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8古代诗歌鉴赏第1课时课件.pptx_第1页
2017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8古代诗歌鉴赏第1课时课件.pptx_第2页
2017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8古代诗歌鉴赏第1课时课件.pptx_第3页
2017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8古代诗歌鉴赏第1课时课件.pptx_第4页
2017年春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8古代诗歌鉴赏第1课时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击图片放大观看,本诗描写了院深席清、_、树阴满地、_ _等四幅夏日画面。,【锦囊妙计】仿照示例抓关键词,【解题技巧】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理解、概括诗歌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的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和题材理解内容;借助诗歌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从语言入手,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动词、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把握思想感情;从表现手法入手,把握思想内容;从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意象入手,理解诗歌内容。,【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参照题干给出的示例。“院深席清”“树阴满地”分别对应第一和第三句诗,且是直接提炼诗句中的关键词组成的四字短语,由此可知需要补充的两幅画面应分别对应第二和第四句诗。提取诗句中的关键词组成四字短语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石榴开遍 梦觉流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的感情。,【锦囊妙解】抓意象找表情感的关键词,【解题技巧】把握诗歌主旨,可采用“四步阅读法”: 第一步:看标题悟主旨。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从标题中我们往往可以发现诗歌的一些重要信息。因此,细读、理解标题对理解诗歌的主旨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第二步:找诗眼悟主旨。 诗眼在一首诗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或抒情,或用典,或富含哲理,可以说它是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第三步:品意象悟主旨。 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往往不会单纯写景,意象中往往寄寓着诗人的深情,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 第四步:读背景悟主旨。 知人论世,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也能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主旨。,【解析】先看题目,可知本诗为一首送别诗,由此可初步判断本诗抒发的是离别之情。然后再分析诗歌内容进行验证。此诗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诗人送别魏二时感叹唏嘘的情感。 【答案】与朋友依依惜别,1.本诗前两句通过对_、_等景物的描绘,刻画了友人故居_的特点。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鸟啼花发人声绝,寂寞山窗掩白云”。 _ _,荒阶,【解析】示例1: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通过描写鸟儿啼鸣、鲜花盛开反衬自己因被贬内心孤寂、落寞、凄楚的情感,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示例2: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人迹消失、山窗掩映着白云的景色,烘托了自己因被贬内心孤寂、落寞、凄楚的情感,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叹。,日曛(或“石溜”),因少有人来而寂静、荒芜,1.这首诗后两句描写了秋日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 _的感情。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句“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的妙处。 _,生机勃勃,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示例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写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出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农村风光的热爱之情。 示例2:这两句红、绿色彩对比鲜明,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1.诗歌第一句中“满”字用得巧妙,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_ 2.请结合诗歌三、四句内容,谈谈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满”有“布满”的意思,在这里是说我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风中飘扬,布满整个阴山,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我军的兵多将广,声势浩大,战斗力强。,三、四两句诗通过“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等词句,写了大丈夫将生死置之度外,以死报效国家,表达了作者战胜敌人的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之情。,1.诗人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_,_, 奔走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把小童的心理和形象表现得巧妙而富有情趣,请做简要分析。 _,疏落的篱笆,流动的溪水,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1.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_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落花满径、依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对寻访不遇的遗憾惆怅之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1.诗中“_”“_”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数粒,二尺,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出作者对有小松陪伴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1.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_ 2.最后一句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描绘出春耕时节,男耕女织,老幼不息的忙碌景象。,一是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衬托出农民的辛苦和繁忙。流露出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1.说说首句“花开红树乱莺啼”中“乱”字用得巧妙之处。 _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 _,“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1.这首诗写法上由_入_,抒发了作者_ _之情。 2.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 _,景,情,不得和亲人团聚的相思,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着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地移动。,1.诗歌前两句写了秋天月夜_的特点。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做简要赏析。,苍凉(悲凉、凄凉、凄清),示例1:烘托。前两句写送别地点的秋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