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0663-2003 分散染料 移染性的测定》相比于《GB 10663-1989》,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性质的改变:从标准编号上的差异可以看出,《GB/T 10663-2003》由强制性国家标准(GB)变更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意味着该标准的应用由强制执行转变为推荐使用,给予企业和使用者更多的选择灵活性。

  2. 技术内容的更新:新版标准在测量分散染料移染性的方法和技术细节上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染料技术的发展和检测技术的进步。具体包括测试仪器的精度要求提升、试验条件的优化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测试方法的明确与细化:《GB/T 10663-2003》对测试过程中的样品准备、试验步骤、染色条件(如温度、时间、pH值等)及评价指标等均给出了更具体和详细的操作指导,有助于确保不同实验室间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4. 安全环保要求的增强:考虑到环境保护和操作人员健康安全,新标准可能增加了对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的安全处理要求,以及对废液排放的规定,符合国际上日益严格的环保趋势。

  5. 术语和定义的规范: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新版标准对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使得表述更加准确和统一,便于国内外交流与理解。

  6. 适用范围的调整:虽然具体调整内容未直接说明,但标准更新通常会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对适用的染料种类或应用领域进行适当扩展或明确,以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实践。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0663-2014
  • 2003-03-05 颁布
  • 2003-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10663-2003分散染料移染性的测定.pdf_第1页
GB-T10663-2003分散染料移染性的测定.pdf_第2页
GB-T10663-2003分散染料移染性的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10663-2003分散染料移染性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B/ T 1 0 6 6 3 -2 0 0 3前言本标准代替 G B / T 1 0 6 6 3 -1 9 8 9 ( 分散染料移染性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 G B / T 1 0 6 6 3 -1 9 8 9的主要差异:增加了试验报告的内容。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沈阳化工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姬兰琴、 沈日炯。本标准于 1 9 8 9 年首次发布。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0 6 6 3 -2 0 0 3分散染料移染性 的测定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上高温染色移染性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上高温染色移染性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2 5 0 -1 9 9 5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 B / T 2 3 7 4 -1 9 9 4 染料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 B / T 2 3 9 4 -1 9 8 0 分散染料 染色色光和强度的测定方法 G B 4 8 4 1 . 1 -1 9 8 4 1 / 1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 GB / T 6 6 8 8 - 1 9 8 6染料 相对强度的测定( 仪器法)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 1 移染性 m i g r a t i o n p ro p e r t i e s 染色过程中, 纤维上的染料从浓度高的位置经过染液向浓度低的位置转移的能力。移染性好的染料易获得匀染。 G B 6 6 8 7 -1 9 8 6 , 定义5 . 9 n 73 . 2 移染度l e v e l l o f mi g r a t io n 用数值表示的染料移染性, 为移染后白织物的色深值与移染后原色布的色深值的百分比。原理 染制 1 / 1 染色标准深度染样, 然后取其原色布和纯涤纶白色织物各 1g , 在空白浴中移染。将移染后的原色布与移染后的白色织物用灰色卡评级, 或用反射法测定移染后的原色布与白色织物的色深值后, 计算移染度来确定分散染料的移染性。5 试荆和材料所用试剂应符合 G B / T 2 3 7 4 -1 9 9 4中的第 3 章有关要求。仪器所用仪器应符合 G B / T 2 3 7 4 -1 9 9 4中第 5章和GB / T 2 3 9 4 -1 9 8 0中的第 1 章第 1 条有关要求。实验室用高温高压染色机。颜色测量仪器: 应符合GB / T 6 6 8 8 -1 9 8 6中的有关规定。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T 1 0 6 6 3 -2 0 0 37 分 析步骤7 . 1 试样准备7 . 1 . 1 染色深度按GB / T 4 8 4 1 . 1 -1 9 8 4 规定的 1 / 1 染色标准深度。7 . 1 . 2 染色条件按 G B / T 2 3 9 4 -1 9 8 0中的第 2 章第 5 条有关规定进行。7 . 2 移染试验7 . 2 . 1 空白浴的制备: 浴比 1 : 8 0 , 用乙酸一 乙酸钠缓冲溶液调节 p H为 5 . 2 士。2 .7 . 2 . 2 移染织物的准备: 将染样 1 g ( 7 . 1 ) , 与同质同量的白色织物固定在搅拌装置上, 原色布在内, 白织物在外, 松松地绑住。7 . 2 . 3 移染: 开动染色机, 升温至 5 0 0 C, 放人空白浴和移染织物, 密闭染色, 在 4 0 m i n内升温至 1 3 0 C,保温 2h , 冷却、 取出、 水洗。7 . 2 . 4 后处理: 按 G B / T 2 3 9 4 -1 9 8 0中第2章第 5 条的规定进行。7 . 3评级7 . 3 . 1 目测法 借助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按 G B 2 5 0 -1 9 9 5对移染后的原色布和移染后的白色织物进行 目测评级, 具体分级方法如下:优良大于或等于灰色卡3级:相当于灰色卡2 -3 级: 相当于灰色卡2 级:一般 小于或等于灰色卡 1 -2 级:差7 . 3 . 2 仪器法7 . 3 . 2 . 1 结果计算 按照G B / T 6 6 8 8 -1 9 8 6 的有关规定, 分别测 量移染后原色布和移染 后白 织物的光谱反射值, 求出相应的色深值( I n t e g 值) 后, 按式( 1 ) 计算移染度, 计算结果取整数。移染度 -移染后白织物的色深值移染后原色布的色深值X1 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优良7 . 3 . 2 . 2评级 具体分级为: 移染度)7 5 移染度6 5 %一7 5 % 移染度5 5 %一6 4 % 移染度毛5 4 %一般 差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a ) 被测染料的全名。b ) 本标准编号、 年代号。C ) 原色布的染色方法及染色深度。d ) 评级方法。e ) 使用仪器类型。f ) 测试结果。9 ) 在测试过程中的特殊情况。h ) 与本方法有差异的地方。I ) 试验 日期 n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 T 1 0 6 6 3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