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难求——《夜雨寄北》英译之对比分析.doc_第1页
“意境”难求——《夜雨寄北》英译之对比分析.doc_第2页
“意境”难求——《夜雨寄北》英译之对比分析.doc_第3页
“意境”难求——《夜雨寄北》英译之对比分析.doc_第4页
“意境”难求——《夜雨寄北》英译之对比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境”难求夜雨寄北英译之对比分析第27卷第2期2006年2月湖南科技学院Journalof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V01.27No.2Feb.2oo6意境难求思现水夜雨寄北英译之对比分析朱三毛(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基础部,广东广州510420)摘要: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意境,是物化于情,情之升华得的真,是一种表达内识,哲理和生命真谛的最高境界.译诗的难处就在于如何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传达原作的意境.本文通过对唐诗(夜雨寄北不同译文的对比,以期探讨如何再创诗歌的意境.关键词:意境;言外之惠;夜雨寄北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219(2006)02-020502诗是文学文本中的一种特殊样式,有其明显的独特之处,其语言极为浓缩,往往神与物游,形象生动,言简意眩,含义深永.在诗格中,王昌龄提出了诗有三境说.物境,是指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诗篇所展示的境界(也可描述其他社会或人事的具体事物),他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了然境象,故得形似.用后来流行的诗学术语来说,就是寄情于物,诗中有画.情境,指诗人为表达胸中的激情,可不通过媒介之物,直接向读者袒露其胸襟.意境,王昌龄的定义似乎是承情境而来,但它既非物,也不是情,而是物化于情,情之升华得的真,是一种表达内识,哲理和生命真谛的最高境界,这真是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得来的.物境,情境,意境被视为自古以来诗的三种类型的境界,又可视为区别诗之高下,从一般作品到最优秀的诗篇依次递进的三种境界.翻译难,译诗则更难.我看难就难在如何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传达原作的意境.本文通过对唐诗夜雨寄北不同译文的对比,以期探讨如何再创诗歌的意境.原诗: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七绝不袭前人,往往措辞委婉,托意深远,显得十分精美含蓄,在唐代七绝中另开一境.夜雨寄北,原标题又作夜雨寄内,内是指妻子,就是他把夜雨这首诗寄给妻子,因作者家在河内(河南北部),所以说寄北.但有人考证发现此诗作于诗人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有些人认为此诗是写赠北方的友人的.孰正孰误.至今难以定论.但不论此诗为妻子而写或是为朋友而写,它抒发了作者怀念的深情,感情真挚动人.李商隐写这首诗时已在梓州,即今之四川三台,写诗那天晚上天下大雨.前两旬写客居之状,通过问答和客居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客居异地的孤寂心情和对家人的深切怀念之苦,这种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在这秋天绵绵的夜雨中更是愁上加愁,:上加苦.这两旬的大意是:你问我回归的日期,可我的归期尚难以确定,巴山的秋收稿日期:2005一o9-26作者简介:朱三毛(198O一).女.湖南娄底人.硕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任教于广东财经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及英语教学.夜下着大雨,池塘的水也涨满了.后二句是作者的想象,遥想他日若能在家相逢,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都将成为在西窗下剪烛长淡的话题了,表达了诗人憧憬与君团聚的欢乐并追话今夜一切的美好愿望.这两句的大意是:不知何时我与你能在西窗之下,共剪烛花,使灯光亮堂,来诉说我今夜在e,th雨声中想念你的情景.通过后面这一转折,不仅写出了作者与家人情谊深长,也排遣了作者客居异地的孤寂,使全诗有了一些明快和将来重逢之欢的气氛,而不至于完全陷于消沉.此诗之境,远在物与情之上,前两句取物巴山,夜雨,秋池,寓情于物,抒发了诗人怀念的深情.如果说此处意与物尚未相兼道,接下来的两旬则技法高超,深折蕴籍.诗人托物西窗,烛,遥想将来团聚时西窗话雨的情景,诗中情感得以深化,诗的意境得以升华,达到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的境界.细味此诗,感到诗人感情复杂,诗意深沉.朱鹤龄说此诗即景说情,清空微妙,玉溪集中第一流也,冯浩说它语浅情浓,纪昀则说此诗含蓄不露,又似一气说定,故为高唱.要用英文再现此诗的意境并非易事,现收集到国内外译者共四种译文,评述于下:译诗:(1)SouvenirsYouaskwhenImcoming:alasnotjustyetHowtherainfilledthepoolsonthatnightwhenwemet!Ah,whenshallweeversnuffcandlesagain.Andrecallthegladhoursofthateveningofrain?HerbPrtA.GileJ,(2)AnoteonaRainyNighttoaFriendintheNoahYouaskmewhenIamcoming.Idonotknow.Idreamofyourmountainsandautumnpoolsbrimmingallnightwiththerain.Oh,whenshallwebetrimmingwicksagain,togtherinyourwesternwindow?WhenshallIbeheatingyourvoiceagain,allnightintherain?WirierBynne/3(3)WrittenonaRainyNighttoMyWifeintheNorthY0uaskmewhenIcancomebackbutIdontknow,205Thepoolsinwesternhillswethautumnrainoerflow.WhenbyourwindowcanwetrimthewicksagainAndtalkaboutthisendless,drearynightofrain?XuYuanchon(4)LinesSenttOtheNorthWrittenduringNightRainsBeingaskedformyhomecomingdate,ItelltheeImnotsurewhenthatI1be,AsnightrainsonthemountsofBafallAndautumnpoolsasebrimmjedfromthelea.Thenweshallbythewestwindowsit,Clippingthecandlewickinsomenight,AndtalkofthenightrainsinthBamounts,WhenIthinkoftheewithmutedelight.SunDayuI1从对标题的翻译来看,许渊冲先生认为此诗的对象是北方的妻子,宾纳(Bynner)人为此诗是写赠北方的友人的,而濯理思(H.A,Giles)和孙大雨对这一问题则采取了回避的译法.第一篇译文出自英国汉学家HerbertA.Giles(18451933),他任英国剑桥大学中文教授多年,对中国文学和语言研究有素,翻译了很多中国诗篇.他的抒情诗工于技巧,当年一度流行.然而,他的译诗并非篇篇经得起推敲.就标题而言他回避了诗的对象这一问题,但把诗题改为Souvenirs过于笼统,不够确切.译文大意是: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回来,唉,我也无法确定我们相聚的那个晚上,雨水充溢了各个水池;啊,我们何时又会共剪烛花,并追忆那个雨夜的幸福时光?且不看是否译出原诗的意境,译者对原诗的理解不够确切.第二句是作者对客居环境的描写,而他把夜雨涨秋池看成是过去诗人和友人在一起的情景.因此第四旬也译错了.诗人说自己将来遇见友人时,一定回提到作诗那天晚上怀念他的心情,而不是两个人共同追忆这个情景.诗人的友人在北方,而诗人在四川,怎能共同追忆往事呢?诗中还丢掉了不少重要的意象,如秋池西窗.另外,Giles很注重诗的押韵,第一行的yet和第二行的met押韵,第三行的again和第四行的rain押韵,使译文格律整齐,音韵优美,但因韵害意,以至得不偿失,失去了最重要的意,使译诗的意境和感染力部无法与原诗媲美.第二篇出自翻译名家w.Bynner,相信他也是经过一番仔细研磨才得此译文.译文的大意是:你问我什么时候能回来.我也不知道,我梦见你那儿的大山和秋池整夜涨满雨水;呵,我们何时能在你的西窗下共剪烛芯?我何时又能在通宵下雨的时候聆听你的话语?宾纳对原诗的理解似乎也欠确切.第二句中巴山,夜雨.秋池并非来自作者的梦境,而是写诗时周围真实的环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羁旅之愁和不得归之苦.而宾纳把它们泽成了梦境之物,原诗所表达的情感荡然无存.第三,四旬是诗人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想象他日与友人团聚,追谈今夜情景的曲折深婉的写法,使诗人的情感以及诗的意境得到升华,也使西窗话雨引为友朋忆念之典.而宾纳将第四旬译成了在通宵F雨的时候聆听你的话语,可以看出他没有理解透彻原诗,译文诗意全无,更谈不上重现原诗的意境了.从这两篇译文我们可以看出来,要重现原诗的意境,首先得正确,深透地理解原诗,象上述HerbertA.Giles和Bynner的译文走了样,全诗的意境也没有了.当然,欧美的学者能把中国的古典诗词泽成优美的英文诗,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不知他们曾耗费多少心血,伤过多少脑筋.今天一些中国读者读中国古典诗词,也不一定能理会,象HerbertA.Giles和W.Bynner等译诗的名家能手也出现某些疏忽瑕疵就不足为奇了.接下来的两篇均出自国内着名翻译家之手许渊冲先生译文的大意是:你问我何时回来,我也不清楚归期,西山的水池溢满秋雨;我们何时在我们的窗下又能共剪烛芯,并共叙这一漫长而又阴郁的雨夜?孙大雨先生译文的大意是:你问我回归的日期,我告诉你我不能确定是哪一天,夜雨下巴山,秋池溢满草地之水;那么我们在将来某一个夜晚坐在西窗下,共剪烛芯,并共叙巴山的夜雨和我想起你时的无言幸福.很显然,在理解原文方面,中国译者具有很大的优势.值得称道的是这两位译者不但充分的理解了原诗的内容,还领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在传达原作的意境上下了功夫.尤其是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工整流畅,简洁自然,浅中见深,与原诗语浅情浓的特征相符.译诗用endless,drearynightofrain传译巴山夜雨时,其中漫长,阴郁两词极为准确而传神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是译文的点睛之笔.对于一些重要的意象,如巴山,西窗,许先生把它们译成了西山,我们的窗,我认为没有必要改译.把它们保留下来,对读者的理解不会带来不便.孙大雨的译文颇为散文化,与原诗简洁明快的风格不甚相符.他用mutedelight传译诗人当时的心情远不及许先生的endless,dreary准确,传神.信,达,雅是译界公认的翻译三标准.对于译诗来说,尽最大的努力传达原作的意境应该是所有译诗者的最高目标.同样,要传达意境,首先应忠实于原作,即准确的理解原作的真正意思,掌握其精神与特色,领悟言外之意,发掘深层结构,力求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的意境.参考文献: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M1.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1吕叔湘.中诗英译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t980.I31郭着章,江安,鲁文忠.庸诗精品百首英译I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4】孙大雨.古诗文英泽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InaccessibleArtisticConceptionContrastiveAnalysisoftheTranslationsofWrittenORaRainyNighttoMyWifeintheNorthZHUSan-raao(GuangdongEconomicandFinancial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510420,China)Abstract:Therearethreeconceptionsinpoetry,substantialconception,sentimentalconceptionandartisticconception.Artisticconceptionisthesublimationofsubstanceandsentiment+Itdeliversinnermostbeing,philosophictheoryandthetruemeaningoflife.ThedifficultiesintranslatingpoetryaletheinaccessibilitytOthepoetsthoug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