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二)课件.pptx_第1页
《传染病学》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二)课件.pptx_第2页
《传染病学》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二)课件.pptx_第3页
《传染病学》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二)课件.pptx_第4页
《传染病学》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二)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作者 : 高志良、赖菁,单位 : 中山大学,第一节,病毒性肝炎,临 床 表 现,六,甲型:4周 (26周 ) 乙型:3个月 (16个月 ) 丙型:40天(2周6个月 ) 丁型:420周(现仍未完全明确) 戊型:6周 (29周 ) 不同病原体所致肝炎,临床表现及结局有差异,传染病学(第9版),(一)潜伏期,1.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临床多见) 2.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无症状携带者 3.肝衰竭: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慢性 4.肝炎肝硬化:静止期、活动期,代偿期、失代偿期 5.淤胆型肝炎 受感染者体内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为慢性感染。,传染病学(第9版),(二)临床类型,临床分三期,黄疸前期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急性胃肠炎! (1)黄疸前期: 持续 57天,尿黄如红茶,伴发热、畏寒、乏力、纳差等。 (2)黄疸期:持续26周 纳差症状好转及热退; 尿黄色加深,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且程度13周内达高峰; 肝脾肿大、压痛,可伴梗阻性黄疸表现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 (3)恢复期:持续24个月,平均1个月。 上述症状、体征减轻至消失;肝功能恢复;肝脾回缩至正常。,传染病学(第9版),1.急性肝炎,各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 (1)甲型肝炎:儿童多见,隐性感染占大多数,总体病情较轻,病死率低。 (2)乙型肝炎:结局与感染年龄密切相关, 病情程度变化较大。 (3)丙型肝炎:症状和肝功能异常轻但慢性化率高。 (4)戊型肝炎: 儿童期感染多表现为亚临床状态,显性感染以成人多见; 发生于妊娠晚期孕妇、老年者或慢性乙肝基础上,病情相对较重易肝衰竭。,传染病学(第9版),1.急性肝炎,见于HBV、HCV、HDV感染,临床分轻、中、重度 慢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测异常程度参考指标,传染病学(第9版),2.慢性肝炎,传染病学(第9版),浓茶样尿,蜘蛛痣:动脉性蜘蛛痣,痣体旁有放射状排列的毛细血管扩张,2.慢性肝炎,常见体征,肝掌:手掌面的两侧大、小鱼际和指尖呈粉红色斑点和斑块,男性乳房发育,重度皮肤、巩膜黄染,分期:静止期(无肝炎活动);活动期(有肝炎活动) 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诊断要点,传染病学(第9版),3.肝炎肝硬化,其他常见并发症:原发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原发性肝癌等。,传染病学(第9版),腹部膨隆呈蛙状腹,腹壁静脉曲张,脐窝变平,3.肝炎肝硬化,常见体征(在慢性肝炎体征之上增加):,黄色澄清腹腔积液,手臂瘀点、瘀斑,常见诱因: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嗜酒;使用损肝药物;起病后未有适当休息或不及时治疗;合并细菌感染等。 诊断标准: 急 性: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以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表现。 亚 急 性:急性起病,15天26周出现肝衰竭表现。 慢加急性: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衰竭。 慢 性: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所致的以腹水或门脉高压、 凝血障碍和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传染病学(第9版),4.肝衰竭,传染病学(第9版),4.肝衰竭,肝衰竭主要临床表现和分期诊断标准,*包括:中毒性鼓肠、严重多部位多重感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传染病学(第9版),4.肝衰竭,肝性脑病分期,肝性脑病4期,其他并发症: 1. 肝细胞癌:在我国,慢性HBV、HCV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两大主要诱因。 2. 肝外并发症:肝源性糖尿病;HBV或HCV相关性肾炎等。 特殊人群肝炎: 1. 小儿:隐性感染多见,易成为慢性HBV无症状携带者。 2. 孕妇:症状明显,易产后大出血、DIC,导致肝衰竭比例和病死率均高。致畸形、流产、早产、死胎和病毒母婴传播。 3. 老年:黄疸发生率高且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病情进展快,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致病死率高。,传染病学(第9版),其他,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七,58,血清酶学: ALT,AST,GGT,ALP,CHE 血清蛋白: ALB,GLB,AFP 血清和尿胆色素: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血氨、血糖、血脂,传染病学(第9版),(一)肝功能检查主要项目(非特异性),甲型肝炎 1.抗-HAV IgM:感染早期产生,一般持续812周,少数可延续6个月左右。 2.抗-HAV IgG:保护性抗体,既往感染或免疫接种后标志,可长期持续存在。 3.感染早期粪检HAV RNA颗粒(非常规检测项目) 乙型肝炎 1. HBV DNA 肝组织:原位PCR法检测HBV DNA 血清定量检测:诊断;评估HBV复制水平、治疗选择、疗效判定及预后都有十分重要意义,传染病学(第9版),(二)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传染病学(第9版),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意义,丙型肝炎 1. HCV RNA(PCR),抗-HCV IgM、IgG阳性提示现症感染 2. 基因分型:目前临床以Simmonds分16型,有助于制定抗病毒治疗方案 丁型肝炎:HD Ag 、抗-HDV IgM、IgG 现症感染标志 戊型肝炎 1. 抗-HEV IgM,IgG:双阳性有助近期感染诊断,单IgG阳性可见于既往感染 2. HEV RNA:血液/粪便中检出提示现症感染,传染病学(第9版),(二)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临床上,常在B超或CT引导下行 肝组织活检术,对诊断和鉴别诊 断有重要意义。 病理是诊断肝脏病变性质、程度 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金标准。 属有创检查:对操作者技术和设备都有一定要求,多种禁忌证包括: 晚期肝硬化、深度黄疸、明显凝血障碍等。因此限制了本项目的开展。,传染病学(第9版),(三)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对肝脏形态、病变程度、肝内病灶性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常用:彩超、CT、MRI、Fibrocan、Fibrotouch等,传染病学(第9版),(四)影像学检查,超声:慢性肝炎,CT:肝硬化,诊 断 和 鉴 别 诊 断,八,1.流行病学资料:潜伏期处疫区;有合适的传播途径 2.临床表现、影像学符合某一临床类型: 急性、慢性、肝衰竭、肝硬化或淤胆型肝炎 3.病原学诊断:以下病毒标志物由阴性转阳性 甲肝:抗-HAV IgM阳性 乙肝:HBsAg或HBV DNA阳性 丙肝:抗-HCV阳性,HCV RNA阳性 丁肝:HDAg、HDV RNA阳性,抗-HD IgM 或IgG 阳性 戊肝:抗-HEV IgM及抗-HEV IgG阳性、HEV RNA阳性,传染病学(第9版),(一)诊断,1.抓住最突出的两个特点鉴别:肝功能损害、黄疸查因 2.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 3.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其他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肝炎 感染中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害 酒精性肝病 遗传代谢性肝病 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传染病学(第9版),(二)鉴别诊断,治 疗,九,68,急性肝炎: 1. 不主张抗病毒治疗 2. 加强休息、低脂易消化饮食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淤胆型肝炎: 1. 以护肝、利胆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2. 可短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周后如血清胆红素显著下降,则逐步减量至停,需要注意激素的副作用,传染病学(第9版),(一)不同临床类型,慢性病毒性肝炎: 1. 长期治疗目标 预防肝功能失代偿,减缓或预防向肝硬化和肝癌进展,延长生存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并最终清除病毒 2. 短期治疗目标(治疗终点) 持续抑制病毒,ALT正常,组织学改善;对于HBeAg阳性乙肝,达到HBeAg血清转换 3.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丙肝治疗的关键 影响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因素:病毒的载量、基因型和准种、病毒变异(包括耐药变异) 机体免疫状态、依从性 药物的类型、剂量、疗程,传染病学(第9版),(一)不同临床类型,一般治疗: 1. 合理休息、饮食、保持心理平衡 2. 注意隔离期限及隔离方式 对症治疗: 1. 非特异性护肝药:维生素B族、还原型谷胱甘肽、葡醛内酯等 2. 降酶药:甘草酸类、联苯双酯、垂盆草等 3. 利胆药:熊去氧胆酸、茴二流片、曲匹布通等 4. 抗肝纤维药:丹参、鳖甲等,传染病学(第9版),(二)肝炎治疗的一般措施,适应证: 1. HBV复制活跃: HBeAg阳性,HBV DNA105IU/ml; HBeAg阴性,HBV DNA104IU/ml。 2. 肝炎反复活动:ALT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或持续升高; 或肝活检炎症G2和或纤维化S2。 3. 不主张处在“慢性HBV携带状态”接受抗病毒治疗,现有抗病毒药物均疗效欠佳且停药后易复发。,传染病学(第9版),(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传染病学(第9版),抗HBV治疗主要药物机制示意图,核苷(酸)类似物作用于HBV的聚合酶区,通过取代病毒复制过程中延长聚合酶链所需的结构相似的核苷,终止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病毒复制。,诱导宿主产生细胞因子,在多个环节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类(IFN):普通-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 适应证:ALT在正常上限1.510倍;病毒复制达到一定水平;胆红素在正常上限2倍以内。 禁忌证:肝功能异常超上述范围、肝硬化失代偿、肝衰竭、自身免疫疾病、精神病等。 疗程:根据病情、治疗后病毒学应答和药物副作用决定。 副作用:流感样症状、脱发、WBC及PLT下降、忧虑、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疾病和糖尿病等。,传染病学(第9版),(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s,NAs): 已经上市:恩替卡韦(entecavir);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替比夫定 (telbivudine); 阿德福韦酯 (adefovir dipivoxil);拉米夫定(lamivudine);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 丙酚替诺福韦二磷酸盐(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 适应证:适用干扰素者均适用;不适用干扰素但需抗病毒治疗者(如肝硬化失代偿、肝衰竭) 疗程:高度个体化,多数需数年甚至终生,停药需慎重 副作用:血清CK升高;肾损害、范可尼综合征、极少数可发生乳酸血症、肌炎等 注意事项: 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且患者依从性要好; 肝硬化、因为移植、恶性肿瘤等疾病需长期免疫抑制剂、化疗患者不宜停药; 治疗过程中病毒可能出现耐药变异,导致HBV复制,肝炎再活动; 长期规范复查肝、肾功能、HBV血清标志物、血磷、钙、CK、AFP、B超等。,传染病学(第9版),(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1.适应证:HCV RNA阳性 2.PR方案 方案:干扰素+利巴韦林 单用干扰素(有利巴韦林的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疗程:48周(HCV基因1型、4型);24周(HCV基因2型、3型) 影响疗效因素:病毒载量及基因分型、宿主IL-28B基因多态性、免疫状态、疗程、利巴韦林的用量等。,传染病学(第9版),(四)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由于PR方案的适用范围窄、疗效有限和副作用多,正被DAA取代。,3.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ly acting antivirals,DAAs) HCV RNA阴转率超90%,影响疗效因素包括HCV基因型、方案、疗程等 包括:单药、复合剂型,部分药物已经在中国上市 NS3/4A蛋白酶抑制剂(不能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simeprevir(SMV)、asunaprevir(ASV)等; NS5A抑制剂:daclatasvir(DCV)、ledipasvir(LDV)、elbasvir(EBR)等; NS5B聚合酶核苷类似物抑制剂:sofosbuvir(SOF) NS5B聚合酶非核苷类似物抑制剂:dasabuvir(DSV) 副作用:应注意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所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DDI) 慢性丙肝的治愈成为现实,具里程碑意义!,传染病学(第9版),(四)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传染病学(第9版),初治及既往PR治疗失败的无肝硬化的治疗方案,传染病学(第9版),初治及既往PR治疗失败的肝硬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治疗和支持治疗 1. 绝对卧床休息 2. 低蛋白饮食、维生素及电解质补充,保持大便通畅 3. 输注血浆、白蛋白 抗病毒治疗:病毒定量检测阳性患者尽早开始有助提高生存率 1. 不适宜使用干扰素 2. HBV DNA定量阳性者使用NAs;HCV RNA定量阳性者使用DAA 3. 肝移植患者不论病毒定量水平,都需抗病毒,传染病学(第9版),(五)肝硬化和肝衰竭治疗措施,防治并发症 1. 肝性脑病机制和治疗,传染病学(第9版),(五)肝硬化和肝衰竭治疗措施,氨中毒学说 氨基酸失平衡 BCAA/AAA=(33.5)1 假性神经递质: 苯乙醇胺、 章胺V-氨基丁酸(BZ受体) 脑水肿,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0.5/( kgd ) 抑制肠道细菌:口服氟哌酸 酸化和保持大便通畅:口服乳果糖浆 中和血氨:乙酰谷酰胺、门冬氨酸鸟氨酸、谷氨酸钠 肝安 左旋多巴 吸氧、脱水(甘露醇、甘油)、人工肝支持治疗,2. 出血的机制和治疗,传染病学(第9版),(五)肝硬化和肝衰竭治疗措施,血管因素:胃肠黏膜充血、渗血 静脉破裂出血 血小板因素:功能减低、 数量减少 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减少、DIC,禁食、垂体后叶素或生长抑素、输血、留置三腔二囊管、胃黏膜保护剂等 酚磺乙胺、止血环酸、VitK1、血小板;治疗脾亢 补充凝血因子:输新鲜血浆、凝血因子复合物、冷沉淀,3. 肝肾综合征机制和治疗,传染病学(第9版),(五)肝硬化和肝衰竭治疗措施,肾血管收缩 大量腹水 激素、水电解质水平紊乱 内毒素血症,限制入量(尿量+500-700ml/24hr)和避免使用损肾药物; 避免引起血容量降低的各种因素:过度使用利尿剂;单次 大量放腹水;消化道大出血等 使用扩张肾血管药物:多巴胺 适当扩张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或白蛋白 适当应用利尿药物:速尿、安体舒通等 分次适量放腹水 积极抗感染治疗,4. 感染的机制和治疗,传染病学(第9版),(五)肝硬化和肝衰竭治疗措施,免疫功能低下 部位:肝胆道、腹膜腔、呼吸道、 肠道 病原谱:G阴性杆菌、 厌氧菌、真菌、 G阳性球菌,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丙球 肝胆系感染常为革兰阴性杆菌:氧哌嗪青霉素、三、四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氧哌嗪青霉素等 腹膜炎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和/或厌氧菌感染,可加用甲硝唑等 合并真菌感染: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注意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结果,指导抗生素的选择。,5. 人工肝支持系统:借助非生物型或生物型体外装置,系列组合以清除多种有害物质,暂时代偿肝脏部分功能,从而使肝细胞得以再生直至自体肝脏恢复,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人工肝技术类型和功能,传染病学(第9版),(五)肝硬化和肝衰竭治疗措施,人工肝支持治疗适应证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早、中期,PTA在2040之间和血小板计数50109/L为宜; 未达到肝衰竭诊断标准,但有肝衰竭倾向者也可考虑早期干预; 晚期肝衰竭肝移植术前等待供体、术后排异反应、移植肝无功能期。 人工肝支持治疗禁忌证 有严重活动性出血、严重全身感染情况,出现DIC者; 对治疗过程中所用药品如血浆、肝素、鱼精蛋白等高度过敏者; 循环功能衰竭、心脑梗塞非稳定期或妊娠晚期。,传染病学(第9版),(五)肝硬化和肝衰竭治疗措施,6. 免疫治疗:探索中 7. 肝(干)细胞移植 将正常成年肝细胞、不同发育阶段肝细胞、肝潜能细胞、修饰型肝细胞以及相关生长刺激因子,通过不同途径移植到受体适当的靶位,使之定居、增殖、重建肝组织结构,以发挥正常肝功能 8. 肝脏移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