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考务人员及流程培训,考官培训基本内容,一、考官、考务人员配备、要求 二、考场纪律 三、考试流程 四、考试内容及方式 五、考官执考时的基本要求 六、第一站考试 七、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考官培训基本内容,八、第二站考试(体检、中医操作、西医操作) 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 十、第三站考试(中医问诊答辩、中医答辩、双重诊断答辩、西医答辩、临床判读) 十一、第三站考试注意点 十二、对考点负责人、考点总考官的要求,一、考官、考务人员配备、要求,第一、二、三站考室均配有考官 第二、三站每考组配备一名主考官,一名以上考官 第二站每考组须有一名女考官、一名针灸师 每个考试基地设置一名总考官,负责考官培训及考试中对考官的指导、督查 考生接待处、候考室、第一考场须配备若干名考务人员 配备若干名引导员,二、考场纪律,考官、考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机密级保密规定 考站内考生、考官及接触考题、标准答案的人员,不能随身携带任何通讯工具 接触考题、标准答案的人员不能存留、摘录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官依法公正执考、执行回避制度。 按保密条例领取、封存、保管试题等。,三、考试流程,接待处 验证,候考室熟悉考生须知、考站分布、考试流程,寄存 物品,抽签 第一站考试,抽签 第二站考试,抽签 第三站考试,取物品 出考站,送至第二站,引导员,引导员,送至第三站,四、考试内容及方式,实践技能考试分三站进行 第一站:辨证论治笔试 第二站:基本操作操作配以要点说明 第三站:临床答辩口试 考试合格标准 考生必须完成1-3站考试 考试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注:表中标注“”的考试项目为该类别非测试内容,下同。,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第一站辨证论治分值表,第二站考试项目设置与有关内容,第三站考试项目设置与有关内容,五、考官执考时的基本要求,依法执考 评分公平公正 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打分 尽量体现考题的考查目的 自觉执行及互相督察安全保密条例,六、第一站考试,辨 证 论 治,试题内容、答题要点(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别): 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依据所提供的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完成主诉、现病史、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中医病证鉴别(限于中医执业医师)、完成中医诊断、治法、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中西医结合考生还要完成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西医诊断依据、西医鉴别诊断、西医疾病诊断及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第一站 辨证论治(在答题卡上书面完成),2011年中医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站 辨证论治 答题卡 - 试题号 总平均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答题卡格式,答题卡格式,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 第一站 辨证论治 答题卡 - 试题号 总平均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 阅卷专家 (签名) 评分,主 诉: 现病史: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中医病证鉴别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中医证型诊断 中医治法 方剂名称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中医执业医师答题卡,主 诉: 现病史: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 中医治法 方剂名称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中医执业助理类别答题卡,主 诉: 现病史: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病史) 体格检查(记录病例中提供的有关内容。未明确提供的,按“无异常”记录) 体温(T): 脉搏(P): 呼吸(R): 血压(BP): 一般情况:神色: 形态: 语声: 气息: 舌象: 脉象:,中西医结合医师答题卡,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 头部及其器官: 颈项: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 腹部(肝、脾): 二阴、脊柱四肢: 神经系统:,中西医结合医师答题卡,辅助检查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西医诊断依据 西医鉴别诊断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 西 医诊断 中医治法 方剂名称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中西医结合医师答题卡,杨某,女,35岁,已婚,工人。2010年7月10日初诊。 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咯痰加重,于今日来诊。现症:咳嗽频剧,气粗,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 查体:T:37.8,P:9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流行性感冒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样题一:(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主 诉:咳嗽伴恶风、鼻塞3天,加重1天.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咯痰加重。现症:咳嗽频剧,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 :T:37.8C ,P:9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 。,参考答案,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 形态:无异常 语声:无 异常 气息:呼吸气粗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 脉象:脉浮滑。 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头部及其器官: 无异常 颈项:无异常 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余无异常。 腹部(肝、脾):无异常 二阴、脊柱四肢: 无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胸部X线:肺纹理增粗。,参考答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以咳嗽为主症,诊断为咳嗽,因表证未解,诊断为外感咳嗽。据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辨证为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发作。 西医鉴别诊断:流感有流行病学史,急骤起病,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鉴别。 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痰多色黄。 2、双肺呼吸音粗。 3、辅助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4、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参考答案,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中医证型诊断:风热犯肺证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 剂:桑菊饮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桑叶15g 菊花10g 连翘10g 杏仁15g 浙贝母10g 栝蒌15g 桔梗10g 黄芩10g 陈皮15g 麦冬15g 甘草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参考答案,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注意保暖,多饮水。 对症治疗:止咳口服克咳敏每日三次,每次5毫克。祛痰口服必嗽平每日三次,每次16毫克。 抗菌治疗:可选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参考答案,主 诉:咳嗽伴恶风、鼻塞3天,加重1天. 主要症状(体征)加时间、或加伴随症状,或加症情变化 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出现咳嗽,伴有发热,恶风,鼻塞,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1天前咳嗽、咯痰加重。现症:咳嗽频剧,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 发病时间、诱因、主症特点、伴随症状、诊疗经过、症情变化情况 既往史、个人史、过敏史、婚育史、家族史:无异常,评分要点,体格检查 :T:37.8C ,P:90次/分,R:18次/分,BP:120/75mmHg 。 一般情况:神色:无异常 形态:无异常 语声:无异常 气息:呼吸气粗 舌象:舌质红,苔薄黄。 脉象:脉浮滑。 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 头部及其器官: 无异常 颈项:无异常,评分要点,胸部(胸廓、肺部、心脏、血管):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余无异常。 腹部(肝、脾):无异常 二阴、脊柱四肢: 无异常 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胸部X线:肺纹理增粗。 阳性体征、重要阴性体征、异常辅助检查结果,评分要点,西医鉴别诊断:流感有流行病学史,急骤起病,高热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毒分离和补体结合试验可以鉴别。 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 西医诊断依据 1、咳嗽,痰多色黄。 2、双肺散在粗的干性啰音。 3、辅助检查: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80%。 4、胸部X线片示:肺纹理增粗。 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评分要点,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以咳嗽为主症,诊断为咳嗽,因表证未解,诊断为外感咳嗽。据痰黄稠,咯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黄涕,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辨证为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发作。 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型的病因病机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犯肺证 错了,全额扣分,评分要点,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内容正确即可 方 剂:桑菊饮加减。 错了,全额扣分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桑叶15g 菊花10g 连翘10g 杏仁15g 浙贝母10g 栝蒌15g 桔梗10g 黄芩10g 陈皮15g 麦冬15g 甘草10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基本正确,无原则错误即可,评分要点,孙某某,女,62岁,退休。2010年9月7日就诊。 患者两天前因误食变质不洁食物,而致腹痛阵作,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黏稠如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遂来就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泄泻相鉴别 考试时间:60分钟。,样题二:(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有不洁饮食史,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泻下赤白脓血便属痢疾病。粪便黏稠如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痢。饮食不洁,酿成湿热,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损伤。病位在肠。病性属实属热。 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型的病因病机 中医病证鉴别: 本病需与泄泻鉴别,二者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多。但泄泻无里急后重,无脓血便可资鉴别。 鉴别的理由(共同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各自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参考答案,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痢疾 中医证候诊断:湿热痢 错了,全额扣分 中医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内容正确即可 方剂:芍药汤加减 错了,全额扣分,参考答案,药物组成、剂量及煎煮法: 黄芩12克 黄连9克 芍药15克 甘草9克 当归12克 木香10 克 槟榔15克 大黄9克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基本正确,无原则错误即可,参考答案,打分方法的规范:,5分 -4分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9分) 有不洁饮食史,(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多,泻下赤白脓血便属痢疾病。-1 粪便黏稠如冻,腥臭难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痢。饮食不洁,造成本病。-3(酿成湿热,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损伤。病位在肠。病性属实属热。) 病的概念、该证型的特征(主症、兼症、舌脉特征)、该证型的病因病机,七、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 开考15分钟内在核对身份证时,督促、指导考生正确填写基本信息(姓名、考号、考试类别、考题号等) 考试结束后,考务人员收回题卡,仔细核对答题卡各项目正确无误后,才让考生离座。 隐蔽答题卡考生的信息,正确封存答题卡、题卡(贴封条、骑缝签名、有关信息写在试卷袋上保存)。,七、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第一站考试注意点考官 要求密封考生信息后阅卷 要求考官对评分标准深刻理解。 要求统一评分尺度 要求按规范的方式打分 要求基地总考官随机抽各考官批的卷子,发现问题统一评分尺度 要求正确记录每一项得分。,八、第二站考试,基 本 操 作,第二站考试考试内容及方法,中医临床技术操作 1.针灸穴位体表定位:同性别考生互相操作 2.针灸、拔罐、推拿等临床技术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 3.中医望、闻、切诊技术的操作:叙述或现场实际操作 西医内科体格检查:同性别考生互相操作(师承类别不考) 西医基本操作(师承类别不考) 1.无菌操作:自身或对模拟人、模拟器具操作 2.基本心肺复苏术:对模拟人、模拟器具模拟操作 3.常用西医基本操作技能:对模拟人、模拟器具模拟操作,执考对象,中医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具有规定学历)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师承和确有专长)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具有规定学历)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师承和确有专长) 中西医结合类: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将考生按男女进行分组。同性别甲、乙考生同时进入考场,引导员将甲考生的评分表交给该站主考官。 考生甲随机抽取第二站考试题:中医(学历):体格检查和西医操作各1题中医操作2题;中医(师承):中医操作3题;中西医结合:体格检查2题中医操作1题西医操作1题。 考官将试题号填入考生评分表,并将相应报考类别栏对应的“”打上 “”,考试流程, 体格检查部分由甲考生对乙考生进行操作。西医基本操作根据考题要求,对模拟人、模拟器具或对乙考生进行模拟操作。考官根据考题要求进行现场提问。 甲考生操作完毕,甲、乙考生同时退场。考官根据考生操作情况按评分细则分别评分。计算平均分值,填入评分表,并记录扣分原因。,考试流程,考官执考操作考的基本观察点,操作手法的准确性 操作熟练度 操作顺序 技术要点 操作实效性 判断能力,请演示肺部的间接叩诊方法 答案与评分要点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放松肌肉,两臂垂放,呼吸均匀; 2)用右手中指指尖叩击平贴于肋间隙的板指上,板指应平贴于肋间隙并与肋骨平行,叩击力量要均匀,轻重应适宜,右手中指指尖以短而稍快的速度重复扣击板指的第2指节前端,每次叩击23次; 3)前臂应尽量固定不动,主要由腕关节的运动予以实现。应左右、上下、内外进行对比,并注意叩诊音和震动的变化。,体格检查样题,考官合理分工(计时、记录、提问) 让考生完整、不停顿地操作 注意观察考生体检的准备工作、顺序、手法、实际效果、判断能力 必要时需复核考生的体检结论 进行必要的提问 每个考官对每一名考生进行评分,以考官的平均分值(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为考生的最后得分。,执考、评分要点,请操作穿无菌手术衣 答案与评分要点 用双手提起衣领两角,充分抖开手术衣,注意勿将手术衣外面对向自己或触碰到其他物品或地面; 将两手插入衣袖内,两臂前伸,让他人协助穿上; 双臂交叉提起腰带向后递,仍由他人在身后协助将带系紧。,无菌操作样题,考官合理分工(计时、记录、提问) 帮助考生了解所需器材的摆放位置 让考生完整、不停顿地操作 注意观察考生的操作准备工作、顺序、手 法、实际效果 进行必要的提问,执考、评分要点,请演示脊椎骨折的急救搬运 答案与评分要点 用木板或门板搬运; 先使患者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在身旁。木板放在患者一侧,两至三人扶患者躯干,使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木板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 对颈椎损伤的患者,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牵引并随躯干一起滚动。,西医基本操作样题,考官合理分工(计时、记录、提问) 让考生完整、不停顿地操作 协助考生一起操作 注意观察考生的操作准备工作、顺序、手法、 实际效果 让考生说出操作要领,执考、评分要点,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 准备纱布球(针刺操作用)、垫脚 准备折叠好的手术衣、隔离衣 准备好计时工具 严禁考官带手机,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官 要求分工明确(计时、记录、提问) 要求正确计时 要求考生实际操作,避免以说代做(让考生完整、不停顿地操作完后,再说操作要点) 必要时应该复核体检结果,九、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务、考官),第二站考试注意点考官 给予必要的告知(如:你需要什么器材请提出来) 基地主考官实地检查,发现问题马上解决(统一评分尺度,指导督促规范考试) 要求简要记录扣分原因,要求保管好题卡 以认真、仔细的老师为宜,一个考组由中医内科医生、针灸推拿医生组成最佳。,针灸推拿考试内容,依据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9年版)的针灸推拿考核内容: 中医类: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中针灸推拿部分(20分) 即: 针灸取穴或针法、灸法、拔罐法操作(10分) 推拿技术操作(10分),中西医结合类:中医临床技术操作中针灸推拿 部分(10分) 即: 针灸取穴 或针法、灸法、拔罐法 或推拿等技术操作(10分),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生口述 + 现场操作演示 考核重点在技能操作,针灸考核内容,定取穴位 针法、灸法 拔罐法,操作,一 常用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腧穴数目,中医执业医师 (4个类别):各80个,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2个类别):各53个,二 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毫针刺法 灸法操作 其他针法操作(三棱针、皮肤针),拔罐的吸附方法 拔罐方法 起罐方法 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三 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答案依据、分值,答案依据: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针灸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 评分:依据每题给定的分值和评分标准,评分尺度的把握,1、腧穴定取(叙述并指出某些腧穴的定位): 评分标准分为五级: 正确- 描述正确,定位准确。 基本正确- 描述基本正确,定位准确。 (虽未完全按教材正确描述,但不存在原则错误) 部分正确- 定位准确,描述不正确。 描述正确,定位不准确。 错误- 描述不正确,定位不准确。,评分标准,在模特身上实际定位是否准确? 由考官把握,因此要求每考场有一名针灸专业的考官。 给分标准松紧如何把握? 以曲泽穴为例:,腧穴部分评分的难点、不易把握之处,考生一:描述: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 尺侧凹陷处。 定位:准确。 正确 考生二:描述:肘横纹只说 “横纹”;或肱二头肌腱只说 “肌腱”;或尺侧 说成“内侧” 等(未能完全按教材准确叙述,但不存在原则错误) 定位:准确。 基本正确 考生三:描述:肱二头肌腱说肱“三”头肌腱;或尺侧说成“桡、外”侧; 定位:准确 部分正确 7分 考生四: 描述:正确。 定位:不准确。 部分正确 3分 考生五:描述、定位完全不正确。 错误,(1)无特别要求: 问题形式:如:叙述并演示毫针平刺的操作。 答案要求:要求实际操作。考核的是常规刺法, 较简单。 演示不正确者,可追问什么是平刺?但绝不能引导。 问题形式: 又如:叙述并演示指切进针法的操作。 答案要求:要求实操。但后面 “适用于某某部位的进针”需要考官提问。,2、刺灸方法操作(一般有3种考查形式),(2)要求回答某穴的刺灸方法或某穴治疗某种疾病时的刺灸方法: 要求回答某穴的刺灸方法: 问题形式:“请叙述并演示某穴的操作” 答案要求:回答教材中关于本穴的全部操作 包括毫针、灸法、刺血等特殊操作、刺灸注意事项等。 如:“请演示关元穴的操作”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要求回答某穴治疗某种疾病时的刺灸方法: 问题形式:“请叙述并演示某穴治疗某病症时的操作” “请叙述并演示用某穴某作用时的操作” 答案要求:应准确说出其刺灸方法,并要求演示 没有条件让考生实际操作时,可模拟,但要准确叙述其操作方法. 例: 少商-治疗咽喉肿痛、高热-点刺出血 足三里-发挥强壮保健作用-常用灸法,(3)单独考核某穴的刺灸注意事项 问题形式:“请回答某穴的操作注意事项” 答案要求:应明确指出某种情况下应禁用、慎用 等;特别部位腧穴的刺法、注意事项 例:昆仑-孕妇禁用,经期慎用 风池-针刺方向:不能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针刺深度:不能深刺。,(4)灸法、拔罐的操作: 主要是注重关键环节操作的考核: 如拔罐之贴棉法:棉球蘸酒精后是否注意甩一下、棉花贴的部位是否合适、是否试着翻转瓶口安全性问题 这一部分需要注意:一定要让考生规范化实际操作,不能因为时间紧或怕麻烦。,(5)拔罐、艾灸后的起泡的处理 参考答案中会分解操作步骤,并标清分值; 应注意的是:起泡后处理用什么外敷药物? 因各省市地区,甚至各个医院所用药物可能不同(烫伤油等),但只要考生回答的药物是可行的,即视为正确。,推拿手法的操作,考核范围,滚法 一指禅推法 揉法 摩法 推法 按法 拿法,考试形式,考生口述 + 现场操作演示,评分要点,“叙述并演示(某部位)某手法的操作”。 要求 :按动作要领完成手法操作。 扣分: 未按动作要领进行操作时,按比例扣除相应的分数。,例题一,请在模特/其他考生的腹部做摩法;或请完成摩腹的操作。,例题一评分要点,以掌置于腹部 做环形而有节律抚摩 摩腹顺序:胃脘部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动作要缓和协调 用力宜轻不宜重 速度宜缓不宜急,评分方法,此操作共有6个得分点 每点都有规定的分值 6个给分点均做对了,得满分 少做一个得分点动作,就减去相应分数,评分方法说明,专家所持答案中有评分要点,此为评分依据。 将题目的分值按比例分配到要点上,边观察操作边做好标记,操作完成后计算出得分。 若考生在操作时,某要点的操作未表现出来或表现不充分,但能叙述出该要点时,可以给一半分。,十、第三站考试,临 床 答 辩,第三站考试考试内容及方法,中医问诊答辩现场口试 中医答辩现场口试 双重诊断答辩现场口试(仅限于中执学、中执助学、乡镇助学) 西医答辩现场口试(仅限于中西医结合类别) 临床判读(西医)现场口试(师承类别不考),中医问诊答辩 考试方式:根据试题提供的“患者主诉” 回答如何询问现病史及相关病史。 考试目的:考察考生病史采集的能力和采集病历的完整性、熟练性,是对第一站辨证论治书面考试考生 “问诊”水平的进一步考核。,中医问诊答辩样题: 某男,34岁,中上腹疼痛,伴泛酸。 要求:请按照标准住院病历要求,围绕上述主诉,口述应如何询问该患者的现病史及相关病史内容。,一、问诊内容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了解从发病到就诊前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关的鉴别诊断 (1)询问发病时间、起病缓急、病因和诱因。 (2)询问腹痛的性质、程度、有无放射痛、持续时间、加重与缓解因素及演变情况,泛酸的程度。,答案与评分要点:,(3)询问是否有嘈杂、烧心、胸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发热、消瘦、乏力等伴随症状。 (4)结合中医十问了解目前疾病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情志、睡眠、胃纳、二便、腹部体征等情况。 2诊疗经过 (1)是否到医院诊治,做过哪些相关检查如胃镜、钡餐胃摄片、腹部B超、腹部CT、血常规等,结果如何? (2)曾用何种方法及药物治疗,效果如何? 现病史的基本项目(重点,要求高)、该主症可能包括的常见疾病及各自的特点(要求低),答案与评分要点:,(二)相关病史: (1)与该症状有关的疾病史:既往类似发作、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食管炎、十二指肠球炎等。 (2)饮食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 二、问诊技巧: 1条理性好,能抓住重点 2围绕病情询问 3问诊语言恰当 4无暗示性问诊,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中医答辩 测试考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试题内容: 疾病的辨证施治;诊断依据;病证鉴别;辨证要点;治疗原则;方剂药物等。中医急症的针灸处理;舌脉等的诊察方法。,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试述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主症、治法、方剂? 答案与评分要点 主症:平时自汗怕风,易于感冒,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倦怠无力,食少便溏,舌苔淡白,脉象细弱。 哮病(特征)、缓解期(特征)、肺脾气虚证(主症、兼症、舌脉) 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内容正确即可 方剂:六君子汤加减。 分等级打分,中医答辩样题,患者三天前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发热,自测体温38左右,无咽痛咳嗽,服感冒药后热渐退。昨起出现目黄身黄,黄色鲜明,伴恶心呕吐,腹胀纳呆,口干而苦,口渴便秘,尿少黄赤,遂来就诊。查体:T:37.2 ,P:96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中等体形,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腹软,肝区叩痛(+),肝肋下3cm,质中光滑,轻度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1500IUL,谷草转氨酶(AST)1200IUL,总胆红素(SB)120umoIL。乙肝病毒检测指标: HBsAg(+), HBeAg(+)。B超:肝大,肝区光点略粗。 答题要求:作出本病的中医病证诊断及西医诊断,双重诊断样题(中执学、中助学、乡镇助学),答案与评分要点: 中医病证诊断:黄疸( 阳黄热重于湿) 西医疾病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双重诊断样题,患者心电图表现如下,作出心电图诊断。 (1)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 (2)提早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或之后可有逆行P波,也可见不到逆行P波。 (3)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答案与评分要点: 交界性过早搏动,临床判读样题(只有师承类不考),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 答案与评分要点: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表现是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腹水。 评分标准:(总分8分) 脾肿大,(3分) 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3分) 腹水,(2分 ),西医答辩样题(只有师承类别不考),腧穴主治 针灸急症 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针灸考试内容,口述,腧穴主治,评分: 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 例:回答合谷穴的主治病证。(下列3项,正确回 答2项及以上,满分) 1、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鼻衄、耳 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2、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 3、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需要注意: 由于评分标准是正确回答出几项病症才能满分( 如:4/6、4/5、2/3)所以我们考官就要注意把握考生所回答的病症是否在答案的各项中? 例如:“回答翳风穴的主治病症” 回答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口病认为回答得也不少了,但实为一项中的答案,因此只能给这一部分的分值。,主要考核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内容:考查的应该是具有针灸特色的内容,如: 针灸治法-基本治则、选取某经穴位为主 取穴-主穴 配穴,针灸急症,针灸急症,评分: 各项均有分数分解。 有答案数量要求,正确回答几个穴满分。,例:“请回答针灸治疗晕厥的治法、主穴、虚证配穴”。 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 主。 主穴: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评分:正确回答3穴,满分) 虚证配穴:气海、关元,以上二项内容中评分时不易把握的情况: 考生的答案与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串类制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企业员工信息登记表标准版本
- 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蒙台梭利教育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货代函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传媒职业学院《专业软件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岩土工程测试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园林规划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科技学院《素描造型人体训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外国语大学《工程问题C++语言求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采购询价单模板
- 新版译林高中英语必修一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文1-6年级英语-单词表含音标-按课时
- 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微改造正式版广州规划局
- 25、古人谈读书预习单和作业纸
- 《联合国宪章》中文版
- 中国古典文献学(全套)
- 地基换填处理计算(2017版)
- NB∕T 13007-2021 生物柴油(BD100)原料 废弃油脂
- GB/T 11918.1-2014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 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培训教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