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汴京之围》_第1页
读书笔记《汴京之围》_第2页
读书笔记《汴京之围》_第3页
读书笔记《汴京之围》_第4页
读书笔记《汴京之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笔记汴京之围最近读完了一本厚书近400页的历史类图书汴京之围北宋末年的外交、战争和人。作者是郭建龙,前两年读过他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对他印象很不错。书是好书,有丰富的史料作为根基,用通俗的语言和自己的视角,解读北宋轰然崩溃,从盛世到灭亡仅三年时间的复杂局面、背后原因和历史现场。不过这本书读起来,心情真是好不起来,有点压抑的感觉。之前读北宋时期的史实资料不多。印象里,北宋是个经济、文化空前繁盛,是个适合文人穿越回去的朝代。可史实里,并不是那么回事。北宋朝廷在生死关键时刻,几乎没有一次决策是对的,既感觉惋惜,也觉得痛恨,对靖康之难后徽钦二帝及整个皇室北上的悲惨遭遇感到惊讶。合适的人应该做合适的事。宋徽宗赵佶是书画皇帝,在绘画、书法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他的瘦金体书法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可这样的人做了皇帝,那不单是他个人的悲剧、家族的悲剧,也是天下百姓的悲剧。当皇帝时追求奢侈生活、追求精神享乐,尤其是痴迷于笔墨丹青、射箭蹴鞠、奇花异石、飞禽走兽,让老百姓苦不堪言,食不果腹,官逼民反。这样的皇帝又没有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用的都是一帮政治投机、毫无节操的官僚。这帮人在台上享乐时,老百姓为了生计,爆发了方腊等农民起义,最终被统治者给镇压下去了。等金军打过来,北宋灭亡了,老百姓还是苦,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啊。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场上得不到的,休想谈判桌上得到。对于国家来说,军事行动的原则应该是不轻易言战,战则必死战。可北宋这个奇葩的朝廷却是相反,最需要和平时主政的是主战派,一旦惹起战争爆发,北宋的军队无法获胜,几个败仗之后主战派下台,换成了主和派。最需要抵抗时,主政的却是主和派,战火升起了,最需要军队保家卫国时,主和派开始谈判,拖前方将士的后腿。这种错位的最后结果,是让朝廷上下多数人胆破心惊,将眼睛埋在沙子里做鸵鸟,得过且过,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办法,也没有任何动员社会的能力。谈判,也最终谈来了靖康之耻。顶层领导团队确实很重要。一帅无能,累死千军。领导层是要为大家指明方向、成为主心骨、提振人心士气的。方向指错了,那就是南辕北辙,执行层越卖力越努力,离目标越远。看书时有个想法,北宋末年的这帮蠢蛋朝廷,做什么决策啊,定下规矩每次都摇骰子决定选项,至少有一半的几率对,也不会每回都错啊。最搞笑的是,大敌当前,首都汴梁被金军围困之际,宋徽宗不是想怎么解决当前的困境,而是决定退位,甩包袱、找顶包的,连哄带逼的让太子即位。太子也不愿意顶包,坚决不干。宋徽宗说你不接受就是不孝。最后太子还是被大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