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节 群落的演替1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人类活动不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解析:该群落的演替应是次生演替;人类活动改变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同时也有水平结构。答案:C2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解析:灌木高大,能够获得较多的阳光,在竞争过程中处于优势,而草本植物处于劣势,部分喜阳草本植物被淘汰,久而久之,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答案:D3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为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C弃耕的农田先长出一年生的杂草,接着又长出多年生的杂草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解析:初生演替为在从来没有植被或者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发生的演替,A正确;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不存在,但土壤条件保留,还保留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B、C、D为次生演替。答案:A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B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C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D人类不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解析: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B正确,D错误。人类可以建立农田等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C正确。答案:D5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不同优势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阶段开始时甲植物种群数量为零,所以此演替为初生演替B2阶段的优势植物种群最可能是灌木,3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三个连续阶段中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相同解析:由于该演替是在退耕还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属于次生演替;2阶段有可能从甲的草本植物阶段进入到了灌木阶段,而3阶段进入了森林阶段,此时甲、乙、丙三种植物共存而丙为优势物种,所以说优势物种的兴起,不一定会导致前一阶段的优势物种消亡;由于三个阶段的土壤条件不同,植被环境不同,故所经历的时间也不同。答案:B6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最终演替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_。(2)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_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的过程。(3)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_。(4)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_,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_。(5)在以上演替的各阶段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A地衣和苔藓阶段B草本植物阶段到灌木阶段C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D森林阶段解析:(1)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多,群落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据此可以排列各演替阶段的顺序。(2)地衣的出现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地衣会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3)草本植物的出现为昆虫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4)地衣阶段之后的一个阶段是苔藓阶段,二者相比,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和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苔藓阶段。(5)地衣阶段和苔藓阶段土壤条件较差,所以所需时间较长。答案:(1)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有机酸土壤(3)草本植物阶段(4)苔藓阶段苔藓阶段(5)AA级基础巩固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B影响因素不同C起始条件不同 D演替过程不同 解析:初生演替的起始条件是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而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则是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答案:C2从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原因是 ()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灌木更高大,具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A BC D解析: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越来越丰富,使得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为灌木的生长创造了条件。灌木根系发达且比草本植物高大,所以在与草本植物的竞争中优势明显,很快就能成为优势种。答案:A3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是 ()解析: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终形成森林,此时的群落物种丰富度已达到顶级,趋于稳定。答案:B4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提高解析:由题干可知,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由原来较单一的农作物,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森林,这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增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提高。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只是优势取代。答案:C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B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首先出现在灌木阶段C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若一种新的优势种出现,则原有优势种就会消失解析: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处于动态变化之中,A错误;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首先出现在草本植物阶段,B错误;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优势种的出现常取代原有优势种,但原有优势种并不一定会消失,D错误。答案:C6某兴趣小组深入一块弃耕农田进行调查,记录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弃耕年数优势植物其他常见植物01马唐草1飞蓬草豚草2紫菀豚草3须芒草510短叶松火炬松50150栎等硬木树山核桃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C群落演替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 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 解析:在演替过程中是优势物种的取代,但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是由其他地方传播来的,A错误;由题表可知,该演替过程为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B正确;群落演替中物种组成越来越复杂,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C正确;由题表可知,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需要的时间较长,比较缓慢,D正确。答案:A7顶极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增大B到达顶极群落时P/R1C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D顶极群落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解析: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到顶极群落时,P/R1,此时生态系统比较稳定,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答案:A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解析:S点有生物等条件存在,所以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可能是遭到严重自然灾害;由图可知,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这期间群落发生了演替,生物种类可能发生了改变,所以R时和T时的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R时之前和T时之后虽然种群类型数量基本相同,但仍有可能出现群落演替现象。答案:DB级能力训练9下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完全烧毁前后植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三类植物呈斑块镶嵌分布属于水平结构Bbd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增加D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解析: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同一地段种群密度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为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bd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植被虽消失,但原有土壤条件保留,所以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C错误;bd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不断地变化,D错误。答案:A10在一片长有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混交林,逐年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进行统计,马尾松和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作C,做出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两个树种处于竞争状态的年份段是_。(2)两个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3)在a年的优势种是_,在d年的优势种是_。排除气候条件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是随着前一种群的繁盛,逐步改变了当地的_,使之反而适合后一种群的生存。(4)以上说明,生物群落_,它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_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_,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定的阶段。解析: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组成的。由于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变化,种群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使生物群落也发生变化。对于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具有竞争关系的马尾松和山毛榉的存有量来说,其比值C1,则马尾松占优势;C1,则山毛榉占优势;C1,则两树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答案:(1)0e(2)bc(3)马尾松山毛榉环境(4)不是一成不变的消失兴起11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类型判断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2)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及保留的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3)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但群落演替的方向与自然演替的方向相比未发生改变。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初生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未发生改变C级拓展提升12(2017天津卷)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演替。与相比,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结构。(2)火烧15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_。(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_,以加快氮磷循环。(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团队户外拓展活动合作协议
- 水利行业智能化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安全性方案
- 系统学习的2025年工程经济试题及答案
- 游戏赛事组织与执行方案
- 2025年公共关系学常见名词定义及试题及答案
- 物理光学及声学考点习题
- 经济学的实践案例试题及答案
- 高校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与应用
- 行政管理结构调整试题及答案
- 住院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社会工程学攻击课件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植被恢复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期末简答19题复习 统编版(含答案)
- 三年级美术下册 《多彩的窗户》教学课件
- JJG 700 -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桂枝香·金陵怀古》ppt课件(沐风学堂)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大学无机化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版) 第17章 卤素—— 内蒙古民族大学)
-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
- 医院版LIS操作手册(共8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