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欣赏的记者.ppt_第1页
我最欣赏的记者.ppt_第2页
我最欣赏的记者.ppt_第3页
我最欣赏的记者.ppt_第4页
我最欣赏的记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最欣赏的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奥莉娅娜法拉奇,意大利女记者,作家。1929年6月29日生于佛罗伦萨。她1950年任晚邮报驻外记者。1967年开始任欧洲人周刊战地记者,采访过越南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两次获得圣文森特新闻奖,一次获得班卡瑞拉畅销书作者奖。她还获得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法拉奇是20世纪最为著名的新闻工人者、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之一,她以尖锐、犀利的采访风格和独具个性的文学创作,在新闻界取得骄人的成绩,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法拉奇的童年,1929年,法拉奇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弥漫着反抗情绪的家庭里,在三姐妹中排行老大。她的父亲是一位木匠,也是意大利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正义与自由”的成员。因反抗墨索里尼暴政而多次被捕。母亲托斯卡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的遗孤,法拉奇10岁起就“参加了革命”,给抵抗运动放风、传递情报,还曾把逃出法西斯魔掌的盟军士兵领到安全地带。渴望自由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坚毅的性格。 1943年9月盟军轰炸佛罗伦萨时,法拉奇随父母躲在教堂里,轰炸开始后,14岁的她吓得哭了起来,这时父亲走过来,照她脸上就是一记重重的耳光,还紧盯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训斥:“女孩子不要哭,也不许哭!”从此,法拉奇与眼泪彻底绝缘。,初露头角,1945年,二战刚刚结束,16岁的法拉奇便得到了第一份工作-进入意大利中部晨报的新闻编辑室,作警事和医院报道员。在意大利中部晨报5年,从进入该报的的第一篇关于舞场的报道开始,她的文学天性便崭露出了头角,经过5年的磨炼,她初露头角的文学天赋受到意大利的全国性志欧洲人注意,欧洲人为法拉奇后来的辉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从此,她的访谈对象不再是小镇上的警官或医院中的工作人员,而是国际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她采访了当红影星玛丽莲梦露、格里高利派克、希区柯克和“007”的扮演者辛康纳利。,1967年法拉奇主动请缨,要求去越南,开始了长达8年的战地记者生涯。刚开始她的报道明显地流露了亲越共的倾向。在它采访越共战士阮文山、黄氏安以及李文明的报道中,起初法拉奇眼中的越共是“为自由而战的骑士” ,因此她完全站在越共这边,公开反对美国插手越南事务,为不知名的越共战士出版日记和发表爱情诗;描写美国士兵逃避兵役的种种丑行;她还大胆揭露南越政权的傀儡性质:“它像一只玩具,受主宰着别人命运的人的利益所摆布。”然而时隔不久,一件小事却动摇了法拉奇对越共的感情。一位美国老兵批评她:“作为人文记者,站在敌军的立场上,不公平不负责任地把美国人贬的一钱不值。” 法拉奇感到困惑,并怀疑自己在分析好与坏时的客观性。与此同时,北越政权企图控制她采访的行动引起法拉奇的不满,而越共处决被俘新闻记者的行为更令她怒不可遏,于是她对越共不再抱有自由斗士的浪漫幻想。,越南战争,世界第一女记者,二十世纪新闻采访女王。她开创了崭新的采访方式,以迂回,挑逗,紧追的形式采访世界政要,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话语。法拉奇将自己视为舞台中心的主角,在她看来,记者也是一名演员,一名中心者,只有把自己放入报道中时,报道才是好的。在她的采访时,她提问和表达个人意见的方式使得被采访者往往居于次要地位,重要的却是主角在采访过程中的种种表现- “把握谈话节奏、驳斥不同意见、揭示内幕新闻、变换各种语气,并作典型的法拉奇式的亮相”。她常常是以历史视角,审视各类重大新闻事件,并表现了一种唯其所有的“犀利风格,她用语率直、尖锐、咄咄逼人、轰炸般的盘问,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挑衅”。,采访邓小平,1980年8月法拉奇来中国采访邓小平。,翻译眼中的这次采访, 8月20日,法拉奇穿着深颜色的衣服,牛仔裤,抽着烟。一进来她就问我很多问题,就好像求职面试一样,问:你给谁干过翻译?你给邓小平做翻译有多少次?大都是这样的问题。“面试”之后,她就提出来要保密,她说,因为记者都认识我,我来北京后现在都不出去,我怕人家认出我,会怀疑我来干什么。她要弄独家的,给人家知道不好。当时给我的感觉,这人就像巫婆一样,很神秘。最后她拍拍我的肩膀:好,我相信你。 至于第二天的采访,她也谈了一点,她说我之前看了外国人写的邓小平传记,我看了好多你们文化革命什么的书,所以我就要多问些国内的问题。具体哪些问题她没有说。 结果就是,第二天她问了那么多刁钻的问题。,正式开始提问,她一上来就说毛泽东,她说以前她到中国,到处都挂着毛主席像,这次她从饭店到人民大会堂这里,就只看到一幅。她问:“以后你们还会在天安门保留毛主席像吗?” 我听了这样的开场,就觉得来者不善,她是要讲毛泽东的事情。法拉奇连续发问:“中国人民把一切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但我听说中国人说四人帮时,伸出的是五个手指!” 又问,即将召开的党代会将何种程度提及毛主席。 我当时感到这次采访很敏感,我感觉邓小平好像是有所准备似的,听她问了这些问题邓小平很愿意回答,侃侃而谈,好像很愿意通过她让外面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开始翻译的时候我是有些嘀咕,而且我们领导也说,要是她有些问题问得太出格的话,让我翻译时措辞上稍微给缓一缓。后来我发现用不着,因为邓小平也挺喜欢这种针锋相对、单刀直入的提问,两人的交流,气氛还是很好的。互相你来我往,讲得很快,但是谈的都是很实质性的问题。我觉得没问题,就大胆地忠实翻译。谈到12点多时,邓小平提出还可以再谈一次,约她再谈,她高兴得不得了,就这么蹦了起来。,采访基辛格,基辛格能随意出入白宫、中南海、克里姆林宫;他能发动战争、制止战争,并能改变人们的命运。在接受法拉奇采访之前,他几乎从不接受私下采访,而只是在政府为他安排好的记者招待会上讲话。 法拉奇,独家专访了当时世界政治的几乎所有权力者,她从不为其权威所慑,处处挑战政治权威。一个以不妥协的政治采访者闻名于世的,一个没有哪个世界领袖人物会对她说不的记者.,VS,一、充分的准备 法拉奇在想要采访基辛格之前,为了能够成功采访这位被称为“国际外交战略超人”的国务卿,她大量搜集和阅读了基辛格的相关资料。她查阅、了解基辛格关于对越南、中国、苏联等国家的外交政策,查阅基辛格在哈佛大学时对施奔格勒、汤因比、康德的研究热情,以及阅读基辛格和弄权、亲爱的亨利这些关于写基辛格传记的书籍。,法拉奇第一次见到了基辛格,基辛格作为提问者,法拉奇作为回答者开始了这种“反串”的访问。法拉奇通过对“武元甲是怎样一个人?”“您认为越南在停战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等问题的有准备而又巧妙的回答,才最后赢得了下一次采访基辛格的机会。,二、不畏不惧,尖锐提问,态度上保持独立性 在见到基辛格后,法拉奇大胆而直率地发问:“基辛格博士,如果我拿一支手枪对着您的脑袋,问您是和阮文绍进餐还是和黎德寿进餐您将如何选择呢?”而基辛格则回答:“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法拉奇紧追不舍地问:“我是否可以这样回答呢?我想您更愿意和黎德寿一起进餐。”基辛格依旧拒绝:“不,不我不愿回答这个问题。”法拉奇仍不放过:“那么您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吧?您过去喜欢黎德寿吗?”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法拉奇紧接着问道:“跟阮文绍的关系,您也作同样的评价吗?”在基辛格谨慎的言语中流露出他和阮文绍的关系已不能用“亲密”来评判。他很有分寸的回答,使人不难预见美国在越南问题上将要采取的态度。,法拉奇还挑衅地发问:“您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同您享有的风流名声联系在一起。您怎么能使自己受到毛、周、黎的认真对待,而同时又不被别人看成是轻率勾引女人的人、甚至是个花花公子?您不为此感到窘迫吗?”而基辛格则毫无顾忌地回答道:“我承认有一些是事实。重要的是不在于到底有几分真实,不在于我在女人身上花多少精力,重要的是女人在我的生活中起多大作用。”接着他很随意地说:“对我来说,女人只是一种娱乐,一种自我消遣,谁也不会对业余消遣花过多时间的。”这句话显而易见地揭示了基辛格的人生观,他在对女人,对爱情是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这样原来被万人追捧崇拜的政治界偶像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大众面前,现在可能会被许多人看不起。,三、平等地看待采访对象,保持视角的独立性 一般来说,政要人物有着让普通人崇拜的职位和光环。而亨利基辛格也不例外,他在美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有着高于一般人的身份和权利。他无形之中流露出来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一面。而法拉奇则没有感到自卑,而是将自己和基辛格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保持视角的独立性,从而确保了采访的成功。 采访一开始,法拉奇就挑战基辛格:我们来谈谈战争吧。你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你是吗?,晚年的法拉奇,晚年的法拉奇遗憾自己没有孩子,也遗憾自己长年的疾病。她给来访者讲, 连她的医生都惊讶地问她“你怎么还活着?”性格强硬的她用她意大利口音回答说,“医生,别对我这样。小心哪一天我折断你的脖子。” 晚年后几乎遁世隐居的法拉奇近两年却出人意料地再次置身世界政治旋涡中。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再次改变了她的生活道路。自那时起,法拉奇致力于一场她自己称之为反对“自冷战以来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的斗争。 法拉奇先后出版了两本引起轩然大波的著作:愤怒与骄傲和理性的力量。愤怒与骄傲一书出版后,在意大利就售出100万册,在欧洲也拥有大量读者。但同时,这本书也为她招致了种族歧视的罪名。 她形容“911”像雷鸣,把她从安静的小说写作的状态里惊醒,彻底改变了她。,别人的眼中的法拉奇,纽约时报一位书评专栏作家称法拉奇的采访技巧是“小说家的心理透视与一个机灵孩子的粗鲁无礼的产物。” 纽约客的作家对法拉奇的采访技巧有一番最好的总结:法拉奇的采访手法是故意的让人不安。她接触每一位采访对象都以精心研究的刺激挑战对方。同时她善于使用欧洲存在主义理念,经常以关于死亡、上帝、同情等话题让采访对象放下警戒。这一切展示了她在新闻采访这一行当的超群智慧。当然,生为一个娇小漂亮的女性也多少有帮助。长长的中分的直发,抑郁的蓝灰色眼睛,长期烟熏的沙哑嗓音,以及说英语时的一口可爱的意大利口音,这一切让法拉奇给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纽约客 的作家登门采访了她。描述了她对法拉奇的印象:激烈和戏剧性。随时可能为说明一点而跳起来或大声叫嚷。她易于愤怒,她告诉记者,“你知道,如果我感到愤怒,我是我自己的危险敌人。如果他们判我入狱三年,我会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让他们给我九年。如果我愤怒,我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她一直这么直言不讳地表现出这种暴躁的脾气。大胆的无所顾忌的言辞,以及她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也使她成为很多人心目中60年代的偶像:从不宣称是女权主义者却过着一种不受束缚的生活。看不起婚姻,因为穿裤子而从餐馆里给轰出来。,法拉奇的名言,习惯是一种最糟糕的痼疾,因为它使人们接受任何的不幸,任何的痛苦,任何的死亡。出于习惯,人们可以与自己憎恶的人生活在一起,学会戴镣铐,忍受不公正和痛苦,以至对痛苦、孤独以及其他一切都逆来顺受。习惯是一剂最无情的毒药,因为它慢慢地,不声不响地潜入到我们的机体,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当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