3)第段中没有直接写日本兵,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入侵者的?(4)“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中的“坚决统一”指的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四、写作创新9本文最后一课多处运用环境描写,突出“最后一课”的不同寻常,使文章曲折有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请你也来写写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注意运用环境描写。【课文片段在线】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写法分析】这是对上课之前环境的描写,作者围绕一个“静”字,与往日喧闹的气氛截然不同,突出今天的不寻常,暗示又“出了事”,渲染出最后一课“庄严肃穆”的气氛。运用环境描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目的明确,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二是要具体生动,能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三是要抓住特征,写出符合事情发生时刻的景物。一、积累运用1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韩麦尔先生呢,踱(du)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2)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chn f),忘了我挨的戒尺。(3)想起这些,我多么o hu(懊悔)!(4)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xun no(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5)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q do(祈祷)的钟声也响了。【考点】13:注音;16:根据拼音写字词【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注意成语的固定搭配并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解答】答案:(1)du;(2)chn f;(3)懊悔;(4)喧闹;(5)祈祷。2选词填空。(1)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温和柔和温柔)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2)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庄严严肃肃穆)的气氛。(3)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忠诚忠心忠实)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谢意敬意敬爱)。【考点】23:词义辨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解答】(1)温和,指性情或态度、语言不严厉,柔和,温柔,柔软的意思,温柔,指温顺、体贴的意思。“温和”符合语境所述。(2)肃穆,严肃、恭敬的意思;庄严,庄重而严肃的意思;严肃,令人敬畏,符合语境所述;(3)忠诚,指尽心竭力,符合韩麦尔先生的身份;敬意,指恭敬的心意,符合语境;答案:(1)温和(2)严肃(3)忠诚;敬意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 。老师说:_,儿童就猜测:_。老师始终没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雪是像沙子一样 雪是像盐一样雪是纯白的东西 雪是冷冷的东西 雪是粗粗的东西。ABCD【考点】71:语言的简明 连贯 得体【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语句排序能力,要注意前后逻辑关联。【解答】根据“雪是淡黄色,味道又甜又粗的沙子”提示排序。在前,在前,在前。故选:A。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0分)4下面一段有关最后一课赏析的文字中,画线的句子是病句,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修改意见:成分残缺,应改为“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分析】本题考病句的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阅读画线句子,其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教材”。答案:成分残缺,应改为“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5依照下面例句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引用两句诗词名句。例句: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考点】77:仿写语句【分析】仿本题考查语句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解答】这里要求依照例句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引用两句诗词名句来写。例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先问何为爱国,然后引用一位诗人的诗句给出回答。只要能仿照这个特点来展开即可。例如:爱国是什么?爱国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答案示例:爱国是什么?爱国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是什么?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6学习本课最后一课后,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以“我爱汉字,我爱汉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汉字,是文字也是图画。请参照例子,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句话。雨田外牧采竹森集例:旦,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大地开始了新的一天。(2)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记者11日从湖南师范大学获悉,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届时,将有来自81个国家96个海外预赛区的400多名师生来华参加决赛。比赛将考验选手们的汉语水平、中华文化知识、口语表达能力、才艺及学习能力,通过综合评分产生多个个人奖项和团体奖项,优胜者将获得由孔子学院总部和国家汉办提供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奖励。同时,比赛期间选手们还将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考点】84:综合读写【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解读与仿写。作答时,需分析所给例子中的格式和拟写角度,然后从待选汉字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作答即可。示例就是将汉字拆分开,然后用两个组成部分来解读这个汉字的意思。(2)本题考查新闻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可对新闻导语部分进行压缩,写清对象及事件即可。本则新闻的对象是: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事件是: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将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即可。【解答】答案:(1)示例:采,果实累累的树上,一只小手正在辛勤地劳作,享受着丰收的喜悦。集,美丽的鸟儿成群结队地栖息在树上,一场隆重的聚会开始了。(2)示例:“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将于10月31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一、课内精读7阅读“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至结尾,完成下面的题目。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1)选段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2)“我”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请谈谈你的看法。(3)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应怎样理解“放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分析】本题语段出自课文最后一课结束部分,主要描写了最后一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他内心的痛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虽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伟大的举动,但他的爱国深情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旨。从下文韩麦尔先生的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可以知道“钟声”“号声”是宣告了最后一课的结束,所以韩麦尔先生会“脸色惨白”。响起的钟声出乎大家的意料,给人们心里带来巨大的震动。这钟声和号声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气氛,标志着最后一课的结束,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苦和激愤,是人物形象的点睛之笔,为中心思想的升华做了最后的铺垫和升华。 (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人物描写包括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侧面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句做出判断,并结合所处文段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从语段内容来看,“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语言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动作描写,“脸色惨白”神态描写,这些都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旨,文章写到这里小弗郎士已经由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得成熟懂事了,所以他觉得先生高大,是因为他懂了先生的爱国情,被先生的爱国之情深深感染了。(4)本题考查结尾方式的探究。小说结尾的方式有很多种,究竟哪种最好,要结合人物的心情,文章的主旨等去综合判断。这里换成语言不好,因为用动作说明他已说不出话,更能体现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极大痛苦的情。答案:(1)这钟声和号声交代了背景,渲染了气氛,标志着最后一课的结束,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苦和激愤,是人物形象的点睛之笔,为中心思想的升华做了最后的铺垫和升华。 (2)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他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3)因为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打动了小弗朗士,使小弗朗士感到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位法语老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4)不好,这样更能体现韩麦尔先生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极大痛苦的情。三、拓展阅读8最后一课周惠斌1941年,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市的许多地方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12月8日上午,暨南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老校长怀着异常沉痛的心情,主持着紧急而简短的校务会议。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据来自报社的最新消息说,今天早上日本兵占领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日本兵正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开进租界。”老校长低沉的语调抑不住心头的愤懑,“课照常进行,但是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所大学关闭。”校长室里一片沉寂,教师们个个神色黯然。文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更是紧蹙浓眉,他的眼里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芒,忧愤,悲切,伤痛,仇恨复杂而难以言喻。上课的铃声敲响了,郑振铎像往常一样捧着厚厚的讲义夹,走进教室,只是步履显得十分沉重。教室里依旧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他们仍然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摊开笔记本,鸦雀无声地准备聆听郑先生的讲课。郑振铎神情肃穆地环视着教室,鼻翼不由地抽噎了一下,但还是忍住了眼泪。“今天的事,你们大概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已经决定,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停课。”郑振铎心里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他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个超人,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凝聚在一堂课中,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学生。这一堂课,他讲的格外亲切,学生们也心无旁骛,不停地做着笔记,即使平时最不认真的学生,这时也开始用功起来。10点30分,不幸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隆隆的车鸣声从远处清晰地传来,车轮沉重地滚动着,仿佛碾压在暨南大学所有师生的心头,令人沉闷得喘不过气。不一会儿,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卡车慢慢地逼近了校门。从学校顶楼的窗口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萧瑟的北风中,“太阳旗”鼓满着嚣张的气焰,盛气凌人地招摇而至。郑振铎停止了讲课,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他挺直了身体,做了个立正的姿势,毅然合上讲义夹,严肃而又坚决地宣布“现在下课!”学生们随即站了起来,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伤感,没有悲哀,他们都已知道应该怎么办,应该走向哪里。许久,教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同学忍不住发出低低的啜泣声。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从校长到工役,从教师到学生,所有的人用热血铸就的身躯,迈着“可杀而不可辱”的脚步,走出教室,集合在教学大楼前,炽热的心将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从此,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使命。郑振铎在暨大所上的“最后一课”也成了他教书生涯的“最后一课”。但郑振铎先生在这最后一课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精神,报国壮志,却深深地教育影响着许许多多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1)文章为什么要准确地记录“1941年”“12月8日上午”“10点30分”这些时间?(2)“他噙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向到会的教师宣布”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表现了老校长此时怎样的心情?(3)第段中没有直接写日本兵,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表现入侵者的?(4)“暨南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这天那样坚决统一”中的“坚决统一”指的是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考点】9E:小说阅读综合【分析】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郑振铎先生在日军占领上海后,在暨南大学上完最后一节课的情景。郑振铎先生听到最后一课时的忧愤、悲切、伤痛、仇恨,在上最后一课时的亲切、认真、镇定、安详,他的崇高的爱国精神都给我们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解答】(1)本题考查时间词在文中的作用。阅读全文,可知此文写的是日军战领上海时郑振铎先生在暨南大学的最后一节课,准确地写出年、月、日,甚至精确到几点几分,目的是为了突出这一年这一天的这一刻相对于暨南大学的重要性,它应是每一个暨南大学人应铭记的耻辱,以此来激发大家的爱国心,为文末揭示文章的主旨服务。(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与作用分析。“噙着眼泪”“颤抖的声音”是对老校长的神态描写,“宣布”则是对他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老校长在宣布这一决定时内心的难受,因日军的入侵而愤怒。(3)本题考查内容的筛选与理解。根据文章第五段的描写,以及其中的“萧瑟的北风中,太阳旗鼓满着嚣张的气焰,盛气凌人地招摇而至”,可见作者主要是通过描写“太阳旗”来表现入侵者的,以“太阳旗”的嚣张的气焰,盛气凌人的气势,表现侵略者日本军的嚣张与蛮横。(4)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的理解。“坚决统一”本义指一定要做到大家一样。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老校长在宣布最后一课的决定时是痛苦愤慨的;郑振铎上最后一课是严肃、认真的,表示对最后一课的珍惜与重视;下课后学生们的沉重,特别是女生的哭声,可以说是“从校长到工役,从教师到学生,所有的人用热血铸就的身躯,迈着可杀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素食课件图片大全集
- 杭州14中高一数学试卷
- 湖南协作体联考数学试卷
- 健康管理发展历史
- 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中国风暖浴霸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镜子调研报告
- 中国手机浏览器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健康知识讲座内容课件
- 2025年电商零售行业投资策略分析报告:内需消费情绪曲线
- 创业公司文件管理制度
- 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解析版)
- 高速公路房建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
- 情绪价值话术课件
- 成本削减方案
- 2025山东兖矿集团招聘6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贫血的健康知识宣教课件
- 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251120
- 2025-2030新能源金融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农民工培训方案农民工技术培训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测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