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部瘤型VSD介入治疗策略.ppt_第1页
膜部瘤型VSD介入治疗策略.ppt_第2页
膜部瘤型VSD介入治疗策略.ppt_第3页
膜部瘤型VSD介入治疗策略.ppt_第4页
膜部瘤型VSD介入治疗策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膜部瘤型VSD介入治疗策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宋治远,膜部瘤型VSD,膜周部VSD常伴膜部瘤形成,而膜部瘤是VSD自然闭合的后期形式, 是VSD缩小甚至关闭的重要机制 “膜部瘤” 是一种影像学表现,在左室造影或心动图检查时见VSD右室面异常膨凸,收缩期明显 病理基础主要是来源于三尖瓣或膜部室间隔的纤维组织对VSD 的粘连、包裹所致 由于膜部瘤位置、形态、大小、破口及与周围邻近结构关系的多样性,介入治疗方法上也具特殊性,根据左室造影的不同形态,将膜部瘤型VSD分为四型: 漏斗型:造影见室间隔右室面凸向右室腔的漏斗样结构,左室面破口大,为基底部, 右室面破口小,为漏斗顶端,其间均匀变细,形似“漏斗” 囊袋型:造影见室间隔右室面凸向右室腔的瘤样结构,头端呈分叶状,有多个破口 与右室相通,基底部与左室相通 菜花型:造影见室间隔右室面凸向右室腔的囊袋样结构,瘤体较大,中部呈球形膨 起,左室基底部宽,右室面有1个或多个破口 弯管型:造影见室间隔右室面凸向右室腔的弯管状结构,凸出于右室腔部分狭长, 使造影剂分流束呈长管型,尾端向上或下弯曲。左右室面均为1个破口,直径相似,膜部瘤型VSD的造影分型,超声心动图在膜部瘤型VSD诊治中的价值,常规观察VSD的大小与部位 观察:膜部瘤位置、大小、瘤壁厚度、活动度、破口部位、数量、方向及瘤体与三尖瓣、主动脉瓣的关系 术前测量:膜部瘤左右室面破口直径、左室面破口上缘与主动脉瓣右冠瓣的距离 观察及测量:右室流出道前向血流速度、三尖瓣口血流流速等,以观察封堵器是否对右室流出道产生影响,膜部瘤型VSD的介入治疗,膜部瘤型VSD解剖变异大、毗邻解剖关系复杂,对封堵技术要求高 封堵策略具复杂化、多样化、个体化 根据左室造影显示的瘤体形态、破口部位及大小、距主动脉瓣的距离、有无主动脉瓣脱垂及返流等,制订个体化封堵方案,介入治疗策略-封堵器选择?,细腰型封堵器? 几乎适合于所有膜部瘤多破口患者 对称型封堵器? 仅在下列情况考虑使用 拟封堵左室面入口、且距主动脉瓣较近 右室面破口中有一较大者 无合适细腰型封堵器时,介入治疗策略-确定封堵部位?,1.封堵入口(左室面)?适合于 左室面瘤体宽度不太大 距主动脉瓣距离较远 儿童患者(尽量不封堵出口),某女、3岁,膜部瘤型VSD、多破口,处理策略?,用切割猪尾导管 放置鞘管后重复左室造影、以助选择封堵器,放置对称型封堵器(长腰、6mm)封堵左室面 完全封堵、未影响主动脉瓣,下方破口较大、距主动脉瓣较近 处理策略?,某女、36岁,膜部瘤型VSD、多破口,用16mm对称型VSD封堵器,封堵中间大破口 少许残余分流、未影响主动脉瓣关闭,术后无并发症,某男、2岁,膜部瘤型VSD、多破口,用4mm A4B2伞封堵左室面成功,介入治疗策略-确定封堵部位?,2.封堵出口(右室面)?适合于 左室面瘤体宽度较大 距主动脉瓣距离较近 右室面破口周边组织支撑力较强,破口小、周边组织支撑力强:封堵部位?,用6mm A4B2伞封堵右室面,某女、18岁,膜部瘤型VSD、多破口,用5mm A4B2封堵伞封堵破口右室面成功,某男、45岁,巨大膜部瘤型VSD,多破口,成人、缺损大、距主动脉瓣近:封堵部位?,用10mm A4B2伞封堵出口(右室面)成功,某女、2岁,巨大膜部瘤型VSD、多破口,用10mm A4B2伞封堵中间较大破口右室面 (少量残余分流),并非所有膜部瘤型VSD均适合介入治疗,某男、8岁,巨大膜部瘤型VSD、多破口 该患者缺损大、据主动脉瓣近:不适合!,某女、成人,巨大膜部瘤型VSD、多破口,处理策略?,用16mm对称型伞封堵,残余分流大,当时无细腰型VSD封堵伞,另用一12mm对称型伞封堵,仍有残余分流,放弃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注意事项,建立钢丝轨道 封堵前先确定拟通过破口 进上方破口-切割猪尾? 进下方破口-右冠导管? 导丝通过腱索时切忌用力牵拉、应重新放置,膜部瘤型VSD建立钢丝轨道时,导丝易进腱索 切忌强行牵拉!,介入治疗注意事项,封堵效果判断 左室造影-残余分流? 主动脉造影-主动脉返流? 术中超声观察-残余分流?瓣膜影响?,残余分流过大,可导致溶血,经导管封堵多破口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 -单中心临床资料,时间:2004.01-2012.03 共325例 男171例 女154例 平均年龄14.5213.05(3-39)岁 平均体重31.3018.44(10-91kg)kg,封堵治疗结果,325例均经左室造影确诊为多破口膜部瘤型VSD 封堵成功 309例(95.1) 失败 16例(4.9%) 失败原因 缺损过大 6例(37.5%) 明显残余分流 7例(43.8%) 主动脉瓣反流 3例(18.8%) 影响三尖瓣功能 1例(6.3%),不同封堵器封堵后即刻造影结果,*其中1例术后发生机械性溶血,保守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 *与对称型及偏心型封堵器的残余分流发生率比较,p0.01 *其中1例术后发生机械性溶血,经治疗好转出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